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镇(2002)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3 【成文日期】2002-12-11 【点击率】2936次


【基本情况】 黄圃镇位于市境北部,西北与佛山市顺德区为邻,东北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海相望,面积83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8.2万人,外来人口2.24万多人,是广东省卫生镇。镇内水陆交通便捷,1000吨船只可常年通航,48米宽的南三公路横贯全镇,东接京珠高速公路和番中公路,西连105国道。该镇供电、供水基础设施完备,拥有1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1座、110千伏输变电站2座、荣获“全国农村百佳水厂”称号日供水量4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镇内有报恩寺、玉泉洞、伟光园艺中心、好上好桃花村等旅游风景点,饮食、娱乐、文化、体育设施齐备。2002年,黄圃镇围绕“提速发展,用活资源,增效减债”的发展思路,努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6.01亿元。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全镇预控工业用地6000多亩。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投入6000多万元重点开发建设大雁工业区、马新工业区和食品工业园。筹集资金6000多万元,办理用地指标6945亩。食品工业园完成征地870亩,填土680亩,出售土地229亩,完成区内路基建设1.5公里,引入企业18家,投资金额1.25亿元。马新工业区完成征地700亩,出售土地500多亩,完成区内路基建设1.8公里,工业用地填土520亩,引入企业22家,投资金额1.76亿元。大雁工业区完成征地、填土近200亩,重点配套工程大雁大桥于9月30日动工兴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了《黄圃镇招商引资基本服务工作项目办事指引》,建立镇领导与企业联系制度,推行“无休息日”服务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一个窗口”办事服务制度,有效地为企业营造了一个“无障碍经营、有优质服务”的经营环境,树立了政府的诚信。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镇共引入企业87家,投资金额5.15亿元,出售工业用地1314.7亩,是历年来出售工业用地最多的一年。引入的企业购地超过30亩的有10多家,其中廉江客商电饭锅厂在购地50亩建好了厂房的基础上,还增资新购了工业用地83亩,另外,还介绍相关企业5家到黄圃投资,共购地40亩,订地71亩。马新工业区已初步形成了电饭锅生产产业链条。部分村的招商引资工作亦呈现良好势头,大岑工业区引入企业38家,团范、马安、鳌山等村引入企业的个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减债增效有新成绩,清债办协助村收回农金会欠款477万元,收回镇属企业(部门)历年欠款636万元,全年共偿还债务3200多万元。在加大债权债务追收力度的同时,还加紧制定和落实资产重组方案,对原镇属企业尚存遗留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及公开拍卖,盘活资产。增资扩产成为新亮点,共有30多家企业进行了增资扩产,增资额达2亿多元,其中奥托昆普铜管(中山)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顺利投产。全年工业总产值33.97亿元。
  农业 水稻生产引入15个品种,水稻生产总产量增125吨;水产养殖引进了河鲫、丁桂、星洲红鱼、美国斑点鲈等新品种,并重点开发星洲红鱼作为养殖加工专用品种,水产养殖以水鱼、南美白对虾为主的优质品种面积增加1200多亩,全年渔业产值1.446亿元,比上年增长4.2%。蔬菜种植引进经济效益较好的新型蕃茄、辣椒瓜类品种。在全市率先立项申报建立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推广水鱼和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吴栏粉葛生产管理。以“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核心,大力开展农技培训。致力抓好农产品流通加工,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共整治鱼塘1500亩,整治后的鱼塘每亩发包价提高了200~250元,每年直接增加经济效益30多万元。全面完成石军村670亩粮食改造工程。大力建设农桥农路,重点建设三乡围北约路、岗栏路、指奎路,使整个三乡围的路网东西连接、南北贯通,全年共修建农路15.6公里,农桥14座,受益农田面积9400多亩,每亩地价提高200元以上,每年直接增加经济效益近200万元;农桥农路的修建还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特别有利于水产品的运输,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减少运输成本。全年共投入资金1275万元,重建水闸2座,铺设大堤水泥路面4.2公里,新建防浪墙300米,险段防渗灌浆20公里,投资120万元新建大岑电排站1座。全年完成“四旁绿化”植树2.8万棵,绿化长度39公里。此外,配合省、市林业部门开展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并对部分古树进行维护和管理。全年农业总产值2.04亿元。
  城乡建设 完成建筑施工总产值9700万元;办理报建555宗,面积达26.73万平方米;完成设计面积18.6万平方米;施工总面积22.8万平方米;新增受监工程19项,受监面积24万平方米;竣工总面积9.6万平方米;验收工程18宗,其中创市优良工程5宗,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优良率达28%;共有6项工程实行了公开招标,公开招标率达100%;17个工程实行了工程监理,监理总面积8.05万平方米。规划了大雁、马新、食品等工业园区。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全面调整。在吴栏村、镇一村、三社社区居委会、团范村、鳌山村和马安村推行实施组团式规划村民住宅小区。完成大岑、新丰北(镇一村)、吴栏、马安和团范等工业区及马安商住小区规划的整理修编工作。实行市场准入制,完善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原有的四级企业全部晋升为三级,使镇内三级施工企业达到4家。加强违章建筑整治,重点查处农用地和电力线路保护区违章建筑。组织质量安全检查12次,未发生一起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创连续3年无重伤以上事故的记录。新建道路面积3500平方米,新建下水道4120米,修补道路(铺沥青)2600平方米,维修桥涵4座,完成南三公路新沙桥涵扩宽工作,完成水泥、沙、石码头的搬迁工作,制定并实施尖峰山龙安新村一带预防山泥塌方的整治方案,整治维修房管所危旧公房,重修张沙咀公园及花果山平台公园,完成新丰北路排水工程,全面清理兴圃大道下水道,完成新丰南路绿化和路灯配套工程,初步完成垃圾焚烧厂试运行,全面整治全镇直排式厕所,自来水公司水质抽检合格率达99.3%,更新改造管道16公里。
  外经外贸 全年引进外资项目5个,合同利用外资54万美元。在2002年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上签订项目3个,投资金额2130万美元。“三资”企业及“三来一补”企业出口额19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8.76%,其中直接出口额1450万美元,国内转厂出口960万美元。完成“三来一补”企业结汇71万港元,获得市扩大出口创汇先进奖。
  国内贸易 全镇有私营及个体工商户1986户,从业人员14986人。有集市贸易市场2个,经营面积1.8万平方米,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5176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农村市场逐步完善,各村都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肉菜市场。津津餐厅、食为先、幸福楼等酒楼相继开业,为饮食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商业管理,落实服务行业收费公示制,设立黄圃人民医院、黄圃新市场、电信分局、朝南西路、津津酒楼5个明码标价示范点。
  财税金融 积极开展债务重组工作。全年财政收入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2%;税收收入1.66亿元,增长17.74%;其中国税1.28亿元,增长8.08%,地税3248万元,增长28.4%,农业税收收入560万元。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8.06亿元,增长15.77%。在完成镇属中小学校出纳会计全部收归财务结算中心管理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农村学校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校帐村管。开展中小学校“一费制”改革。
  人民生活 有1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其中有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4851元,比上年增长4.32%;城镇职工可支配收入11548元,增长5.1%。积极实施应保尽保政策,确保112户303人城镇居民和198户47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政部门全年发放临时救济金13万元。安置退役士兵12名,对32名退役士兵发放安置就业补助金。镇慈善万人行筹得善款67万元,拨出款项26.15万多元救助196人次;镇红十字会基金拨10万元用作医疗救助,拨20万元用于中小学校改造危房。向市红十字会申请助学资助20人次,救助金额8000元。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将撤并“麻雀学校”与改造学校危房相结合,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把全镇25所小学合并为15所,实行一村一校管理。全镇中小学在校学生16151人,公办教师749人。积极推行中小学幼儿园行政领导续聘及竞争上岗。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基础教育教研和课程改革新路子,在全镇23所中小学全面开展科研立项工作,其中理工学校、培红小学、对甫小学分别取得省、市级科研立项。学前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小学毕业升中学入学率均为100%,高中阶段普及率86%。小学升初中20人被中山纪念中学、中山一中、中山侨中录取入学。初中升高中600分以上有60人,7科总分平均分超市18分,居全市各镇区第三位。全镇师生3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师生无违法犯罪现象,德育优秀率为90%以上,后进生进化率达88%。
  科技 召开第二届科技大会,表彰一批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建立人才信息库,为大中专、本科等237名各类人才登记造册,为有关企业选拨人才30多人。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协助新荣果仁食品厂、珠江家电配件厂、中发纸业有限公司、泰和腊味有限公司获得市政府技改贴息65万元。正业中糖通过对能源综合利用炉机进行技改,每年节约标准煤6000吨,节约成本210万元。中发纸业通过对园网纸机洗涤水系统进行改造,每年节约电费14.45万元。腊味行业积极开展技术、节能、环保等改造。制订腊鱼生产企业标准。全年新申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8间,其中腊味行业8间。
  文化体育 镇电视站投入20多万元购置1台新闻采访车,整治更换全镇范围电视传输线路96公里,新铺设金城住宅小区、鸿发路、圃珠路乌珠段主干线4公里,全年新增电视用户668户,采编《黄圃电视新闻》1641条,《今日报摘》和《今日股市汇价》324辑,《尖峰山下》和《法制与警讯》专栏节目54期,制作的党员电教片获市二等奖。文化站共出宣传专栏18期,拉挂横额329条。春节、“三八”、“五一”、国庆、元旦等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整治电子游戏机室、网吧、音像经营店。加强印刷行业的管理,举办印刷行业法人学习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不断完善中心体育场设备。7月份参加全市中小学生游泳赛,中学组获团体总分第2名,小学组获第8名。10月份镇女子足球队代表中山市参加广东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少年女子足球比赛第7名。12月份参加中山市第七届“杰士美杯”足球赛,小学、中学、高中、成人组均获第4名。2002年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卫生 环卫处实施“一清扫,二收集,一保洁”制度,全年增加清扫面积8.9万平方米,每天清扫面积达49万平方米,每天清运垃圾50吨,修补压烂及被盗沙井盖417套。城监中队大力整顿各种违章行为,处理违章1051宗。黄圃人民医院顺利通过“百家文明医院”复审,医疗质量获五甲一乙,全年共发放医疗优惠卡200张,减免600多人次3万元的医疗费用;动工兴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投资2400万元,有病床400张的7层住院大楼。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周活动,建立健康档案2958份。全镇现有医院1间,卫生站22所,医护人员298人。全面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由2001年的53.9%提高到2002年的93.3%,参加人数5.44万人,占全镇农业人口的84.5%,比2001年提高21.2%。
  计划生育 制定镇村计生专业人员及计生服务所岗位责任制及考核方案。与各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各兼职委员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积极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完善计生信息化管理建设,加大计生宣传力度,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6月份共清查流动人口5100人。全年出生人口671人,其中一孩491人,二孩170人,多孩10人,计划生育率94.04%,计划外多孩率0.45%,人口出生率8.22‰,自然增长2.44‰。完成“四术”844例,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社区居委会)有2个,计划生育合格村(社区居委会)的有9个,完成人口计划的村(社区居委会)有4个,1个村未完成人口计划。
  民政 36户特困职工家庭生活得到保障,全年共发放救济金、支助金、慰问金19.84万元,受惠人员519人次。开展支援广西贫困地区捐赠活动,捐赠衣物10836件。对重点优抚对象进行走访、了解情况,重点帮助解决住房难、生活难、就医难的“三难”问题,帮扶资金1.9万元。安置退役士兵12名,为32名退役士兵发放安置就业补助金,发放率100%。全年火化率100%。开展“星光计划”,拨款改造横档敬老院,支持新建吴横敬老院,镇敬老院征地20亩,规划扩建1间既可为社区服务又能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的乐园。
  统侨工作 动员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2002年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期间,协助引进外资企业3间,投资金额560多万美元。通过侨属引进湛江客商许平在马新工业区购地80亩建成电饭锅厂。协助奥托昆普铜管(中山)有限公司减免进口设备关税。积极扶持圭亚那归侨谭添文在横档村承包400多亩土地发展农业种养业。全年共接待归侨、侨眷、侨属、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组团回乡观光考察5批138人次。港澳黄圃同乡会年内共为镇上公益事业捐赠善款50.81万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组织佛教、天主教人士学习贯彻全国和省市宗教会议精神。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以维护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为重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保持“严打”强治高压态势的同时,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大力推进群防群治,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到基层。全年共发生刑事案件422宗,破案209宗,破案率49.53%,其中大案269宗,破107宗,破案率为39.78%,受理治安案件210宗,查处202宗;年内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266名,摧毁犯罪团伙32个110人。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治安和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司法武装 开展普法教育,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全年司法所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61宗,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达100%,出版法制宣传栏12期,上法制课10次,开展法制咨询活动5次。黄圃中心法庭积极开展民事和商事审判工作,立案828件,审结808件,解决民商事案件诉讼标的5686万元。全年共组织民兵预备役战士1200多人次参加“防洪抗风”、“慈善万人行”、“无偿献血”、“福利彩票销售安全保卫”、“清坟”、“护林防火”等工作和活动。加强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开展基层民兵营正规化建设活动,组织进行预备役营工兵专业训练和基干民兵军事训练。圆满完成征兵工作,选送34名合格青年应征入伍,连续第十三年获评为征兵工作全优单位,镇武装部被中山军分区授予“标兵武装部”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 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和总书记江泽民“5·13”讲话,在机关内部开展《谁动了我的奶酪》学习活动。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泰和腊味公司、今荣腊味公司被评为中山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开展以“三服务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基层评议机关作风和群众评议村级“两委”班子成员活动。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三反三要”教育活动(三反:反对山头主义,反对自由主义,反对无政府主义;三要:要有觉悟,要有纪律,要有奉献精神)。积极开展各类实用型技术培训。调查农村出嫁女权益维护情况,对8000多名妇女进行了妇科普查普治。开展百部电影下基层和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无偿献血计划。
  工青妇工作 发展基层工会21个,吸收新会员1337人,至2002年底止,共发展基层工会370个,会员1.5万多人。6个基层工会和2个村工联会被评为市的工会工作创先争优先进单位。镇团委以共青团建团80周年为契机,开展爱党、爱团、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开展每户送温暖、青年志愿者、“健康直通车”医疗志愿服务活动等。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资助30多位特困学生,发放资助金3.2万元。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3期妇女知识培训班,年内举办4次实用技术指导培训,共有200多人参加。举办妇女团体操(舞)比赛,29支妇女代表队参加了比赛。调查农村出嫁女权益情况,全镇共有户口迁出的出嫁女1058人,其中嫁非农户口的181人,嫁农业户口的877人,有享受集体分配的出嫁女977人,有享受分配的出嫁子女1031人。8000多名妇女参加了妇科检查,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8%,组织大龄青年参加市妇联举办的“十五月亮十六缘”4人联谊活动,3对青年结成夫妻。制定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组织人事外事 组织全镇2600多名党员干部进行为期2天的党员干部培训学习。办理吸收新党员65人,转为正式党员82人。制订《中共黄圃镇委员会、黄圃镇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黄圃镇推行政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工作方案》、《关于纠正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走读”现象有关规定》等,开好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干部民主生活会。接收群众有关纪检来信来访17件,办结16件,立案查处党员违法违纪案件2件,查结2件,结案处分党员2人。制定《中山市黄圃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及《中山市黄圃镇事业单位编外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实施方案》。成立和调整合并了农业服务中心、物价所、结算中心、环保所、水电所、规划所、建设所、宣传文化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9个事业单位。通过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任命镇属各事业单位领导成员。对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按20%比例精简人员,重新定岗、定员、定责。


【食品行业】 食品工业园引入食品企业18家。今荣、泰和、金皇、银华、飞鹅、长实、裕丰、叶冠等8家企业成为全省首批通过食品卫生量化管理A级标准企业。有8家腊味企业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泰和腊味公司新生产大楼落成。制订腊鱼生产企业标准。泰和和今荣2家腊味公司被评为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


【清坟工作】 采取“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办法,全面推进治理乱葬坟岗专项工作。12月底前完成了新沙岗试点清坟工作,共清理山坟727个,金塔3010个。为配合清坟工作的顺利进行,12月1日在镇一村建成投入使用静安馆。静安馆第一期工程占地33亩,建筑面积5336平方米。


【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成果展览会】 2002年8月组织中山市银华腊味有限公司、中山市金皇肉类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市泰和腊味公司、中山市新荣食品有限公司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成果展览会”。通过参展增长了见识,开阔企业经营视野,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向国内外推介黄圃食品工业,使更多客商了解和认识黄圃,提高黄圃知名度。


【腊鱼生产】 在市技监局的帮助下制定“腊鱼企业标准”。中山市银华腊味有限公司、黄圃镇裕丰肉类制品厂、中山市今荣肉类制品厂、中山市金皇肉类制品有限公司、黄圃镇飞鹅肉类制品厂、中山市泰和腊味公司、中山市千腊村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申领了腊鱼企业标准,使腊鱼生产标准化,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黄圃腊味产品知名度。(文庆华)


附:2002年黄圃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邓杰钊

副书记:王汉联 关瑞麟(2002年4月起) 吴克胜

    刘廷玉(2002年7月止) 梁钟华(2002年7月起)

主 席:邓杰钊

副主席:杜灼辉(2002年8月止) 吴克胜(2002年8月起)

镇 长:王汉联

副镇长:罗敏昌(2002年8月止) 梁自洪

    梁钟华(2002年8月止) 郑毓涛 陈志明 刘浴平(2002年8月起)

上一篇: 黄圃镇(200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黄圃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