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04 【点击率】1735次


【基本情况】 西区位于市城区西部,面积25.21平方公里,辖社区居民委员会9个,户籍人口3.96万人,外来人口3.03万人。以传统物流为主,新兴行业逐步形成,专业市场发展突出,区域特色经济凸现,拥有汽车贸易、小商品贸易、电脑交易、果菜食品批发、服装百货零售、客货运输中心和物流中心等7大类专业市场。2007年,实施内涵与外延相结合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5月3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视察长洲社区和大洋机电公司,认为长洲社区是村改居的典范,是城中村改造的典范;大洋电机公司牢牢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最大的特点、最大的优势就是自主创新。西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工农业总产值79.57亿元,增长21.87%;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7:42.67:55.63。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骨干企业发挥带头作用。新增超亿元产值企业2家,累计12家,完成总产值61.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8%。规模以上企业7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4.1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成为主导产业,年产值34.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3.6%。推动技术改造创新,加快企业升级发展。全区7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总投资1.3亿元,投资超500万元的项目有5家。组建企业技术中心19家,其中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恒生药业、巨龙电脑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南桥、乘元数码、唐人商务等3家科技公司通过省级软件企业认定。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加速培育上市公司。培训12家后备企业和有上市意向的企业负责人。大洋电机股份公司上市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引导企业增资扩产,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万元的重点项目3个,铨欣电器投入6250万元,兴建厂房面积3.4万平方米;金莱制衣公司投资1300万元兴建的工业厂房投入使用;均胜灯饰投资700万元灯饰项目竣工投产。推进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名标。全年新增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验企业1家。全区累计有全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9个,全国驰名商标2个,省名牌产品9个,省著名商标7个。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8.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81%;工业产品销售率96%,工业增加值16.38亿元,增长10%;2007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增长24%;GDP万元电耗790千瓦时,下降10.1%。
  农业 全区耕地面积7331亩,粮食产量1341吨,水产品产量5455吨,“三鸟”上市量13.8万只,生猪上市量3199头,蔬菜产量7586吨。投资540万元整治沙朗涌、隆平涌,整治河段4080米。投入资金330万元在城镇街道新种树木17种6168棵,植细苗2.76万平方米,植草砖3.9万平方米,在安居广场配套绿化2000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30.5%,人均公共绿地11平方米。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亿元,比上年增长2%。
  外经外贸 利用3·28招商经贸洽谈会契机,全年引进项目7个,其中境外4个,利用外资6688万美元,总投资超1亿美元的有中山市澳利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境内市外项目3个,引进资金2.1亿元人民币。全年外贸出口总值2.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88%,实际利用外资7911万美元,增长647%。
  第三产业 富华道商业圈建设列入市十项民生工程之一,利用商圈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房地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雅居乐世纪新城成为全市单宗土地交易额最大的项目,澳利高西区广场创中山每亩土地交易额最大的项目,澳利高西区广场、雅居乐世纪新城、大信新家园楼盘、颐高数码广场、水牛城中南服饰广场、翠景酒店、翠景美食城等商业项目相继进驻。专业市场凸现区域特色经济。果菜、副食品、汽车、旧货、电脑配件、服装百货、物流货运等七大类行业造就第三产业发展,拥有商铺8000多个,商户6000多家。批发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交通运输业营业总收入9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4%;房地产业收入29.2亿元,增长11.89%;汽车销售量14421辆,增长9.8%,销售额15.25亿元,增长11.41%。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3.07亿元,增长17.88%,实现税收5.6亿元,增长8.95%,占全区税收总额的52.83%。
  城乡建设 完善规划修编工作,重新编修沙朗、隆平、隆昌等社区的发展规划。开展内河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对辖区3500多米河涌进行砌石和清淤疏深,完成隆平河1300米建设改造工程。加强路网改造,完成金港路扩建工程一期,港隆路改(续)建第一段工程、石特涌桥及隆昌桥等工程建设;完成西区汽车服务中心道路改造工程。区城管办被评为中山市城区先进城管办,区爱卫办获市爱国卫生工作一等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金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12%。
  财政税收 增收节支,强化预算管理,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税收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税收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8%,其中国税收入5.85亿元,增长25.8%;地税收入5.05亿元,增长44.3%;非税收入14922万元。政府采购3771万元,节约财政资金450万元,节约率10.66%,全年财政收入32910万元。全年财政支出24787万元,增长3.37%。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8元,比上年增长16.32 %。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0087元,增长13.8%。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保险,6个社区(村级)参保17136人,其中城乡医保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441人,合作医疗参保6695人,参保覆盖率98.5%,增长2.82%。
  教育 全区公办学校7所,民办8所,其中中学5所,小学10所。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学校5所,在校中学生4588人,小学生10926人,教师741人。幼儿园11所,其中民办10所,公办1所。加大教育设施投入,优化办学条件,规划兴建西区中心小学,扩建昌平小学和西区中心幼儿园。在中山市2006~2007学年度初中教学质量评价中,西区获先进镇区一等奖,初中教学质量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加强基础教育,适龄幼儿入园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均达100%。倡导科研兴教,科研立项成绩突出。全区中小学共有17个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立项,昌平小学的《小学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获广东省“十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获全国新课程教育科研成果先进单位。
  宣传文化 改建3000多平方米的西区文化活动中心,完善辖区文化设施;长洲社区成功举办第四届西区长洲·翠景文化体育艺术节。参加市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参评节目《杨门女将》获金奖。成为省第七届少儿花会中山展演合作单位,获优秀合作单位。彩唱《探谷》剧目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业余京剧汇演中获一等奖。在市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中西苑社区的彩虹艺术团获戏曲比赛金奖,长洲社区及烟洲社区的健身舞代表队获得健身舞大赛金奖。2007年12月,经省文化厅组织评估考核,西区文化站创建为省特级文化站。
  科学技术 协助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7个,其中恒生药业、巨龙电脑获省科技厅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区有市级工程研发中心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市级民营高新技术企业16家。2007年,申报产学研项目2项,其中康益保健和吉林大学共同研发的植物蛋白纤维转化技术改造项目、大洋电机设计的直流无刷电动机研发项目申报了省产学研项目。
  体育运动 9月,长洲社区被列入省第六批创建广东省体育先进社区,成为示范点。12月28日,举办第四届中山市西区长洲·翠景文化体育艺术节、第十二届环南中国海国际自行车大赛、五人仙艇、武术展演等体育项目。长洲社区被推荐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俱乐部”评选。全区9个社区全部建有健身苑(点),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2.3平方米,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51%。
  医疗卫生 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建立健全医院交班、查房制度,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完成医院信心网络切换工作,建立了数字化医院硬件平台。建立疾病预防机制,全区共办理卫生许可证761个,从业人员体检3700人,抽检餐具810份,食品抽查50份。全区有卫生技术人员211人,医生69人,护士74人,医院床位180张。
  计划生育 全年户籍人口出生392人,人口出生率10.4‰,计划生育率为95.6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2,比上年减少4个比值。完成“四术”689例,比上年增加197例,增长40.04%。推行节育奖励制度,全年发放节育奖金额15万元,奖励500人。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共 1196户,金额16.29万元。
  环境保护 加强污染源现场监察和建设项目跟踪监察,坚持每月现场监理监察已投产的排污单位,2007年现场监察污染源企业共170家次,跟踪监理共374次,7家饮食娱乐服务类企业落实整改,15家工业类企业整改治理污染设施。加强工业废水转移,将小企业产生的废水集中到专业处理公司统一处理。综合整治水环境,清理水浮莲。投资336万元清淤泥,疏深河床,整治石特涌、六冲涌、电排站至新涌的河段长2000米。
  民政 2007年慈善万人行筹集善款706万元,用于扩建西区中心幼儿园。全区低保对象159户456人,每月共发放低保金61458元。全年减免低保户及“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人员医药费7万多元。投资12万元,为两家低保户改造危房共110平方米;为500名低保、“三无”人员供应货品。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救助标准每人每月42元,全年救助290人次。发放“三无”人员保障金每人每月320元。发放临时困难救济金2.79万元,救助26人。
  社会治安 打击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犯罪。全年共发生刑事案件983宗,其中大案637宗,分别比上年下降8.39%和16.51%;破案574宗,破案率57.78%。破获群众关注的“两抢一盗”案件531宗,下降15.25%。建立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在重点位置设置视频监控点139个,有效减少治安案件发生。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构建街面犯罪、场所动态、社区及厂企治安等防控网。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4宗,调解成功率93.2%。
  信访 健全信访制度,坚持每月10日为区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全年5人以上群众集体上访5批,共60人。到省、市集体上访5批40人,无发生进京上访情况,信访反映较突出为外嫁女权益和社区安居工程的分配问题。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7宗、182人,劝阻群众集体上访10宗103人。
  流动人口管理 全区有协管员81人,外来人口3.03万人。健全出租屋档案管理制度及定期访查等措施,与出租屋主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5785份。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宣传月活动,派发宣传资料2.85万份。全年办理《暂住证》22235个,个人房屋出租登记备案489户。开展流动人员计划生育“二证”查验工作。丰富流动人员文化娱乐生活,组织33人参加“异乡舞台,真我风采,同是中山建设者才艺大赛”活动。


【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回乡省亲】 1月20日,黄苗子与弟妹一行回乡省亲,先后到西区办事处、黄氏大宗祠、烟洲书院等地参观。目睹西区的变化深感欣慰,对西区的和谐发展给予了肯定。1913年,黄老出生于西区长洲,是中国老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著名书法家,著名作品有《美术欣赏》、《黄苗子书法选》、《中国书法精品选》、《草书木兰词》等。


【长洲社区获评为省绿色社区】 9月,长洲社区获省环保局、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广东省绿色社区。2007年,西区把绿化建设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提升绿化覆盖率、绿化结构层次及绿化管理水平。在道路旁、一河两岸、公园、广场等地植树6168棵,植细苗2.76万平方米,植草砖3.9万平方米,安居广场配套绿化2000平方米。全社区建成区绿地率30.5%,绿化苗木成活率9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

 

【承办第十二届环南中国海国际自行车赛中山站比赛】 12月28日,在西区长洲举行,狮山公园牌坊为比赛始终点,途经长洲社区大街、狮山公园、安居工程、康体园、健身广场、翠景酒店及翠景美食城等地。赛事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香港自行车联会、澳门自行车总会发起。比赛成绩可获国际自行车联合会积分,将影响自行车选手的世界排名。本次大赛有来自内地及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丹麦、泰国等国家,共20支队伍,180多名运动员参加。(黄焯文)


附:2007年西区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名单

  书 记:李锡华

  副书记:蓝卫海 李颖常 郭丛枢

  主 任:蓝卫海

  副主任:吴炳辉 黎炳坚 何健冰 陈定明

上一篇: 西区(200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西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