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区(201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718次

【南区概况】 南区位于中山市城区南部,东倚五桂山,南接板芙镇,西临岐江河,北连石岐区及东区,面积48平方千米,辖良都、城南、北溪、马岭4个社区,2019年末常住人口7.35万人。区内形成以电梯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汽车汽配、包装印刷、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有“中国革命空军之父”杨仙逸祖居、中国百货业先驱马应彪故居和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祖居沛勋堂等人文历史古迹,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詹园、旭景农业科技园、北台山森林公园等新兴旅游景点。南区办事处驻城南二路1号,邮政编码528455。

 

【南区经济发展】 2019年,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0.4∶58.1∶41.5。全区有“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4类规模以上企业)201家,新增20家。

 

    农业 2019年,南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14万元,比上年下降7.3%,粮食播种面积9.07公顷,粮食总产量45吨。登记水稻种植户21户,申报水稻播种补贴面积4.21公顷。完成2.2公顷早稻和2.01公顷晚稻投保工作,受益农户21户。推广生产冬种马铃薯,订购薯种3731.5千克,推广种植面积1.99公顷。落实上年度冬种马铃薯面积0.97公顷,补贴金额3625元,受益农户10户。落实市种粮直补面积11.41公顷、补贴资金3.42万元,受益农户49户。落实区水稻种植补贴资金6310元,受益农户21户。抽检蔬果样品2408个,合格率100%。抽检水产样本110份、养殖水样品26份,合格率98%。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三资”平台立项交易343宗,自行交易237宗、公开交易106宗;鉴证46宗、备案336宗,年度生效合同标额6300万元。完成14个经济联合社(简称“经联社”)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登记赋码工作。

 

    工业 2019年,南区有工业企业924家,新增46家。有工业从业人员2.78万人。工业总产值192亿元,其中南区电梯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9亿元,增长3.2%。工业投资9600万元。2019年,区备案在建项目20个,纳入市技术改造企业库企业20家。协助中山市冠一纸品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申报市级技术改造项目,获资助173.99万元。蒂森电梯有限公司申报龙头骨干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年内完成600万元,获资助50.55万元。

 

    第三产业 2019年,南区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82万人,服务业企业1665家。第三产业增加值29.71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以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重点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8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下降24.7%。房地产年销售面积54万平方米,销售额6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亿元。

 

    外经外贸 2019年,南区进出口总值25.27亿元,比上年下降12.1%。其中,出口总值19.71亿元,下降10%;进口总值5.56亿元,下降18.8%。

 

    财税金融 2019年,南区实现税收19.9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含上级补助)3.78亿元,比上年下降1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7亿元,增长35.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1.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1.17亿元。

 

【南区社会发展】 城区建设 2019年,南区推进市重点项目大南路建设以及多项市政工程及公共配套设施项目落地实施。完成马岭小学装修工程,良都中学运动场改造工程,刘广生故居一期、二期修缮工程并交付使用,完成竹秀园小学迁建工程主体工程。完成良都小学和北台小学扩建工程方案设计、福涌樟树林行山径工程和竹秀园村与越秀地产交界处道路硬底化工程、悦永街道路白改黑工程和城南市场单行路改造工程。推进寮后停车场建设及周边环境绿化工程、南区良都社区儿童公园建设工程、环城墟场改造工程、曹边打石环排洪渠整治工程和福涌淡水涌挡土墙整治工程,投入160万元完成北台森林公园登山道(一期)第3次扩建工程,新增花岗石登山步道1230米、混凝土步道300米。

 

    环境保护 2019年,南区检查污染源企业551家次,口头警告违法排污企业87家次,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32份,立案调查环境违法行为31宗,环境违法罚没收入201.71万元。巡查施工单位围挡和遏制大气扬尘情况。全年投入资金600万元开展绿化提升改造项目14项。其中,完成南区永安三路边坡绿化改造工程等5个道路及闲置空地绿化提升改造工程,绿化改造面积5700平方米;建成南区渡兴西路街心公园等6个街心公园,绿化改造面积9592.87平方米。为全区15个经联社(简称“经联社”)的1.7万名股民发放生态补偿资金。投入47万元开展森林提质增效工程,完成林分改造7.67公顷,中幼林抚育20公顷,新增种植沉香、木荷、油茶、大红花、含笑、小叶紫薇、红椎等苗木1.22万株。年内,清理卫生死角89处,面积2.07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55吨;清理乱张贴7080张;用药225箱开展清除蚊子、苍蝇、老鼠和蟑螂“四害”滋生地58处,灭蚊、灭鼠面积205万平方米。

 

    居民生活 2019年,南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67亿元。居民生活用电量9863万千瓦时。区内有公交线路25条。

 

    教育 2019年,南区有公办初中1所,公办小学4所,民办学校2所。公办中小学在校学生4558人、教师290人。有幼儿园1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集体办幼儿园6所,社会力量办园5所;托儿所2所,普惠性幼儿园10所。在园在托幼儿2943人。区财政预算教育专项经费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4%。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户籍学生136人。3月20日,南区与华南师范大学签署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挂牌共建“区域教育现代化协同创新基地”。9月,马岭小学开学,开办一年级4个班、二年级1个班。12月,良都中学协办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中职组)全省总决赛。全区获国家级奖励师生5人次、省级奖励师生422人次、市级奖励师生1402人次。

 

    科学技术 2019年,南区有省级工程研发中心8家、市级工程研发中心20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广东逸华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工程中心,广东上格展示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好掌柜展示制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市级工程中心,广东奥菱电梯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重新认定。全区申请国家专利439件,其中发明专利69件、实用新型专利249件、外观设计专利121件;国家专利授权497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342件、外观设计专利133件。

 

    宣传文化 2019年,南区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新年文体活动以及第十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为重点,开展“唱响新时代”2019广东岭南侨乡阿卡贝拉音乐系列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著名诗人艺术家走进中山南区采风活动、2019年“践行十九大精神,慈善春联惠万家”春联慈善义卖活动、良都全民公益园三周年庆暨南区第四届公益盛典晚会、社区文艺培训、惠民巡演、文化电影赏析、电影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180场次,参与群众逾4万人次,服务群众10万人次。打造“三项服务融合”的文化引领型社区项目获评为广东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小中心”搭建多元服务平台“大融合”打造文化引领社区——“三三三”模式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大提升》案例报告入选2019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创新案例海报展。12月,南区在中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9年镇(区)工作任务考核中排全市第一名。

 

    医疗卫生 2019年,南区有医疗机构20家,病床床位34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3人。9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中山市人民医院合作成立的“名医工作室”正式开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内2.11万名常住居民签约。开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采集工作,建立辖区居民健康档案5.34万份。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为1377名南区常住65岁老年人提供体检服务。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接种疫苗6.08万剂次。全年全区投入83万元实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健康惠民工程,在落实国家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上,启动医疗费用减免、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增加实施“暖夕阳”项目,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全年减免医疗费用59.2万元,免费窝沟封闭治疗牙齿427只,老年人接种流感及肺炎疫苗560人次。督查辖区内公共场所、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单位、二次供水单位、餐具消毒企业、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场所,监督覆盖率99.49%。依法取缔7家非法行医场所。联同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区内18家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开展消毒质量监测抽检,采集样品180份,合格率99.4%。

 

    体育活动 2019年,南区组织开展第29届公益长跑赛、区第25届拔河赛等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参与全市多项体育赛事,获中山市男子篮球赛优秀组织奖,中山市第四届镇区男子足球锦标赛第七名,中山市第八届运动会镇区成年组乒乓球比赛团体第六名、成年组象棋比赛第六名,2019年中山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展示大赛特等奖,2019年中山市第七届广场健身舞展示大赛一等奖,中山市第三届“我舞我美中国舞”嘉年华展演比赛金奖。

 

    民政服务 2019年,南区有低保低收入家庭77户、17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0.16万元以及价值9.76万元的慰问品。走访慰问困难家庭500户次,发放慰问金43.5万元。实施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方案及临时救助工作方案,提升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全年投入24.8万元开展临时救助、城乡基本医疗救助、优抚对象临时困难救助,受助群众83人。红十字会救助疾病困难家庭55户,发放金额18.9万元。推进居家养老服务。3月,城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运行。12月,4个社区全部挂牌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长者提供日间照料、文娱康乐、康复理疗、心理咨询等服务。为7992人次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93.4万元。发放居家养老补贴5.18万元。向全区33名重点优抚对象和21名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127.11万元,向75名60周岁及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定期补助16.42万元,向7名2018年度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就业经济补助金51.24万元。全年审理住房保障本地户籍申请96宗。年内,组织到学校、企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6场次,培训1035人。

 

    综治信访 2019年,南区接报有效警情2790起,其中刑事警情740起,治安警情2050起,刑事、治安警情均比上年下降。刑事案件立案493件,破案228件。受理治安案件983件,查处治安案件136件,查处违法人员181人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破获涉恶案件24件,捣毁涉恶团伙10个,查封扣押冻结资产318.93万元。建立“执法人员+社工+义工”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机制,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28人,解除社区矫正人员184人,无脱管、漏管现象。在册列管社区矫正人员44人,在册安置帮教对象66人。全年全区接群众来信来访、上级交办转办、信访复查等116宗,受理61宗,调处结案61件。“12345”服务热线受理事项2092宗,全部办结。成立“公调对接”(以驻所跟班人民调解员为主体,接处警民警参与的模式)工作室,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82起,全部成功调解。全年,围绕“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主题,举办律师顾问法律咨询15场次,接受群众咨询3000人次,开展法治讲座12场次;放映法治电影4场次。制作法治宣传长廊4期16版、16个法治宣传栏6期96版,印发月刊《法律常谈》12期共8.76万份,受教育群众6万人次。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9年,南区养老保险参保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99万人,门诊医疗保险参保2.3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575人,城镇登记失业72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4人。劳动开展失业动态监测,重点监测企业66家,参与技能储备培训1.53万人,技能晋升培训234人,促进创业183人。发放中央和省级就业创业专项资金118.87万元,发放技能晋升培训补贴54.82万元。组织招聘企业144家开展招聘会1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500个,参加人数4280人次,达成用工意向800人次。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区分局检查用人单位372家,涉及劳动者1.34万人次,查处涉及拖欠、克扣工资等劳动保障违法案件26件,追发拖欠工资1772.83万元。协调处理5人以上突发性群体性案件27件,为247人次追发工资及待遇等316.76万元。作出工伤认定429宗,申请办理劳动能力鉴定146宗,停工留薪期确认45宗。

 

    计划生育 2019年,南区户籍人口出生584人,人口出生率16.63‰,人口出生性别比107.83;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出生589人,人口出生率11.97%,人口出生性别比100.14。全年全区有657对夫妇参加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产前检查,1461人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孕期免费检查、孕期保健首次建册服务,673人次参加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适龄妇女免费宫颈癌、乳腺癌筛查846例。辖区内流动人口卫生计划生育基本服务均等化,80人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32人参加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赠送健康保险512份。向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各项计划生育奖励金266.64万元。投入36.56万元为计划生育家庭购买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综合保险。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节日慰问和“生育关怀——圆梦微心愿”活动,发放“微心愿”物品、节日慰问金,总值5.59万元。

 

    流动人口管理 2019年,南区登记流动人口4.7万人。至年底,全区持有效居住证3.13万张,16周岁以下儿童随行卡4731张。全年受理积分入学申请634宗,480人获得中小学入读指标安排。至11月,代征收出租屋租赁税726.03万元(统计周期为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

 

    安全生产 2019年,南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联席会议4次,举办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活动3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办理群众投诉信访6件,全年出动检查车次486次、执法人员982人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发出安全生产限期整改指令70条,发出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6份、责令限期整改指定书36份、整改复查意见书36份,督办函10份,处置成品油非法储存等案件11件、简易程序行政处罚8宗、一般程序行政处罚6宗,实施行政处罚金额31.5万元。

 

【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开业】 2019年1月28日,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在南区马岭社区开业。该医院为公立非营利性骨科专科医院,占地面积8.4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是中山市首家实行员额制管理的公立医院。医院着重医治骨科疑难杂症、重症,与市内其他医院骨科错位发展;设脊椎外科、矫形骨科、创伤骨科、足踝外科、手外科、运动损伤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等专科8个,其中常设脊柱外科、创伤骨科、手外科、矫形骨科专科4个,另外4个专科实行预约方式开展诊疗。2018年11月26日,中山市人民政府与北京积水潭医院签订《中山市人民政府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委托管理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合作协议书》,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建设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并由北京积水潭医院技术与管理团队负责医院日常运营,利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品牌优势,为中山市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南区区域教育现代化协同创新基地揭牌】 2019年3月20日,南区举行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区域教育现代化协同创新基地”揭牌仪式,与华南师范大学建立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战略合作关系。该次合作是落实中山市委、市政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部署的重要举措之一,利用华南师范大学专业学科优势、教育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分5年实施学校诊断、教育发展规划、教师梯队培训、学科水平提升、特色项目及特色名校等项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提升南区基础教育水平,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

 

【中山市南区方志馆、方志文化园开馆开园】 2019年4月3日,中山市南区方志馆和南区方志文化园举行开馆开园仪式。南区方志馆位于中山市城南三路南区良都全民公益园旁,于2018年6月启动建设,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内设南区地情馆、良都名人馆、华侨与港澳同胞文化馆,集收集、保管、阅览、咨询、展示、交流等功能,重点收存方志、年鉴、南区地情资料及南区华侨、港澳同胞资料等,是中山市首个由区办事处组建、以镇区为背景、全面系统反映镇区历史的方志馆。至年底,接待观展人员132批次5122人次。南区方志文化园位于南区城南二路。该园依托良都文化公园景观,融合民俗、家风、方言等方志文化要素建设,通过生活场景仿制、景观再造等方式展示南区地情风貌和人文历史。

 

【中山市南区青年国际科创谷启动运营】 2019年9月6日,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区办事处、香港高锋集团共同筹建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中山市南区国际青年科创谷(简称“南区科创谷”)启动运营,首批16个创业团队进驻,围绕工业设计、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科技农业、大数据等领域进行科技产业的创业孵化和创新加速,帮助港澳青年创业团队对接内地市场。南区科创谷位于南区永安广场内,首期面积2400平方米,设置2层办公区域,配备办公位置392个、独立办公室23个,共享办公空间1300平方米。9月6—7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简称“香港中联办”)青年工作部、广东省青年联合会指导,中共中山市委统战部(市港澳事务局)、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简称“共青团中山市委”)、中山市南区办事处主办的2019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国际青年创客节活动在南区科创谷内启动,期间开展主题演讲分享及提供企业辅导、投资机构对接等服务,帮助和推动初创企业尽快渡过创业孵化期和创新加速期,是南区科创谷对接国际化创业创新资源的首场重要活动。香港中联办青年工作部、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山市委统战部、共青团中山市委,中山市南区党工委领导以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高锋集团董事局主席吴杰庄,港澳青年代表300人出席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病理前沿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9年12月6—8日,粤港澳大湾区病理前沿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市南区举行。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病理学会香港分会主办,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市南区医院承办,粤港澳大湾区十一个城市和广西、海南、湖南等省病理专家400人参加会议。会议开展病理专题讲座、疑难病例展示和讨论等活动,为粤港澳三地提供病理前沿学术探讨、实践经验交流平台,是粤港澳三地病理学界首次联合举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首次将高级别会议安排在地级市举办的活动。

(钟思咏)

上一篇: 南 区(201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