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开发区概况】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面积70平方千米,辖张家边、博凯、联富、六和、城东、海滨、中山港7个社区。2019年,全区常住人口26.38万人,户籍人口10.46万人。区内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8个,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健康科技、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驻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康乐大道31号,邮政编码528437。
【火炬开发区经济发展】 2019年,火炬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1.56亿元,比上年下降2.9%;固定资产投资184.35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比例为0.03∶66.78∶33.19。
农业农村 2019年,火炬开发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9万元。实施助农惠农质量兴农政策。发放水稻、农村耕地力保护等各项农业补贴30.39万元,受惠农户910户。发放公益林补偿金145.72万元。农产品快检样品648个,合格率100%;水产品快检样品52个,合格率100%。推广省农业农村厅主推新品种6个,开展大棚水肥一体化岩绵种植试验品种4个。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面积80公顷。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疫苗3958羽,狂犬病疫苗6769头。抽取动物血清样品114份、咽拭子826份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培育农业品牌产品。10月11日,举办中山市秋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暨2019火炬开发区农民丰收节交流会,展现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中山市华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广东龙业农业合作社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复审。广东腾骏动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2个省级名牌产品复审。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建博士工作站。
工业 2019年,火炬开发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8家。其中,外资企业167家,占46.65%;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69.65亿元,比上年下降3.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6.74亿元,下降3.2%。促进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推进低效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和厂房、宿舍升级改造,对无证工业厂房和集体物业进行甄别遴选,区财政扶持符合产业规划和用地规划的厂房高标准改造,提高物业价值。向区内104家企业发放192.1万元的质量管理品牌发展和标准培育专项资金补贴,推动培育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具行业主导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火炬制造”中山品牌。发动108家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产业 2019年,火炬开发区实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2.88万户,其中新设5916户。第三产业增加值129.94亿元,比上年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增加值33.19%。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0.49亿元,增长18.4%。加强服务业新兴业态培育,全年有34家企业获市服务业新兴业态企业认定。至年底,全区服务业新兴业态在库企业数176家,占全市总数的20%。支持火炬大数据中心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年内,火炬大数据中心获集聚区区级配套资金300万元,累计获市、区两级资金2000万元。
外经外贸 2019年,火炬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11%;合同利用外资3.46亿美元,增长63.33%。实现进出口总额725.47亿元,其中出口总额460.87亿元、进口总额264.6亿元。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保障,年内,动员99家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其中小微企业75家、一般企业24家,支持出口承保金额10亿美元,赔付案件19件,新增报损金额约384.44万美元,累计赔付金额超2200万元。
财税金融 2019年,火炬开发区税收总额96.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2亿元。1月,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明阳智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至年底,全区有9家上市企业,其中5家企业在境内外主板上市。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明阳智能入选“广东企业创新百强榜”,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100指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问题。开辟孵化类、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房产抵押、信用5种担保方式。区内集聚全市50%的私募股权投资类企业,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增至3亿元,撬动60亿元信贷,银行实际放款项目477个,实际发放贷款16.56亿元。各项存款757.02亿元,其中个人存款173.29亿元;各项贷款427.69亿元。
【火炬开发区社会发展】 区村建设 2019年,火炬开发区推进市政建设。完成火炬大道(东段)、凯捷路、凯迪街、港华路、世纪大道(珊洲段)、健民路、时珍路、濠泗桥工程,以及江陵东路与翠岭路交会口改造。年内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92公顷,全区绿地率46.10%,绿化覆盖率48.26%。完成11个小区(自然村)的道路新建和改建、路灯安装、公园绿化、箱涵、市场改造项目9个。制定《火炬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开展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启动社区“厕所革命”,完成濠头市场公厕、下陂头公厕、珊洲公厕、中山港公厕建设。6座垃圾中转站启动升级改造设计。推动社区保洁,生活垃圾收运和绿化养护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区闲置土地整治,实施社区电力线、通信线、有线电视线“三线”整治。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5个“村改居”社区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制订美丽田园建设方案,以“农路硬化、区域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五化标准,按照统一选址、统一面积、统一建设推进美丽田园建设。开展全区窝棚整治,清理拆除违法建设窝棚,改造乱搭乱建窝棚,美化亮化田园环境。整合盘活低产能农田,建设精品美丽田园。推进新社区建设,26个新社区建设项目竣工。完成侨胞之家、中山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沙边小区服务站改造、下陂头和神涌老年活动中心等工程项目。完成海滨社区“特色精品村”、六和社区、联富社区“美丽宜居村”规划设计。
·资料链接·
“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指清理乱堆乱放的生产工具和建筑材料;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和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的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指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和招牌。“三整治”指整治生活垃圾乱扔乱放;整治生活污水乱排乱倒;整治“三线”乱搭乱接。
环境保护 2019年,火炬开发区完成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工业类排污许可、工业废水转移、治理设施闲置、规范化排放口等行政审批流程743宗(不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自行申报)。行政处罚立案31件,处罚金额139.64万元。开展区内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处置、以危险化学品为主要原材料的企业(含油库、化工码头)等专项检查、入海口排查、涉镉重金属检查、环境安全检查、“散乱污”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22次,检查企业344家次,出动552人次。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一企一策”整治,第二批次重点整改企业21家,完成整改17家。整改16座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散乱污”企业233家完成整改,完成率100%。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东部独流入海片区河涌整治工程以及黎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火炬开发区排水系统动态管控平台(一期)工程建设。排查全区30条内河涌1172个不同规模的入河排污口。实时在线监测35家重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根据现场排放工业废水企业清单和工业废水转移企业清单,开展废水排放专项检查行动,检查废水现场排放企业54家次。对区内90家企业交办案件实施环保后督察。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达到验收目标。4月,组织130家企业开展国家排污许可证申请培训会;6月,组织300家污染企业开展环保业务培训。
居民生活 2019年,火炬开发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万元,个人储蓄存款173.29亿元。民生财政支出24.7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6.13亿元。全区设有公交线路38条(其中区内公交线路5条、跨区公交线路29条、快速公交线路4条),线路总长度715.4千米;公交站点389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80个。全社会用电量30.32亿千瓦时;全社会用水量5500万立方米,其中居民用水量2323万立方米。
教育 2019年,火炬开发区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普通高级中学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公办初中2所、民办初中1所、公办小学11所、民办小学2所、9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12年一贯制民办学校2所、幼儿园41所。全年,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在园学生和幼儿5.69万人,教职工5126人。1031人分别考入中山纪念中学、市第一中学、市华侨中学、市实验高级中学,上线率43.26%,上线人数首次突破1000人。连续10年获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镇区一等奖;小学教学质量连续3年获全市五年级教育质量监测第一名。发展校园足球教育,火炬开发区中心小学获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明珠苑幼儿园被认定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加强德育工作。区中心小学获评为教育部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区第一中学创建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科学技术 2019年,火炬开发区制定《中山火炬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认定洪力健康食品产业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超高清4K成像与激光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中心2个,扶持金额分别为300万元和500万元。授牌认定技术开发类产业创新平台3个、创业孵化类5个;建成研究院智库平台——创新战略研究中心,搭建集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服务于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框架。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416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首批区级认定“瞪羚企业”20家。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1家、省级研发机构9家、市级研发机构32家。1245个项目获国家、省、市三级科技项目立项,总扶持资金2.72亿元。2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人入选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名专家入选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4670件,专利授权量3234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05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专利优秀奖各1项。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数分别为2家、6家、5家。
·资料链接·
“瞪羚企业”:指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后,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进入快速成长阶段的创新创业企业,也被称为“高成长企业”。
宣传文化 2019年,火炬开发区推动文化服务多元化,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传、高雅艺术进基层、院士讲坛、电影进社区进厂企等文化活动250场,举办文化艺术培训100场,惠及群众10万人次。《故乡的鼓》《正义之光》等文艺作品获中山市第三届音乐舞蹈花会3个金奖、6个银奖、1个铜奖。舞蹈《渔洲唱晚》获2019广州第二十二届“中国梦 夕阳美”全国中老年精品艺术大赛银奖。火炬合唱团获第二届海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唱节成人混声组金奖;参加2019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全国总决赛,获社会部社区组常青组小集体自选曲目和规定曲目2个一等奖。依托省级技术平台,累计投入300万元,以统一技术、统一模式、共享配套的方案建成广东省35个县级融媒体试点项目之一、中山市首个镇区融媒体中心——火炬开发区融媒体中心。“中山火炬”移动应用程序发布信息420条。“火炬发布”微信公众号总在看量居广东省第六位,成为全省前十名中唯一一个区县级平台。火炬开发区公共数字文化推广项目获评为国家文化部数字文化示范项目。
医疗卫生 2019年,火炬开发区医疗机构59家,医师658人,护士879人,医院病床床位930张,年诊疗71.27万人次。火炬开发区医院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脑科中心,被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和中山市脑卒中救治质量控制中心评定中山市高级卒中中心。火炬开发区成为国家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国家老年心理关爱项目、全国电子健康码、省级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和“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试点单位。升级建设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群众就医环境和服务能力。以“八段锦”养生操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区疾控中心志愿服务队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优秀团队,结核病防治、肿瘤随访、健康教育工作获全市先进奖项。处理医疗卫生投诉90起,排查涉嫌“无证牙科”行医点149间次、涉嫌无证经营的公共场所96家次,发现违法医疗广告12宗。创建健康促进企业2家、健康促进机关1个、健康家庭1320户。科学育儿讲座、公益课程145期(场)。
计划生育 2019年,火炬开发区总出生人口1782人,人口出生率17.31‰。全年,发放各类计划生育奖励金额540.22万元。投入260万元为2.6万户计划生育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区内855对夫妇建立孕前优生筛查健康档案,为1万名常住人口育龄妇女提供免费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服务。开展孕前优生筛查546例。利用“5·29”计生协会会员日、“7·11”世界人口日、“9·26”世界避孕日等主题日开展文艺汇演、健康讲座、问答宣传、咨询、义诊活动。为学龄前儿童进行体质评估和身高管理指导。新增科学育儿基地1个,受惠1.3万人次。开展青春健康及家长培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互动式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年内办理食品药品经营许可1342宗,小餐饮备案510宗。受理消费者投诉1491宗,挽回经济损失2248.5万元。推动“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创建,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在全区58所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安装“阳光食品”移动应用程序。创建健康餐饮,新增省健康食堂1家、省健康餐厅1家。
体育活动 2019年,火炬开发区创建成为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A级)。全年,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6期,参培人数800人。举办“贺新春乐万家”欢乐跳绳大赛、区第三届气排球比赛、区庆“五一”趣味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19次、120场次,参与群众1.7万人次。组织1440名运动员参加中山市第八届体育运动会镇区学生组和成人组34个大项575个小项比赛,获金牌132枚,获成人组金牌总数第一名、学生组金牌总数第二名,田径、游泳项目有3人次打破市运动会纪录。
民政服务 2019年,火炬开发区投入1346万元为全区老人提供经济、生活、健康和精神“四层”兜底保障服务,解决老人生活困难。投入630万元,从组织管理、就业援助、康复服务和基本保障等方面加大残疾人帮扶力度。发放补助资金180万元,实现低保低收入家庭、边缘困难家庭、特困供养对象、临时困难人员等应保尽保。举办火炬开发区2019年慈善万人行活动,各界捐赠善款490万元。区红十字会年内发放救助金265万元,救助困难对象760人次。火炬开发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600人,组织活动52个,总时数8700小时。实现困难家庭“微心愿”141个。开展“创益社区、活动同行”草根组织培育公益创投项目30个;“公益火炬、汇爱同行”创投社会组织29个。“公益火炬”项目投入资金40万元。全年开展慈善社区行活动103场,3083人次参与。
综治信访 2019年,火炬开发区推进“智慧公安”“平安火炬区”建设。全年立刑事案件1434件;涉恶案件立案38件,破案41件(其中破年前案9件);受理治安案件4977件,查处959件。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98宗,成功调处498宗。综合信访系统处理信访事项192件。在区内3个基层派出所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引进律师团队,多元化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年受理调解咨询事项739项,调处案件155件。建立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和远程视频帮教会见系统。开展“智慧社矫”试点创建工作,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按照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程序开展调查、接收、矫正、解除工作,至2019年底,接收社区矫正人员70人,期满解除60人,在册人员80人,其中1人监外执行。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9年,火炬开发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5.27万人,补充医疗保险4.7万人,基本门诊医疗保险11.1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20.88万人。全年开展招聘活动35场次,提供工作岗位1.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6396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516人,促进创业480人,应届大学生就业618人。全年,发放区级就业补贴7.22万人次,补贴金额1444.8万元;区级创业一次性奖励365人,补贴金额135.45万元;区级学历奖励补贴13人,补贴金额6.65万元。发放市级个人技能晋升补贴713人,补贴金额138.9万元;市级稳岗企业补贴231.78万元。开展2019年中山市数控车工(高级工)数控铣工(高级工)职业技能竞赛,13人获高级数控车工技能证书,19人获高级数控铣工技能证书。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备案,7家企业182人提交备案申请。全区有孵化基地5个,累计100名大学生入驻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年内,举办创业技能培训大讲堂41场,参加人数2180人。区人社分局劳动争议调解结案劳动争议案件58件,立案劳动仲裁415件。7月,火炬开发区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成为广东省2个上榜的工业园区之一。9月,承办“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巡回演讲”中山站活动。
流动人口管理 2019年,火炬开发区有流动人口13万人,出租屋8000户。代征出租屋(商铺)税费1811.62万元,安装出租屋消防基础设施403套。新办理居住证1.25万张,儿童随行卡3120张。受理积分申请1782宗,1180人获公办小学、初中入读资格。
安全生产 2019年,火炬开发区监督检查企业1251家次,发现事故隐患1121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发出现场检查记录、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整改复查意见书、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各类法律文书1089份。处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件66件,罚款金额73.62万元。开展安全生产培训24场,培训安全监管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操作员工5050人,派发安全生产宣传资料5万份。各大总(集团)公司、社区组织下属企业开展应急演练91场次,5875人次参加。
侨务工作 2019年3月29日,火炬开发区侨联召开第十四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侨联委员会。区社区工作和社会事务局常务副局长郑艳霞当选为区侨联第十四届委员会主席。10月16日,中山火炬开发区侨界青年联合会正式成立,成为市首个镇区级侨界青年组织。5月28日,位于滨河公园(华佗山公园正门西北角对面)的“侨心林”落成,规划建成一片沿河树林,成为火炬开发区开展华侨华人同心教育、联系侨情侨心的新阵地。全年出版《东镇侨刊》4期,累计出版至第139期。
港澳工作 2019年,火炬开发区推动港澳同乡社团发展,加强交流联谊。香港中山火炬开发区联谊会有会员540人,澳门中山火炬开发区同乡会有会员756人。全年组织香港、澳门火炬开发区乡亲7批次、150人次回乡参加活动。组织港澳同胞参与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香港中山火炬开发区联谊会、澳门中山火炬开发区同乡会组织110人回乡参加2019年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
【大湾区中山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 2019年3月27日,由中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区管委会”)主办,中山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和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承办的“大湾区中山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在中山希尔顿酒店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山市领导,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区管委会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医药、医疗器械、医疗信息以及投融资领域的企业及机构负责人80人参会。该论坛是2019年中山投资经贸洽谈会暨中山人才节系列活动之一,围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机遇、生物医药园区发展路径和现状等展开交流。
【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第二届“创客湾区”中山火炬技术对接挑战赛现场赛】 2019年11月21日,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第二届“创客湾区”中山火炬技术对接挑战赛现场赛在中山市京华世纪酒店举办。火炬开发区成为广东省首个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的区域。该赛事由科技部指导,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中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火炬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局和广州博士信息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大赛以“挑战成就梦想·湾区融创未来”为主题,旨在引进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办赛理念和工作机制,聚焦区域重点发展的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及现代服务业4大产业领域,挖掘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及技术创新难题,以“技术对接,揭榜比拼”的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降低创新成本。现场赛上,来自国内外的50家科研院所、企业、人才团队参与现场挑战对接,通过专家评审、甄别、分析,重点筛选出“枪钻机械主轴优化设计”等8项代表性技术需求进行现场比拼;现场签署合作意向34份,意向金额3353万元。现场赛期间,举办创客湾区高峰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投资人围绕“‘双区驱动’新时代背景下中山创新创业的发展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
【第十四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9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举行】 2019年12月1—2日,以“共建国际化创新型健康湾区”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9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简称“一坛一会”)在中山市举行。中山市人民政府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签订《建设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会址合作协议》,双方确定联合在中山市翠亨新区建设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会址。该届“一坛一会”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产业发展趋势、湾区城市创新动能等话题,开展主题演讲、高端对话、学术研讨,探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下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机遇,推进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会上宣布“2019年度吴阶平医学奖”与“2019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名单,举行新视野泌尿外科国际论坛、新时代核医学分子影像发展论坛、医药创新与投资论坛、粤港生物医疗创新合作论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健康服务高峰论坛5个分论坛。来自医药领域、医疗器械行业知名企业家、投资者600人参会。
【中山市秋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暨2019火炬开发区农民丰收节交流会】 2019年10月11日,中山市秋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暨2019火炬开发区农民丰收节交流会在火炬开发区颐康中心举行。活动以火炬开发区颐康中心(农疗场)为主会场,结合中山市秋季农业科技下乡,重点展示现代农业设施设备、消费扶贫产品、名优农产品。活动期间,举行中山火炬开发区华盟博士工作站博士聘书颁发仪式,火炬开发区获省级以上表彰的农业经营主体颁奖仪式。火炬开发区华盟博士工作站聘有病虫害防控、水肥药一体化、植物病害防控、生物防治、土肥配方使用、果蔬品筛选等方面专家博士6人,不定期为中山农业发展提供科技咨询、成果转化等服务,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供需对接,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中山火炬开发区融媒体中心成立】 2019年11月30日,中山火炬开发区融媒体中心成立,成为中山市首个镇区级融媒体中心、广东省首个高新区融媒体中心。中山火炬开发区融媒体中心以统一技术、统一模式、共享配套的方案推进融媒体中心整体落地,破除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壁垒,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通过整合数字政务、数字党建与电子商务服务模块,创新“新闻+政务+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年内,该中心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报道系列50个。
(邝静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