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9》 【成文日期】2018-12-31 【点击率】1265次 | |||
【火炬开发区概况】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面积90平方千米,辖张家边、博凯、联富、六和、城东、海滨、中山港7个社区。2018年末常住人口25.65万人,户籍人口9.79万人。全区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健康科技、新能源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位于康乐大道31号,邮政编码528437。
【经济发展概况】 2018年,火炬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15亿元,增长26.2%。三次产业比例为0.03∶73.85∶26.12。 农业农村 2018年,火炬开发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05万元,主要种植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农作物。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各大农贸市场、超市和学校饭堂建成检测室16个和配置便携式农药残留物速测仪的检测点34个,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检测点1个。全年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疫苗4474羽,狂犬病疫苗7195头。抽取动物血清样品35份、分泌物样本1125份分别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全区发放冬种马铃薯、农业灾后复产、农村耕地力保护、农机购置等农业补贴58.58万元,受惠农户1018户(次),涉及面积208.44公顷(次)、机具32台。全年完成林业改造66.67公顷。 工业 2018年,火炬开发区工业增加值345.14亿元。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其中外资企业占70%,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96.11亿元,比上年下降1.31%,规上工业增加值264.82亿元,下降0.5%。新增技改入库备案项目73项;新增工作母机企业17家,总数122家;实现“小升规”企业104家。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9月“恒鑫智能工厂装备集成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被评为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领先展示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东方国信(中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评为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项目,并被纳入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 第三产业 2018年,火炬开发区新认定市服务业新兴业态企业41家,有服务业新兴业态在库企业共137家,占全市总数的18.7%。第三产业增加值125.84亿元,比上年增长7.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4.43亿元,增长42.3%,增速提升7.8个百分点。年内,火炬大数据中心获集聚区级配套资金400万元,累计获得市区两级资金14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77亿元,增长4%。 外经外贸 2018年,火炬开发区进出口总额820.04亿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进口额329.7亿元、增长6.6%,外贸出口总额490.34亿元、下降16%。实际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增长7.08%,合同利用外资2.2亿美元,增长216%,全年新增外资企业63家,注销2家。在“3·28“中山招商引资洽谈会火炬开发区上台签约项目7个,投资总额约3.1亿元。 财税金融 2018年,火炬开发区税收总额104.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28亿元,增长0.6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5.13亿元,下降1.9%。区内有金融机构15个,分支网点37个,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2.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73亿元。
【社会发展概况】 区村建设 2018年,火炬开发区完成东部组团专项规划编修,完善编制珊洲、黎村带和江尾头小区等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完成博凯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装修工程、黎村新村边池塘环境整治工程、联富后门山生态文体公园建设等项目。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世纪大道珊洲段和十涌路工程完工;濠四桥、世纪大桥、景观北路开工建设;世纪大道沙濠段、二环快速下穿世纪大道工程完成施工招标,花园路、茂南路新建和康乐大道、孙文东路等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投入3000万元完成11个小区入口主干道改造、路灯加装、公园绿化等工程。在闲置空地和各社区新建停车位1000个。全面清理“城市牛皮癣”,推进规划图斑案件整改,治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共3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广告牌102个。75个单位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建成5座新型环保分类垃圾屋,做好垃圾清运工作。推进绿化新建、改造及补种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2.07万平方米,植树1.2万株,全区绿化覆盖率47%。加强闲置地、人行道、沥青路、雨水井、排水管的维护管理,消除市容顽疾。 环境保护 2018年,火炬开发区完成环保类行政审批817宗(不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自行申报),其中审批建设项目180宗(编制环评报告表的项目共176宗,编制环评报告书4宗),办理环保竣工验收95宗、工业类排污许可证192宗、工业废水转移审批166宗,治理设施闲置12宗,规范化排放口业务172宗。行政处罚立案55件,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30宗(一般程序案件及简易程序),处罚金额381.69万元。收到环保信访投诉案件5032件,全部处理完毕。全年共开展日常监察479家次、专项整治26次,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未利用地非法排污、商业噪声、涉VOCs企业、“散乱污”企业、食品生产企业以及重点行业领域等。开展“河长制创新管理及无人机+云大数据”工作,实现“互联+治水”。推进生态修复项目,完成一期工程前期勘察及设备安装;加强巡查和监管工业废水排放,在线实时监测36家重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年内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入户调查区内企业4000家。5月、12月,组织300家污染企业分别召开新《环保法》宣传教育会。 居民生活 2018年,火炬开发区常住居民总收入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7.16%;人均可支配收入3.09万元。社区集体总收入2.23亿元,增长0.52%。全区社区集体物业面积117万平方米,人均28.69平方米。全区公交线路34条(其中区内公交线路5条、跨区公交线路29条、快速公交线路4条),公交首末站19个,公交车投放运力393辆。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点80个,全年自行车借还20.56万次。 教育 2018年,火炬开发区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普通高级中学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公办初中2所,民办初中1所,公办小学9所,民办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2所,幼儿园41所。有全日制在校、在园学生和幼儿5.51万人,教职工总数4638人。885名初中生分别考入中山纪念中学、市第一中学、市华侨中学、市实验高级中学。5所公(民)办初中全部被评为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在全市小学五年级质量监测中,区中心小学平均分数超市平均分33.26分,在全市公办学校中位列第一名;区小学教学质量再获全市第一名。区第五小学创建成为全国篮球特色学校,香晖园小学被评为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区中心小学被评为2018年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区第二小学被评为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校。年内,火炬开发区连续九年获“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镇区一等奖”和“中山市镇区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评估先进单位”称号。 科学技术 2018年,火炬开发区有高新技术企业417家,其中年新认定165家;有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397家;279家企业申报2018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获批准产品940个。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2家;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6家,其中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省工程中心13家、省工程实验室1家。新增市级研发机构43家,其中市工程中心40家。有国家实验室分室8家(含年内新增1家),占全市总量的61.54%。在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评选出的2018年度中山市高新技术企业50强中,火炬开发区辖区内有入选创新综合实力50强企业共16家、成长50强企业6家。 全年全区获国家、省、市、区四级科技项目立项1275项,获扶持资金3.94亿元,其中国家级立项12项共537万元、省级立项141项共8349.49万元、市级立项629项共1.85亿元,区级立项493项共1.2亿元,获国家、省、市三级扶持资金比上年增长16.08%。“双黄痛风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等3个项目获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立项,视频监控系统高速高清摄像光学镜头等5个项目获评省科技进步奖,“高性能天线一体化滤波器的研发及产业化”等22个项目获市重大专项立项。全年专利申请量578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772件;专利授权量330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9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111件;《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量37件。2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4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获评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7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7月火炬开发区获省知识产权局评为“广东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示范区”。 宣传文化 2018年,火炬开发区“中山火炬发布”微信公众号获评为中山十大影响力政务微信、中山市十大镇区新媒体先锋奖。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拍摄公益微电影作品《陪伴》,获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展“十佳公益微电影奖”,并获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举办的“中国梦·扶贫攻坚”影像大赛纪实类微电影三等奖;公益微视频《自带水杯的朋友最酷》获2018年度中山市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和2018年度中山市十佳网络短视频奖。区合唱团参加2018年广西桂林全国民歌合唱节获金奖,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广场舞队参加“舞动南粤”全国广场舞广东省集中展演获全省第三名;组队参加2018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广东赛区)暨2019年广东省排舞锦标赛获金奖2项。1月23日,承办在火炬开发区明珠文化长廊举办的“咸水里飞出甜甜的歌”广东省首届咸水歌文化节巡演。 医疗卫生 2018年,火炬开发区创建成为广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为首批中山市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工作试点、首批中山市结核病诊疗防控信息化推进试点。区内有医疗机构55间,有医院病床床位860张,卫生技术人员983人,全年社区门诊量56.45万人次。家庭医生式服务覆盖全区6.47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60.06%。启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对35岁以上常住居民中实施颈动脉彩超检查预防脑卒中项目2000例。免费为1万人提供健康体检、1.3万名托幼儿童提供口腔保健和屈光不正筛查服务、3000名小学生提供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服务。火炬开发区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并成为中山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首批试点单位;与腾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智慧医院”,成为中山市第二家、镇区首家智慧医院。选址人才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投入使用,并创建成为4A级预防接种门诊。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肝吸虫病治疗示范门诊,建设肝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小区36个。区卫生监督所对668家公共场所、53家医疗机构等单位开展日常检查,处理群众投诉102宗、作出卫生计划生育行政处罚34宗。 体育活动 2018年,火炬开发区举办篮球联赛、足球联赛、健身跑、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排舞、体育游园活动、游泳、自行车、棋类比赛等大型群众活动赛事。8月,区籍运动员在2018年广东省运动会上获得金牌9枚,火炬开发区获市教育和体育局授予“第十五届省运会突出贡献单位”称号。组织运动员2800人次参加2018年中山市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项、团体总分第二名5项、中学组第一名4项、小学组第一名1项、幼儿组第一名3项,总分和奖牌总数位居全市第一名。参加“舞动中国——全国排舞联赛”广东赛区比赛,获一等奖2个。参加省、市组织的一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并自主组织跆拳道、排舞、国际象棋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500人次。 民政服务 2018年,火炬开发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33.6万元,帮扶低保对象73户共131人;发放重特大医疗补助金282.99万元,救济77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3.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82人次;发放春节、中秋节期间一次性生活补贴5.38万元慰问困难群众;拨付8.32万元支持慈善超市运作;拨出优抚事业经费604万元提高优抚对象待遇;发放退役士兵安置补助金248.2万元;支出43.12万元供养五保对象14户共14人。颐康养老服务中心和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正常;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现全覆盖。向1539名高龄老人发放政府津贴388.13万元。投入11.31万元为1.13万名户籍老人购买银龄安康保险。投入78万元为4304户户籍老人及独居老人安装“关爱铃”。 综治信访 2018年,火炬开发区立刑事案件1404起,比上年减少6.28%;破各类刑事案件583起,刑拘548人,逮捕325人,移送起诉430人;立命案3起,破3起,抓获潜逃十年的故意杀人案逃犯1名;查破各类犯罪团伙38个,涉案252人,涉案78宗,缴获赃款赃物、挽回经济损失折合54.76万元;立涉恶案件51宗,破37宗,打掉涉恶犯罪团伙14个,刑拘131人,逮捕65人,移送起诉50人,抓获涉恶在逃人员38人,查封、冻结、扣押财产28.24万元;共收涉黑恶线索118条,办结96条;受理治安案件4435宗,查处955宗;破获涉赌、涉黄刑事案件27宗,涉案117人,查处涉赌、涉黄行政案件168宗,涉案753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6.31万宗,暂扣车辆2047辆,行政拘留547人。区司法所接待群众共1106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91件;接收社区矫正服刑人员72人,解除社区矫正77人,在册人员77人。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10宗,成功调处410宗;综合信访系统共办理事件147宗,作出不予受理告知书61宗、不再处理2宗、复查8宗处理结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8年,火炬开发区参加医疗保险25万人,参加养老保险2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9.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9.35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985人,促进创业583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2660人,技能晋升培训3791人。高校毕业生591名全部就业。全年发放社区工作坊资助及岗位补贴261万元,14间社区工作坊安置户籍困难人员就业295人。发放市级就业创业补贴金338万元,补贴1800人;发放区级就业补贴金1510万元,补贴7.6万人次。区内共挂牌成立“创业文化驿站”10个,举办活动30场,培训1500人次。举办2018年创业大讲堂11场,惠及410人。开展招聘活动41场次,提供工作岗位1.97万个,登记求职者1.24万人次,成功招聘7143人。帮扶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劳务转移就业1375人(含贫困户336人),培训昭通市劳动力3765人(含大关县协助培训3094人,其中贫困户2291人)。区人社分局调解结案劳动争议案件89宗,涉及403人、1005.17万元。劳动仲裁立案395宗,涉及500人,涉案标的5462万元;社区服务站处理调解劳动纠纷163宗,涉及550人共640万元,成功调解148宗。开展辖区企业工资支付巡查工作,共巡查企业200家次。 计划生育 2018年,火炬开发区户籍出生人口1778人,出生率18.62‰,自然增长率14.72‰,政策生育率97.81%;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出生2544人,出生率11.93‰,自然增长率11.74‰,政策生育率95.64%。全年为1030对夫妇建立孕前优生筛查健康档案,5894位孕妇建立《中山市母子健康手册》,为9964名妇女开展常见病及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投入600万元资金为计划生育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发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超870万元,受惠家庭超10万户;将每人每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补助款提高至1500元。全区建成科学育儿基地4个,举办科学育儿课程162期,受惠群众5000人次。举办健康大讲堂系列讲座约200场,送保健课进社区,送避孕优生课进厂企,送青春教育课进校园。 流动人口管理 2018年,火炬开发区有流动人口15万人,出租屋8000户,代征出租屋(商铺)税2648.59万元;新办理居住证1.49万张,儿童随行卡4291张。安装出租屋消防基础设施3705套。参加积分制申请1688人次,获入读公办小学资格780人、入读公办初中资格400人。推荐8人获评为“同是中山建设者”百佳异地务工人员,连续七年获评中山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标兵镇区”。 安全生产 2018年,火炬开发区发生工矿商贸安全生产事故1宗,死亡1人。全年检查企业1430家,发现隐患1492项,立即整改1180项,限期整改312项。处理安全生产类信访投诉50起,发出责令改正指令书121份;处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处罚案件63宗,罚款63.02万元。组织举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35场,培训7256人次。 侨务工作 2018年,火炬开发区处理涉侨法律问题咨询、房地产纠纷等来信来访5宗。开展侨法宣传活动,派发《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宣传单张。年内编印《东镇侨刊》4期,每期发行4500本,发行至37个国家和地区。
【粤港澳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山峰会】 2018年7月6日,由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联合主办,中山市人民政府支持,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整合药学联盟协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山峰会在中山市雅居乐长江酒店举办。峰会期间,举行广东药科大学与香港大学创新平台启动仪式。峰会旨在打造省内首家粤港高校合资的新型研发机构,发挥世界名校香港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广东药科大学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链接作用,以及中山市政府在空间载体和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共建国家级国际孵化器、国家级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顾问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支志明,香港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爱民等生物医药界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峰会。香港大学30名教授及粤港澳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整合药学联盟100家成员单位代表参会。
【中山市首个骨质疏松防治基地在火炬开发区医院揭牌】 2018年7月9日,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主办,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协办的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骨质疏松防治基地启动仪式暨骨质疏松防治学术论坛在火炬开发区医院举行,标志中山市首个骨质疏松防治基地在火炬开发区医院成立。该基地成立后,以40岁以上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组织脊柱外科专家、关节外科等领域专家到基层医院帮扶学科建设和临床科研教学,定期派出专家坐诊,每周开展全院骨质疏松病症查房;定期到社区进行义诊和宣传教育等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级的医疗服务。
【中山市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协会成立】 2018年8月8日,中山市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大会通过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协会章程,并选举会长、副会长、理事、监事单位,广东泰安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选为会长单位。该会由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筹建,有会员单位50家,旨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优化行业市场环境,培育中山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品品牌,保护会员合法权益,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组织汽车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中山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届中国模拟医学“派对”】 2018年8月17—18日,中国模拟医学界首次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及应用会议——首届中国模拟医学大会在中山三乡温泉宾馆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主办,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中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承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共500余人参会,就模拟医学教育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3D打印等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会议设置中国模拟医学发展与应用高峰对话以及相关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校,以及挪度中国有限公司、硕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强生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9个体验区,派对式呈现“智慧模拟,跨界融合”主题,展示模拟医学前沿技术成果,推动模拟医学相关设备研发,探索技术转化平台及产业化建设。
【中山东部组团(火炬)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2018年9月29日,中山东部组团(火炬)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在火炬开发区揭牌成立。研究院围绕中山市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科技、光电三大主导产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依托中山市东部组团内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和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致力于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高新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科技活动,为中山市东部组团和火炬开发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揭牌仪式后,区管委会、研究院分别与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中山洪力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3个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研究院首批共认定技术开发类和创业孵化类产业创新平台8个。
【中山“火炬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启动运营】 2018年3月27日,火炬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标杆、第一家法定机构——火炬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启动运营。该中心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会展东路1号德仲广场1幢17层,配备一站式服务大厅、展厅、路演中心和公共开放办公区,总面积1400平方米。中心将依托火炬开发区政策体系,打造企业孵化、科技信贷、创业投资和上市培育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并应对科技企业的各类融资需求,整合12家科技支行等金融机构的产品资源和政府方面的政策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促进企业、机构、政府之间的对接互动。2018年中心共举办23场火炬沙龙活动,累计1520人次参会,活动主题涵盖股权投资基金、上市培训、路演实战培训等。通过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为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共有12家科技支行纳入科技风险准备金试点银行,全区确认风险准备金入池企业255家,有效项目424个,涉及贷款总金额22.56亿元。
【“智能制造、协同联动、聚力前行”2018全国齿轮技术研讨会】 2018年6月22—24日,以“智能制造、协同联动、聚力前行”为主题的2018全国齿轮技术研讨会在中山市喜来登酒店举行。该研讨会是全国传动行业最高规格的技术交流会议,由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分会(CGMA)主办,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传动分会、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协办。来自国际、国内标准认定协会、齿轮传动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高铁、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等行业精英、企业技术带头人及高校专家共450人参会。会议邀请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英国国家齿轮技术中心以及中国齿轮行业的顶级专家作主旨演讲,共设置18个特邀及专题报告和论坛活动。
【第十三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暨2018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 2018年11月16—18日,第十三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暨2018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中山市希尔顿酒店举行。论坛以“大湾区大健康大机遇”为主题,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山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国家健康基地承办。同期举办医药创新与城市发展国际论坛、模拟医学产业发展高端圆桌会议、MAH·2018生物医药CDMO/CMO高峰论坛、生物医药孵化器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病理学科发展研讨会、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暨产教融合基地(德创智谷)开园仪式、骨关节炎阶梯治疗医学论坛。会议邀请国内白春礼、施一公、袁亚湘、陈香美、赵继宗、陈凯先等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世界银行专家以及国内外医药、医疗行业专家、企业家等嘉宾共300人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在论坛上发表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创新之路”高端对话环节以“医学进步与城市创新发展”为议题,与会嘉宾共同研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下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的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赵继宗获2018年吴阶平医学奖。 ·资料链接· 陈香美,肾病专家,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继宗,神经外科专家,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山火炬开发区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前身是张家边区(张家边公社)。1986年划入中山城区,为街道建制。1991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93年,张家边区、中山港区和火炬开发区合并,定名为中山港区。1995年,改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火炬开发区历史上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工业,引进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三来一补”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创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后,通过引进外商投资、中央企业投资,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排头兵。1978年前,张家边区工业总产值426万元;1991年全区工业总产值4.4亿元;2018年火炬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296.11亿元。全区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等9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健康医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配件、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22家,高新技术企业396家,世界500强企业16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3家,拥有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境内外上市企业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中山市总部经济企业14家,经济领跑全市近20年。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在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评比中排37位,在广东省国家高新区排名第6位,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3家,实现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家,省级2家,省部共建留学生创业园1家。省市联动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增资至2.5亿元,入池企业255家,授信金额约22.6亿元,金融对科技的支撑不断增强。 社会建设取得成效。改革开放40年,火炬开发区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城。1978年以前,张家边区农村多为低矮民房,城区基本无新建设项目,稻田较多。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后,火炬开发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开始活跃,带动城区建设起步,逐步建成客货运码头、张家边医院、综合市场、张家边公园、新濠头中学、理工学校,改造东镇大街旧城,完成全区通自来水管网等工程。2000—2005年城区建设进入飞跃发展阶段。2000年重点推进“一区六园”建设,共开发土地28平方千米,建成24米宽以上的道路约50千米,通过整合高科技产业园、健康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包装印刷产业园、民族工业园和临海工业园,工业园区实现从过去走廊式沿路发展向成片工业园发展的转变,发展高新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2001年起,大规模建设中心城区,先后建成会展中心、健身广场、行政中心、得能湖公园等公建项目以及群英华庭、香晖园、健康花城等住宅小区,并建成五纵五横路网约25千米,初步形成集行政、会展、休闲、科研、商业、商住、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八大功能新城区。2005—2018年为城区建设完善提升阶段,通过开展道路、桥梁、路灯、绿化、交通设施、公园、供电改线等建设工程,至2018年,全区绿地率45.71%,绿化覆盖率47.86%,人均公共绿地14.09平方米。 (覃 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