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岐区(2005)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6 【成文日期】2005-12-02 【点击率】1866次


【基本情况】 石岐区位于市城区中心,总面积22.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74万人,非户籍人口3.03万人,辖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5年,实施产业富区、三产强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1%;工农业总产值71.55亿元,比上年增长7.34%。1月13日,挂牌改石岐区党委为中共中山市石岐区工作委员会。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实施“三产拉动、总部推动、科技带动和招商促动”战略,基本形成以家电、电子、食品、化工、医药、机械、五金、制衣、塑料、生物技术、通讯、包装印刷、家具、卫生材料为主体的工业产业体系。全区工业企业628家,比上年减少8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6家,增加16家。主要工业企业有凯达精细化工股份、完美日用品、劲力冷冻厨具、迪威玻璃机械制造、伟来灯饰、华捷钢管实业、金叶衡器、西博尔(中山)、今泰空调器制造、奇才玩具等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空调、VCD机、衡器、办公设备、冷冻厨具、电脑密码保险箱、电风扇、电子元件、玻璃机械、不锈钢制品、健康食品、药品、防静电乳胶手指套、发胶、洗发液、化妆品、蚊香、玩具、灯饰产品等。伟来集团灯饰有限公司获2005年度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工业总产值71.02亿元,增长7.35%。年内石岐区获市镇区工业纳税突出贡献奖和镇区扩大出口突出贡献奖。
  农业 加强水利排灌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张溪涌口排灌站,维修团结鸭利沙水闸岸墙,修建员峰、岐头农路1500米,整治鱼塘200多亩。加大“四旁”植树和农田林网绿化,补种落雨杉苗1100多株,荫香树苗705株。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600人次,发放各种农业技术资料600份。加强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做好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建立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完成市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指标。2005年,农业总产值4844万元,比上年增长5.37%。
  城乡建设 完善民科园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2~30米宽的道路4条,总长1715米,安装自来水管4848米和路段路灯2900米,园区内绿化面积9400平方米。全年投入绿化经费120万元,种植各类花苗6.35万棵、树木1367棵、草皮3.51万平方米。接管东华北路、海景路、东明大桥两侧道路等15米以上道路6条,维护改造、更换沙井盖2456个。全年办理施工报建39宗,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73亿元,比上年下降0.47%。
  外经外贸 全年外贸出口总值13.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46%。中山丝绸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和中山市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创汇分别超2亿美元,中粮外贸发展进出口有限公司、粤粮经贸进出口有限公司和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创汇分别超1亿美元。全年引进项目15个,实际利用外资1392万美元,其中引进贺田房地产有限公司、共荣(中山)塑料色母有限公司、倚齐电子有限公司、高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生力电子科技公司等。
  商贸流通与服务业 发挥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巩固和完善7条特色商业街,其中大信新都汇和步行街为中心的商业购物圈日趋兴旺。发展连锁商业和集贸市场,金钻酒店落成,富逸装饰材料广场、中山华美装饰城、建华装饰(木材)广场等物流业集市发展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2%,集市贸易成交额20.43亿元,增长23.2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7.51亿元,增长3.16%。石岐区获市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称号。
  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监督,健全管理制度。依法实行政府采购,全年节约财政资金62万元。建立18个社区价格监督站,推行和完善资金收缴、经费支出、会计核算、票据管理、档案保管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强化税收征管,多方培植税源,国家和地方税收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收入2.38亿元,比上年增长32.96%;税收总额(全社会口径)16.03亿元,增长20.35%。其中,国税收入9.01亿元,地税收入7.02亿元。
  人民生活 全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155元,比上年增长8.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4415元,分别增长1.9%和6.29%。居民储蓄存款242亿元,增长38.61%。全年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7.52万人次,增长8.73%,6.88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长8.73%。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区有省、市等级学校20所,优质学位覆盖率达95.2%。2005年,创建省市等级学校(含幼儿园)5所,石岐第一小学、石岐中学成为省一级学校,杨仙逸小学、石岐第一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现代教育实验学校,杨仙逸小学、石岐第一小学、厚兴小学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石岐中学成为全市“优质化工程”项目学校。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名列全市24个镇区之首,其中启发中学名列全市第一。撤并中区中学,创办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将6所集体制幼儿园转为民办幼儿园。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全区建有多媒体电教室276间,其中大屏幕投影14间,学生占有计算机比率为5.7:1。区内有11所学校建成计算机校园网,全区学校都实现光纤宽带上网。在2005年全国电脑软件专业程序员考试中,杨仙逸中学5人考取高级程序员,34人考取中级程序员。
  宣传文化 全区有文化广场9个、影院2间、娱乐场所30个、网吧17家、书店55家、音像产品市场(店)62家、业余文艺团体20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600多人。2005年,投资189万元建设电视网络,新增电视用户1300多户。全年编播新闻1136条,制作专题11个。在文化广场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开展文艺演出、展览、图书以及电影进社区活动。收缴违法经营书刊近2000册、音像制品超1万张,取缔无证经营的电子游戏机室2间。
  体育 全区有各类球场(馆)213个、游泳场馆11个、田径场23个、棋牌室40家。2005年,投资800万元,建成石岐区体育广场,完善悦来南、莲兴、湖滨、仙湖等社区的体育设施,新增棋牌室2间、武术馆1个、游泳池1个、健身中心1个。举办“大信·海岸家园杯”龙舟赛,组队参加市第五届运动会和第十六届老年人运动会。
  卫生医疗 有华侨医院、苏华赞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及卫生站(所)等医疗机构18间,医疗床位75张,医务人员329人。苏华赞医院实行廉价门诊及廉价病房措施,受益群众300多人次。各社区服务站建有诊室、治疗室、药房、资料档案室、健康教育室,建立健全社区卫生十大管理制度。全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咨询活动86次、健康讲座4次,建立各类健康档案1.35万份,访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369人次,访视率93.3%。食品、餐具实行分级监测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达1.52万人次,发放卫生许可证378个,1067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卫生许可证年检,依法取缔非法加工场11处,无证餐饮店铺16间,处理卫生投诉案件53宗。加强监测防治登革热、霍乱等传染病,避免疫情蔓延。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项目研究2项,发表医学论文5篇,其中国家级4篇、省级1篇。
  计划生育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297人,计划生育率达93.52%,人口自然增长率3.1‰,流动人口出生923人。开办新婚期、青春期、孕产期、育儿期、更年期等教育学习班,参加7868人次。
  环境保护 建成印刷和喷漆行业生产废水集中治理站,每月转移治理辖区内废水151吨和外区废水76吨。全年受理环保立项750份,批复立项679份,发出污染治理通知233份,治理设施建设通过验收161间。监督和治理辖区污染源,新建项目立项监理834次,污染源现场监理235次。每月不定期检查一次社区居委会的“门前三包”、内街保洁情况,每季定期监测、检查除“四害”和小区物业管理。清除街道乱涂乱贴,清理各类杂物753吨。投放鼠药5720斤、蚊蝇药4520斤、蟑螂药3957包,喷杀“四害”孳生地65.3万平方米。签订除“四害”管理责任书2865份。
  民政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障救济对象应保则保。全年发放“低保”救济资金170多万元、特困医疗求助金40多万元和临时困难救济金14万元。支助低保对象、特困户、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351人。举办劳动力供需见面会2次,实现再就业745人,培训新成长劳动力752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全区建设安全小区84个,其中东明社区成为省级优秀小区,市级优秀小区61个,占73%,市级达标小区23个,占27%。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8.2万张。侦破“法轮功”案件5宗。发放禁毒宣传册5000多本,放映禁毒专题片,观众3500多人。全年破获贩毒案件45宗,缴获毒品海洛因1000多克、毒资20多万元以及贩毒工具小汽车、摩托车、手机一批。专项整治交通秩序、无证照经营、“六合彩”赌博、学校周边环境,取缔无证照经营场所17间,抓获赌博人员206人,捣毁赌博窝点34个,查获赌博团伙19个141人,收缴各类非法彩票177张、“六合彩”书籍7本以及赌博电子游戏机一批。全年立刑事案件3279宗,破1323宗。
  信访 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179宗,立案72宗,结案69宗,其中,到市有关部门集体上访6宗54人次。群众信访反映的主要是“村改居”遗留问题,其中财务公开、征地等重复上访。
  司法武装 各个社区建立健全法律服务室,加强普法教育,举办大型法律咨询活动和图片展览,派发法制宣传资料超3万份。开展“每周一法”活动,到各中小学上法制课12次,受教育师生2.4万人次。继续开设“石岐普法网”和“法律知多些”电视专栏节目,全年播出53期,收到群众来信1万多封。全年调处各类民间纠纷235宗,成功率98%。办理诉讼案件24宗,非诉讼代理案件137宗,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451万元。办理法律见证196件,标的2448.06万元。代理法律援助案件15宗。加强民兵队伍建设,调整充实民兵应急分队成员47人,选送优秀青年入伍。2005年,石岐区被评为市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和征兵工作全优单位。石岐司法所所长卢庆洲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


【中山(阳江)科技园】 6月16日,石岐区办事处与阳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建设中山(阳江)科技园,举行奠基剪彩仪式。该园位于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站港科技园内站港公路与沿海高速联络线两旁地段,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约80亿元。


【逢源商业街】 逢源商业街西起悦来路,东至民生中路,中通民权路和民族路,总长600米,总商铺300间,营业面积5万平方米,住户500户,有店铺100间。2001年9月动工,2005年7月完工,11月6日获第二届中国威海国际设计大赛优秀奖。至年底,进驻耐克新世界运动鞋、歌蒂时装店等国际著名品牌名店超100家。


【龙舟邀请赛】 6月11日,在岐江东明大桥河段举行“大信·海岸家园杯”龙舟赛,来自7个镇区14个单位的25条龙舟参加了比赛。南下队包揽传统长龙和女子国际标准龙的第一名,安山队获男子国际标准龙冠军。海内外嘉宾2000多人观看比赛。(张 惠)


附:2005年石岐区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名单

书 记:谢克球

副书记:徐新潮 郭惠冰 甘建仁 李嘉活

主 任:徐新潮

副主任:廖焕荣 高凤庭 黄惠嘉 贺修虎(12月起)

上一篇: 石岐区(2004)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石岐区(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