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镇(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10 【点击率】2401次


【基本情况】 东升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石岐中心城区15公里,总面积76.76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69785人,外来人口6.27万人。105国道贯穿镇境,设有中江高速公路东升出入口。先后获国家卫生镇、省教育强镇、市经济强镇等称号。东升镇脆肉鲩养殖基地是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获国家农业部渔业局授予“中国脆肉鲩之乡”。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94亿元,增长17.48%;工农业生产总值186.10亿元,增长28.51%。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名牌带动、科技创新举措,形成以五金配件、建筑材料、日用制品、家用电器为主,办公家具为特色的多元化结构产业群。全镇工业企业1652家,其中新增196家,上规模企业325家,通过ISO质量认证310家。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和”牌管桩杆获“亚洲最具价值500强品牌”。全镇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省名牌名标产品18个。2007年,工业总产值179.94亿元,比上年增长28.58%。
  农业 镇投资1783.8万元,修建农路31.8公里、农桥12座、涵闸3座,受益面积1.43万亩。投资376万元,完善水利设施。投资1900万元,整治河涌12.3公里。筹集资金280万元,整治低产鱼塘3200亩。成立东升脆肉鲩养殖与加工、白鲤村水产养殖、东升花卉等协会。建立脆肉鲩、“四大”家鱼、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养殖基地,蔬菜生产基地,良种猪养殖基地。镇内建有中山市渔农产冷冻厂、北洋水产冷冻加工厂、东升畜牧饲料厂、市花木交易市场。全镇种养面积4.85万亩,其中水稻1.46万亩,总产5791吨,蔬菜6362亩,总产4.45万吨,水果232亩,花卉苗木8271亩,其他作物647亩,水产养殖2.89万亩,总产量3.49万吨。生猪上市量4.42万头、“三鸟”上市量16.37万只。2007年,农业总产值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6.49%。
  外经外贸 2007年,全镇有外资企业189家,全年合同利用外资373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08万美元。当年新增外资企业28家、项目33个,投资总额4942.32万美元。外资企业总产值64.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销售收入65.4亿元,增长3.8%;外贸出口总额4.5亿美元,增长19.05%;进口总值1.72亿美元,下降13.13%。
  第三产业 全镇服务业产值1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8%。交通运输和仓储业6家,年营业额2.8亿元。从事农产品流通专业人员605人,运输车176辆、运输船16艘,年产值9.06亿元。专业“三鸟”、花木、汽车配件批发市场共3个,农贸市场19个,年交易额3.5亿元。批发零售业2841家、消费品零售额11.76亿元。餐饮业1178家、社会服务业487家。镇内房地产有朝阳花地花园等10个楼盘,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商品房出售827宗,面积660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611宗,面积135万平方米,金额6.92亿元。11月22~25日,举办中山市首届脆肉鲩美食节,吸引15万人次参加试食与消费。
  镇村建设 投资9973万元,新建东升文化广场,改造兆益路,扩建旭日中学运动场等20项工程。供水公司投资761万元,新建、改建管道12公里,年供水量299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98%。供电公司投资4732万元,新增和更换变压器36台/10070千伏安、整改和新架设10千伏线路66.86公里,年供电量7.54亿千瓦时。电信公司投入317万元,建设和改造通信线路,现有光钎远端站9个、宽带接入点2个、治安视频监控系统148个。邮政支局辖下3间代办所,开通15条邮路,开办3个邮政储汇网点。投资60万元,改造东华路邮政储蓄汇网点,增设6台自助取款机。全镇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4.7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30.18%,绿化覆盖率45.81%,人均公共绿地11.97平方米。配合广珠轻轨铁路和太澳高速、新岐江公路建设,征地867.9亩,拆迁246宗,征地与拆迁补偿7368万元。
  财税金融 加强税法宣传,推进依法治税。全年税收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5%,其中国税5.52亿元,增长21.58%;地税2.24亿元,增长40.76%;农业两税0.49亿元,增长222.13%。监控预算,统筹收支,盘活资产,用活资金,把资金集中投放在重点建设上。镇可支配财政收入2.27亿元,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4.7亿元,增长7.9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32亿元,增长12.63%;企业存款11.1亿元,增长17.6%。各项贷款15.32亿元,增长26.92%。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人民生活 城镇职工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6142元,比上年增长0.0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618元,增长18.14%。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63万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6亿元,增长9.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916万千瓦时,增长14.05%。固定电话(含小灵通)6.06万户。私人拥有汽车2152辆、摩托车1.32万辆。人均居住面积42平方米,住宅装修由普通转为高档次,庭院注重绿化美化。饮食讲究绿色无公害健康食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各为39820人,综合医疗保险2680人,生育保险569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32925人,每人每月养老金285元,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3066人,参加社会医疗保险18535人。
  教育 有高中1所,学生2432人,教师155人。初中2所,学生4205人,教师234人;小学17所(含民办3所),学生15996人,教师610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在读大专4个班164人。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3642人,教职工275人。开展科研兴教活动,东方小学以武术促进德育的特色互动发展课题研究和高沙小学教研工作系列化等7项课题获市级立项。师生参加市各项竞赛获奖306人次,其中小学数学、英语、综合实践,中学政治、物理、化学等优质课获市一等奖。东升高级中学高考上本科线118人,其中考入重点大学19人,镇政府对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万元,重点院校奖2000~3000元,上专科线286人。全镇有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幼儿园1所、市规范学校6所。东升镇高级中学校长谢柏芳获评为“广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科学技术 全镇在册科技人员2990人,其中高级职称68人,中级职称537人。全年企业投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3亿元,比上年增长33%。有14家工企业申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立项,其中,通过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有广东三和管桩、中山市佐敦音响防盗设备、中山市渔农产冷冻厂3家有限公司,获资助金170万元。省级高新科技企业有中山市明亮科技照明、科星(中山)汽车设备2家有限公司;广东省专利实施计划项目企业有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天使”童车;通过市级技术中心验收企业有中山市创英电器、中山市捷宝电子电器2家有限公司;组建市级工程研发中心企业1家;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有中山盛兴股份、广东三和管桩2家企业、三等奖有中山市新辉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宣传文化 电视站采编播放新闻952篇,制作专题片6个,其中获市水利部门表彰的东升水利所所长欧钜伦的先进事迹录制成党员教育片《护水使者——欧钜伦》,获市党员电教片二等奖。投资42万元,改造观栏片等地旧网线路,新架设森美花园线路等。全镇有线电视用户2万多户,其中新增1883户。镇、村举办各类文艺晚会38场。1月,参加市首届民歌赛,胜龙小学民歌队《水乡情》、《下江陵》获少年组一等奖和二等奖,镇合唱队《万众一心跟党走》获成人组二等奖。10月,参加广东省首届水乡民歌赛,胜龙小学民歌队《姐妹巡逻》获少年组银奖。6月,东升镇合唱团参加市合唱节“唱响廉政歌 建设新农村”,演唱曲目《在灿烂的阳光下》、《牢记“两个务必”》获金奖;10月,代表市参加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赛,获一等奖。为庆祝建镇20周年,举办文学作品赛、摄影优秀作品展、回顾建镇20周图片展等。全年检查娱乐场所130间次,取缔无证音像点5档,缴获非法音像制品1280张,查处书报刊销售点10档,查扣非法书报刊2000册、六合彩报1000多份,查处无证网吧8间,暂扣电脑主机49台、电脑配套设备7件,查处无证卡拉OK店10间,暂扣电脑主机15台、功放机5台;查处无证经营游戏机室3间,查扣游戏机主机板18张。
  体育活动 庆祝国庆和东升建镇20周年,举办东升、坦背两镇合并后首届运动会。10月1日,举行“五人飞艇(龙舟)”赛,省内82支飞艇队参赛,吸引近30万人观看。镇投资322万元,建成旭日中学塑胶运动场。村(社区)共有健身广场14个,各学校体育运动场21个、体育馆4个、篮球场71个、乒乓球台150张等。镇、村(社区)利用节假日举办篮球、乒乓球、拔河、赛艇等体育活动。东方、太平、东升小学和东升、旭日中学被定为市优秀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学校。
  医疗卫生 全镇有医院3间(其中民营医院1间),设有病床332张;镇下设分院3间、防保所1间、卫生所16间(其中民营2间),有医生102人、护士187人、卫生技术人员209人。镇村投资152万元,新建和改造卫生站6间,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镇医院实行院长、科室人员聘用制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定期进行妇检、婚检、妇幼卫生咨询等活动,“五苗”接种率99.5%。全年抽查食堂、餐饮业564间,其中食具2513份、食品184份、公共场所用品250份,合格率分别是97.78%、83.15%、100%。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3066人,占农村人口的99%,社会医疗保险18535人。12月,东升镇创建成为国家卫生镇。
  计划生育 镇与村(社区)及镇属单位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2007年,户籍人口出生848人,人口出生率12.18‰,比上年增0.83‰,领取独生子女证夫妇98对,增78.18%。计划生育率95.05%。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一年4次查环查孕,并发给《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服务手册》,凭手册领取误工补贴和到医院诊病免收挂号费。全年流动人口出生1527人,比上年增4.37%;计划内出生1260人,计划生育率82.51%。2007年,东升镇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镇。
  环境保护 全年开展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查等7个专项检查。监理检查企业2213家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53份,处理12家环境违法企业,罚款金额49.98万元。审批新建项目265项、扩建项目72家、转产项目48个、搬迁项目48个、其他变更50个。申请临时排污许可证597项,发放《广东省排污染物临时排污证》537个。征收排污费32.3万元。受理群众投诉251宗,办结率100%。完成市部署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实际污染物排放总量为2433.03吨。镇环保分局获评为市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市环保系统信息报送工作先进集体。
  民政 11月,成立镇老人协会,村(社区)有老人协会13家,协会设立老人基金,作老人活动经费。全镇有最低生活保障户448户1247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52.66万元。镇政府投资107万元,为低保户重建新房24间,修缮房屋32间。供养“五保”老人88人,其中集体供养49人,分散供养39人,分散供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费500元。有残疾人687名,其中精神病患者92人,每月8日安排医生给精神病患者就诊,减免低于100元的药费。退役军人86人,8月起每人每月发放补助250元;重点优抚对象45人,全年共发放抚恤金42.37万元;给当年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就业补助金5000元。2007年慈善万人行和社会公益捐助活动共筹款1042.27万元,资助困难家庭299户990人,金额85.65万元,资助特困学生48人,金额6.82万元。全年结婚登记479对,离婚登记66对。
  社会治安 镇拨款180多万元购置100辆125C警用摩托车,充实治安巡逻大队装备。按辖区人口4‰配备治保人员,除在编民警外,有治安保卫员201人、联防队员175人、帮教员197人。建立市、镇、村(社区)三级防控体系,民警与治安员实行24小时巡逻;安装室内外视频监控868个,其中室外233个,110实时监控166个。全年破获毒品案12宗,缴获毒品海洛因37.35克;查处吸毒人员138人,其中送强制戒毒133人,送劳动教养66人。立刑事案675宗,侦破366宗,破案率54.22%;治安案1176宗,查破731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83人,其中刑事拘留274人、逮捕173人、移送起诉179人、治安拘留524人;端掉各类犯罪团伙21个98人。
  信访 1月和11月,分别举办信访和人民调解业务员培训班,150多人参加。坚持每月15日镇党政领导接待日制度,全年接待来访25批83人,办结23批。村(社区)信访调解小组排查纠纷12起,成功劝阻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5批450人次。镇信访办受理来信、来访、来电共169件,立案122件,办结115件。全年群众集体上访19批。反映较突出问题有涉及村民权益32件、征地24件、干部作风及村务16件、环境污染10件,另有入户办证、劳资纠纷、退休待遇等问题。2007年,镇信访办被评为市优秀集体。
  劳动社保 镇拨款100万元,免费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全年举办培训班150期,其中劳动技能(电脑、电工、家政等)培训1.2万人次,种养业短期培训6000人次。全年介绍就业4061人,其中农村富余动力745人、新成长劳动力532人、外来劳动者3529人。举办3次现场职业介绍会,2025人就业。调解劳动争议150件,涉及2590人次,追回拖欠工资300万元。通过劳动监察,责令企业退回与限期清还收取工人押金11.25万元、拖欠工人工资498万元。全镇参加社会养老保险39820人,农村养老保险3292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3066人,占农村人口99%。药费报销3101人次,金额467.77万元。工伤保险及失业保险39820人,生育保险596人。
  流动人口管理 全镇有外来人口62651人,占户籍人口89.83%。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服务管理。各村(社区)成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综合协管员巡查出租屋。办理《暂住证》57336个,出租屋登记5977户,缴纳税款228.9万元、收取治安联防费163.5万元。东升镇是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系统综合管理试点单位,全镇录入出租屋信息10948间、流动人员29433人、成人《暂住证卡》17785张、16周岁以下《儿童随行卡》255张、出租屋备案登记回执1086户。


【东升建镇20周年庆典】 1986年12月,小榄区分出高沙等8个乡,成立鸡笼镇,1987年更名为东升镇,1999年原坦背镇并入东升镇,全镇面积75.82平方公里。东升建镇后,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先后获国家卫生镇、省教育强镇、市经济强镇等称号。在建镇20周年庆典期间,举办东升、坦背两镇合并后首届镇运动会,文学作品赛、优秀摄影作品展和回顾建镇20周图片展等。10月1日,举办“五人飞艇(龙舟)”赛;12月28日,召开庆祝东升建镇20周年庆典大会,市领导和老同志欧初、李斌等嘉宾及各界人士1000人出席庆典,晚上举行大型烟花汇演。


【创建成为国家卫生镇】 2000年起,镇投入3亿元,创建省、国家卫生镇,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优化村容镇貎,城区道路硬底化、下水管道覆盖率均达100%,路灯亮灯率97%,全镇绿化覆盖率达30.21%,人均绿地面积11.97平方米。环境污染监测,水质达标率98%~100%,大气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小于0.3克/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小于0.06毫克/标准立方米。2006年创建为广东省卫生镇。2007年,全镇14个村(社区)创建成为市卫生村,其中,裕民等10个村创建为省卫生村。9月4日,通过国家卫生镇考核鉴定组的考核。12月14日,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东升镇“国家卫生镇”称号。


【“欧风”牌南美白对虾】 中山市渔农产冷冻厂加工生产的“欧风”牌南美白对虾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南美白对虾经过无公害养殖,按国家食品卫生要求和出口的世界卫生标准法规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及监控。年加工量4380吨,产品有冻头虾、去头虾、凤尾虾、蝴蝶虾、虾仁、芙蓉虾等。产品销往国内、港澳地区,远销美国、欧共体、日本、韩国等国家。


【中山市首届脆肉鲩美食节】 11月22~25日,在东升镇举办。出席开幕式的有市及市属部门的领导和北京、成都、江门等地组团的客商。美食节活动有“脆鲩耀东升”等十大名菜和脆肉鲩菜肴与小食。美食节期间吸引国内外15万人次试食、购买与参观。东升镇的脆肉鲩成功养殖与推广,促进该镇蚕豆销售、塘鱼饲料加工、餐饮业发展。


【创建东升棒球队】 2006年11月,东升高级中学棒球队成立。居住美国旧金山,83岁高龄的中国棒球元老梁友文回乡看望棒球队,把自编棒球书籍《我与熊猫》和其兄梁友德自编的棒球运动教程《少年棒球》送给家乡棒球队。东升镇棒球队以高级中学为基地,东升、旭日初级中学和接龙、同乐小学为基地训练点,梁友文定期回乡兼义务教练。2007年7月,东升棒球队参加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07年11月8日,举行中山市东升镇青少年棒球训练基地揭牌仪式。梁友文从美国购买一部棒球训练发球机赠送给东升棒球队。广州体育学院确定东升高中为棒球训练基地,给予技术支持。(吴万洪)


附:2007年东升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欧万洪

  副书记:梁汉熙 冯海垣

  主 席:欧万洪

  副主席:韦美燕

  镇 长:梁汉煕

  副镇长:杨业荣 黄 凯 刘威良 梁流枝 崔在潮

上一篇: 东升镇(200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东升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