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南头镇位于市境北部,毗邻顺德市容桂镇,面积30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4.13万人,外来人口3万人。镇中心区建成面积9.1平方公里,主干道16条,总长40公里;有11万伏变电站1座,日供水6万吨自来水厂1间,标准三星级涉外旅游酒店2家。2001年,南头镇实施“征地、发展、理财、还债”的工作方针,大力推动“工业立镇”转向“工业强镇”进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76亿元,比上年增长38.32%;工农业总产值43.71亿元,增长57.78%。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大力推进工业进园进区建设工作,加快“工业立镇”向“工业强镇”发展。全年引进工业项目86个,固定资产投资9000多万美元;新增投产企业62家,在建企业42家,在建厂房面积33万平方米。工业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以上的有8家,超5亿元以上的有2家。南头镇初步形成了以空调为龙头的家电产业优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09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南头镇获市工业发展总量突出贡献奖、市工业增长速度突出贡献奖和市新增工业投资突出贡献奖。
农业 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全年村集体收入2500多万元。拓宽农民就业和收入渠道,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非农业生产,其中经营出租屋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新渠道,全镇有1600多户农户经营出租屋,出租房屋3100多间,年收入800多万元。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将原10个村民委员会调整合并为6个村民委员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180万元,比上年增长0.98%。
村镇建设 初步建成以南三大道为中心,兴业路、人民路、建设路、升辉路为主干道的镇中心城区。加强城建管理力度,整治“脏、乱、差”环境。全年清理整治城镇违章建筑900多宗,清淤清障主河道54公里,拆除河涌两岸违章建筑700多宗,按照疏宽6~12米、疏深1~1.2米的规划标准挖深扩宽主河道,拓宽两岸的道路。完成南头公园住宅小区的道路、下水道以及升辉南、升辉北工业区基础建设等10项工程建设。新建占地50多亩的南头公园,绿化南三公路南头路段、升辉南路和工业区环境,增加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修建排污管网近90公里,架设高压线路90公里、高压电缆26公里。全年供水量935万吨,比上年增长19%;供电量1.3亿千瓦时,增长20%。
外经外贸 镇工业发展公司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包括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厂房的规划建设、水电安装以及进出口业务报关等服务。年出口500万至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2家,1000万美元以上有7家。全年签订利用外资协议合同19宗,合同利用外资310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60万美元;出口创汇83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02%。
国内贸易 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800户,建有农贸市场6个。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5亿元,市场成交额1.36亿元。
财税金融 加强镇财务结算中心的管理与监控职能,实行相对集中、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年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2.11亿元,比上年增长47.65%。加大税务改革力度,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意识,强化服务职能。全年税收收入1.69亿元,比上年增长77.6%,其中国税收入1.19亿元,地税收入3600万元,农业“四税”收入1400多万元。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9.05亿元,同比增长16%,人民币结算业务增长65%。
人民生活 农村人均年纯收入5371元,比上年增长4.98%。人均存款1.5万元,增长7.14%。全年居民新增住宅面积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2.9平方米。全镇有机动车8634台。1.47万人参加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为119户贫困家庭、407人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共2.7万元,为20户临时生活困难家庭发放生活救济金共10万元,全年发放各类救济优抚金90万元。37人入住镇敬老院,资助了30名贫困学生上学。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镇有13间中小学校,教师367人,在校中小学生8441人。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100%,高中升学率87.4%,毕业率100%。全年镇财政教育经费投入760万元。11所学校建成计算机室,有4所学校建成上网工程,3间学校建立网络平台。全年教师获全国、省、市表彰奖励99人次,学生获全国、省、市各学科竞赛奖励180人次。
科技 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开展国际质量认证,有30家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23家,主要高新技术产品有大型包装机械、注塑机、变频空调、背投电视、液晶显示器、电子集成块、铅酸环保蓄电池、高级健身自行车和新型建筑材料阳光板等。建设较强的专业技术队伍,该镇有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16名。
文化体育 新建图书馆1间、文化广场1个、篮球场4个。镇电视站全年改造550兆传输网络工程40公里。举办了南头镇首届体育运动会,设17个项目,有27支队伍参赛。镇体育代表队参加市运动会,获6项奖励。
环境卫生 巩固省卫生先进镇和市卫生镇成果,民安村创建成为市卫生村。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开展全镇性灭蚊、灭鼠活动,顺利通过了市灭鼠先进镇的复查。加强整治内河涌污染,成立水上环卫清洁队,清理水面垃圾,拆除和改造直排式厕所411间。实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农村卫生站统一由镇卫生办接管。成立南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区、北帝社区卫生服务站,筹建将军社区卫生服务站。抓好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四苗”接种率100%。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8.95%。制定《南头镇结核病归口管治工作方案》,加强结核病管理和治疗。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总书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推进“以德治镇”和“依法治镇”,开展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四进家”活动,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政府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调整和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通过竞争上岗和任前公示,选拔任用12名中层领导,配备后备干部8人,提拔后备干部58名。加强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全年推出建筑工程招投标项目35个,标的3304万元。
计划生育 以查环、查孕、查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和依法执罚为工作重点,强化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进一步落实镇、村、队三级干部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实现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全年常住人口出生425人,人口出生率10.28‰、自然增长率为5.3‰、计划生育率93.65%、计划外多孩率0.47%。南头镇被评为市2001年度完成人口计划先进单位和市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开展各种严打整治专项斗争,打击带黑社会性质的邪恶势力和各种犯罪团伙。抓获处理各种刑事犯罪嫌疑人202名,摧毁各类犯罪团伙21个,查处治安案件362件,治安拘留299人,刑事拘留152人,逮捕68人,送劳教41人,移送起诉63人。清查遣送无身份证、无务工证和无暂住证的“三无”人员415人。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强群众矛盾预测排查,全年未发生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整治安全生产秩序,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88件,交通事故123件,火灾事故4件。
司法武装 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推进依法治镇。依法治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成立镇司法调解办公室,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全年受理调解各类民间纠纷42件,基本调解成功率。做好征兵、民兵整组、预备役骨干集训、退伍军人安置、武装正规化建设工作,选送14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
【优势产业蓬勃发展】 南头镇逐步形成以空调为龙头的家电行业特色经济,并具有一定的发展后劲。有大型的空调整机生产企业4家,包括全国五大品牌之一的长虹和TCL以及2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台资企业。此外还有空调上下游产品配套生产企业36家,形成从五金零件、注塑、钣金、电子、铜管、包装、摇控等到整机生产规模较大的家电生产行业链,并与顺德市的家电生产行业连成一片,具有较强的活力,形成聚集效应。2001年全镇家电行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2%。
【建设两大工业区】 升辉南工业区占地2200多亩,引进工业企业45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亿多美元,主要包括家电、五金制品、机械、电子及通信器材、注塑等行业。升辉北工业区规划总面积5600亩,行业发展方向以一、二类工业为主,建立以家电、轻纺及电器为主的生产基地,首期开发3000亩,销售工业用地近2000亩,引进企业50多家。
【改造南头大道】 南头大道全长5.5公里,宽83米,双向8车道,于1994年建成通车。2001年下半年,镇政府投资近1000万元改造全路段。在公路中间建成花基分隔带;改设路灯为3排,全部采用十头豪华型灯;全程设置交通指示灯和反光式指示牌、灯箱和路面交通线及斑马线,设置港湾式候车亭10个,改造升辉南路口及园林路口为渠化岛。通过改造,南头大道成为南头镇的样板路。
【南头公园】 南头公园位于镇政府正对面,总投资3000多万元,占地53.7亩,是一座大型绿化公园。公园内建有文化广场,设置大型广场屏幕电视和喷水池,成为群众消闲娱乐的场所。(钟 信)
附:2001年南头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书 记:卢铨枝
副书记:陈伟伦(2001年10止) 何星球 罗万胜 邓 方
党委委员:黄爱娇 陈仕标 何奀珠 黄念东 李窝友 黄林兴 李三根 冯浴涛
人大主席:黄爱娇
人大副主席:陈聪华
镇 长:陈伟伦(2001年10月止)
副镇长:陈仕标 何奀珠 黄念东 李窝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