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石岐区地处市城区中心,辖区总面积22.72平方公里。辖19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7.2万人,外来人口3.68万人。道路网络四通八达,水陆交通方便,是中山市的交通枢纽。2007年,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农业总产值77.63亿元,比上年增长3%。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注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完美日用品、南丰电机、凯达精细化工、华捷钢管和新艺电子等企业年产值超亿元。年内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新创省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2个,名牌名标总数累计26个,市级技术中心和区级技术中心分别为9家和3家,科技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经济稳步增长,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年用电增幅位列全市最末位。2007年,全区有工业企业 761家,其中规模企业85家。全年工业总产值(现行价)77.31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农业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至2007年底,全区仅有蔬菜种植面积970亩,种植户317户;鱼塘1731亩,养殖户63户。家禽养殖场6个,生猪养殖场63户;农业经营面积减少15%,农业总产值3206万元,增长27.42%。加强区辖的9个农产品市场检疫、种植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以及养殖户防疫检疫工作,取缔违规养殖场2个,查处私宰生猪场3个。加强张溪、员峰、岐头等排灌站维修技改,建成员峰中心河700米河堤水泥防浪墙,提高防汛排涝能力。实行农业人口“一人一份养老保险,一人一份医疗保障”的目标,区办事处划拨500万元用于经联社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补贴,全区有9个经联社近4000名老人可按月领取退休金。
第三产业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形成以大信新都汇、假日广场、孙文西步行街、逢源商业街、德信商业城、吉之岛、富逸装饰广场等为中心的多个商业圈,拥有已开业的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18个,总建筑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形成壹加壹商业连锁、优越美莎百货、大润发超市、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和吉之岛百货等一批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批零业企业,成为石岐区第三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商业营业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以上。金钻酒店、麦当劳、王子饭店、颐东大酒楼、新成海港和新君悦海鲜酒楼等一批住宿、餐饮企业,年营业收入均超1000万元。成功引进友邦保险、英国BP液化石油气、日本NYK邮船公司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经济”与“写字楼经济”增加新的亮点。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亿元,增长31.63%。
城区建设 配合市抓好市政建设和中心城区旧城的改造,配合市完成东河北规划修编、东门市场等几个市场的整治。开展市容市貌整治专项行动与违法建筑整治行动,遏制各类违法建筑和违章经营行为。配合市政府做好“城中村”设施建设和改造,在原基边村、员峰村安装大型封闭式垃圾转运箱。投资100多万元,修补辖区破损道路和街巷,新装街灯105盏。街心公园、东明社区和石岐第一小学等区域的绿化改造,新增公共绿地面积7.85万平方米。全年查处各类城管违章案件7114宗,专项整治东河北片废品收购场和城中村“脏、乱、差”等问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11201户家庭和580个单位(企业)喷灭蚊虫,喷杀蚊蝇孳生地20.47平方米、烟熏下水道3.56万米,清理卫生死角87处,清理垃圾杂物109.9吨,清疏中井(边井)9120个,疏通下水道1.12万米,维修下水道1741米。高分通过省五年一次的灭蟑螂达标复查验收。
外经外贸 全年进出口总额19.2亿美元,基本保持稳定态势。其中丝绸、新达、食出、粤粮、中粮等5家外贸企业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全年新引进外资项目7个,商贸业6个,来料加工项目1个,增资项目7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584万美元,增长52.09%,外贸出口总额17.2亿美元,下降3.04%。
财政税收 2007年,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实现税收总额23.7亿元,增长21.85%,其中国税13.97亿元,增长20.55%,地税9.72亿元,增长23.67%;非税收入1.46亿元,增长24.16%。坚持“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的财政原则,提高理财水平,全年地方财政收入4.84亿元。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金额957万元,节约财政资金66万元,节支率为6.9%。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万元,增长4.19%,人均消费性支出1.52万元,下降5.44%。居民储蓄存款129.45亿元,下降2.63%。全年参加社会保险84.85万人次,增长168.55%,其中参加养老保险22.35万人次,医疗保险24.41万人次,失业保险18.33万人次,分别增长220.12%、176.19%、143.58%。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年人均5.79万元。全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51平方米,增加4.4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7546万千瓦时,增加938万千瓦时。
劳动社保 2007年,补助低保家庭457户1123人,金额205.95万元,困难家庭物价补贴574户1240人,金额11.16万元。全面推行医保与社保工作,补助100万元资助2.8万名城镇居民参加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开办石岐慈善捐助超市,为1400多名低保人员、“三无”人员(无亲属、无工作能力、无收入)发放补贴3.72万元。帮助旧城区的转制企业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就业,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和自主创业培训班,共培训749人次。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初步建成充分就业社区1个,建立3个社区就业工作坊,1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员就业。
教育 辖区内有中学8所,小学18所,幼儿园40所。其中省一级中学、省一级小学、省一级幼儿园各4所,市一级中小学10所,市规范学校4所。2007年,制定23个教育管理制度,调整和充实全区24个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力量,成立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全区有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5人,广东省劳动模范2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名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教坛新秀16人,市名校长、名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7人,石岐区名校长、名教师10人。2007年,石岐区获市2006~2007学年度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镇区一等奖。中考考生上重点线492人,占参考人数的31.34%。3所初中学校分别获市2006~2007学年度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学校一等奖,杨仙逸中学连续10年超额完成市教研室高考预测指标,石岐区职业班考生连续4年摘取全市普通高考高职类考试总分状元。创建办学特色作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提出“校校有特色,科科有亮点”的办学目标,各学校申报各类办学特色项目共56项。石岐实验小学设立“动漫工作室”,学生电脑动漫作品连续两年获全国一等奖。石岐职业中学学生在美国举行的国际FVC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中获优秀奖,成为国内参赛队伍中成绩最好的代表队,为国家争得荣誉。
宣传文化 多方位宣传报道全区经济社会的建设成就,在省、市各级媒体发表文章145篇,印发《石岐通讯》12期共250多篇。各社区开设文化长廊、宣传栏,健全社区图书室,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组建社区曲艺社、社区书画社等社区文化团体。开展群众读书月、百场电影下社区活动、假期读书周等文化活动。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开展文化娱乐场所、流动书报摊、音像市场的检查,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万多张,盗版图书2000多册,查处“黑网吧”5间,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
体育运动 8个社区建成全民健身苑,全区小型全民健身苑达20个,社区全民健身苑覆盖率达95%。成立象棋、太极拳、健身气功、醒狮、篮球、足球等群众体育团体,举办社区家庭趣味运动会、社企共建单位运动会、工业园区厂际运动会、外来员工篮球赛、健身操(舞)大汇演、篮球邀请赛等体育活动。张溪、南下、团结等醒狮队经常活跃在喜庆场合表演。石岐区体委被评为2007年广东省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医疗卫生 辖内有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博爱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市属公办医院及其下属门诊10家。区管医院有苏华赞医院和华侨医院,社区卫生站3间,住院床位总数130张,各类医务人员157人。2007年,按卫生规范标准改建扩充张溪、员峰、岐头等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套完善诊室、治疗室、药房、资料档案室、健康教育室和社保IC卡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等“六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计划生育 全区户籍人口出生1266人,人口出生率7.44‰,计划生育率95.81%,人口自然增长率2.53‰,流动人口出生1014人,计划生育率为83.03%。落实“四术”措施492例,举办新婚夫妇学习班12期,748对新婚夫妇参加学习。开展计生知识竞赛,近2万人参加。购置计生宣传服务车、方便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厂区宿舍安装避孕套供应箱。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检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
环境保护 派发环境保护宣传图片、标语等资料至区内各相关社区、学校、企业,以“治污减排,人人参与”为主题分别开设环保宣传专栏,在全区的17所小学举办“废旧物品再利用作品”比赛活动。集中治理小印刷和小喷漆行业生产废水、机动车维修行业废机油转移及饮食业的油烟。通过项目审批、验收办证等业务管理整治违法排污,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活动,联合查处144间未有环保竣工验收即投入生产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油烟、粉尘污染投诉等问题的企业,维护城区生态与居住环境。
信访 设立信访办公室,专职干部2人,坚持区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制定《石岐区处理重大集体上访的预备方案》、《石岐区开展“21项民生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石岐区领导干部包案处理涉及民生信访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等制度。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44宗,其中来信来电111宗,来访41批284人次,初信初访办结率86%。上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农村征地遗留、财务管理、干部作风、股份分配及劳资纠纷、子女入学、噪声扰民、环境卫生等。
社会治安 开展基层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投资400万元安装全区视频监控系统,在各重要地段、路口、卡口及重点单位的大厅、停车场、门口等重点部位安装158个治安视频摄像头,全天候治安监控,增强公安机关打击、防范违法犯罪的能力。推进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学校的建设。开展“两抢一盗”打击犯罪专项行动,破获5个抢劫犯罪团伙、1个盗车案犯罪团伙,通过“打、防、治、管、建”多项举措,保障社会平安。全年立刑事案件3058宗,下降5.3%,破刑事案件1474宗,增长8.8%,社会治安形势继续好转。
流动人口管理 全区年末外来人口3.68万人。在社区居委会成立19个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设立专职综合协管员。全年印发出租屋管理宣传单张5万多份,综合宣传小册子5万份,宣传扑克牌3000副,致出租屋主一封信1万张。利用晚上和双休日上门登记出租屋和暂住人员信息,到厂企单位提供预约上门照相、登记、上门办证等服务。办理《暂住证》34846个,代征出租屋相关税费83万元。全年评选出3名优秀外来员工。
【500强企业落户假日广场】 2007年,引进英国BP(中山)公司、全球物流大亨DHL公司、美国友邦(AIA)、日本邮船公司(NYK)、百度网络等世界500强企业,广发证券、华光国际运输广州公司、广州中洋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等国内名企业在假日广场分别设立分公司或营业部,形成石岐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8月22日,石岐区成立18个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站。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石岐区先后接管了市属转制企业5000多名党员、3100多名退休干部,2007年再接管企业退休人员近2万人,占全市该类人员的50%。成立管理服务站,实行社会化管理,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协助办理基本养老金、开展文化公益活动和党员活动、建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等服务。
【慈善捐助超市正式启动】 10月12日,石岐区以与商业机构联合形式开办的慈善捐助超市正式启动。慈善捐助超市设在湖滨路壹加壹超市内,低保家庭成员和三无人员(无亲属、无工作能力、无收入)等1400多人每人每月可获10元购物卡,凭卡换领生活必需品。
【见义勇为崔海涛】 23岁,中共党员,原石岐区民生社区居民,现武警海南总队第二支队六中队三班班长,一级士官。2007年5月回乡探亲,6日晚在岐江公园跳入岐江河勇救酒后失足落水的北京市民王森,并为他做胸腔按压等急救措施,协助医务人员把落水者送上救护车,事后不留名离开现场。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海南日报》、《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海南网站等多家媒体均报道了崔海涛的先进事迹。2007年被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省青年联合会授予海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荣立二等功,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余拔山)
附:2007年石岐区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名单
书 记:谢克球(3月止) 徐新潮(3月起)
副书记:徐新潮(3月止) 郭惠冰 甘建仁 贺修虎
主 任:徐新潮(3月止) 甘建仁(3月起)
副主任:高凤庭 黄惠嘉 邓淑玲 王跃明 徐成彬(2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