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790次 | |||
【西区概况】 西区位于中山市城区西部,东邻岐江河,与石岐区隔河相望,东北面与石岐区鸭梨沙和港口镇接壤,南与沙溪镇龙瑞和南区的城南相邻,西与沙溪镇相连,北与东升镇坦背为界。面积25.18平方公里,辖长洲、后山、西苑、烟洲、彩虹、广丰、沙朗、隆平、隆昌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末常住人口10.19万人,户籍人口4.71万人。区内有105国道、广珠公路、江中公路、北外环路、新岐江公路、小榄快线公路、太澳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中山市汽车总站坐落区内。有烟洲书院、黄氏大宗祠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长洲醉龙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区办事处驻升华路8号,邮政编码528401。
【经济发展概况】 2014年,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49.89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比例为0.7∶35.6∶63.7。 农业 2014年,西区农业从业人员1245人;农业总产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区有耕地面积1354亩,蔬菜年产量7322吨;水产养殖面积2959亩,年产量2600吨。全年抽样检测农产品1.04万样次,检疫生猪5.8万头、牛肉4万公斤、羊900头、三鸟(指鸡、鸭、鹅)72万只,合格率100%。完成隆昌涌隆昌社区悦生至六组段720米河堤和南八涌550米河堤砌石工程及隆昌四、五、七组排洪窦闸改建、3950米河道疏浚清淤4宗冬修水利工程建设。投入10万元维修隆平、沙朗、广丰良种场等7个电排站。建成农村集体“三资”(指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和交易平台,完成土地发包交易17宗,涉及面积2095.19亩、总金额440.39万元。朗丰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10月正式成立,2014年10月获评中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该社的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达8.25亩。2014年5月,西区稻香家庭农场正式开办,是中山市首批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之一,占地面积217.3亩。2014年成立西区龙缘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养龟社员12人,石金钱龟种龟存池量约400只。 工业 2014年,西区有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08万人,其中工业从业人员2.9万人。工业以电气机械制造业、日用化工、造纸、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有工业企业280家,包括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好来化工(中山)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有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日丰”全国驰名商标1个,有广东省名牌4个,包括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大洋电机”微型电动机、中山市泰山饲料有限公司“泰山”猪饲料、中山市千叶电器有限公司“千叶”电风扇、中山市琪朗灯饰厂有限公司“琪朗牌”灯饰。有广东省著名商标6个,包括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日丰”、中山市琪朗灯饰厂有限公司“琪朗KINGLONG及图”、中山市泰山饲料有限公司“泰山”、中山市千叶电器有限公司“千叶”、中山市世宇实业有限公司“世宇科技”、中山市亚狮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亚狮龙AANGOUN”。实施促进企业上市、推进企业上规上限工程等方案。新增中山市肉联厂有限公司、广东日丰国际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聚龙纺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新增中山市正派厨卫用品有限公司等亿元工业企业1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66亿元,增长40.5%。 第三产业 2014年,西区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79万人;第三产业增加值62.94亿元,增长8.9%,占GDP比重63.7%。服务业税收1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全区两税收入的55.3%。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42.2亿元,增长10.8%,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84.6%,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个百分点。区内有喜来登酒店、国际酒店、富华酒店等30间星级酒店,富业广场、黄金广场、天悦广场、利高广场、美银国际大厦等“一站式”休闲商业中心,是中山市区共建服务业集聚区。有汽车销售、小商品贸易、IT电脑、果菜食品、服装百货、客货运输、二手交易共7大类15个专业市场。1月14日,全球体育用品连锁企业迪卡侬中山翠景商场在西区翠景道北8号开业。全年限额以上批零业销售总额252.7亿元,其中汽车销售企业54家、门店70家、品牌80个,零售额56.7亿元,增长15.6%;房地产销售面积41.9万平方米,增长29.4%;房地产税收6.7亿元,增长40.8%;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收入3.1亿元。 外经外贸 2014年,西区有中山棕榈彩虹、中山中美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瑞德纸品3宗外商投资项目,投资总额4480万美元,注册资本2280万美元;富元新天地和格林曼科技境内市外投资项目2宗,投资总额6亿元;好来化工(中山)有限公司和中山尊宝实业有限公司外贸出口项目2个,出口额4500万美元;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贸易项目1个,成交额1.6亿元。全年全区进出口总值6.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出口总值5.9亿美元,进口总值73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358万美元,增长3%。 财税金融 2014年,西区国地两税收入3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国税收入17.59亿元、地税收入12.8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1亿元。西区审计办公室完成审计项目58个(其中配合市审计局审计项目31个),审计金额50亿元,增收节支46万元。全区驻有银行分支机构24家,年末本外币储蓄款110.44亿元。
【社会发展概况】 区村建设 2014年,西区沙朗片区首个居民休闲健身场所——西区休闲文化公园落成启用,总投资1.7亿元,成为年度全市第一个建成启用的社区体育公园。全年完成彩青路等17条道路共9176米的建设、改造和绿化工作,改造沙朗片区路灯570盏。拆除改造居民小区垃圾屋86个并改建成新式垃圾收集点。滨江一号、星晨广场、新一居、粤华花园获评为市级绿色社区,西苑、长洲、烟洲、后山、彩虹5个社区创建为市级生态示范社区。投入25万元,出动3250人次清理主要河涌的水浮莲和漂浮垃圾。至年底,西区“三旧”(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卫星图斑总数调整为71宗,面积增加至3408.7亩,完成办理认定图斑2444.4亩。确定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马山片区)征收范围,面积1069亩,其中国有产权面积396亩。区城管执法分局查处违法建设、违法用地“两违”案件19宗,行政处罚29万元,清拆违建9处,面积共3850平方米,对违法建设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落实“即建即拆”要求,实现“两违”案件结案率100%。 环境保护 2014年,西区环保分局受理环境信访案件899件,比上年增加9.5%,办结率94.8%;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82份,立案处罚环境违法案件17宗,处罚金额8.5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某公司和某烤羊腿店信访案件。落实锅炉改造11台,跟踪自行拆除锅炉9台。审批立项建设项目125项,其中饮食服务业45项、工业59项、报告表(书)项目21项;加强重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现场检查,审批通过广东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20项,审批工业废水转移18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45项;日常监察重点污染源194家次,建设项目监理72家次,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12份。征收排污费75.63万元,其中建筑施工排污费27.85万元。 居民生活 2014年,西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0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16亿元。住房公积金个人实缴9254户共9233万元,分别增长22%、16%。居民年生活用电总量1.47亿千瓦时。区内有公交线路33路。 教育 2014年,西区有普通中学1所,公办小学5所,民办小学2所,九年制学校3所。有中小学教师877人,在校中小学生1.7万人。幼儿园15所,其中公办1所、集体办2所、民办12所;幼儿园教师(含园长)313人,在园幼儿4654人;2014年西区核拨学前教育专项经费111万元。全年487名学生参加中考,获国家示范性高中录取172人、省一级高中61人,其他高中类录取233人。完成“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创建工作,并作为全省“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先进典型,在201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广东省总开幕式暨社区教育工作推进会作经验介绍。全区8所学校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水平,数量居全市前列。9所社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部获评为中山市示范村(社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有学生1.39万人,教师42人。 科学技术 2014年,西区投入扶持资金1159万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其中科技创新奖励及专利资助金222.5万元。累计建成大洋电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琪朗灯饰厂、日丰电缆、大洋电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好来化工、日丰电缆、永辉化工省级工程研发中心3个,铨欣照明电器、瑞德卫生纸品、尊宝实业、康益保健用品、琪朗灯饰厂、永辉化工、日丰电缆、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恒生药业、好来化工、千叶电器、威禾电器、大洋电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邮政局、大洋电机、深宝电器制造、康益保健用品、好来化工、琪朗灯饰厂、尊宝实业、永辉化工、格林曼光电科技市级企业研发中心9个,大洋电机博士后工作站1家。全区有企业研发人员1622人。3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4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用”战略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区专利申请683件,比上年增长11.42%,其中发明专利152件;获专利授权345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 宣传文化 2014年,西区开通修身视频会议平台,打造全市首个政府背景的微社区“掌上西区”“微西区”。6月,举办全国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三讲。开展“西区精神”、全民修身行动、创建文明城市、第四届西区醉龙文化节、第三届汽博会等主题宣传。组织书画挥毫、书画展、文化志愿惠万家等文化修身活动75场。投入300万元修葺全市修身学堂总堂烟洲书院。全年发行由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与西区党工委主办的月刊《今日西区》12期,在省、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播出西区新闻220篇。西区好人从2013年开始评选,至年底,共评选“西区好人”20名,其中1人登上中国好人榜。2013年3月开始组建以20名“双低”(指低保低收入)家庭成员为主体的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2014年累计服务2万小时。 医疗卫生 2014年,西区有医疗卫生机构25家,其中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牙科诊所5家、医务室(保健室)4个。有卫生技术人员2186人,病床1749张。全年诊疗90万人次;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0.16万份,建档率100%。开展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134次。完成疫苗接种9.88万剂次;向全区1632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西区食品药品监督所作出卫生行政处罚11宗,罚没金额2.08万元;发出《餐饮服务许可证》61份,《食品流通许可证》305份,单体零售药店《药品经营许可证》12份。 体育活动 2014年,西区有田径场10个、篮球场38个、足球场11个、乒乓球场27个、游泳场6个、体育健身路径2条、各项训练馆5个。12月,全国“极速少年30人31足”选拔赛第5站选拔赛中山赛区在西区昌平小学,昌平小学代表队获得冠军,并获全国“极速少年”总决赛参赛资格。全年举办第三届中小学生篮球锦标赛、首届中小学生足球比赛、第六届“阳光杯”中小学生三棋比赛、第三届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第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二届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首届“迪卡侬杯”游泳锦标赛等比赛,共有1620人次参加。 民政服务 2014年,西区有“三无”人员(指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公民)8名,低保家庭75户156人,低收入家庭11户34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1人,散居孤儿8人,残疾人477人(其中重残托养26人、重残贫困58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705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7万元,孤儿救济2万元,“三无”人员救济金2.6万元,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20.8万元,残疾人参保补助84.38万元,贫困重残人士生活补助18.56万元。临时困难救济128人次共48万元。为19名双低家庭户成员补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金2.23万元。排查危旧房屋1020户,安全鉴定房屋720户,补助95.5万元改造困难家庭危房31户,其中竣工26户。受理廉租房申请49宗并全部通过市审核。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免费新安装爱心铃100台,全区累计安装爱心铃900户。新聘用残联专干4名,实现残疾人专干社区全覆盖,详细掌握本辖区残疾人基本情况,根据残疾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业务档案,制定服务跟踪。“有机·康复园”西区残疾人健康服务项目获评为市社会管理与创新项目,并获市级支持资金10万元。全区有持证社工110人,其中具初级资格98人,中级资格12人。 综治信访 2014年,西区共立刑事案件2105宗、破636宗,立案数比上年下降23.59%,其中“两抢一盗”(指抢劫、抢夺、盗窃等三类侵财案件)案件破303宗。协助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1起、治安案件463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32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23人。全年交通现场处罚3933宗、违停处理1.32万宗、暂扣车辆5713辆,暂扣驾驶证231本、行驶证177本。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托西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平台、社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区工会、妇联、人社分局、社会事务局等职能部门,延伸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矫安帮等服务,设立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联系点,打造西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西区司法所共受理民事纠纷案件74宗,调解受理率和成功率100%。开展送法进村居、家庭、厂企、校园等活动42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件,办理法律见证28宗,代书5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90人次。在电视栏目《今日西区》“每月说法”开设“以案说法”专栏,宣传日常法律法规。新接收社区矫正人员37人,期满解矫34人,在册社区矫正人员35人。西区综治维稳办公室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69起,接访1183人次,立案76宗,办结率95%。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4年,西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934个,新增劳动力935人,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9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7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97%。新增大嫂工作坊1个,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21人。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培训502人,其中高级技师18人、技师50人、高级工91人、初级工343人;引进各类技能人才2956人,共有动态技能人才3458人,比上年增长20.3%。彩虹社区获评第三批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全区参加养老保险5.47万人(含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转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338人),失业保险5.1万人,工伤保险5.1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7.41万人(含城乡居民2.11万人),基本门诊医疗保险33.22万人(含城乡居民2.86万人),补充医疗保险1.97万人(含一次性缴费3619人)。全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36起,比上年下降10%,全部结案;劳动仲裁立案211宗,涉及劳动者897人,涉及金额1068.57万元;劳动保障监察立案46宗,为328名劳动者讨回工资713万元。 计划生育 2014年,西区户籍人口新出生528人,自然增长率6.42‰,性别比105.45,政策生育率94.32%;流动人口新出生490人,自然增长率10.25‰,性别比113.97,政策生育率92.86%。6月,开设网上婚育学校,79对新婚夫妇上网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全年共发放节育奖金57.37万元、部分农村家庭计生奖励金20.37万元、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85.26万元、特别扶助金(失独家庭)11.28万元。投入60万元为6000个计生家庭购买计生家庭意外保险。 流动人口管理 2014年,西区有流动人口4.71万人,出租屋4609户,其中安全文明出租屋1442户。新办理居住证1.98万个,有效证2.61万个;代征缴出租屋租赁税121.06万元,商铺租赁税1573.63万元;办理《出租屋租赁备案登记回执》2602个,覆盖率85%。受理积分制申请948份,获入户资格406人;入读公办中小学资格300人,其中小学290人、中学110人;获入住公租房10人。全年投入150万元安装改造全区195条出租屋楼梯门禁系统。开展流动儿童团康活动(指一种辅导活动)35场,服务儿童5000人次;举办夏令营活动4期,516名流动儿童参加;新建立儿童友好社区3个。 安全生产 2014年,西区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1宗,死亡1人;道路交通事故78宗,死亡13人,受伤59人,直接经济损失14.05万元。2014年西区发生1宗火灾事故,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1.66万元。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检查,共检查企业单位和场所2653家次,发现并完成整改安全隐患464处。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安全检查38次,检查工地1890个次、燃气供应站156个次,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43份,西区负责管辖的工地未发生一宗事故。 侨务工作 2014年11月,澳门中山西区联谊会会长黄敏涛率29人回乡恳亲。12月,西区长洲社区成功创建为广东侨界人文社区示范点,成为全省17个广东侨界人文社区之一。
【第四届中山市西区醉龙文化节】 2014年4月30日,西区办事处主办的第四届醉龙文化节在富华道天悦城广场开幕。该次醉龙文化节搭建文化展会平台让企业“一展所长”,带旺“老字号”富华道商圈,为群众提供醉龙巡游、醉龙千人宴、美食嘉年华、3D魔幻画艺术展、“笔走龙凤”书画现场挥毫义卖、儿歌童谣征集、舞蹈小品大赛、“微电影”创作大赛、慈善文化月、有奖知识问答等主题活动,并首次举办中山市“寻找企业文化杰出代表”活动,通过评选优秀企业代表,弘扬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文化节至6月6日结束,期间共有20个镇区、大中专院校学生参与“微电影”创作大赛,10万人参加“五一”美食嘉年华活动,西区“醉龙”文化品牌影响辐射全市。
【西区休闲文化公园落成】 2014年9月1日,西区休闲文化公园举行落成启用仪式。公园位于西区广丰工业园内,由西区投入自有商住用地建设,占地面积64亩,总投资1.7亿元。公园分2期建设,第一期运动健身区包括五人足球场2个、篮球场6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台10张、健身器械场地250平方米,并设有400米环形跑道4条、300平方米儿童活动区、350平方米老人活动区。第二期休闲文化广场区包括醉龙文化雕塑、大型文化活动广场及表演舞台等设施。
【全市首家医疗联合体成立】 2014年11月18日,中山市中医院与西区医院协作的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在市中医院举行成立仪式,并召开医联体第一次理事会会议,成为响应医改有关政策成立的市内第一家医联体。双方签署《中山市中医院—西区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合作协议》,以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医疗信息、床位设备“四共享”,法人资格、资产归属、财政拨款、职工身份“四不变”原则进行协作。医联体的成立实现患者“转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患者在医联体内任一家医院就医可享受三甲医院的专家资源和预约“特权”,并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大病到三甲,小病到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市中医院专家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西区医院医务人员随时到市中医院进行免费专业培训,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纵向资源流动。
【第三届中山市(西区)汽车博览会】 2014年11月20日,以“缤纷汽博·品质生活·相约西区”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山市(西区)汽车博览会在中山市鸿源机动车交易市场开幕。本届汽博会沿用“主会场+分会场”的办展模式,主会场设在中山市鸿源机动车交易市场,分会场设在西区彩虹大道汽车街各参展商门店,展期为11月20—23日。汽博会贯彻“新风办会、节约办会”理念,主会场不设主入口龙门架,中央舞台不设桌椅,减少室内展区展位,增加户外展区摊位;减少娱乐配套活动,保留新车发布等观众参与度高的项目。博览会共有参展汽车商33家、汽车品牌50个,展出车样150辆;15万人次参展,共销售汽车1738辆,成交额2.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12.8%。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联络站】 2014年4月28日,西区在全区9个社区居委会挂牌成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联络站,成为全市首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联络站。区内居民群众可通过社区联络站,向该区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意见和建议。各联络站配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1名、社区联络员1名。每月10日上午,代表委员在社区通过面谈、电话、信件等方式与市民沟通交流,对市民集中反映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形成工作意见交由区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并及时反馈处理意见或解释说明。至年底,全区9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联络站共听取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近100件。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2014年7月22日,由中央宣传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三场在西区烟洲书院举行。主讲嘉宾市委书记薛晓峰为到场的社区居民和市民代表作《公民修身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讲座。西区350名社区居民、学生、老师到现场聆听讲座,光明网、中山电视台进行现场视频直播,全国有392万名网友收看节目,34.7万名网友通过微博、校园论坛(BBS)等参与交流互动。
【“又见岐江桥”大型公益文化集善】 2014年8月9—10日,为庆祝岐江桥加固工程竣工通车,西区与中山海外联谊会等多个单位在岐江边开展“又见岐江桥”大型公益文化集善活动,期间举办党代表服务群众、公务员义工集市、“侨心相连”快闪、NOG(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论坛、西区“弹起”等活动;其中公益集市为云南地震灾区筹集捐款1.37万元。西区全体公务员义工、90名海外侨胞、20个社会组织参加活动。
【朗丰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3年8月,西区农业和社区工作局指导筹备中山市朗丰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简称“合作社”),同年10月,合作社获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并发放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成为西区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10月,合作社获评为中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成为西区首家市级示范社。合作社旨在带动社员种植并组织培训交流推广铁皮石斛种植技术。至2014年底,该合作社共社员13位,种植铁皮石斛面积6100平方米。
【西区社区教育“一体两翼一平台”模式】 2014年,西区以“一体两翼一平台,建设学习型西区”的创新模式指导发展社区教育,其中,“一体”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两翼”指以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为辅助,“一平台”指建立终身学习网络服务平台,谋求教育全民化、终身化、开放化和多样化发展。通过中山市首个社区教育平台“西区全民修身网”为西区居民提供全天候、全免费的学习服务;通过“线上虚拟”与“线下实体”活动相结合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西区分别在9个社区中开展数字化学习活动,形成社区、学校、班级、家庭学习共同体。11月,西区代表中山市在201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广东省总开幕式暨社区教育工作推进会作经验介绍,推进西区社区教育、终身学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为中山市社区教育的名片。
【全市修身学堂总堂西区烟洲书院】 2011年9月20日,中山市启动全民修身行动,构建新老中山人的共同精神家园。2012年3月31日,西区利用烟洲书院独特的教育资源设立“修身学堂”,通过在书院的“论语摘录”“弟子规”“三字经”“诗经”等木刻铭文营造学习氛围。书院聘请“修身学堂”专业讲师20位,于每星期的周六下午开设学习讲座、故事分享会、学唱修身歌、学法修身、健体修身、文体活动等常态化修身课程。2013年8月,西区烟洲书院修身学堂被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定为全市修身学堂总堂。至2014年底,烟洲书院修身学堂开课110节,受教育民众逾1.5万人次。
【西区彩虹社区获评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2014年,西区推进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失业职工“二次就业”技能。西区彩虹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通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服务方式,每月深入社区入户走访,掌握辖区内失业人员情况,建立下岗失业、就业困难、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动态跟踪管理台帐;实施引领建设模式,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开展跟踪服务,免费为其提供推荐就业、就业指导、岗位信息、技能培训等就业援助;结合社区公共管理建设和居民生活需求,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形成社区就业新模式,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彩虹社区连续3年整体就业情况稳定良好,无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实现对就业服务管理工作的零投诉。2014年11月24日,彩虹社区获评为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儿童友好社区】 2014年,西区妇女联合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联手启创社工中心共同新创建烟洲、后山、西苑儿童友好社区,加上已建立的长洲、彩虹、隆昌儿童友好社区,全区共有儿童友好社区6个。社区体现儿童优先、尊重儿童的宗旨,向社区及周边儿童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心理支持和转介等一体化服务;开设儿童学习、娱乐等功能场所,购置各类儿童书籍、玩具和运动设备,提供家庭教育、430课堂(指四点半学校)、家长互助、科普教育、性教育、数码夏令营等特色服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