阜沙镇(200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1 【成文日期】2000-12-16 【点击率】1717次


【简况】阜沙镇位于中山市北部,面积40.36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3.76万人,外来人口7113人。2000年,该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实施“工业立镇,科教兴镇,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镇村工业,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全镇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村级经济薄弱,发展极不平衡;理财水平有待提高,可支配的财力有限等。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工农业总产值16.18亿元,增长50.9%。


【工业】大力招商引资,盘活现有资产,促使引入的工业企业尽快动工、投产。全年引进工业企业42家,消化工业用地800多亩,合同引进资金3亿多元,其中有23家工业企业建成投产。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反收购闲置工业用地,共收购500多亩大部分已出让。全镇有210家工业企业,其中155家已投产,投资额超过1000万的有23家。引导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和产品质量证。中山市龙的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获得市技术改造贴息贷款,进行了企业的技术革新。庆安汇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龙的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统一饲料有限公司、保时利塑胶实业有限公司、京盛五金有限公司、骏伟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兴达电路板厂等企业获得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质量认证。全年工业总产值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60.3%,排在全市镇区工业增幅的前三名。


【农业】2000年抓住第二轮土地调整的有利时机,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工作,基本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减少水稻种植面积1400亩,增加花卉和蔬菜种植面积,整治改造鱼塘1180亩。引进南美白对虾、长江吻、美国青蛙新品种,推广科技养殖技术,其中抽取地下低盐度咸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通过了市科委的鉴定并予于推广。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全镇有收割机12台。
  全镇耕地面积1.99万亩,增加246亩,比上年增长1.3%;粮食产量1.1万吨,减少13.8%,其中水稻双造种植面积2.5万亩,稻谷产量9637吨,年平均亩产381公斤;蔬菜三造种植面积7463亩,总产量1.35万吨,亩产1813公斤;水果种植面积3576.6亩,总产量6010.8吨,亩产1680.6公斤,其中香(大)蕉收获面积2872.6亩,总产量5376.3吨,亩产1871.6公斤;生猪上市量2.94万头;“三鸟”上市量81.8万只;鱼塘养殖面积1.12万亩,总产量8081吨,亩产724公斤。全年农业总产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经济总收入14.47亿元。
  成立镇农桥农路建设指挥部,制定《阜沙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完善农桥农路建设。镇政府投资300万元作为全镇56座农桥的建设资金,已建成农桥12座、农路16.7公里。全年修建、加固水闸4座,新建水利窦20个、泵站1座,清浚河道6公里,加固河堤3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3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民间投资1.4亿元。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管理,设立绿化管理指导组、中心商住区开发指导组、维护市政设施工作组、路灯管理专业组。修编全镇整体规划图,规划阜城中心商住区,投资242万元修建了商住区内10米宽两纵两横道路1500米、6米宽道路1350米,安装了排污管和供水管。投入市政建设资金71万元,完善镇内排污、绿化、路灯设施。全年办理报建项目252宗,报建总面积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万平方米(含上年报建余留面积)。全年办理房产证937个、住宅土地证217个,加紧做好中心村的规划工作。全年供电总量4983万千瓦时,用电量4862万千瓦时,分别增长31.3%和32%。其中工业用电2547千瓦时,增长14.4%,平均电价为0.77元/千瓦时。投入资金820多万元,完成全镇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改造10千伏线路19.5公里、0.4千伏线路50.9公里,调整增容配变32台共1510千伏安。全年供水总量490吨,用水量403吨,分别下降6%和5.8%。加强了水质检测和对水源的监测、保护工作,改造一、二级泵房的供水配套设施,完成上南村、文安村、丰联村、卫民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全镇电话装机容量扩容到1万门,程控电话用户达6716户,增加12%,电话普及率超过85%。加强村级公路规划建设,完成牛角村路的水泥硬底化建设,规划卫民村路、文安村路和上南工业园的道路。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实行公开招投标。统一规范管理全镇液化石油气站。


【外经贸易】镇外经办公室以“服务企业、服务客商”为宗旨,强化外经服务职能,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切实为外商提供从咨询到企业投产的“一条龙”服务。全年引进“三资”企业6家,新办“三资”企业7家,外贸出口创汇1692万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1624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6%。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32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26万美元。


【商业】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5.9%。拥有2个集市贸易市场,经营面积1.49万平方米,集市贸易成交额2500多万元。全年新办个体工商户160户,累计有个体工商户894户,从业人员2687人。镇工商所实行“一个窗口办公”工作制度,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做好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年检和开业登记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无证经营行为,参与综治专项行动,取缔无照经营。全年立案查处违法经营9件,查处无证经营56件,罚没金额29.5万元。捣毁了一间无证制假饮料的加工场,没收假饮料1847箱。


【财政·税务·金融】镇国税所、地税所、财政所开展“三服务一满意”活动,落实监督制度,转变理财方式,强化财政管理,大力组织收入,财政和税收收入有大幅度增加。全年财政收入3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7.2%。税收收入3344万元,其中国税收入2368万元、地税收入786万元、农业税和特产税190万元,国税和地税分别增长48.1%和34.1%。各项存款余额3.5亿元,增长3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9亿元,增长25.6%。各项贷款余额1.93亿元,增长17%。建设银行阜沙办事处由于储存率低、存款数量少而被撤销,并入黄圃支行。


【人民生活】农村人均年纯收入4286元,比上年增长6.5%;人均存款7713元,增长17.9%。居民新建住房233户,新建住宅面积2.8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0.2平方米。各类机动车2600台(以摩托车为主),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等家用电器已普及,小汽车、电脑已进入村民家庭。全镇有最低生活保障户87户,年发放救济金40多万元,有“五保”户187户,年发放供养金56万多元。镇政府从1998年起每年扶持100户贫困农户生产和就业,已有250多户贫困农户受益,50%的扶贫对象脱贫。全镇3089人参加社会保险,增长40.4%;1990人参加工商保险,增长12.4%。1.2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占全镇农业人口的36%,增长1.7倍。


【教育·文化·体育】全镇拥有中学2所、小学11所,在校学生6567人,其中小学生4833人、初中生1635人、高中生99人。镇中心小学评为市一级学校。完成了镇中心小学、丰联小学、文安小学、上南小学校舍改造任务。全镇有37名中小学学生考入省、市重点中学,有247人次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其中国家级奖8人、省级奖10人、市级奖229人。谢咏梅老师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牛角小学被评为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全镇有文化站、有线电视站、电影院、溜冰场、文化娱乐中心及曲艺社等文化娱乐设施和群众文艺组织,有足球、篮球、乒乓球、台球、象棋等协会。2000年,举办了阜沙镇首届摄影比赛,聘请摄影专家评出10多幅好作品。阜沙镇合唱队参加市合唱节获得银奖。清理整顿全镇的游戏机室、娱乐活动室,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里举行篮球、足球、乒乓球、拔河和象棋比赛,并举办了家庭趣味运动会。镇有线电视台全年采编新闻330多条,制作一周要闻47辑、党员教育专题片2辑,播放公益广告300多次。全面更新电视输送网络,建钢铰线75公里、光纤主路18公里、电缆主干线42公里,光纤网络覆盖率65%,并免费替用户接入光纤电视网。


【环境·卫生】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力度,特严密监控水污染,有效地改变内河水质污染。开展环保行风评议活动,建立完善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落实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制度和“三同时”监督管理。全年审批环保项目100个,其中送市审批42个。全年受理群众关于环境污染的信访28件,绝大多数已得到妥善解决。
  全镇有医院1间、卫生站22个、医护人员67人、乡村医生54人、病床47张。不断改善卫生设施,加强卫生管理和医疗队伍建设。2000年,投资资200多万元添置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水平。全镇“四苗”全程接种率98.8%,儿童参加计划免疫保偿制入保率95%。阜沙医院通过了市初级卫生保健检查组的检查验收,成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标单位。每季开展一次卫生执法大检查,实行卫生清洁分工包干制。镇城区绿化覆盖面积7.63公顷,绿化率达40%。


【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和文明家庭活动,文明安全小区达标率100%,评选文明家庭9200户、文明单位16个,文明家庭数占全镇总户数的95%。开展“两思”、“三个代表”的宣传教育,加强理论学习。建立健全党委(支部)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镇党委班子成员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举办4期全镇党员骨干培训班,使党支部委员以上的党员干部全部得到培训。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民主评议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评议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7.5%。全面实施用人制度改革,实行任用干部表决制和公示制,全年提拔任用干部6人,调整了阜东村和文安村的支部书记,理顺村党支委和村民委关系。全年发展党员38名,其中属“推优”入党的19名,新党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1名,占81%。新组建1个党总支部和2个党支部,全镇党支部37个。制定《阜沙镇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领导干部廉政自律。党委、政府、纪委一把手建立了《廉政卷宗》、收入申报等制度。落实财政开支审批制度、班子议事决策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考核制度、评议制度、接待群众来访制度、领导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等。开展警示教育,实施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廉政建设。
  以农村、企业为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了农村党支委和村委干部的培训制度,组织60岁以下党员共670人分两批集中培训,党员轮训率达95.8%。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执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全年播放党建电教片45场,制作电教片3辑。坚持创建“五好村”工作,加大对后进村的扶持力度,在资金、土地、政策、人力上给予倾斜,发挥卫民村的示范作用。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加快非公有制党组织的组建步伐,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全部成立了独立支部,对企业下岗党员职工做好属地情况跟踪了解工作,理顺其组织关系。


【计划生育】大力宣传新修订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签订《人口计划任期目标责任书》,制定《阜沙镇2000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奖惩办法》。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和工作重心下移的方针,切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年户籍人口出生473人,比上年少生130人,出生率12.63‰、自然增长率6.62‰、计划生育率91.12%、多孩率1.69%,实施“四术”718例,完成市下达的人口计划指标任务。全镇有10个村(居)民委员会完成责任书定下的计划生育指标任务,有3个村民委员会未能完成计划生育指标任务,南强村、罗松村、大有村、上南村、丰联村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合格村。


【统侨工作】做好侨情调查工作,全镇有港澳同胞180户、939人,有华侨55人分布在7个国家和地区,有台资企业3家。通过成立和举办工商协会、商会、联谊会、春节茶话会、外资企业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向侨胞宣传党的统战政策,联络感情,发动侨胞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打、严防、严管并举。开展群防群治和“三项教育”,实行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文明治警,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保障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全年立刑事案170件,其中重大案件98宗,分别比上年增长146.4%和75%;抓获犯罪嫌疑人58人,摧毁犯罪团伙12个,抓获犯罪团伙成员30人;受理查处治安案件197件;全年接“110”报警1050件。成立镇保安服务公司,加强保安队伍管理。管理好外来人口和出租屋,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6800多个,办证率达95.7%;全镇现有出租屋324间,已办理出租许可证的有283间;全年清查“三无”人员324人,收容遣送106人;办理各种户籍证件1.37万件。镇公安分局综合档案室被评为广东省档案管理特级达标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全年消防检查9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4份,开展发生轻微火灾9宗。做好信访工作,建立健全各项信访工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镇信访办公室全年受理群众来信16件、来访12件30人次,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现象。


【司法·武装】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年出版法制宣传栏108期,对外上课12次,举办普法培训班7期,举行普法知识考试2次,制作宣传横额20幅,调解民间纠纷23件。做好“三五”普法验收工作,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做好外来员工和在校学生的普法教育,建立行政执法制,实行政务公开。3月至5月,阜沙镇定为市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单位,制定《阜沙镇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试行)》、《阜沙镇内部管理制度汇编》,修订了村民自治章程,使行政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并组织全镇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市法治办的肯定,梁松枝镇长代表中山市参加了全省依法治镇工作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介绍经验。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人大监督和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及社会监督,镇人大聘请了23名执法监督员,监督行政执法和政务公开工作。继续推行村民委员会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村民自治。
  继续做好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做好民兵整顿改组、兵役登记和新兵跟踪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征兵任务,全镇有21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


【阜港工业区上南工业园】阜港工业区是由市委、市政府立项的四大工业区之一,内设上南工业园和下南工业园。上南工业园坐落在阜沙镇上南村和文安村地段,由阜沙镇工业总公司开发、建设和管理。该园占地3000亩,工业用地2800亩,其中一类工业用地2200亩,二类工业用地600亩。园内设工业区、商住区、功能区、绿化带和汽车站,园外设有水运码头。首批开发的500亩用地,每平方米土地售价约120元人民币。(陈文新)


附:2000年阜沙镇主要领导名单

书记:梁润明

镇长:梁松枝

上一篇: 阜沙镇(199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阜沙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