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8年,中山体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提前完成《中山市“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大部分目标任务,为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业余训练】 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统筹部署全市业余训练工作,下发《关于加强体育苗子选材管理的通知》,成立中山市招聘运动员选材小组,加强体育苗子的选材与管理。做好市第六届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印发《中山市第六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等文件,促进各镇区开展业余训练备战市第六届运动会。组织人员赴河南、安徽、广西等地调查研究引进项目和促进人才培养。举办田径、乒乓球、武术、举重、篮球等26项全市青少年锦标赛和传统项目学校比赛,5人4次打破市纪录,39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加强管理镇区业余体校和各传统项目学校,深入调研、检查和评估各镇区训练点,重新命名检查、评估合格者,整改不合格者,提高办学质量。举办体操、田径、跆拳道、柔道、游泳、足球、篮球等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387人获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选派62人参加省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35人获省批准为国家一级裁判员。选派市体校武术总教练冯艳丽参加2008年国际级武术裁判考试,获国际级武术裁判员证书,成为中山市首位国际级武术裁判。
【竞技体育】 组队参加全省21项青少年年度比赛,共获48枚金牌、59枚银牌、67枚铜牌,其中田径、自行车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棒球队获团体总分第二名,武术、篮球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参加15个省运会计分项目比赛,共获490分。协助市教育局组队参加广东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共夺得38枚金牌、28枚银牌、35枚铜牌,金牌总数居全省第一,团体总分居全省第二,2人3次破省中学生运动会纪录。中山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共获得全国冠军11个、亚洲冠军1个,其中吴毅懿获全国武术套路(女子)锦标赛南刀、南拳2枚金牌,苏炳添获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100米接力和全国少年田径垒球锦标赛100米2枚金牌,李玥、刘红波获全国垒球锦标赛和全国垒球冠军赛4块金牌,成兴娅获全国射击锦标赛小口径320米团体第一名,李文浩分别获得全国场地自行车冠军赛第二、第三站比赛1公里个人计时赛第一名及亚洲场地自行车锦标赛竞速赛第一名。
【群众体育】 召开市体育总会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在黄圃镇、三乡镇开展社区居民监测活动,为群众科学健身和体育部门开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在小榄镇、东升镇、黄圃镇、火炬开发区、东区、西区进行广东省群众体育现状抽样调查。加快自然村的健身工程建设,共有157个自然村按照农民健身工程标准安装器材,加大健身工程的覆盖面。顺利推进市羽毛球馆、市跳水馆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市体育馆维修改造、市综合训练馆建设的前期工作。坦洲镇、古镇镇被授予“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称号。52个社区被评为广东省第三批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新成立健美健身协会、网球协会、龙狮协会。承接广东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任务,分批分片举办4期社会指导员培训班。截至2008年12月,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2113人,占全市户籍人口万分之十五,提前完成省体育局提出的“到2010年平均每万人配备10名社会指导员”的目标任务。
举办迎奥运2008个家庭绘制2008米奥运画卷大型公益活动,“中国体育彩票杯”迎奥运、庆“五一”十万市民健身跑活动,市迎奥运“体育彩票杯”跳绳比赛暨南粤信鸽放飞活动,两新组织党组织庆“七一”、迎奥运“利华伦杯”篮球赛,CBA联赛广东宏远中山主场比赛。组队参加各级各类群众性赛事活动并取得佳绩。中山篮球队和毽球队代表广东省参加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男子篮球队获第三名,毽球队获7枚金牌,超额完成省下达的金牌任务。小榄永宁拔河队获全国拔河锦标赛男子第三名、女子第四名,省职工铁臂王拔河赛男队冠军及女队亚军,香港拔河邀请赛男子、女子和男女混合三项冠军。小榄永宁龙狮武术团获国际醒狮精英邀请赛醒狮传统项目金狮奖、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银奖、“黄飞鸿杯”全国南北狮王挑战赛水上飞狮冠军。市游泳协会组队参加澳门游泳公开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中山纪念中学和石岐中心小学代表队在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体育市场】 贯彻实施《广东省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管理规定》,做好高危险性体育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培训、监管工作。举办3期游泳救生员培训班,200多人领取资格证书。分别在春节、“两会”、“七一”、奥运会、国庆期间召开体育系统安全生产会议,协同公安、消防等部门对全市体育经营场所特别是游泳池(馆)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市属体育场馆管理,加强与公安、环卫、园林等部门合作,创建安全、舒适、和谐的健身环境。全年组织群众体育活动100多场次,接待健身群众200万人次。拓宽市属体育场馆经营渠道,发展场馆出租、会展演出、体育竞赛等主体产业,全年实现经济创收580万元。成立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规范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开办首届游泳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60名学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承办全省场地工培训班,中山7人参加培训。
召开全市体育彩票工作会议,建立和完善销售安全工作责任制。每月举办一期培训班,组织人员赴汕头、广西、北京等地学习交流。举办“超级大乐透,超级大派送”奖金回馈彩民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在全市24个镇区宣传体育彩票。成立奥运即开型体育彩票领导小组,创新即开型彩票销售管理模式,规范即开型彩票销售的流程。2008年,全市体育彩票销售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重大体育赛事】 第十三届环南中国海国际自行车大赛(中山站) 12月19日,在火炬开发区科技新城世纪广场起步,至临海工业园折返,总里程115公里。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香港单车联会、澳门单车总会和广东省体育局联合主办,来自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支车队、180名运动员参加。香港、上海体院联队选手徐刚获得总成绩第一名,并被评为最佳汇丰大中华运动员及最佳汇丰亚太运动员;澳大利亚选手费拉特被评为最佳青年运动员,马来西亚选手安伦被评为最佳冲刺运动员。该比赛是国际自行车联盟认可的洲际级国际赛事,共设8个分站,中山为第6站。
全国武术套路(女子)锦标赛 5月29~31日,在市体育馆举行。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广东省体育局和中山市体育局承办。来自全国34个省、直辖市、地区体育学院的350名运动员、教练员角逐长拳、南拳、太极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对练等10个单项的金牌。中山南头镇选手吴毅懿为广东队夺得南拳、南刀2枚金牌。
“壹加壹杯”第十三届全国跆拳道冠军赛暨“阿迪达斯杯”电子护具测试赛 12月17~20日,在中山体育馆举行。由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管理中心和中国跆拳道协会主办,中山市体育局协办,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44个参赛单位、412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设男女子团体、男女子个人共16个级别比赛。解放军队包揽男、女子团体第一名。
第十五届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 10月2日~8日,在浙江富阳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及香港特区、朝鲜国家队共120支队伍、1000多人分别参加接力赛、短距离比赛、标准距离比赛和百米定向赛,是年度最高级别的定向越野比赛。代表广东省参赛的中山纪念中学代表队获9枚金牌、13枚银牌、3枚铜牌,分别为金牌及奖牌总数第一名;石岐中心小学代表队获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2枚金牌,主教练于海洋被评为全国优秀教练员,定向队员郭毅川、李加升、谭绮琪被评为全国优秀运动员。
2008年全国龙舟锦标赛暨广东省第三届五人龙舟锦标赛 10月13日,在小榄举行。来自全国的164艘龙舟参赛,吸引20万观众观看。经过3小时30分争夺,顺德108号船、小榄16号船、小榄111号船分别获得公开组前三名。
2008年广东省“中国体育彩票杯”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 7月4~7日,在中山市体育训练中心举行。来自广州、深圳、中山等10支代表队共109名男子运动员参加少年甲、乙组共12个级别比赛。有16名中山运动员参加,其中许强强获男子乙组56公斤级别冠军,钟琪获男子甲组56公斤级别冠军,李士杰获男子乙组60公斤级别冠军。中山代表队以3枚金牌、3枚银牌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广州、佛山分别获得第二、第三名。
2008年广东省“凯能集团杯”青少年游泳锦标赛 6月3~6日,在中山石岐人民游泳池举行。来自广州、深圳、珠海等15个地市的41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深圳以585分的成绩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广东百万老年人迎奥运中山健身行暨中山市第九届体育节 6月26日,在中山市体育馆正式启动。全市40万人次参加,历时6个月。组织广东百万老年人迎奥运中山健身行“龙卡杯”公务员乒乓球邀请赛、两新组织迎奥运“利华伦杯”篮球赛、市青少年三棋联赛、全国百大公园健身气功展示、市公务员羽毛球赛等市级以上活动40多项。各镇区举办体育节启动仪式,并开展镇区活动90多项,其中小榄、古镇、南区、三角、横栏、神湾等镇区举办综合性镇运会。市机关工委、总工会、教育局、工商局、财政局、供电局、环保局、公路局、团市委、市妇联、中山军分区以及中山报业集团、广东移动公司中山分公司等单位组织系统运动会或员工运动会。各体育协会开展单项体育比赛。全市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工作蓬勃开展。广大群众以积极健身的方式支持奥运、参与奥运。
“中国体育彩票杯”迎奥运、庆“五一”中山市十万市民健身跑活动 5月1日上午,在全市24个镇区同步启动,分为主会场和分会场,分别由市人民政府和各镇政府主办。来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志愿者、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及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五桂山等5个区共1万人参加主会场活动,其余19个镇共9万人参加分会场活动。通过10万人联动,营造全民健身迎奥运的喜庆氛围,掀起全民健身的高潮。
2008个家庭绘制2008米奥运长卷大型公益活动 5月18日,在兴中体育场举行,由市体育局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奥运冠军陈伟强、劳丽诗等出席活动。来自全市2008个家庭的6000多人在2008米长卷上现场描绘自己心中的奥运以及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展现中山人的风采。
“两新”组织党组织庆“七一”、迎奥运篮球赛 6月27日,在中山体育馆闭幕,历时1个多月,分镇区初赛和市决赛两个阶段,全市24个镇区超过300支球队参加。是中山市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首次举办的体育赛事,小榄镇华锋制锁有限公司党支部获第一名。
【中山体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 1978~2008年,是中山体育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山体育健儿勇攀世界体育高峰,铸就中山体育的辉煌。1983年4月,中山籍运动员江嘉良参加第37、38、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与队友一起连续获得团体冠军及第38、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陈连娇在1992年10月全国蹼泳锦标赛上以17″13的成绩打破女子50米屏气潜泳世界纪录,至1994年接连在世界和全国大赛上7次破4项世界纪录。邱红霞多次破国内、国际举重锦标赛女子53公斤级别抓举、挺举及总成绩世界记录,2006年10月在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53公斤级别比赛中打破挺举和总成绩2项世界记录,并获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世界冠军。此外,有体操运动员卢裕富、彭莎,射击运动员徐星、刘忠生,短跑运动员杜秀杰,跳水运动员段青,游泳运动员吴碧楠,武术运动员吴毅懿等优秀运动员。1996~2008年,共有17名中山籍运动员分别参加第26~28届奥运会。30年来,中山体育健儿先后有5人5项17次超(破)17项世界纪录,1人1次破1项亚洲纪录,获世界冠军22个及亚军2个、亚洲冠军16个及亚军1个、全国冠军214个,向国家及省输送优秀运动员290人。
1998年,中山市获“破世界纪录、获世界冠军奖”。2004年,被定为全国全民健身工作样板城市。2005、2006年,分别获第十届全运会贡献奖及第十二届省运会突出贡献奖。1998~2007年,市体育局5次获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2005年被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实现100%镇区建有健身广场,100%行政村建有健身苑,100%社区建有健身点,100%全民健身设施全天候对外开放等4个100%。有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8个、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3个、全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1个、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进社区(居委会)62个。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65万,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46%。
改革开放给中山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先后建成市兴中体育场、市体育训练中心、体育馆、乒乓球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全民健身广场等一批体育基础设施,并成功承办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中山赛场)、第十二届世界青年女子手球锦标赛、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第十四届全球华人杯羽毛球邀请赛、国际航空公司乒乓球赛、第十届省运会、第九届全运会柔道赛、环南中国海国际自行车赛、中国之队国际足球对抗赛、全国武术套路(女子)锦标赛、第十三届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全市有600多家经营体育项目的企业,体育彩票年销售额超1亿元,为中山体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先进单位。(郑 章)
附:2008年市体育局领导名单
局 长:黄有泉
副局长:乔滨洲(2月止) 贺春林 曹周桥 马伯兴(2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