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镇(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08 【点击率】3182次


【基本情况】 古镇镇位于市境西北边缘,是中山、江门、佛山三市的交汇处,总面积52.29平方公里,由古镇、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组成,辖12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6.94万人,外来人口8.24万人。各项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发达,有宽8米以上公路96.9公里,公路密度为158.3公里/百平方公里。有日供水量12万吨自来水厂1座,110千伏安变电站3座,220千伏安变电站1座。2007年,被市授予“中山旅游特色镇”称号,主要旅游景点有古镇人民广场、古镇灯饰广场、灯饰一条街、广东省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古镇文化活动中心等。获“中国灯饰之都”、“国家文明镇”、“国家卫生镇”、“首届全国投资环境百强乡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广东省首批工业卫星镇”、“省教育强镇”、“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等称号。2007年,古镇镇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共创公平,推进社会协调和谐发展,全面建设“两个适宜”的和谐中国灯饰之都。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0.79亿元,增长25.65%,首次达到人均1万美元;工农业总产值184.42亿元,增长18.13%。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灯饰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8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3%,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中山古镇照明器材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称号。10月18~23日,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展览规模创历史之最。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开展打击“三无”企业及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环境。2007年,全镇工商企业登记总户数13431户,比上年增加3722户。继续实施企业创名牌名标工作,广东省欧普照明有限公司成为古镇镇首个中国驰名商标。至2007年,全镇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4个,广东省著名商标9个。全镇灯饰企业近5000家,年产值140.81亿元,增长21.6%。
  农业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年农业总产值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5%。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加快生态植物园的规划和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优化农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突出花卉苗木业的龙头地位,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大树假植和观赏植物种植,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扶持农户外出经营土地,至2007年12月,异地经营农业的农户570户,经营面积累计3万多亩,增强农业向外经营能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利益向下”原则,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租物业。2007年,全镇村级集体物业建筑面积达157.28万平方米,增长6.75%,村集体总收入3.79亿元,增长15.9%,村集体平均收入3158万元;农村股民分配年人均3644元,增加1089元,增长42.6%。
  城乡建设 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2亿元,其中民间投资12.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77%和8.84%。按照“欧陆风格、岭南特色”的城镇总体定位,先后完成了乐丰花园二期、东方明珠家园、翠盈明珠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完成建造“世纪灯王”灯塔的各项规划,古镇第一中学建设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镇内路网进一步完善。配合市推进古神公路、新沙水公路和新岐江公路等道路建设,配合广珠轻轨古镇段的建设及规划好周边配套设施,加快改造华廷路、同兴路等主干道。投资5.6亿元,建设古镇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工程已动工兴建,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突出,完成市下达总量控制任务,单位GDP电耗下降9.56%,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得到有效控制。城镇绿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行村村种大树,全面改造主干道灯光工程,初步形成“白天见绿色大树、晚上见璀璨灯光”的魅力灯都。
  第三产业 全镇会展、物流、商贸、房地产和旅游等行业稳步发展,商品流通和社会消费活跃,零售、酒店、饮食、娱乐等行业进一步繁荣,大大拉动消费。2007年,全镇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34%;三产税收2.02亿元,增长37.16%;三次产业比例为2.15:62.66:35.19,经济结构进一步合理。
  外经外贸 加强招商引资,创新招商形式,实行产业招商、厂房招商、环境招商、效率招商的新理念,利用灯饰业已形成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后劲。2007年,引进外商投资项目4个,其中新签“三资”项目2宗,增资项目2宗,合同利用外资53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3万美元。全年出口总额1.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58%,产品出口到中东、日本、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
  财政税收 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按照公共财政的职能,积极组织各项收入,厉行节约,确立规范、民主、高效的理财观念,整顿税收征收,规范事业性收费,盘活、处置闲置资产,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发挥财政部门、结算中心、审计部门对财政支出的核算、管理、监督作用,尤其是基建支出和业务性支出的管理。通过细化预算、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严控超支等办法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高效使用每一笔财政资金。2007年,全镇财政收入6.3亿元,财政支出6.18亿元,增长85.68%。实现税收收入7.84亿元,增长23.7%,其中国税收入4.98亿元,地税收入2.87亿元,分别增长27.27%和19.34%,非税收入4.45亿元,增长293.84%。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人民生活 全力推进“三个一”(即有就业意愿的有一份工作,每人有一份社保、一份医保)和“一免两保”(15年免费教育,保障全镇人民基本生活、保障门诊统筹)两项民生工程。筹集600多万元启动资金,实施《古镇镇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避免因重大疾病致贫。全镇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1077元,比上年增加527元,增长5%。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68亿元,增长4%。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04辆,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65平方米。
  教育 全镇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13所、幼儿园18所,其中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学校10所、省一级幼儿园1所、市一级幼儿园1所。2007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固教育强镇成果。建设等级学校(幼儿园),创教育特色,铸教育品牌,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镇有在校中小学生15876人、幼儿园幼儿4460人,在岗教师1056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430人。2007年,古镇全面实施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成为全省第一个实施15年免费教育的镇区。全镇享受免费教育的学生1.6万多人。全年中学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802人,被高等院校录取719人,录取率为89.65%,其中考上本科305人。
  科学技术 以创建“广东省创新示范专业镇”为科技工作重点,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创新服务平台的引导、带动和服务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投入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推动全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2007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家、市级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各1个。全镇累计拥有市级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8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家。科技成果1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个项目分别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全年申请专利882件,数量居全市第二位。全镇有高级职称科技人员70人、中级职称525人。
  宣传文化 开展以“做文明灯都人”为主题、《公民道德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镇文明水平。巩固“国家文明镇”成果,开展各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整顿文化娱乐市场,严厉查处黑网吧,收缴非法出版物、光碟一批,确保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资源,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古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全镇有9个文化活动广场,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场所。
  体育活动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举办男子篮球四国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镇健身操表演赛等多项大型文娱体育活动。其中,9月12日,在古镇体育馆举行2007年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女团赛事,广东深圳长园新材队对辽宁鞍钢队,国手王楠、郭跃和刘诗雯等实力强劲的国家级选手参赛,辽宁鞍钢队获胜。
  医疗卫生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确保群众健康。重视环境卫生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监督,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检查、指导和监督食品单位,强化管理,取缔无证照流动摊贩。加强医疗卫生建设,社区卫生站建设进展顺利,实现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全镇共有医院1间,社区卫生站12个。规划兴建占地面积120亩,预算总投资超2亿元,集医疗与保健两大功能为一体的古镇新医院,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
  计划生育 以“优质服务”为标准,以创“双无”为目标,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2007年,全镇户籍人口出生723人,出生率为10.53‰,自然增长人数为42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2‰,计划生育率为94.19%,多孩率为0.55%,完成“四术”790例,综合节育率为84.62%;流动人口出生1436人,其中计划内出生1255人,计生率为87.4%,较好完成市下达的人口计划任务。
  民政 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实施《古镇镇村(居)民困难群众救助制度实施办法》,救助标准由每年每人3360元提高到5000元,社会救济力度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镇低保对象248户803人,其中城镇26户82人,农村222户721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4.79万元,对临时生活困难16户54人发放临时救济金3.1万元。古一、古二、古三、冈东、冈南和海洲等6个村相继成立扶贫助困慈善基金会,筹得善款达1608万元,社会救济能力进一步加强。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全镇有优抚对象1300人,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对重点优抚对象给予适当优待。依法做好婚姻登记和孤儿收养工作,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93对,离婚登记75对。
  劳动社保 实现全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2006年7月实现全员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后,2007年11月实现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轨,养老金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500元。居民住院基本医保年度累计报销限额由每年2.5万元提高到10.5万元。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城乡培训与就业,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率,全年新成长劳动力登记、培训、就业数分别为136、136、131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登记、培训、就业数分别为345、345、277人。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大处理违法违纪企业。全年检查用人单位947家,涉及人数50926人,补签劳动合同13.51万多份;全年失业率在2.5%以下。
  社会治安 坚持“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促进群防群治,建设“安全灯都”。建设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投资280多万元在全镇的主要道路、重要部位安装监控设备,第一期安装的45个监控点12月交付使用,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2007年,立刑事案件921宗,破493宗,其中大案立657宗,破302宗,立案总数比上年下降2.95%,大案下降9.75%;破案绝对数提高9.3%,大案破案绝对数提高16.15%。全年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581名,增长13%,其中刑事拘留355人,呈请逮捕270人,移送起诉241人,劳动教养52人,行政拘留886人,强制戒毒224人,追捕负案在逃人员56人,追缴各类赃款、赃物总值400多万元。查获各类犯罪团伙31个,抓获团伙成员125名,涉案53起。严厉打击贩毒吸毒,开展创建“减毒社区”活动,镇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跟踪帮教工作,努力实现“无毒”目标。
  流动人口管理 设置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下设12个服务站,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并以“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促进发展”为工作方针,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体系,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推动房屋租赁业稳步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镇有外来人口8.24万人,已办理《暂住证》人数7.88万人,增长34%;出租屋登记备案5581间,增长4.8%;代征税收2251.4万元。
  信访工作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登记、转办、督办与排查,落实每月十五日为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处理来信来访、预测排查信访案件、报告重大信访信息、领导包信访大要案、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等制度,下移信访窗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02宗,办结回复率100%,其中镇领导包案12宗,办结了11宗。信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家庭纠纷、住宅地界、环保投诉、企业拖欠员工工资等。


【第六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 10月18~23日,在古镇镇举行,展会以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为标准,以“引领潮流,照亮全球”为主题。18日,有来自国家、省、市、镇领导和国内外客商等3000多人出席开幕典礼。本届灯博会参展企业515家,设展位2107个,国内及1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近7万人入场,其中国外专业买家6600多人,比上届增长20%。展览规模创历史之最,“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展会期间,举行了由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产业集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07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山)高级论坛”、大型烟花汇演及大型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活动。


【国家火炬计划照明器材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10月18日,在第六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开幕仪式上,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区管理处处长杨跃承向古镇颁发“国家火炬计划照明器材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牌匾。火炬计划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负责组织实施,旨在促进我国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一项指导性开发计划。经多年发展,古镇灯饰基地已形成了以民用装饰类灯具、高效节能照明器材、户外装饰类照明产品等为主体的产品群和企业群,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特征。古镇镇被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照明器材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标志着古镇已经从灯饰生产专业镇转变为产业集群镇。


【全省第一个乡镇实施15年免费教育】 9月1日,正式施行《古镇镇户籍学生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标志着古镇全面实施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成为全省第一个实施15年免费教育的乡镇。古镇在前两年镇村两级教育常规投入平均7000万元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新增投入1700万元,实施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按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15年计算,全镇享受免费教育的学生达1.6万多人,学前三年的幼儿教育每人每月补贴260元,小学和初中按市9年义务教育免费标准执行,高中每生每学期补贴1200元,职中和中技生补贴1350元,中专生补贴1550元。镇内困难家庭子女就读大学发放教育补贴。


【中山最大宗定向爆破拆除大楼】 2月15日,古镇灯饰报大楼顺利实施定向爆破拆除,这是中山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第一爆”。古镇灯饰报大楼高40米,共有13层,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1992年建成。定向爆破工程由广东宏大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承办,属于国家A级爆破。该工程共钻孔1500个,使用炸药48公斤及雷管188枚,粉尘控制在30米范围之内。


【龙狮邀请赛】 10月20日,在第六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期间,在古镇体育馆举行龙狮邀请赛。来自本市、佛山、广州番禺、澳门、广西等地的6支龙狮队参加“龙王、狮王”争霸赛,3000多观众观赏。最后,番禺沙坑龙狮团获龙队冠军,南海黄飞鸿武术龙狮团获狮队冠军。比赛结束后,古镇的六坊云龙进行表演,龙长55米、由110人轮流表演,气势非常恢弘。(潘永达)


附:2007年古镇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吴润富

  副书记:苏恩明 陈作旺

  主 席:吴润富

  副主席:陈作旺

  镇 长:苏恩明

  副镇长:苏玉山 杨荣建 魏宏锐 林少杰 蔡锡元

上一篇: 古镇镇(200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古镇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