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200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5 【成文日期】2004-12-04 【点击率】1646次


【基本情况】 西区位于市城区西部,面积26.72平方公里,辖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个,户籍人口35379人,非户籍人口2.84万人。105国道、北外环路、博爱路、岐江公路、中山一路、富华道纵贯全区,市汽车总站、市公共汽车公司、电信及邮政大厦座落区内,交通、通信发达,是外地进入中山市城区的要冲之一,又是中山对外辐射的一个重要区域。区内酒店、商场林立,旅游、商贸繁华。2004年,西区围绕构建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工业强区、商贸活区”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全年生产总值近19.86亿元,比上年增长36.67%;工农业总产值近43.18亿元,增长47.4%。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3.6∶52.3∶44.1。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近42.08亿元,比上年增长49.03%,工业产品销售率98.3%,获市工业增速突出贡献奖。实施龙头带动和名牌战略,制定《关于增设及调整经济贡献若干奖项的办法》,在奖励创税大户基础上,增设固定资产投入贡献奖、工业总量、工业税收、第三产业税收增速奖4个奖项,鼓励和扶持企业发展。2004年新增工业企业13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1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6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6亿元,增长42.5%,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6%。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9家企业工业总产值2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4%。琪朗灯饰厂、大洋电机、中顺纸业集团、美味鲜调味食品、千叶电器有限公司5家企业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好来化工(中山)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获市纳税突出贡献奖。家用电器总厂、通达电缆厂、泰山饲料厂、桑芭丝服装、开关厂、威禾电器制造公司、中顺纸业集团、大洋电机公司等8家企业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龙头企业拉动西区工业增长,形成了以电器、机电、日用化工为支柱的工业产业格局。以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好来化工、恒生药业、威禾电器、家用电器4家企业成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农业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入300多万元,修建农路2条450米,疏浚河涌700米,河堤砌石1850米,整治鱼、虾塘1400多亩,改造电排站4座及维修一批农业和水利设施。发挥养虾业的龙头作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新投产的中山新洋水产有限公司年加工虾2万吨,收购和加工出口市内3~4万亩南美白对虾;为打入欧盟市场,还在西区隆平村和神湾镇建立3000亩的虾养殖基地。发挥农业示范区和蔬菜基地的示范作用。自2002年实施中山现代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项目以来,全区机耕机整率达99%,机械收割率为95%,劳动力平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为5.2千瓦,农业现代化指标按珠三角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标准计算为87.61分,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品种信息和种养技术的收集,引进推广水稻新品种2个、蔬菜新品种3个、玉米品种53个。2004年全区农村总收入6.51亿元,比上年增长5%;农业总产值1.1亿元,增长3.96%。
  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商贸流通和服务业,2004年创建省级文明市场1个、市级文明市场3个,有民营企业和个体商户经济户口总数5980户,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对GDP的贡献率提高7个百分点。地税收入2.3亿元,增长20.2%。投入使用由区办事处出资400万元兴建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西区新车注册登记委托点,办理在西区销售的9座以下国产免检小型客车上牌业务。将彩虹大道汽车销售一条路命名为中山市西区汽车销售服务中心,2004年引进一汽大众、北京现代、郑州日产、东风日产、东风标致等5家4S专营店,全年销售汽车15192辆,销售额12.2亿元。发展旅游酒店和饮食服务业,国际酒店获评为五星级酒店,华景酒店建成营业,兴建中山花园酒店。
  城乡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向市政府提出将沙朗片纳入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意见获准,修编沙朗片详细规划,加快路网建设,完成金港路、金昌路、港隆路和金华路等道路网络改(续)建方案。规划兴建一条从105国道接通沙溪镇的农路,前期2公里(105国道至聚星学校)工程已动工。投资400万元改造彩虹大道。
  外经外贸 组织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2004年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开拓国外市场。2004年出口总值1.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产值5933万美元,“三来一补”企业出口交货值42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97万美元,增长1.7%。
  财政税收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日常开支;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提高集体资产运营收益,增加财政收入。全年财政收入1.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8%。税收收入4.78亿元,增长20.3%。其中国税收入2.47亿元,增长20.4%,地税收入2.31亿元,增长20.2%。
  人民生活 2004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5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人均年纯收入7301元,增长12.01%。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区有中学2间,小学9间(含民办),幼儿园12所(含私幼);在校中学生3035人,小学生8481人,幼儿2564人;在职公办教师329人,民办教师275人。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公办学校上等级率和学校信息化普及率两项指标位居全市首位。投入1400万元,新增电脑292台,其中笔记本电脑33台,人机比例达5.68∶1,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外来工子弟学校新建一幢4500平方米、可容纳36个教学班的教学大楼,缓解了外来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创建省一级学校1间,市一级学校(含幼儿园)2所,市规范学校(含幼儿园)4所,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达到市级示范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标准。全区8间中小学校有7间获评为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师生参加省市各类比赛获奖146人次,中小学师生违法犯罪率保持零记录。2004年,通过市教育强区和省教育强区验收,提前一年实现创建教育强区的目标。
  文化·体育 开展“秋天的收获”国庆文体系列活动,举办西区第二届运动会。长洲获评为全国社区先进文化单位和省体育先进社区。翠景东方小学体育老师于湘参加了2004雅典奥运火炬北京传递活动。拨款修缮烟洲书院。弘扬舞木龙、舞醒狮等传统民间艺术,组织已绝迹近20年的长洲仙艇比赛。
  环境·卫生 整治城乡环境,开展创建卫生村活动。后山彩虹新村创建为省卫生村,隆昌、沙朗村创建为市卫生村。整治水环境,重点整治隆昌河及一河两岸。防治“登革热”等传染病,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全区6个村(社区)参加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达1.42万人,覆盖率为92%,超市覆盖率85%的指标。
  计划生育 从促进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抓好计划生育,全区落实“四术”措施345例。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份,全区出生人口383人,计划内出生326人,计划外出生57人,计划生育合理率95.04%,完成市下达任务。其中一孩出生331人,二孩出生52人,无多孩出生。
  民政 完善城乡保障体系,落实低保、养老、医疗救助等制度,全年投入优抚救济、敬老助残资金160多万元。发动全区为市慈善万人行、扶贫助学、南亚海啸筹捐善款100多万元。开办星光老年之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投入8万多元,为3名住危房的村民建住宅,面积共129平方米。殡葬改革遗体火化率10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开展专项行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年内立刑事案件1006件,破397件,破案率39.46%,比上年提高2.5%;受理治安案件1155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2251人。
  信访工作 区信访部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3宗,结案率96.38%;调解纠纷36宗,调解成功率100%。解决拖欠工人工资45宗,涉及1210人,金额1058万元。督促企业清还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近800万元。


【长洲社区获“全国社区群众文化先进单位”称号】 西区长洲社区近年来投资1.2亿元兴建占地面积80多亩的康乐公园,内设运动馆、健身中心、游泳池、网球场、室内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集电影、文艺演出、会议及展览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修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氏大宗祠,作为长洲历史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舞木龙、舞醒狮等传统民间艺术,组织已绝迹近20年的长洲仙艇比赛。2003年以来,长洲社区居委会举办了2届长洲·翠景文化艺术节。12月25日,长洲社区获国家文化部、全国文明办评为“全国社区群众文化先进单位”。


【西区成为省教育强区】 12月10日,西区通过省教育强区督导评估验收,提前一年实现创建省教育强区目标。省、市评估组评价西区教育摆位正,投入大;调整学校布局力度大,标准高;推进教育信息化势头猛,水平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效果好,有特色。其中全区公办学校全部为上等级学校和学校信息化普及率两项指标位居全市首位。


【水牛城文化广场获市首届“十佳文化广场”】 位于西区水牛城商业广场内,建于2003年9月19日,总投资超500万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广场设备完善,功能齐全,从2004年4月起,每晚都举办群众卡拉OK比赛和放映电影。12月13日,获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授予市首届“十佳文化广场”称号。


【市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长洲社区】 长洲社区近年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典范。6月19日,全市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工作会议在长洲举行。8月27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胡泽君率参加全省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建设工作会议的各级领导,在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丘树宏的陪同下到长洲社区参观。


【于湘入选2004年雅典奥运火炬传递手】 6月5日,经层层推荐和选拔,西区翠景东方小学教师于湘入选2004年雅典奥运火炬传递手,作为中山市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北京雅典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烟洲书院】 位于省一级学校烟洲小学内,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乡绅黄虞臣等创建。书院坐北向南,三进三间布局,面积540平方米。硬山式顶建筑,前进和后进为砖木结构,二进为抬梁式木结构。前进二进间天井中间有廊,中座后座间天井两边有廊,均为卷棚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名为“烟洲高、初两等小学堂”。2004年获市区两级财政拨款修缮。(陈 恒)



上一篇: 西区(200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西区(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