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2》 【成文日期】2011-12-01 【点击率】2978次 | |||
【三角镇概况】 三角镇位于中山市东北部,面积70.13平方公里。辖高平、东南、三角、结民、光明、沙栏、蟠龙7个村民委员会和三角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12.22万人,户籍人口5.73万人。三角镇地处珠三角中心地带,京珠高速公路贯通镇域南北,设有大型高速公路出入口,省道南三公路呈东西向贯穿镇全境,与番中公路、105国道相连,福源路南三公路至沙栏路段通车。三角镇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环保技术创新专业镇、中山市宜居示范城镇等荣誉或称号。2011年,三角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29.98亿元;增长32.3%;三次产业比例为6.1∶59.2∶34.7。三角镇人民政府位于金三大道中103号。 【三角镇农业】 2011年,三角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3万亩,随着土地集中流转和承包期调整,水产养殖、花卉种植比例逐年提高。其中水稻和旱粮面积3855亩,水产面积2.73万亩,水果(含香大蕉)面积1699亩,蔬菜面积6219亩,花卉苗木面积3704亩,其他作物面积306亩。年末生猪存栏量1.33万头,出栏量2.16万头。鸡鸭存栏量29万只,上市量135万只。水产养殖以传统南美白对虾、四大家鱼、生鱼、鳗鱼、甲鱼、中华草龟、台湾草龟等品种为主,全年水产品总量2.89万吨,生产总值5.78亿元。2011年,三角镇盈丰源农业种养场开展“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推广应用”项目30亩,在水稻田里混养鸭子,品质优良。西丫尾农业园区开展“中稻-薯”种植项目100亩,该项目属于市农业局实施的“123”粮食工程。“123”种植模式为“春玉米—中晚稻—冬种马铃薯”,改革传统早晚稻耕作模式,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对气候、土壤生态条件等资源优势的时段差和互补作用,一年三造,水旱作物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粮效益,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华鳖三级生态分养技术”通过成果鉴定,获得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三角镇农业总产值8.38亿元,比上年增长6.7%。 【三角镇工业】 2011年,三角镇推行绿色招商、科技招商、零地招商等方式,引进项目26个,其中内资项目7个,总投资6.02亿元,外资项目19个,总投资7808万美元。引进中山市友信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中山市东信房地产有限公司汇锦名苑、广东万喜电器燃气具有限公司等投资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符合当前优先发展规划、前景好、带动性强等特点。信音电子、民森纺织以及银河管道等入选市100强内资企业。2011年,三角镇工业总产值24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7%。 【三角镇第三产业】 2011年,三角镇落实《三角镇服务业发展规划》,构建“一心一带”,以福源北路壹加壹超市为中心,形成辐射福源路和南三公路为主干道的附近区域商业中心,以住宅地产为主,兼顾商业地产,打造沿福源南路小康型住宅居住示范带。市、镇共建服务业集聚区——广东(中山)软件和数字家庭产业孵化基地二期研发大楼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纳入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计划,获得国家、省、市专项资金700万元。在三角镇高平工业区建成广东邮政速递物流中心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打造北部生产性物流集聚区。制定《三角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设民森迪茵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和中山通用航空培训基地项目。2011年,三角镇第三产业增加值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5%。 【三角镇外经外贸】 2011年,三角镇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上,引进项目11个,其中新项目9个,增资项目2个,外资项目4个,投资总额5423万美元,注册资本2873万美元。参加广东省与世界500强及境外大型外资企业合作交流会,引入兆邦医疗器械(中山)有限公司和中山东霖房地产有限公司2个项目,引进资金1.86亿美元。新签利用外资合同19宗,合同利用外资78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实际利用外资5629万美元,增长40.2%。全年外贸出口总值9.11亿美元,增长19.7%;进口总值1.95亿美元,下降28.7%。 【三角镇镇村建设】 2011年,三角镇建设农村片片通水泥路工程,投入资金330万元,建设“硬底化”主干农路18公里。生活污水公司通过全年核查,二期项目投资总额6200万元,其中主厂土建工程2600万元,管网工程3600万元,完成二期主厂建设、管网铺设工程以及运行调试。福源路一标段竣工通车,建成二标段道路和鸡鸦水道特大桥。建设中心区排水系统、环镇路、汽配园道路等基础设施,推进福源路辅道、人民桥改造、进源路路灯安装等民生工程。建成东润华庭、旭日华庭、旭日御华庭、粤林豪庭、嘉怡花园等住宅小区,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区集聚。 【三角镇环境保护】 2011年,三角镇绿化建设投入资金3151万元,其中镇财政投入1380万元,社会投入1770万元。绿化农村“一河两岸”,发放2000棵龙眼到各村。投入150万元,在各村新建成休闲公园7个。投入4000万元,整治东会涌、榄核涌、新涌等内河涌。投入2400万元,整治黄沙沥险段,加固西干堤及沙水闸堤段等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投入1亿元,建设福隆泵站,提高解决内涝排积能力。建设绿道15公里。沙栏中学、高平小学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蟠龙小学、四海学校、中英文中心幼儿园、蟠龙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绿色学校”。6月,三角镇获“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12月,获“中山市宜居示范城镇”称号。 【三角镇财税金融】 2011年,三角镇税收收入9.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国税收入6.24亿元,增长12.1%;地税收入3.09亿元,增长44.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4亿元,上级补助收入7326万元。3月,财政所牵头对镇属资产进行盘查。将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由会计委派制改为委托代理制,组建农村会计代理服务中心,隶属财政所管理,集中履行村组财务核算工作职责,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各村联网,实现远程报账审批和远程适时监管、财务信息适时查询,将村级财务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三角镇居民生活】 2011年,三角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4336元,比上年增长14%。城镇居民储蓄存款25.4亿元,增长13.6%。生活用电1.51亿千瓦时,增长18.5%。年末汽车拥有量3611台,增长3.1%。摩托车拥有量1.12万台,增长2.1%。程控电话用户4.18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4万户。 【三角镇教育】 2011年,三角镇有公办中学2所、小学6所,在校学生7028人。有三角中学、中心小学2所省一级学校,沙栏中学、三角小学、高平小学、光明小学、蟠龙小学5所市一级学校。有民办小学四海学校1所,在校生1486人。有幼儿园10所,其中中心幼儿园、蟠龙幼儿园为市一级幼儿园。有托儿所8间,在所婴幼儿389人。有培训中心5个。全镇8个村(居)成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年培训2万人次。全镇公办中小学有专任教师482人,退休教师152人。2011年,三角镇有894人参加中考,录取875人,录取率97.9%;363名三角镇户籍考生参加高考,考上大学357人,录取率98.3%。三角中学教师覃子湘主持的《农村初中留守女生性恋心理及辅导方式的实践研究》获省级立项,22项精品课程研究成果获市级奖励,92名教师获市级以上表彰,197人次论文和教学成果在国家、省、市获奖或发表,169名学生参加省、市级各项竞赛获奖。在2011年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中,三角镇获得先进镇区二等奖,三角中学获得先进学校一等奖。投入200万元,改造沙栏中学、三角小学运动场。投入120万元,支持中心小学创建“省一级学校”和高平小学创建“市一级学校”。投入32万元,添置“中考网上巡查系统”设备。投入80万元,培训师资力量。 【三角镇科学技术】 2011年,三角镇政府与武汉大学、爱科基地共建环保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依顿、达进、富安工业园、硅谷动力等单位筹备环保科技公共平台。建设爱科“数字家庭”孵化基地,为高端“数字家庭”产业链提供孵化条件,培育和构建高端数字家庭产业链。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天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基地。2011年,三角镇申请专利206件,申报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钻房二期技改项目,广东达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密度互连线路板技术创新项目和信音电子(中山)有限公司的精密电子产品连接器检测、优化及包装技术项目,获得中山市工业扶持资金147.2万元。全镇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12家。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申报全省企业技术中心和中山市澳碧制衣有限公司申报市企业技术中心。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文化公益服务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国家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获得资金890万元。 【三角镇宣传文化】 2011年,三角镇完善镇文化广场,开办文化广场宣传橱窗24期,举办广场《摄影天地》专栏16期,文化展厅举办展览26期。全年举办广场健身舞活动300场,广场群众歌咏活动300场次,10万人次参与广场文化活动。放映各类公益电影76场次。三角镇图书馆新增图书2400册,年接待读者5万人次。更新全镇8间农家(社区)书屋及文化室库存资料信息,平均每间新增藏书300册。光明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陈执胜获得广东省“先进农家书屋管理员”称号。5月,沙栏中学学生杨锦荣获得“民族魂·立信杯”中山市青少年100人现场书法大赛一等奖。三角镇代表队在“童心向党”中山市第五届合唱节中获少年组和儿童组银奖,在纪念建党90周年中山市首届群众歌咏活动中获银奖。在第三届中山市戏剧曲艺大赛中,三角镇参赛节目小戏《郑板桥为官》获银奖及优秀编剧奖,小品《证据》获金奖,导演获市优秀导演奖。 【三角镇医疗卫生】 2011年,三角镇有一级甲等医院1间,在岗人员255人,开放床位120张,门诊诊疗人次41.19万人次,出院4754人次,手术人数660人。建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医生21人、护士22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92万份,其中65岁以上老人7616份。规范管理高血压病人3344人,糖尿病人1064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宣传28场次。7月15日起,三角镇三角医院辖属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执行《中山市一般诊疗费标准方案》,将门诊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且标准不高于每次10元,参加医保者可报销70%。 【三角镇体育活动】 2011年,三角镇举办“旭日御华庭杯”元旦长跑比赛,“幸福过大年”新春游园活动,“幸福三角”系列活动之醒狮争霸闹元宵比赛,自行车游活动,“东方·玫瑰园”杯第三届村(居)男子篮球联赛,青少年乒乓球赛等活动。组队参加中山市首届健身操赛,市第二届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和市村级拔河比赛,参加2011年市老年人运动会获市柔力球比赛第1名。6月,成立三角镇篮球协会。 【三角镇民政服务】 2011年,三角镇有565户、1485人纳入低保范围,市、镇、村三级发放低保金共196.5万元,低保户临时困难补助款50.98万元。春节前夕向低保户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临时性价格补助款共50.88万元。向每户义务家庭发放烈属优待金8800元,全年发放优待金共44.15万元。当年给16名农村退伍士兵发放扶助生产生活补助金共8万元。市、镇政府出资为困难户改造危房47户、2795平方米,共计338.2万元。全年办理结婚登记252对、离婚登记108对、补办婚姻登记101对。投入52万元,为4400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安装并提供“关爱铃”服务。为1300名老年人发放高龄老人津贴金共56万元。128名五保老人入住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60%。9月,中山市心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三角社工站进驻三角镇,成立三角镇慈善会。12月,位于三角镇金鲤工业区的三角社工站暨居家养老服务站举行揭牌仪式。 【三角镇社会治安】 2011年,三角镇投入500万元,建成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探头170个,基本覆盖全镇易发案部位和各主要路口、工业区。全镇5家金融网点和40家重点企业建成监控点台,在重点要害部位实现技防覆盖。2011年,立刑事案件450宗,破341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28人。打掉30个犯罪团伙,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追回被盗汽车2辆、摩托车45辆。查处治安案件1447宗,处理违法人员1977名。 【三角镇司法武装】 2011年,三角镇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74宗,全部调解成功,主要有合同纠纷26宗,劳资纠纷1宗,婚姻家庭纠纷7宗,邻里纠纷7宗,赔偿纠纷17宗,生产经营1宗,房屋宅基地纠纷13宗,医疗纠纷1件,其他纠纷1件。发挥法律服务室(所)和法律援助工作站职能,全年办理非诉讼案件40件,解答法律咨询421人次,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71件次,办理法律援助诉讼事务3件,代写法律文书4宗,为镇政府及各村(社区)提供司法建议45件。办理诉调对接案件38件,其中司法确认34件。整组民兵队伍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占96%,退伍军人占14%。有22名青年应征入伍。 【三角镇信访工作】 2011年,三角镇建设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站)两级平台,完善月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11年,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42宗,办结1039宗;中心分流受理案件16宗,由分流部门办结14宗;中心分流网上投诉383宗,回复办结340宗。组织成员单位排查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重点地区13次,全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4宗,化解29宗。 【三角镇劳动社保】 2011年,三角镇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8个、充分就业社区1个和大嫂工作坊6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860人。开办仓管班、厨师班、营业员班、高级驾驶员班、化妆班等培训班24期,培训1067人次。成立扶持企业发展基金,投入500万元,支持新生企业发展,其中200万元支持村级小额贷款。全镇3.54万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转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简称“农转城”),享受“农转城”待遇9451人。处理劳资纠纷案件638宗,涉及劳动者3136人、金额1762.9万元,调解不成申请仲裁案件45宗;排查企业376间次,发出劳动保障监察指令书10份,责令企业改正违法用工行为。 【三角镇计划生育】 2011年,三角镇户籍人口出生561人,出生率9.82‰,比上年上升0.11‰;政策生育率98.22%,上升0.4%。流动人口出生1018人,政策生育率92.63%,下降1.24%。落实计划生育措施681例。实施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目标人群526对,举办优生健康讲座23次,参加讲座1652人。建立健康档案719份,参加优生筛查512人。6个村居实现镇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和村居无政策外出生。 【三角镇流动人口管理】 2011年,三角镇办理《居住证》1.78万份,为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办理随行卡1000张。全镇出租屋登记备案1333份,全年征收房屋租赁税747.35万元,其中出租屋税收收入86.47万元、商铺税收收入151.66万元、厂房税收收入509.23万元。出动3000人次、车辆600车次,整治消防隐患、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40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00宗,消除安全隐患2000起。办理流动人员积分入户62人,积分入读公办小学65人,积分入读公办中学50人。新增“安全文明出租屋”100间,文明出租屋覆盖率34%。创建文庆小区、富民小区、高平小区、五福小区4个“出租屋安全文明小区”。7月,成立全市首个出租屋主协会,有会员103人。 【三角镇安全生产】 2011年,三角镇安全管理委员会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6次,镇政府与7个行政村和26个职能部门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安全大检查14次。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从业人员590人。全镇各企业、单位共组织应急救援演练100次,参加演练1.2万人次。全镇发生安全事故48宗,死亡10人,受伤34人,直接经济损失21.34万元。 【三角镇侨务工作】 2011年,中共三角镇党委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邀请侨商和港澳乡亲参加镇党代会、人代会、乡亲座谈会、对外交流考察、文体盛会等活动。2011年,在三角镇慈善万人行活动中,侨商、侨资企业捐款70万元。7月10日,接待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参观三角镇港资企业达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三角镇获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1年,三角镇围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好”党委和实现三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总体目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平台,落实党的思想建设、发展要务、执政先进、群众路线、改革创新、管党治党等工作举措,取得科学发展上水平、社会大局更和谐、人民群众得实惠、基层组织更坚强的效果。2011年11月,三角镇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角沙栏鸡暨绿色农产品美食会】 2011年1月1日,三角镇三角花果山庄举行首届三角沙栏鸡暨绿色农产品美食会,32支队伍参展,省市10家媒体到会报道。沙栏鸡是三角镇沙栏片传统品种,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销售到省、港、澳等地区。此次美食会展出绿色水鱼、黑肉鲩、环保猪、蝎子、龟、鹅、青皮冬瓜、粉葛、稻后菜、火龙果等绿色农产品。 【三角镇健全综治维稳“五访”机制】 2011年,三角镇健全以综治维稳“五访”机制为核心的群众工作新机制,全镇连续五年零上访。在市委组织部测评中,群众对三角镇社会治安满意度为98%。“五访”机制内容包括:一是主动下访,体察民情,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变领导被动接访为群众留家迎访。二是定点接访,畅通民意,建立定点接访制度,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有对象说事、有地方泄气。三是网格巡访,保障民安,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原则,将管辖地域分成若干网格状单元,对每一网格实施全覆盖动态管理。四是分类处访,惠及民生,分类梳理收集到的群众诉求,分解给相关领导及部门,以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五是定期回访,凝聚民心,坚持有访必回,限时办结,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三角镇麒麟舞艺术团】 2011年6月12日,三角镇建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角麒麟舞传习所,设于三角镇南洋路三角镇文化活动中心,由翟庆球负责。8月30日,三角镇文化部门组建三角麒麟舞艺术团队,由三角镇宣传文化中心主管,成立麒麟舞艺术打造与提升工作领导组,请民间麒麟舞艺人制定具体发展方案、工作目标和发展计划,创作新版三角麒麟舞。更新一批麒麟舞相关设施、服饰、道具,完善训练场地。参加全国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展演和佛山市岭南文化艺术节展演。三角镇吴义芳被广东省文化厅确认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麒麟舞从明末诞生以来,在当地一直都很兴盛,村民将麒麟作为拜祭的对象,并根据麒麟的形状和神态创作独具本土特色的麒麟舞。舞麒麟分为头套和尾套,统称麒麟套,由一个表演者舞动麒麟头,一个舞动麒麟尾,随着打击乐奏出轻、重、缓、急的各种节奏,表现麒麟活动过程以及喜怒哀乐情绪。 【三角镇举办首届“千叟宴”】 三角镇将发展老龄事业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镇老龄工作委员会,列老龄事业经费入财政预算。2011年10月20日,三角镇在镇文化广场举办首届“千叟宴”暨“敬老之星”、“光彩寿星”颁奖活动,1200名老人参加活动,每人收到过冬衣物、西饼糕点、手电筒和100元红包。 【三角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邮件处理中心】 2011年3月2日,三角镇代表赴北京参加中山市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与央企项目——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区邮件交换中心签订合约。在三角镇高平工业区设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珠三角区域(中山)邮件处理中心,为客户提供仓储、配送、售后等一条龙服务。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2亿元,8月18日一期项目正式运行,日均处理邮件2万件。二期预留用地93亩,公司总部计划二期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刘 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