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东凤镇位于市北部,东与黄圃镇,南与东升镇,西与小榄镇,北与佛山市顺德区一河之隔。距市区石岐23公里,105国道广珠公路、364省道(东阜公路)和建设中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太澳高速公路贯穿镇西北境。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2个村民委员会,面积54.9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25万人,外来人口5.21万人。是中国小家电专业镇、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国家卫生镇、广东省小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市工业强镇。2007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和谐东凤为总目标,全面实施“产业强镇”、“经济强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继续稳步提高。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6.83亿元,比上年增长39.92%;工农业总产值188.31亿元,增长34.55%。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以建设经济强镇为目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注重内部挖潜和科技创新,克服资源瓶颈,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保持全镇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实施“一二三四工程”,即启动建设一个新中心区,加快完善“和穗、同乐”两大工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扶持“小家电、石油化工、重工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5.84亿元,比上年增长34.72%。继续推进创名牌名标和科技创新工作,美日洁宝有限公司生产的滋采沐浴露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美的取暖器、美的吸尘器、泰峰互感器、宝利鱼罐头(复评)、强人含乳饮料(复评)等5项产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富山公司的“富山”、镇华润滑油厂的“埃克孚”、朗日公司的“VMARK”等3个商标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全镇累计获省级以上名牌名标(含免检产品)33项,位居全市前列,获市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先进奖。美的(中山)工业园二期项目在东凤镇永益村奠基。各项指标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全面完成创建市“经济强镇”的各项经济指标。
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8%。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各村(社区)经营性收入和物业收入稳步增加,全镇村组新报建出租物业面积达6.4万平方米。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190多万元整治基塘850亩;投资500万元疏浚整治中心河、四埒涌、二埒涌等共35公里。改造四埒东泵站、穗西(沙仔岛)险段整治一期工程和11座危桥。稳妥推进村级统一核算改革工作。至年底,和泰村、民乐村和东兴社区已完成村级统一核算改革。稳妥推进农民宅基地分配权固化工作,已有7个村(社区)基本完成宅基地固化任务。
第三产业 坚持“以城建促三产”的发展思路,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全镇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点。拓宽第三产业的外贸渠道和销售渠道,鼓励第三产业整合外贸资源,拓宽多元化市场。餐饮服务业增多,消费拉动作用增强。房地产稳中趋旺,佛奥阳光花园、东御世家、天乙名都海岸花园等多个房地产项目认购踊跃。全镇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25%,实现税收1.59亿元,占全镇税收总额的21.37%。加快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多形式的物流配送形式,积极扶持天润物流市,广通物流等200多家物流企业的发展。
外经外贸 2007年,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期间引进项目8个,其中境外投资项目6个,内资项目2个,引进外资3610万美元,内资5.5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10%。全镇有外资企业35家,当年新办“三资”企业5家,新签“三资”合同43宗,来料加工合同37宗,实际利用外资13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69%。全年产品自营出口总额3.63亿美元,增长29.18%。民营企业新办自营进出口经营权7家,共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43家。
镇村建设 投资452万元,在莺歌咀水位站原址旁建成面积1500平方米的莺歌咀“三防”指挥调度中心大楼。投资2887万元,建成四埒东泵站及重建水闸。东凤中学(新校)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东凤中学(新校)侧35号规划路建设工程。完成新东阜路交叉口工程、新垃圾中转站,建设东凤自来水厂新取水口,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填沙工程。
财税金融 加强工商税收征管工作,建立全镇财税收入征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掌握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制定应对措施,促进财税收入可持续增长。2007年,实现税收总额7.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76%;其中国税征收5.12亿元,增长44.77%;地税征收1.9亿元,增长26.01%;涉农税收4000万元,增长112.88%。财政总收入2.98亿元;非税收入1.36亿元,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82亿元,增长9.29%。银信部门各项存款余额43.37亿元,增长19.41%。加强预算的制定与执行,严格控制各项开支,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全年采购项目153宗,采购金额1.15亿元,节约资金1482万元,节支率11.45%。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人民生活 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0016元,比上年增加1033元,增长11.5%。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3.37亿元,增加7.05亿元,增长19.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72亿元,增加3.04亿多元,增长12.3%,城乡居民年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85万元。全镇生活用电总量6787万千瓦时,增加1029万千瓦时,增长17.9%。总用水量1898万吨,增加317万吨,增长20%。全年新建居民住宅11.24万平方米,总投资5619.14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0.14平方米,增加1.54平方米,增长3.17%。全年安装固定电话2043台,发展宽带用户3335户。全镇有固定电话用户46508户,增长23.03%。全镇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7732人,参保率达99.62%,其中1770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
教育 全镇有中学3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职业高中1所;公办小学10所,民办小学2所,幼儿园18所,托儿所17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非学历教育机构13个。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将东凤三中并入东凤中学,民乐小学与和泰小学合并为民和小学,中心小学与伯公小学合并为新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中考成绩再创新高,全镇392人达到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理工学校参加高职类高考上线率与“三科”总分位居全市第二。投资8500多万元兴建东凤中学新校,占地面积达130多亩,建筑面积达31053.73平方米,共设4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250人,9月举行落成庆典仪式正式投入使用。东凤二中创建成为市一级学校。总投资2800万元的民办东海学校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建设,9月投入使用。理工学校学生黄家浪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全国第一名。东凤理工学校参加市第九届中专、技校、职中学生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夺得计算机网站设计、程序设计、排版编辑与图像处理及机电PLC等4个项目团体冠军,董志辉、黎旭祥、吴熳钊、陈家浩等学生分获这4个项目的个人第一名。
科学技术 年内有10家企业12个项目申报市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补贴,新增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镇企业共申请各类知识产权371项,比上年增长18.53%。获各项知识产权授权288件,增长18.52%。广东玉峰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全镇拥有省级工程研发中心1所,省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家,市工程研发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市民营科技企业7家。
文化宣传 以“同享文明共建和谐”为主题,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文化强镇”战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全年在镇村举办粤剧专场晚会10多场。出版文学作品集《凤鸣》,在东凤公园增建文化走廊,设有8个宣传橱窗。举办镇书法、美术、摄影大赛,青年歌手大赛,国庆文艺晚会等。联合执法整治行动30多次,取缔无证经营网吧20间次,查处违法经营游戏机室4间次,收缴翻版盗版光碟2000多张,发出整改通知书9份。镇文化站通过省特级文化站复检。1996年成立的镇曲艺社更名为东凤镇曲艺团,在镇老人活动中心挂牌成立。东兴社区参加市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获金奖4个、银奖2个、铜奖3个,东凤镇获得优秀组织奖。
体育运动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各村建成1个全民健身场所,小沥、同安、和平、东兴等4个村在村民小组建设健身点。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共68名,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专业指导员教练28名,输送学生到市体校46名、省体校2名。4月28日,成立镇乒乓球协会。举办“玉峰杯”篮球、足球、乒乓球赛,“乒协杯”乒乓球团体赛,“商会杯”男子乒乓球团体赛,“铁将军杯”男子篮球邀请赛等体育活动。18岁的聋哑人翁铸峰代表广东省参加2007年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获游泳男子S15级4×100米自由泳接力和游泳男子S15级4×100混合泳接力的金牌、游泳男子S15级400米自由泳银牌(破该项全国纪录)、游泳男子S15级200米混合泳铜牌。2007年,市“体育彩票杯”武术传统项目学校比赛在东凤中学举行,代表东凤参赛的永益小学获武术套路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和散打比赛总分第二名。
医疗卫生 全镇有卫生机构14个,其中一甲医院1间,病床200张,医生142人。年门诊量88.2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5万人次,增长6.7%。拓宽社区卫生服务范围,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加强妇幼保健,坚持产后母婴随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对结婚登记对象提供医学卫生检查指导及优生优育知识辅导。重点抓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完成普通招工体检15418人次,个人体检2117人次,学生体检14978人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1200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成立2个专职卫生监督小组,在12个行政村设立专职和兼职防保员12名,不定期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302户次,培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人员834人次。
计划生育 2007年,户籍人口出生711人,出生率9.89‰,比上年同期少生4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78‰,计划生育率94.94%,上升2.63%,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95:100。流动人口出生1569人,计划生育率为84.89%,上升9.31%。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组织170多人次在各村(社区)开展清查及查环查孕验证工作,清查出租屋、商铺2123多户3023人次。计生服务所开通中午查环查孕的便民措施,并制作流动人口婚育服务卡,持卡在各商场购物可享受优惠卡待遇及到东凤医院看病免收挂号费,1.5万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自觉办理服务卡。
民政 做好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济工作,为424户低保户1334人发放保障金142.09万多元,为临时困难家庭488户1551人发放救助金165万多元。镇财政投资100万元,重建、改建30户低保户的危房。举办慈善筹款答谢晚会,共筹集善款60多万元。开展红十字会博爱月活动,发放救助金165万多元,受益488户1551人。资助66名特困家庭学生读书,共发放资助金13.7万元。落实优抚政策,为51户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44.8万元。为残疾人举办两期职业培训班,82名残疾人接受农业技能培训。按省一级标准完成敬老院改造工程。全年办理结婚登记手续562对,离婚手续64对。麦宝琼、韦权开被评为市十大“孝老爱亲之星”。
劳动社保 推动劳动就业(创业)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27期,培训1776人次,累计推荐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983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5.73万多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其中农业人口5.57万多人,参保率100%;1.58万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占农村人口28.4%,参保村民小组110个。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的村民小组覆盖率达100%。
社会治安 重点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等各种刑事犯罪,全年共立刑事案件709宗,破380宗,破案率53.6%,立案数比上年下降6.22%,破案绝对数上升8.88%,缴获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90万元。受理治安案件739起,查处617起,查处率为83.5%。破获“两抢一盗”案件107宗,打掉各类犯罪团伙15个62人。破获毒品案件11宗,缴获毒品海洛因123.33克,强制戒毒116人。整合警力资源,招录一批退伍军人充实治安队伍,组建由民警和治安员组成的专职巡防大队,加强社会面巡防。划分治安防控区域,采取区域包干形式,分级防控,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投资110万元,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重要部门、重点地段安装70个视频监控器。全力开展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13个社区(村)全部建立警务室,并配备一区(村)一警,形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信访 镇设信访办公室,配备2名工作人员。信访总数明显下降,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3宗,比上年减少37宗;其中来信24件,减少33件,来访21批35人次,减少26批36人次。越级到市上访1批20多人次,省上访1批37人次,重复信访5宗。镇领导接待群众26批1273人次。全面清理信访积案,及时处理热点难点问题,实行包干到人,按主管工作、驻村包点的原则,将排查出的22件信访积案分工至相应的党委成员包案,责任到人,各信访积案已基本解决,有效地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
流动人口管理 全镇外来人口5.21万人,已办暂住证5.09万多人,办证率97.74%。登记出租屋3557户,走访检查出租屋1243户,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53户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采取“走出办公室”的方式,定期定时派协管员到各村厂企和出租屋为外来员工照相办证,发挥各村(社区)服务站职能作用,使暂住该村的流动人员能直接办理暂住证。配合计生部门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理暂住证采取计生证“一证先行”方式,不定期对全镇出租屋进行计生清查验证检查大行动,全镇2万多女性流动人员办理有效计生证件达90%以上。
【东凤中学新校落成】 位于东阜路边民乐村内,于2006年3月15日动工兴建,2007年8月投入使用,总投资包括土地成本在内超8000万元,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达3.11万平方米。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兴建,设有办公、教学、实验、艺术、宿舍大楼、小礼堂、图书馆、食堂等,共有办公室27间,课室50间,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实验室14间,计算机室3间,多媒体教学平台31个。设有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专用室场,有能同时容纳1000多人用餐的食堂,建有高标准运动场1个,铺设400米环形塑胶跑道。安装消防、防雷、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整个校园环境幽雅,绿草如茵,绿化面积达80%以上。在校学生2250人,教职员工162人。
【天乙铜材加工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12月18日,2007年度中山市重点建设项目——由广东天乙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天乙铜材综合加工项目在同乐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计划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30亿元。主要为制冷、通讯、给排水工程、电子电器、仪器仪表、化工机械等相关行业提供高精度、多规格的铜加工产品。
【东凤镇“三防”指挥中心大楼落成】 6月18日,位于莺歌咀水位站原址旁边建设的东凤镇三防指挥中心大楼落成。总投资约450万元,占地11亩,总建筑面积超1500平方米,配置现代化监测传输设备。对莺歌咀等五乡联围多个重要堤段的围内围外的雨情、水情进行全天候监测,为防汛提供科学的数据。是东凤镇三防指挥部、水利所、五乡联围工程管理处、水政执法中队等职能部门的办公楼。
【东凤镇第三届“十杰”青年评选】 3月下旬,东凤镇举办第三届“十杰”青年评选活动。经过推荐提名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网上投票、选票投票、评委投票、镇党委审定等各个阶段工作。吴玲芳、方贝芬、张泽顺、马娴英、梁添书、胡润华、李卓勋、谢提芬、欧发贵、麦桂新等10位青年当选为东凤镇第三届“十杰”青年。
【东兴社区居委会获广东省绿色社区】 东兴社区位于东凤镇西南部,户籍人口5102人,流动人口6000多人,有一级医院1间,市一级小学1所,幼儿园3所,老人活动中心2间,企业30多家。社区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绿化率40%,小公园3个,小广场2处,示范河堤1条。2006年9月,开展申请创建绿色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全面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投入创建资金60多万元,确定“用环保材料、合质量标准、留绿色空间”的建设理念,采取“善用荒废闲地,绿化家园一角,见缝插绿”的绿化方式,不断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社区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生态文明程度,群众对社区工作满意率达95%以上。2005年,引入ISO管理理念,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ISO9001:2000认证的居委会。2006年12月,经省环境保护局、省文明委办公室考核评定通过,2007年8月,授予东兴社区居民委员会“广东省绿色社区”牌匾。(陈秀芳)
附:2007年东凤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吴礼煊
副书记:高瑞生 麦炎辉
主 席:吴礼煊
副主席:胡联坤
镇 长:高瑞生
副镇长:张翼翔 陈汝坤 洪卓生 岑宏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