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13 【点击率】3201次 | |||
【概况】 三角镇位于中山市东北部,面积70.13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12.18万人,户籍人口5.71万人。交通便利,京珠高速公路横贯镇域南北,省道南三公路呈东西向贯穿镇全境,与番中公路、105国道相连,福源路一标段即南三公路至沙栏路段通车。镇内有文化广场1个,三星级酒店2间,四星级酒店1间,一级甲等医院1间,11万伏变电站3座,自来水厂、工业水厂各1家,污水集中处理厂2间。三角镇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环保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称号,被定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2010年,三角镇地区生产总值6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农业】 2010年,三角镇有耕地面积4.37万亩,其中水稻面积3850亩,水产养殖面积2.63万亩,花卉种植面积3071亩,香蕉等水果种植面积2055亩,蔬菜种植面积6540亩,旱粮种植面积1581亩。在全市率先完成第三轮土地流转发包工作,推动农业进园入区,重点建设光明村十五顷农业基地和沙栏村西丫尾示范基地。全镇有100~200亩农业基地72个,200~600亩基地17个,600亩以上基地2个,2000亩以上基地1个。监管农产品质量,全年共检测蔬菜样本2400个,超标5个;瘦肉精检测样本5500个,无超标样本。投入380万元,改造危房32户,修建“硬底化”公路5.9公里。2010年,三角镇农业总产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5%。 【工业】 2010年,三角镇引进项目33个,其中内资项目19个,总投资5.5亿元;外资项目14个,总投资7244万美元。引进项目以电子、电器、新材料和酒店服务等产业为主,具有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三产项目多等特点。抓好重点企业跟踪帮扶工作,落实“下访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定期举办银企财务风险管理座谈会,为银行与中小企业搭建沟通合作平台。建设专业科技园区,建立深中高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品牌战略,金三角制衣有限公司“第五街”牛仔服装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全镇12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全年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科技立项(奖励),获得支持经费388万元。6家企业完成技术改造申报,共获补助经费113万元。其中依顿(广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山达进电子有限公司、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获得市级技改补助,中山达进电子有限公司获得省级中小企业扶持技改资金,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市级技术中心。2010年,三角镇工业总产值1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第三产业】 2010年,民森集团累积投入资金1.8亿元,建设五星级酒店——迪茵湖休闲度假酒店,已制定酒店规划设计方案,完成土方工作及人工湖开挖。培育爱科数字家庭产业孵化基地,给予镇内创业青年“开业免登记费、经营免四税、管理不收费、房租给优惠”扶持政策,形成以关爱铃、爱游机、小霸王学习机为主导的数字家庭企业(以数字家庭产业链为主的企业,其中数字家庭产业链包括,内容开发商、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设备生产商)。实施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推动中心区壹加壹购物商城周边旧厂房改造。福源北路成为时尚中心和知名品牌集聚地,商贸一条街初显雏形。打造北部生产性物流集聚区,建设广东邮政速递物流中心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形成东润、世代等商务公寓群。2010年,三角镇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外经外贸】 2010年,三角镇外经贸部门协助企业应对各种出口壁垒,外贸出口局面扭转并呈现稳步增长势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全年外贸出口总额7.6亿美元,增长15%。外商新签利用外资合同16宗,合同利用外资724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01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4.27%。 【镇村建设】 2010年,三角镇推进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六好”和谐农村社村建设,全镇8个村(居)顺利通过市验收。2010年,编制《三角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三角山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三角镇雨污分流专项规划》。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福源路一标段通车,二标段道路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建设鸡鸦水道大桥。建设市重点项目,基本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土建、管网铺设及设备调试,热电联产项目完成用地办证,大型水利工程福隆泵站项目完成土建招标,加固头围险段、西积围堤段,启动中心区排水工程,完成三角车站至三角公园南洋路段的排水工程和人行道修复。全年投入400万元,建设“硬底化”主干农路21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55公顷,园林绿地面积479公顷。推进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建设,完成主干道路树木栽种700棵,实施三角山林绿化改造工程,抚育苗木7000棵,补种树苗2000棵。投入100万元,建设一批村级休闲公园。 【环境保护】 2010年,三角镇启动“广东省生态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实施《三角镇污染源环保信用等级动态管理工作方案》和《三角镇2010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实施高污染锅炉淘汰工作,14家企业签订《停用高污染锅炉》承诺书。推进省环保科技创新专业镇的建设工作,镇商会下属电镀行业联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投入2300万元,开展福隆涌、乌沙涌、温五顷涌、李家涌等河涌23公里的清淤、砌石整治工程。清拆涌边违章建筑物72间、4000平方米。制止布刀堤段堤脚开挖鱼塘,东平9队违章堵塞河涌等30起涉水事件。 【财税金融】 2010年,三角镇税收收入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国税收入5.57亿元,增长19.2%;地税收入2.14亿元,增长20.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上级补助收入7452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44亿元。推行绩效预算,对金额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项目及金额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基建项目进行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年度采购212宗,实际采购金额2874万元,节约金额529万元。对镇内电镀污泥实行拍卖,增加非税收入360万元。1月5日,三角镇万利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挂牌成立。1月6日,中国工商银行三角支行开业。1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三角分理处升格为三角支行。 【居民生活】 2010年,三角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641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39亿元,增长20.6%。生活用电1.28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9.1%。年末汽车拥有量3504台,增加3.5%。摩托车拥有量1.1万台,增加2.5%。程控电话用户数4.15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4万户。 【教育】 2010年,三角镇有公办中小学8所,在校生8851人,其中三角中学为省一级中学,中心小学、三角小学、沙栏中学、蟠龙小学、光明小学为市一级小学,高平小学、沙栏小学为省市规范化学校。有四海学校1所民办小学,为省规范化学校,在校生1121人。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2284人,其中中心幼儿园、蟠龙幼儿园为市一级幼儿园。托儿所8间,在所婴幼儿362人。培训中心5个。8个村(居)成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年培训2万人次。全镇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510人,其中本科以上310人,中高级职称296人。2010年,共投入1048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其中,投入960万元新建沙栏中学教学大楼,投入30万元改造沙栏中学运动场,投入8万元改造三角中学饭堂,投入50万元完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拨出专项资金240万元,启动教师三年培训计划。抓好绩效工资改革,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推进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科、名学校“四名”工程建设,三角中学教师谢惠燕获“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称号。2010年,三角镇有868人参加中考,录取860人,其中,纪中、市一中、侨中共录取238人。2009~2010学年,三角镇有4项教育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奖励,6项教育科研课题获市级立项,23项精品课程研究成果获市级奖励,142名教师获市级以上表彰,337人次的论文和教学成果在国家、省、市获奖或发表,526名学生参加省、市级各项竞赛获奖。其中,三角中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中心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和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沙栏中学卢子乐同学获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三角中学学生陈浩文、吴缃艳获第十四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全国二等奖。三角小学学生方子鑫获广东省庆国庆60周年中小学师生书画摄影比赛一等奖。在全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中,三角镇获先进镇区二等奖,三角中学、沙栏中学均获先进学校二等奖。 【科学技术】 2010年,三角镇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使企业初步建立起配有技术开发人员、研究设备、研究开发室等的科技研发机构,全镇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有12家。全镇共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科技立项(奖励),获得支持经费388万元,其中,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医疗互动服务系统”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获广东省201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7月,成立三角镇科学技术协会,推动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研发水平,中山达进精电控股有限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申报的“陶瓷基刚挠结合多层线路板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被评为市科技强企工程。2010年,三角镇通过“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综合验收并启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三角镇自2003年创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根据规划设计的21个示范项目,实际完成18个项目,涉及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城建、环保等八大类,总投入15亿元。 【宣传文化】 2010年,三角镇以文化健身广场为阵地,以文联各协会为载体,以迎接和庆祝广州亚运会为契机,开展主题晚会、专场电影、体育比赛、读书月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全镇各文化广场开展活动500场次,观众达15万人次,放映电影18场。举办以“营造学习氛围,建设和谐三角”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开展“三角·早春”摄影展和青年书画展,“我与中山文明交通”征文比赛,“绿色三角”现场插花比赛,“我的书屋我的家”演讲比赛,校园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进行麒麟舞申遗工作和先进文艺社团(联谊曲艺社)、先进文化广场(三角文化广场)的申报工作。三角镇辉扬龙狮馆组织沙栏中学醒狮队参加省传统龙狮、麒麟冠军赛,获得中学生组传统南狮台凳青套路第二名。在市2010年党员电教片评选活动颁奖会上,三角镇选送作品《公安局长》获一等奖,三角镇党委获组织奖。2010年,《新三角》出版12期,每期发行量2.5万份。 【医疗卫生】 2010年,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三角医院医务人员聘任工作。全年报告手足口病124例,无危重死亡病例,转诊结核疑似病人111人。为适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4593人,其他免疫接种4.25万人次,无明显副反应发生。免费妇科普查4255人,疾病发现率30.52%。三角医院全年出院病人5130人次,总门诊人次43万,急诊抢救1495人次,年业务总收入4360万,比上年增长11.7%。 【体育活动】 2010年,举行“银马杯”长跑比赛和全民健身日健身跑活动。举办青少年乒乓球赛、“世代杯”村居男子篮球赛、羽毛球比赛、两新组织党组织篮球赛等。参加市举办的跆拳道、田径、公务员乒乓球赛、贺岁杯乒乓球赛和乒乓球协会会员联赛(中山站)。镇中心小学参加市传统学校乒乓球比赛获团体第7名,高平村参加市首届万村农民篮球赛获第8名,镇羽毛球队在首届市羽毛球俱乐部赛中获团体赛第三名。 【民政服务】 2010年,三角镇有低保户636户,全年发放低保金共202万元,慰问金35万元,临时救济50万元,医疗救助13万元,改造危房75户、4130平方米、454.3万元。发放慈善超市购物券22.84万元。全镇有优抚对象151人(户),义务兵家庭、烈属优待金每年每户8500元,西藏兵优待金每年每户1.7万元,全年发放优待金45.2万元,优抚对象临时救助及医疗救助1万元,22名农村退伍士兵获扶助生产、生活补助金11万元,2名城镇退伍士兵获一次性就业补偿金10万元。2010年,慈善万人行活动筹得善款300万元,为玉树抗震救灾筹得善款40万元,为西南地区旱灾筹集善款15万元,为舟曲泥石流灾区筹得5000元。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89对,离婚登记56对,补领婚姻登记手续47对。入住社会福利中心五保老人经费标准每月850元,医疗费用全报销,入住137人,集中供养率达60%,为散居各村的五保老人发放生活补贴25.1万元。启动“关爱铃”爱老工程,投入50万元,为全镇65周岁以上老人安装“关爱玲”。发放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29万元,为360名60岁以上老人办理乘车优惠证。700名老人接受白内障免费筛查,3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接受中山奥理德眼科医院手术治疗。 【社会治安】 2010年,三角镇安装治安视频探头170个,主要设在辖区内重要出入口、重要路段、重点区域、学校和幼儿园,并与全市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各村(居)的监控室专人负责,实行24小时监控。组建义务治安员队伍,共440人,实现24小时压点、压线、压面的防控模式。全年义务治安员队提供违法犯罪线索30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1人。完善治安打防管控机制,开展“粤安10”、“创平安、迎亚运”等一系列专项行动。2010年,立刑事案件456起,破336起。抓获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198名,提请逮捕157人,不批捕2人,批捕率98.73%。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30人,起诉率100%。退查12宗,退查率13.64%。打掉各类犯罪团伙71个、223人,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追回被盗抢汽车2辆,被盗抢摩托车12辆。查处治安案件936宗,抓获各类违法人员1597名(其中赌博案件277宗、803人),罚款798人,行政拘留326人,戒毒54人。全年破获贩毒案件21宗,抓获涉毒人员21人。建立举报吸、贩毒奖励机制,举报吸毒人员奖励100元,举报贩毒人员奖励300元。2010年,三角镇被评为市“依法治镇”先进镇区。 【司法武装】 2010年,三角镇各级调委会调解纠纷141宗,调解成功141宗。其中,合同纠纷38宗,劳资纠纷13宗,婚姻家庭纠纷11宗,邻里纠纷12宗,赔偿纠纷41宗,生产经营5宗,施工扰民纠纷3宗,土地承包纠纷4宗,房屋宅基地纠纷14宗。发挥法律服务室(所)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职能,全年办理非诉讼案件23件,解答法律咨询268人次,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61件次,办理法律援助诉讼事务2件,仲裁5件,代写法律文书2宗,为镇政府及各村(社区)提供司法建议43件。7村1居共8个民兵营的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和基本设施“四个基本”建设全部达标。全镇22人应征入伍。 【信访工作】 2010年,三角镇做好受理群众来访、双下访、网上接访等“三访”工作,按照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组人员、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方法,做到“五包”,即包信息掌握、包人员控制、包思想疏导、包政策落实、包停访息诉,直到解决问题为止。全年受理信访事项33宗,办结32宗。通过综治信访维稳三类排查机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3宗,调处57宗;网上接访各类投诉470宗,办结回复450宗;联调个案17宗,办结15宗。在政府窗口部门推行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按管理权限实时在线监察13个职能部门网上审批事项的进展情况及群众网上投诉回复情况。 【劳动社保】 2010年,三角镇投入农民创业扶持资金200万元,扶持镇籍青年及农民创业。建立青年创业基地,100名青年实现创业就业。完善“大嫂工作坊”等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机制,帮助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全年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1162人次。152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举办招聘会6场,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安置60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组织企业外出招工11次,成功招聘1.3万人。建立1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7家企业进驻,带动800人就业。推进工伤简易程序工作,受理工伤认定498宗,作出工伤认定494宗,伤残入级125宗,共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00万元。处理群众来访案件737宗,涉及劳动者7747人,涉及金额1177万元。 【计划生育】 2010年,三角镇户籍人口出生551人,出生率9.71‰,人口自然增长率2.31‰,政策生育率97.82%。流动人口出生653人,政策生育率93.87%。全年检查出租屋、商铺、工地、住宅小区、厂区宿舍等共1.18万个,检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1.44万人次。开展“春风送温暖”活动,向全镇计划生育特困对象发放慰问金共6.5万元。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契机,做好政策外出生人口户口登记工作。适时调整抚养费征收标准,全年追收社会抚养费390万元。2010年,落实人口计生工作层级动态管理责任,成功创建无政策外多孩出生、无政策外出生“两无”镇,“两无”村(居)6个,三角镇被评为2010年全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流动人口管理】 2010年,三角镇采集、录入暂住人口信息5万条,办理《居住证》3.8万份,办理儿童随行卡1000张。全镇出租屋登记备案1293份,其中放心户690户,一般户597户,重点户6户。新增“安全文明出租屋”109户,截止2010年,共有“安全文明出租屋”398户,创建“出租屋安全文明小区”8个。征收流动人员治安联防费122.25万元,比上年增长0.91%。征收房屋租赁税530.96万元,增长27.19%,其中出租屋税收78.96万元,商铺税收121.02万元,厂房税收330.98万元。推进积分制工作,2352人申请办理积分制管理,成功申请积分入户68人,成功入读公办小学78人、入读公办中学52人。 【安全生产】 2010年,三角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检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举办注册安全主任换证、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初级安全主任培训、电工复审考核等4期培训班,培训人员400人。全年发生安全事故76宗,比上年下降48.30%;死亡11人,比上年上升27%;受伤37人,下降22.92%;直接经济损失37.79万元,下降40.13%。 【侨务工作】 2010年,三角镇邀请侨商和港澳乡亲参加镇党代会、人代会、乡亲座谈会、对外交流考察、文体盛会等活动。调查2户空置侨房情况。接待苏丹全国大会党干部、香港青年社团负责人、日本客商等考察团。 【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 2010年,建设镇村两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构。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在2010年全市镇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及工作站建设考评中名列第一,有关做法在全国综治办主任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全年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与村工作站受理各类事项1108宗,调处办结1106宗。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3宗,调处57宗;网上接访各类投诉470宗,已办结回复450宗;联调个案17宗,办结15宗。全年实现零上访。“七进社区”(警务工作进村,法律服务进村,视频监控进村,流动人口服务进村,安全生产进村,安置帮教进村,劳动和社会保障进村),“三访”(受理群众来访、双下访、网上接访)等工作经验被省委办公厅推介。三角镇研发的综治信访维稳信息平台在全市推广应用,获市科技局项目立项经费。 【深中高科技产业示范基地】 三角镇村级物业由三角镇政府出资建设,建成后的物业出租收益归沙栏村、光明村、东南村、三角村这4个集体经济收入较低的行政村。该项目位于京珠高速三角出口处,占地面积25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共有厂房24栋,职工宿舍11栋,高级公寓1栋。该项目分三期进行建设,一期用地50亩,投资7500万元,于2009年施工,建有6幢3层厂房和2幢6层综合楼。为加快推进村级物业的招商,引进高科技优质企业,2010年11月25日,该项目引进深圳市硅谷动力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建立深中高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完善科技产业园区运营新模式管理,即通过“园区招商引资一体化、园区产业科技化、物业管理专业化、员工生活社区化”的经营,使园区集约经营,高强运转,高效产出,预计引入100家科技企业,实现园区总产值100亿元。 【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 2010年,三角公安分局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宗旨,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打击防范。近年来,通过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推出“九个一”举措,即一月一会、一所(队)一册、一所(队)一校、一警一户、一警一帮、一警一企、一案(信访)一访、一村一述、一所一评。2010年,三角镇公安分局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 【全国敬老模范单位】 2010年,三角镇在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投入50万元免费为全镇5000户有65周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安装“关爱玲”话机,通过“关爱铃”话机与120急救服务中心无缝对接,第一时间把用户求救的信息和病人信息发送至120急救系统,赢取宝贵的救援时间。老人要求“关爱铃”联系其指定的亲人后,“关爱铃”服务人员能便捷地通知其亲人主动联系老人。“关爱铃”服务中心拥有心理辅导员,老人可以通过“关爱铃”与心理辅导员倾诉心声,缓解心理压力,在节日或老人生日主动问候老人,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2010年12月,三角镇被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敬老模范单位”。 (杨慧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