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于1990年3月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共同创办,并于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高新区中惟一包含传统农业体制的开发区,全区有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下辖24个自然村)。2002年全区总人口约1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近5万人,外来人员9.56万人。区内有中山港口岸、中山港外运码头、中山港大桥、京珠高速公路、番中大道、4座110千伏变电站、2个日供水万吨的自来水厂、城东客运车站、小隐水闸、东河水利枢纽、国际会展中心等重要基础设施,占地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已具雏形。目前,开发区已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新建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包装印刷基地、健康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在内的5个国家级的牌子。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01%;工农业总产值340.14亿元,增长30.35%。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不断提升产业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突出主题产业,形成对大工业的吸引聚集效应。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9.3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1%。电子信息、包装印刷、化学工业、生物医药四大主题生产行业进一步壮大,年产值分别达205亿元、41亿元、46亿元、5.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8%。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52.9%;实现利润4.74亿元,增长47.88%。年内被评为全市镇区工业总量突出贡献奖、工业强区、工业纳税突出贡献奖。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9家。2002年,区内已聚有台湾宏碁集团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国碁电子、联成化工、日本船井机电、住友光电、东茗影音、波诺威光纤、佳能电子、新加坡维用集团、德国默克药业、格兰泰制药集团、瑞士辉凌、华北制药、三九制药、大富包装、广盛运动器材、祥丰电子、求索生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主要产品有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程控交换机、激光喷墨打印机、高能电池、激光电子元件、激光头、多层线路板、光纤、VCD、可刻录DVD及IC导线架、光驱及生物医药制品等。 农业 在全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籼小粘、齐粒丝苗、七桂粘等水稻良种,推广率达95%以上。全年完成水稻种植面积14778亩,亩产389.5公斤,总产量8245吨,其中抛秧总面积13345亩,占种植面积的90.3%。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全区水稻机收率为89%,机耕率达100%。保持“茂生香蕉”优质品牌,推广种植台湾205、巴西63-1等优良香蕉品种。有鱼塘面积4844亩,全年整治鱼塘面积2500亩,塘鱼总产5500吨,产值9900万元。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推动畜牧生产向专业化、优质化、商品化发展。全年产出商品猪1.8万头,共1800吨,产值1080万元;产出商品鸟105万只共1575吨,产值1023万元。蔬菜、水果、花卉种植均获丰收。完成第三期“一区三线”森林改造325亩,逐步落实第四期森林改造980亩,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0公里。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145万元。 年内顺利完成农村行政区域调整,将全区农村由原来的24个自然村、2个居委会调整为4个行政村(六和、联富、城东、海滨)和1个社区居委会(张家边)。全面实施新“三个五”工程,全区农村工业和物业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全区农村共规划工业用地1876亩,完成填土1186亩,完成水、电、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050亩,新建厂房5.4万平方米,宿舍2.3万平方米,商铺1.3万平方米,市场1200平方米。有12个项目投产,投资总额达7800多万元。全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520元,增长9.35%。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07.7万元,完成土方近6万立方米,石方9893立方米,混凝土方2536立方米,完成10项工程,筹建小隐洋关泵站。 通过发挥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的桥梁作用,区各大总公司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全年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570人,累计安置2176人。完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基础工作,区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共为农村社保基金捐款近100万元。 城乡建设 全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中心城区二期完成填土350万立方米,五纵五横路网全面施工。铺设水泥路面2.86万平方米,输水管网1万多米,水泥稳定层9.5万平方米,建设箱涵6座,完成小隐河的大部分改造工程。区行政中心、创业大厦、全民健身广场如期交付使用,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工业展览馆、火炬创业园、人才楼、商业中心、商务大厦、五星级温泉宾馆、双语学校、群英华庭、香山水榭、世纪广场等13项工程已开始主体建设。加强市政维护管养,全年维修道路约1.5万米,清疏下水道5.5万米,检查沙井1000多座,维护路灯3400支,营造灯亮、路平、渠道畅通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农村新村搬迁工作开始启动,村容村貌不断改观。 健康基地、包装基地、电子基地、民族工业园二期园区总面积7200亩,完成填土面积2050亩,项目建筑面积49.5万平方米,供电、给排水、通讯、绿化、煤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把握国际汽车制造业登陆中国的机遇,接受广州发展汽车产业的辐射,创办汽车配件工业园,完成填土2000亩,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引进项目14个,投资额达1.8亿美元,年销售额可达24亿元,从业人员近5000人。加快中山港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加快建设新港物流中心、南方医药配送中心,中国外运、香港现代货柜码头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物流中心、南方医药物流中心等物流公司已落户投资。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物业管理示范工业区。 第三产业 全区有大中型商贸企业26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4亿元。房地产业销售额稳步上升。会展经济、现代物流业及专业市场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共举办“包装印刷器材展”、“保健品展”、“五金展”、“住宅产业与建筑科技展”、“电池展”、“电展会”等6个专业展览。其中,“电展会”期间参观洽谈人数超12万人次,投资总额2.8亿美元,贸易成交额3.9亿元。位于区内汽车城初具规模,汽车专业市场购销两旺,有8家汽车贸易公司和15家汽车维修、服务及零配件销售企业,全年汽车销售额超过2亿元。包装印刷一条街、五星装饰材料市场全年销售额1.2亿元。辖区内的中山港全年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共54.78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370.44万吨。中山口岸全年出入境旅客100万人次。饮食业有较大发展,海港大酒楼、金记大酒楼、金海酒楼、中港城海鲜酒楼、翡翠酒店、桂兴酒楼等生意兴旺。怡园酒店升为星级酒店。 外经外贸 调整招商引资思路,坚持“四为主”(以招引跨国公司、大企业集团为主;以招引技术含量高、资金密集型企业为主;以招引龙头企业为主;以招引高效益、高税收企业为主)和“三结合”(专业招商与全员招商相结合,区内招商与外地招商相结合,公司招商与代理招商相结合)。在重视对台湾、香港招商的同时,加强对日本的招商引资。加强对项目的跟踪管理、落实、服务,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成功率。年内引进了中国外运总投资13亿元的中国外运广东(中山)物流中心、投资总额6300万美元的裕兴工业园、投资总额1500万美元的山下橡胶(中山)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全年新批“三资”企业90家(其中,增资项目35个),合同利用外资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实际利用外资2.37亿美元,增长31.79%;引进内资6.3亿元,增长109%;完成出口创汇15.59亿美元,增长49.82%。 个体私营经济 全区共有民营企业(含公司、个人独资、合伙)393户,行业种类涉及电器、塑料制品、洁具、五金等。其中明阳电器有限公司是年销售额超2亿元且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科技企业,产品用于新白云机场、广州地铁、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项目工程。全区有个体工商户3731户(其中,231户为年内新增注册户)。 财政税收 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9.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96%。其中,国税收入5.24亿元,地税收入1.98亿元,农业“四税”1.84亿元。全年财政收入5.99亿元,增长86.2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为4.73亿元;财政支出6.02亿元,其中,基建支出2.86亿元,科学事业支出1490万元,教育事业支出374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446万元,支农支出1149万元,社会保障支出313万元;重点支出占总支出的62.68%。 金融保险 银行年末存款余额2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全年共投放贷款30.5亿元,增长6.6%。各类保险收入2800万元,共结赔案3000宗,累计理赔款1660万元。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4208元,比上年增长11.7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520元,增长9.35%。居民各项存款余额18.2亿元,增长19%。全区电话用户2.8万户,电话普及率89%;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新增宽带用户620户。全年共审批救济238人次,发放救济款项28.9万元。全区有6万人参加社会保险。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6月,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强区通过验收,成为全市第一个省现代化教育强区。全区现有完全中学、职业中学、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6所、幼儿园9间;中小学在校生1.06万人,在园幼儿2800人,教职工600人。通过向全国公开招聘校长,开展科研促教,共有2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5项获市级以上奖励。高考成绩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本科指标,中考创历史最好水平,进入市重点学校的人数比上年增长2倍。全区中小学校全部配备了电脑教室,共有电脑1183台,有7所学校建成多媒体校园网络。区第三小学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全国三等奖2个,省一等奖1个,学校获省教育厅评为全国组织单位奖。区第一幼儿园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心幼学生绘画、书法比赛获8个一等奖;濠头幼儿园的张秋莲老师参加全国《尝试创新教育研讨会》说课比赛获一等奖。 科技 全区共有77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或重点新产品立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经费支持1918万元。其中国家级立项13项765万元;省级立项21项363万元;市级立项54项790万元。通过省市科技成果鉴定11项,其中市明阳电器有限公司承担的“智能型高压变频调速系统”通过国家级成果鉴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3家;5家工程技术中心通过省市认定,全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总数达2家,市级9家。区、各大总公司和企业投入科技创新经费2.82亿元,比上年增长5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76.8%,增长12%。火炬创业园、火炬软件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进展顺利。申报各类知识产权103项。火炬区被评为全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文化 编印《中山火炬开发区宣传文化座谈会资料汇编》,确定今后全区宣传文化工作的思路。先后举办新年群众歌舞晚会、“五四”文艺晚会、教育强区汇报文艺晚会、“会展之夜、火炬之光”文艺汇演等大型文艺活动;举办建区10周年暨2002年新春大型书法美术摄影诗歌比赛及联展活动,出版全区第一本综合性文化作品集《建区十周年书法美术摄影诗歌比赛作品集》;组织区艺术团、曲艺社、文化中心送戏送电影下厂下乡分别达60多场次和70多场次。整顿文化市场,取缔2家无牌经营单位,停业整顿2家,公开销毁盗版光碟5000多张和盗版书籍9563册。7月起,由区宣传办主办、区文化站组织的“大家乐”群众露天舞会逢周五、周六晚上在火炬国际会展中心音乐喷泉广场举行。 体育 区委投入3000多万元,兴建一个占地135亩的现代化全民健身广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相继举办了2002年元旦外来员工长跑赛、2002年春节体育活动、“三八”劳动杯青春嘉年华妇女运动会、“五一”职工运动会、开发区第三届运动会(共设9个项目,6782人参加)、开发区农村篮球联赛等体育竞赛活动。体育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获市体育节团体总分第一名;区业余体校被评为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并被市政府授予“中山市参加广东省第11届运动会有功单位”称号。完善体育经营项目管理,全区现有体育健身经营单位33家。 环境卫生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前进。开发区医院现有各类医务人员180多人,医疗床位200张。新增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合作医疗率达96%,比上年增长5%。区医院在全市医疗质量大检查中被评为“六甲”医院。以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为契机,全面改造和整治各大工业园区,努力争创环境管理国家示范区。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建设的力度,提高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化景点质量。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全区累计总绿化面积220万平方米。全年环保投资642.4万元,创建噪声达标区、烟尘控制区,全年共审批项目481个,发放临时排污许可证220个。 计划生育 加强计生工作层次管理,要求各大总公司、事业单位、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自然村的领导班子与区委签订计生工作责任书。大力宣传《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区订阅份数达1.7万份。以计生服务所为阵地,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计划生育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全年出生人口553人,计划内出生515人,出生率11.6‰,计划生育率93.13%;完成“四术”705例。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清查验证,落实节育措施342例。 民政 加强在农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低保工作的各项指标,扩大农村低保对象的范围。将应保金额区负担部分比例调高至75%。切实开展创双拥工作,提高对区内101名优抚对象的抚恤定补标准,拨出20万元专项经费为优抚对象修缮、扩建房屋,并通过现金补助、拨付专款、设立拥军优属优先诊疗服务,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的问题。投资1200万元,兴建占地18亩的开发区敬老院。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深化殡葬改革制度,全年火化遗体338具,火化率100%。5月19日,社会事务办、区残联组织区内130名残疾人参加了“中山一日游活动”,庆祝国际助残日。 统侨工作 全年接待侨胞团组10个,共1000多人次。其中接待有意向投资开发区的团组有2个,另已落实投资办厂的1个。继续办好《东镇侨刊》一年4期的出版、邮寄等业务。为海外侨胞处理各种国内事务20多宗,切实维护侨胞的合法权益。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落实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一把手”工程,区委书记与各大公司、企事业单位、各村一把手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一票否决”制。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开展“两反一扫”、“缉毒禁毒”、“打击‘双抢’、盗抢机动车”等专项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加强群防群治工作,重点整治治安问题突出的各类场所。全年立刑事案件456宗,比上年下降14.4%;破案185宗,破案率为40.6%。加强和完善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注重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全区设人民调解委员会28个,调解员76人,接受调解157宗,成功调解153宗。区信访办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8宗(件)530人次,劳动部门妥善调处劳资纠纷387宗,为上千名员工追回工资福利近120万元。全区文明小区考评达标率达100%,被评为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区。 司法武装 “四五”普法教育全面启动。全年开设普法宣传专栏15期;全区订阅法制杂志2500份、法制画报2706份,印制法制宣传资料1240份。举办普法学习班3期;自办领导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542人次。加强对在校学生、企业员工的普法教育力度,提高其懂法、依法、用法的意识。全年调解民间纠纷135宗,调解成功率98%;办理诉讼案件122件,挽回经济损失481万元;办理非诉讼代理案件104件,挽回经济损失140万元;协办公证232件,担任法律顾问32家。区武装部贯彻“抓基层,抓备战,抓稳定”的总体思路,加强对5室2库的规范管理,不断完善硬件建设。配合市人防办做好9月25日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演练工作。年内安置退伍军人29人,选送24名合格青年应征入伍。该区被市政府评为“标兵武装部”;区武装部被中山军分区评为“征兵工作全优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 以中共十六大精神为宣传主旋律,举办迎十六大国庆文艺晚会,布置国旗一条街,设立十六大专栏。组织开展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检查评比活动,评出一批文明单位(村)、文明户标兵、文明经营户标兵。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评选农村致富能手、“优秀安全文明小区”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区有线电视台全年采编新闻1320篇,专题54辑,其中被广东电视台采用2篇,中山电视台采用232篇,中山电台采用80多篇,《中山日报》社采用70篇,被评为市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单位。 工青妇工作 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视察中山市时的指示精神,把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和发展职工入会作为整个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年新组建工会92个,新发展会员1.05万名,全区共有2.3万名职工加入工会。新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的企业70家。区团委以迎接共青团建立80周年纪念为契机,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和服务青年两大主题,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知识教育,组织、动员、培训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社群。组织开展开发区“青春年华”纪念共青团建立80周年系列活动。区火炬一中获首批学校“中山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并评为全省先进中学生业余团校。区妇联配合创建文明村活动,大力开展社区活动。在“三八”妇女节期间举行大型“欢乐家庭嘉年华运动会”,参加活动人员达1771人。对全区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普查,普查妇女达5000人,并为参加妇检的妇女建立档案卡,实行实时跟踪服务。举办妇女干部现代礼仪、社交知识培训班,提高妇女干部的修养水平。成立开发区个协、私协妇女代表会,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妇女从业人员的工作力度。 组织人事外事 根据市委部署,完成区委班子的换届调整和行政村(社区)“两委”班子及辖属党(总)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扎实做好“三个代表”再回访复查工作,巩固和扩大学习教育成果。全年发展新党员99名,比上年增长18%;按时为144名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逐步改变基层组织党员队伍能力偏弱、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三偏”现象。完成区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将12个事业单位合并为7个。全年调入(不含企业自行聘用)科技工作者198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6人,硕士2人。全年办理出境825人次,为88人办理政审,为38名外国人办理申请入境手续。 #p#副标题#e# 【企业体改】 年内完成中荣纸类印刷制品公司等5家公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关停1家企业。全区公有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撤消原第三产业公司,筹创“三产办”;重组原区属建设发展总公司,分离部分土地物业经营管理业务给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组区市政工程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等4家公司,成立城建实业有限公司,理顺公有资产、土地物业开发的管理和经营体制。采取停息固化债务、股权置换、以物抵债、招商抵债、激活存量资产等办法,进一步巩固增资减债成果,使区属各总公司低债运作。年内张家边企业集团公司产值120.3亿元,中炬高新企业集团产值66.3亿元,工业开发总公司产值122.8亿元,健康科技产业总公司产值10亿元,工业联合总公司(含村企)产值2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68.36%、20%、301%和41%。张家边企业集团被评为广东省50强企业集团。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 为解决开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开发区党委、管委会于2001年7月在区经贸大厦正式挂牌成立开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该中心在对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摸底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库,并采取措施加强对富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转变其就业择业观念。该服务中心已为2682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办理求职登记,其中落实就业安置2200人,成为富余劳力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重要桥梁。
【中山港科技产业园】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东部沿海100平方公里经济带发展战略,正在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中山港科技产业园,以配合中山市港口东移和城区东扩。中山港科技产业园位于中山市东部沿海经济带,规划范围是:东临横门水道,隔水与广州南沙相望,西临横门西水道,隔水与中山市南朗镇横门相望,南隔百米宽的河涌与中山市围垦公司的围垦用地相接,北与横门水道中山港第二码头作业区的港池相连。计划投资32亿元,借此工业园为新的平台,建设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临海特色工业为方向,以电子信息、汽车配件、化工、包装印刷、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产业区为主体的现代化工业区和海滨新城,再造一个开发区。整个工业园区将在4~5年开发建设完毕。目前,已有新加坡宝腾汽配、日本日产、本田汽配、True Temper美国运动器材、毕马威美国电子、德国BAKELITE AG等跨国大型企业有意投资落户。
【万家企业上网工程】 借举办2002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的声势,2002年12月6日上午,由中山在线和新浪网共同主办的中山市万家企业上网工程启动仪式在国际会展中心副会馆举行,来自部、省、市、区等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及海内外嘉宾100多人参加了仪式。中山在线作为中山市企业上网的第一品牌,在对全市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的资讯资料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新浪网向全世界发布。万家企业上网工程的启动将为全市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加高效、务实、全面、细致的网络服务,真正开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山,让中山走向世界”的窗口。
【李凡夫书屋创建10周年纪念】 为纪念李凡夫书屋创建10周年,1月25日区党委在区文化中心举行纪念座谈会,缅怀李凡夫光辉一生,畅谈书屋10年来在革命传统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李凡夫原名郑锡祥,1906年7月出生于火炬区濠头村。早年接受革命思想,历任“上海联社”常委、党团书记、上海临时党委书记。抗战以后,奔赴延安,历任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教员、华北联合大学副教育长和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等职。全国解放后,又历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吉林省委党校副校长、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第五中级党校校长兼党委第一书记、安徽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省长等职。1990年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1992年1月25日,以李凡夫的名字命名的书屋在张家边影剧院落成。创建10年来,书屋共收藏书籍700册,字画128幅,并已成为中山市和火炬开发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基地。
【2002年香港春茗招商晚宴】 3月18日,由张家边企业集团公司、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生产基地和香港荣满实业公司共同举办的2002年香港春茗招商晚宴在香港会展新翼隆重举行。来自内地、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国家的1500多名客商参加了宴会。中央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高祀仁,前科技部部长、国家新药开发研究小组组长惠永正,外交部驻港公署领事部主任李平,全国政协常委、东泰集团主席李东海,市领导吴锐成、李练江、韩泽生,区领导阮汉文、谢力健及区客商代表任昌洪、李三元等出席了晚宴。吴锐成、谢力健、李东海分别发言。宴会表彰了一批对招商引资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签约合同投资总额达7000多万美元。
【荣誉市民李俊驹、李文彬资助家乡公益事业】 原籍开发区小隐村的李俊驹和李文彬兄弟移居香港后,不忘家乡公益事业。李俊驹于1986年捐资300多万元在小隐村修建了1所小学,以其父亲的名字命名为李颂龄学校;后又出资修建了1栋工业厂房,每年从厂房租金中拨出10万元用于学校教育经费。李文彬也慷慨为区医院门诊大楼的建设捐资。兄弟俩热心公益事业,一时被传为佳话,双双被中山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4月6日,作为中山市荣誉市民的李俊驹和李文彬率兄弟5人及家属一行于清明节回家乡祭祖时,设宴70席宴请小隐义学的老人。
【中山金源科技园】 位于逸仙公路旁,由香港最大的钟表业制造企业香港金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张家边企业集团公司共同合作建设。园区总投资5500万美元,其中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首期工程已于2002年11月份投产。4月20日举行开工建设典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宏恩、副市长姚志彬及开发区党委书记等领导,香港金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总裁陈号镟等公司负责人出席了典礼。
【包装、印制工业器材展览会】 5月17~20日,2002第二届中国(中山)包装、印刷工业器材展览会在中山火炬区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国家、省、市和部分国家驻穗领事馆领事、港澳台地区和国内包装印刷界等2000多人参加了盛会。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第一副会长、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发展委员会主任韩家增,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张晓琪,中山市领导陈根楷、陆国良、王宏恩、李练江,开发区领导谢力健等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开幕式剪彩。韩家增、陆国良、谢力健分别致词。展览会由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发展委员会、中山市经济贸易局、中山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展出面积达1.5万平方米,德国曼罗兰公司、台湾简良国际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近200家包装印刷器材企业参加展览,设展位300多个,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各类包装印刷机械、包装印刷耗材、高科技包装材料和各类高新技术印刷前设备。展览会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印刷技术交流会。
【濠幼参加全国幼儿“棋苗杯”国际象棋赛获好成绩】 7月2日,濠头幼儿园国际象棋队参加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办的全国幼儿“棋苗杯”国际象棋大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女子组第二名、男子组第五名,女子个人第三名、男子个人第五名和第七名的好成绩,该园老师郑剑青获全国幼儿国际象棋优秀教练员称号。
【举办“中国入世”彩色科普图片展】 8月8~10日,开发区在国际会展中心主展厅举办由市科技局策划、设计并编辑的“中国入世”彩色科普图片展览。展览分“WTO基本知识”、“中国与WTO”、“中国‘入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中国‘入世’对各行业的影响及对策”、“企业及政府如何面对‘入世’”5个部分,目的在于普及WTO有关基本知识。
【“火炬之光、会展之夜”大型综艺晚会】 8月17日,由开发区管委会主办、中山火炬会展中心承办的“火炬之光、会展之夜”大型综艺晚会,在会展广场隆重举行。晚会以“科技创新,科技强国”为主题,以歌舞、小品等艺术形式,倡导人们与时俱进、重视人才。这是在开发区新中心城区首次举办的一台高水准的综艺晚会,邀请了中国煤矿文工团,其中有团长、著名朗诵艺术家和节目主持人瞿弦和,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君侠,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丁广泉,著名歌星满文军,著名青年歌手黄鹤翔及广东电视台《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同台演出。市委书记,市人大副主任王宏恩、区党委书记等领导出席了晚会。
【首届中国中山(国际)保健品博览会】 8月21~25日,在火炬区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国内外保健品客商5.1万人次,包括来自法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外业界人士100多人参加博览会。博览会以终端销售为主,签订代理合同100多份,合同销售额5000多万元人民币。如日本松下保健器材株式会社、深圳田田、乐百氏、完美集团等都找到了合作伙伴。有4家企业落户健康基地,其中,加拿大健美生公司将投资5000万美元建立东南亚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基地。
【公民道德精品电影联映晚会】 9月14日晚在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音乐文化广场举行,晚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主办,8台电影机同时放映了《闪闪的红星》、《一千万元大劫案》等8部优秀故事影片,8000多名群众观看了电影。
【全国锁具暨制锁行业会议】 9月25日,2002全国锁具行业工作会议暨全国制锁行业第十二次情报交流会在中山火炬区会展中心外商写字楼召开。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秘书长毛建军,建设部五金协会和国家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负责人,中山市副市长李树之,开发区领导等出席了会议。
【2002中国中山国际五金产品与技术展览会】 9月26~28日,在中山火炬开发区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开发区党委书记主持。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秘书长毛建军、国家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秘书长林加平、中山市市委书记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展览会由国家日用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山市经济贸易局、开发区管委会和香港锁匠协会联合主办。展览会主题是:品牌、创新、交流、国际化,展示国内五金行业企业形象,加强行业合作与技术交流,推动中山五金城的建设。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30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五金制品、机械和制锁设备等。参观人数超过1.5万人次,其中来自马来西亚、印度等地的海外客商超过3000人次。实际成交金额达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意向成交额达5000多万元。
【张家边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成立】 成立于9月27日,是在实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新组建的社区,管辖面积约16平方公里,区内户籍人口1.6万人,暂住人口近2万人。社区服务中心本着“以民为本、服务百姓、立足社区、面向社会”的宗旨,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及婚姻介绍服务,还将开设居民保健、房屋租售中介、物业管理、家电维修等服务项目,逐步建成服务功能齐全、网点覆盖率高的社区服务网络。
【2002中国(中山)精品电池与新能源材料技术展览会】 10月13~16日,在中山火炬区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联合主办,中炬高新技术实业股份公司承办,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高新司、省经贸委、省科技厅及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支持。参加开幕典礼的有国家部委、省有关部门的领导,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国内知名的电池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台、港、澳地区电池行业的客商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锐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周正祥分别致辞。展览会期间,举行了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二次电池与新型电源分会成立大会;举办新能源产业论坛,邀请多名从事化学电源研究的著名院士作专题学术报告,介绍新能源产业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参展的企业包括专业生产中国驰名品牌555电池的广州电池厂,专业生产电源产品的世界知名企业——腾讯科技亚太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稀土储氢材料生产企业——稀奥科,全国最大的生产可充电池厂家——环宇电源等约100家企业。该会目的是促进电池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到场参观的人数近万人,达成意向成交额4000万元,实际成交额2000多万元。其中山东普利华公司生产的电池材料达成了400万元的成交意向书。该会是华南地区首次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电池展览会,也是中山有史以来的最高层次的学术论坛。
【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工程项目巡礼庆典仪式】 10月21日在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内举行。国家信息产业部及市、区领导和海内外客商代表近100人出席仪式。有23个项目分别签约、奠基、动工和封顶,总投资额达到1.26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9000多万美元;总占地面积728亩,包括电子信息、光学科技、新型材料等项目。其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建基科技(中山)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企业签约。国家信息产业部副司长陈冲,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陆国良,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和各界领导及嘉宾为电子基地二期生活区工程和中山长征电器有限公司工业园工程奠基培土。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企业品牌保护措施经验交流会】 11月29日,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企业品牌保护措施经验交流会在火炬区举行。来自国家科技部和全国20多个医药产业基地的专家、企业家汇聚一堂,深入探讨了企业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该会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办。会上,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临西、中国防伪协会秘书长单向东、清华大学教授金宇光及国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分别就防伪问题发言。
【中国IT产业发展论坛】 12月6日在火炬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邀请了中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锐成,国家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市场部处长王建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副总裁苏振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圩和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军国博士为主讲嘉宾,探讨国家信息IT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中山市IT产业的发展思路。
【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 12月6~9日,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共同主办的2002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在火炬区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根楷,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副总裁苏振明,以及市和火炬区的有关领导、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商、销售商和知名科研机构、院校的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共同参加了这个信息产业IT盛会。该会旨在全面展示近年来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产品与技术的发展成就,促进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并为业界提供商机。 开幕式由中山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锐成主持,市长陈根楷和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分别致辞。黄业斌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电展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中山以电展会为契机,加快完善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中山在珠三角经济带中的地位。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6个项目的签约仪式。期间举行了专业论坛和产品演示专场活动。该会参观人数超过12万人次,成交活跃,期间有23个投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2.8亿美元,参展商签订的合同总金额达3.9亿元人民币。
【首届全国包装专业大学毕业生推介会暨全国包装优秀科技成果展示会】 12月14日在火炬区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由中国包装总公司和中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主办,中国包装总公司、国家经贸委和中山市人大、市政府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开幕式剪彩。大会由中国包装总公司副总裁王建英主持。火炬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首先向大会致辞,中山市副市长李树之,中国包协副会长、株洲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晓琪,中国包装总公司党组书记、总裁南昌明先后向大会致辞。该会既给包装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也给包装企业创造一个全面接触、了解和选择人才的机会。(郭 柳)
附:2002年火炬开发区党委、管委会领导名单
副书记:张建刚(2002年6月起)阮汉文 葛志斌 谢力健 副主任:阮汉文 葛志斌 谢力健 刘锐濠 徐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