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852次 | ||||||||||||||||||||||||||||||||||||||||||||||||||||||||||||||||||||||||||||||||||||||||||||
综 述
【卫生事业概况】 2019年,中山市常住人口33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2.89万人,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173.16万人。全年中山市常住人口出生5.3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0.10‰。全市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110.71。医疗卫生机构986个,其中三级医院5所、二级医院26所、一级及未定级医院3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2个、门诊部(所)605个、村卫生室1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个、临床检验等其他机构4个。全市民营医疗机构614个,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62.27%。全市医疗机构拥有病床1.6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5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321人、注册护士1.19万人、其他卫生技术和管理等人员7958人。全年总诊疗量3807.51万人次,其中医院2514.03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83.13万人次、村卫生室22.04万人次、门诊部(所)288.31万人次。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简称“市卫生健康局”)驻东区博爱七路6号。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9年,中山市加强改革重点领域攻坚,围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药品集团采购改革等工作,开展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情况评估,协调市医疗保障局完成第三次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实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团采购,落实中央、省和市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推进市人民医院创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对《基层病种目录》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实行医保统筹基金同标准支付,促进分级诊疗体系有序形成。推动市人民医院和南朗医院通过托管形式构建医疗共同体,实行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管理“六统一”。苏华赞医院以康复为特色的“小综合大专科”发展路径,转型打造中山市康复医院;以三乡镇、古镇镇为试点推广“小榄医改经验”。统筹推进章程制定试点、扩大日间手术病种付费范围、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等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加强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指导政策研究,依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完成《公立医院“三医联动”补偿机制研究》《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和使用专题研究》等课题报告。开展中山市医改十周年总结评估,形成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医保支付制度和小榄镇紧密型医疗联合体3个改革典型案例,其中“中山市落实‘两个允许’要求 激发公立医院改革内生动力”案例入选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案例。
【健康城市建设】 2019年5月28日,中山市在市博览中心召开全市爱国卫生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邀请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团队就中山市健康城市基线调查结果作专题报告,并聘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郝元涛等14名专家学者为中山市健康城市建设专家咨询组专家。形成“大健康、大卫生”医疗卫生发展格局,市博爱医院妇科大楼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区分院扩建等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市第三人民医院临时安置院区运作。组建健康城市建设专家库,启动健康城市工作在线评价系统,实施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全市新增市级健康社区试点20个、健康村试点10个。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92岁,比全省77.2岁高出2.22岁;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35/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83‰。启动中山湾区国际医疗城规划建设。市卫生健康局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大云康集团、金域医疗等机构洽谈合作,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合作培训全科医生;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在中山设立工作室3个;香港城市大学与市人民医院共建教学基地;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市疾控中心开展卫生科研活动;年内,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护理管理与持续质量改善(中山)高峰论坛、中山香港生物医药论坛、中山市ECMO华人高峰论坛。
【“中国儿童健康管理1+N工程”中山站启动】 2019年4月27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地市级工作委员会、中山市博爱医院承办的“中国儿童健康管理1+N工程”(简称“1+N工程”)中山站启动会暨儿童保健适宜技术培训班在市博爱医院召开,标志着中山市成为广东省第二个落地“中国儿童健康管理1+N工程”项目的城市。启动会期间,中山市邀请国内儿童保健领域的专家举办培训班,进行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市内外、各镇区医院、社区中心的儿保医护人员以及托幼园所园长、保健医生等290人参会。市博爱医院被确定为“中国儿童健康管理1+N工程项目”单位。该工程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儿童健康管理模式为基础,建立联接市级、县级医院、社区、学校和家庭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儿童提供优质、持续的健康服务,通过优化医生工作模式,拓展服务能力,为医生和儿童提供可持续的智能化专业服务,推动中国儿童健康管理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 中山市以儿童身高管理作为该工程项目重点工作,通过儿童保健联盟提升全市医疗保健机构服务能力,为儿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保健服务;通过全市48场以“体质提升、身高促进”为主题的“营养—运动—体质”三维干预公益活动,促进家庭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广东省全国电子健康码中山市(试点)启动】 2019年6月28日,广东省全国电子健康码中山市(试点)启动仪式在火炬开发区医院举行,火炬开发区医院成为全市首所启用“电子健康码”的医院。中山市相关领导、市直属医院和各镇区医院人员等100人参会。电子健康卡是由国家统一规划设计并全国推广建设应用的医疗健康服务卡,关联市民的个人信息、身份证、社保卡等信息,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健康身份证”,一人一卡(码)。市民可通过“健康中山”应用程序注册登录,申请获得专属电子健康码。电子健康码可存储于手机或贴在病历本上,市民手持或出示该电子码即可实现在火炬开发区医院挂号预约、门诊缴费、报告查询等便捷就医服务。 2019年中山市各级医学重点专科情况表
(周雪雁) 医疗卫生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 2019年,中山市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引入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分别在三乡镇雅居乐、鸦岗、泉眼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工作室”;组织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赴澳门特别行政区开展全科医生专业人才培训。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为124名乡村医生完成执业证有效期满再注册工作。加强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2.48亿元,人均76.09元,做细做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市累计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256.6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78.71%;其中,孕产妇系统早孕建册人数3.6万人,建册率94.04%,产后访视率(28天)96.04%;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97.9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100%。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建设。全市建立服务团队498个,常住人口签约121.05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43.5万人。启用“家庭医生签约管理信息化系统”并与市医疗保障支付系统对接,实现家庭医生线上电子签约及有偿签约服务的医保费用支付;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制订《中山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及签约服务费绩效分配方案》,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体系,促进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开展全市24个镇区公共卫生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年度工作情况绩效评价,火炬开发区、小榄镇、东凤镇排名全市前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镇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76.76%;管控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全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人均费用分别为206.5元和1.02万元,优于全省控制水平。 2019年中山市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管理情况表
【医疗卫生科研教育】 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019年,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加强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按培训期限每人每年1.8万元的标准向培训基地及学员发放补助,98名完成规范化培训学员签约中山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招录工作,全年新招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27人,其中全科等紧缺专业学员56人。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市卫生健康局举办临床医学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培训班,120名重点专科带头人参加;组织60名护理人员参加市护理管理培训班;举办德中临床医学交流项目,10名医师赴德国学习。促进医疗卫生学术交流,协助举办“共建国际化创新型健康湾区”第14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9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承办新视野泌尿外科国际论坛和核医学分子影像发展论坛、核医学分子影像发展论坛以及中山市第三届海峡两岸护理高峰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全市获批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84个,其中国家级33个、省级166个、市级485个,比上年增长11.4%;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执行率97.51%,项目反馈率99.7%;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参与率98.3%、达标率95.1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率99.73%、达标率91.91%。市卫生健康局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组织282人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组织历年结业的培训学员参加结业考核,348人取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医疗卫生科研能力提升 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季明芳团队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上发表题为《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南方一组随机对照筛查试验的中期分析》的原创论文,证实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成员EB病毒相关IgA抗体可有效发现鼻咽癌的高危人群,并筛查出早期无症状鼻咽癌,显著降低筛查人群鼻咽癌的特异死亡率,该论文是中山市肿瘤领域首次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期刊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全年全市医疗卫生科研项目获省卫健委医学科研立项资助项目5个、非资助项目7个,获省中医药局医学科研立项资助项目9个、非资助项目6个;获市科技立项84个,其中重大专项11个、一般项目73个;评定市卫生健康局立项433个,新技术新项目36个;发表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31篇,其中国际会议交流4篇、国家级会议交流39篇;发表学术论文1384篇,其中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26篇、国内核心期刊378篇。 加强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备案及监管 中山市成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29个,其中三级医院4个、二级医院16个、一级医院6个、未定级3个,完成药物试验各类项目受理133个,科研类项目受理审查534个,新技术新项目受理审查123个。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2019年,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家庭医生签约管理信息化系统、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等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小榄人民医院、陈星海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运作,火炬开发区医院、小榄人民医院、陈星海医院、古镇人民医院、东凤人民医院、南区医院、亚太医院、同方医院、东区起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有一生综合门诊部等10个机构开设“网约护理”服务。升级改造全市妇幼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安全建设,落实公立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加强对市卫生健康局政务网站和各级医院网站的建设管理,保障网站消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市卫生健康局政务网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颁发“2018年度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网站与新媒体测评优秀奖”。
【中医药服务质量建设】 2019年,中山市加强中医药服务质量建设,中医类医疗机构发展到143个,建有禤国维、韦贵康、唐祖宣3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构建成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以市中医院为龙头、镇区医院中医科和社区基层中医馆承载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机制,陈星海医院、黄圃人民医院成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实现新跨越。中医体质辨识系统覆盖全市,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为58.3%和60.8%。市中医院开展“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传承和弘扬中医药知识和中医文化,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市中医药学会、港九中医师公会、澳门中医学会举办“弘扬中医国粹,共创健康湾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山)中医药论坛暨青年中医交流活动,来自香港、澳门、中山的青年中医师及中山医务人员等200人参加。改造升级中山市中医院中医文化馆,增设180度弧屏影片展播项目,通过动漫人物、虚拟现实技术(VR)等方式演示中医发展历史、中医药文化、名医典故及中医特色疗法等中医药文化。
【中山市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服务】 2019年12月18日,中山市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服务启动仪式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举行,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小榄人民医院、陈星海医院作为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服务。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局等领导为互联网医院授牌。市卫生健康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全市各医院领导和医务部门、信息部门负责人等120人参加活动。互联网医院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互联网医院云平台,患者通过“健康中山”应用程序(APP)的预约挂号、报告查询、诊间支付等功能,实现一个入口享受线上线下的医疗一体服务、一键诊疗及互联网医院的复诊服务。互联网医院上线服务可节省医患双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慢性病和需要复查随诊的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疾病诊疗方式,方便市民看病就医。 (周雪雁) 医疗卫生监督管理
【医政管理】 2019年,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开展医疗资源发展规划、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与服务利用策略研究工作,探索医疗卫生在新形势下的定位和发展。加快社会办医发展,全市新增开业登记医疗机构137个,其中二级民营专科医院1所。完成全市25所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其中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小榄人民医院、古镇人民医院、火炬开发区医院等15所医院获评为优秀等次。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儿童雾化标准化治疗,建成26家市、镇两级医院儿童智能雾化中心,形成以市属三甲医院牵头、覆盖全市镇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雾化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儿童呼吸疾病治疗水平。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组织开展全市医院感染督查和“回头看”,确保各级医院院感防控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加强药政管理,健全落实医疗机构重点监控用药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督促医疗机构加强国家谈判抗癌药的配备和供应保障;按照清理整顿药房托管“三不”“五个严禁”“五个不允许”要求规范药品供应服务,加强短缺药品监测和保障,强化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强化医患纠纷联席会议调处作用,落实患者投诉举报首办负责制,改善医德医风,做好医患关系调处,推进平安医院建设。 ·资料链接· “三不”即不承包药房、不出租药房、不向营利性企业托管药房。 “五个严禁”即严禁改变药房设置,严禁出租药库,严禁出租药学服务,严禁减少药学设备设施,严禁减少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五个不允许”即不允许与企业发生利益输送,不允许衍生新的以药补医,不允许指定或变相指定配送企业,不允许造成配送企业垄断药品配送,不允许将药学合作、人才培训、药品开发、信息系统建设、劳务输出、企业赞助等与药品供应改革捆绑。
【计划生育家庭服务】 2019年,中山市卫生健康局落实家庭发展奖励扶助制度,发放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生奖励金、计生特别扶助金、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金、节育奖、独生子女保健费41.23万人次共9375.37万元。落实给予农村独生子女户、纯二女结扎户的中考考生加5分照顾政策,1941名考生获得加分。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设,联合市计划生育协会、市健康教育所在大涌镇、民众镇、阜沙镇、横栏镇举办以“牢记为民初心 共建幸福家庭”为主题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扶助咨询暨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活动;组织75名镇区代表到厦门市参加由南京人口培训中心协助举办的人口计生业务培训班。加强家庭发展服务,梳理及优化服务证办理、一二孩生育登记服务及再生育审批等生育服务事项,完成中山市生育服务网上办事系统及子库项目。丰富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文化,与市妇联、市文明办、市教育体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家和万事兴 礼赞新中国”2019年中山市家庭文化节活动;与市计划生育协会、板芙镇人民政府在板芙镇湖洲小学举行2019年“国际家庭日”纪念活动暨中山市计划生育家庭趣味运动会。
【妇幼健康服务】 2019年,中山市加强孕产妇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开展全市孕产妇死亡个案实地调查4次,完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片级、市级评审各2次,孕产妇危重症评审2次,中山市在广东省妇幼信息会上作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经验交流。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全年为1.36万对夫妇提供免费婚前孕前检查服务,妇女增补叶酸2.8万人次,免费产前筛查服务5.45万人次,为2.04万名新生儿提供免费听力筛查服务,为2.08万名新生儿提供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艾滋病毒检测率99.89%,艾滋病阳性产妇用药率及其所生婴儿服药率100%,完成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5.81万人。开展儿童体质促进活动,举办“体质提升、身高促进”主题大型巡讲48场次。实施学龄前儿童体质评估,项目满意度96.9%;举办初级、中级、高级科学育儿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约100人次参加;为辖区6~12个月的小月龄婴幼儿及家长提供亲子课程112课时,服务1680个家庭。组织开展中山市“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及健康儿童示范社区”评选,评定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小榄人民医院、陈星海医院等6个助产机构为市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4个社区为健康儿童示范社区。继续提供计生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在全市2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人工发放避孕药具网点,在邮政报亭设置免费提供药具服务宣传点60个。
【职业健康】 2019年,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完善制度建设,改善职业病防治服务供应,加强危害风险监测,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职业健康服务制度建设,制定《中山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中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服务承诺制度》《职业病危害风险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增强职业病防治服务供应能力,全市有提供服务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9个,并确定14所二甲以上医院为常见职业病提供对症治疗服务。开展职业健康风险监测,对318家重点企业开展工作场所危害监测和调查,收集6个机构的职业健康监测数据4万条,对历年职业性尘肺患者回访246例,回访率77.8%,调查全市165个诊疗机构和41家企业放射工作情况。全市开展职业健康检查13.36万人,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企业3368家;重点行业企业申报率38.1%、定期检测率81.3%、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91.1%、管理人员培训率98.8%;建立职业健康风险量化分析信息系统,对4254家用人单位实现自动分级和风险跟踪;处理市级接受职业健康举报投诉27宗,协助调查申请15宗。开展职业健康专项治理,推动多部门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完成汽车制造企业和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指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机构,培训255名放射工作人员,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100%。
【老龄健康】 2019年,中山市建立完善老龄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印发《中山市特定老年人家庭病床补助经费管理办法》《中山市特定老年人家庭病床专项工作推进方案》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启动全市老龄健康工作暨特定老年人家庭病床服务工作,为特定老年人设置200张家庭病床。年内,东凤医院、广弘康复医院、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选为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火炬开发区博凯社区、东区桃苑社区启动国家级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爱试点项目。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举办中山市医养结合培训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代表等150人次参加培训。开展关爱老年人行动,举办以“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为主题的2019年中山市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举办敬老月系列活动,包括敬老月活动暨健康素养进万家启动仪式、“健康老龄 活力中山”主题的中山市第23届老年人运动会、珠中江第八届老年人体育交流大会、“翰墨飘香,丹青溢彩”2019中山市老年书画作品展、2019年老年体育(柔力球)展示活动等文体活动,举办2019年中山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培训班。推进“银龄安康行动”,为年龄在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中国人寿中山分公司成立“情暖中山关爱基金”子基金“情暖中山·老龄关爱基金”,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综合保障。
【卫生行政审批服务】 2019年,中山市卫生健康局通过改造审批系统,优化审批流程及宣传普及,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全年审批窗口受理业务1.11万件,其中公共场所卫生许可989件,新、改、扩建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93件,放射诊疗许可164件,母婴保健人员技术合格证107件,母婴保健机构11件,医疗机构审批60件,医师执业注册2927件,麻醉药品购用印鉴卡审批19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2件,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审查53件,放射工作人员证178件,广东省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核发98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42件,涉水产品卫生许可177件,护士执业注册6282件,按时办结率100%,办事群众好评率达99%。
【卫生行业综合监督】 2019年,中山市制订《中山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工作方案》,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督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以综合协同监管代替单项监管,统筹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手段,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完成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任务1448单,完结率100%。其中,完成1275单,关闭173单,完成率88.05%;监督完成1405单,完成率97.03%;行政处罚案件179件,案件查处率12.36%。坚持“以案促管”,全市卫生行政处罚1497件,罚没金额298.64万元,监督处罚率14.01%。处理中山美观口腔门诊部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广州友好医院未经批准擅自在登记的执业地点以外开展健康体检活动案,获评为广东省卫生执法案件优秀案例。开展卫生健康行业扫黑除恶斗争,发放扫黑除恶斗争宣传资料3万张,设立卫生系统涉黑涉恶线索举报电话,多渠道收集掌握涉黑涉恶线索,组织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促进行业强化治理。
【公立医院薪酬体制改革】 2019年11月17日,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广东)卫生与健康发展峰会暨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发布会”在广州召开,中山市的改革工作成效案例入选广东省医改十大创新典型。中山市以成为城市公立医院国家试点为契机,通过实施公立医院岗位绩效工资调控制、考核评价制,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保障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等系列措施,率先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两个允许”政策,发挥薪酬制度改革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的支点作用和引导作用。
【卫生计生宣传】 2019年,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健全新闻发布工作机制,每月举办重点传染病防控风险提示新闻发布会(新闻采访),向公众宣传普及防控禽流感、登革热、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资讯,组织新闻发布会(新闻采访)40次。开展全热点宣传,围绕国际护士节、中国医师节、防控登革热、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热点,在《中山日报》进行专版宣传;在中山广播电台播出《打造健康中山》《周五民声直播室》《热点面对面》等节目。开展全动态宣传,在市卫生健康局官方网站发布工作动态192条、通知公告181条;“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263条,关注人数9.06万人。在城区主要的8个交通路口电子屏播放宣传标语、视频广告等91.98万次,在中山广播电视台以“走字幕”、公益广告以及在中山广播电台播放宣传声带等形式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和有关政策。7月11日,在石岐区文化公园举办第30个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设有宣传咨询、义诊、游园、慰问等活动,吸引300人参加。 (周雪雁) 公共卫生
【疾病预防控制】 2019年,中山市推进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控、精神卫生、学校卫生等重点工作。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强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重要信息报送和媒体沟通机制,妥善处置夏秋季登革热、三乡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感染等事件。规范化管理预防接种工作。推进预防接种门诊升级改造,全市预防接种门诊中6个达到AAAAA级、7个达到AAAA级标准。完成“爱心疫苗”活动等相关工作,为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630剂次,全市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报告接种率95%。完善全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逐步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制,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队伍,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加大对结核病耐多药患者治疗与管理工作,将肺结核及耐药肺结核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特定病种。推进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升慢性病防治、性病疫情监测、麻风病防治等公共卫生项目质量。开展全人群死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伤害监测、成人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火炬开发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全市有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2个。
【爱国卫生环境治理】 2019年,中山市开展爱国卫生环境治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卫生村镇“双百”(国家卫生镇覆盖率100%和省卫生村覆盖率100%)创建成果。落实每年一个“爱国卫生月”,每月一次县(市、区)环境卫生整治,每周一次单位、社区、村庄大扫除的“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开展全市统一灭蚊灭鼠行动和春季爱国卫生活动、爱国卫生月活动。至2019年,中山市连续24年获国家卫生城市;小榄镇、古镇镇、沙溪镇、三乡镇、坦洲镇、南头镇再获“国家卫生镇”称号;东升镇、港口镇、民众镇、神湾镇、三角镇、横栏镇、东凤镇、板芙镇、黄圃镇、阜沙镇接受国家卫生镇复审。提升病媒生物防制能力,建立由230人组成的市、镇区两级病媒生物防制专业队伍,并定期邀请省、市病媒生物防制专家进行授课培训。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文明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开展2019年度“卫生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小区”“卫生先进户”创建活动,市气象局等41个单位获评为中山市卫生先进单位,东区远洋城万象花园等36个物业小区获评为中山市卫生先进小区。
【卫生健康教育】 2019年,中山市宣传贯彻“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开展健康促进单位创建、健康素养与烟草流行监测项目,实施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行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行动、健康骨骼倡导行动、爱眼护齿指导行动、健康家庭教育行动“五大行动”。全市建成健康社区(村)36个、健康促进医院13所、健康促进机关44家、健康促进企业80家、健康家庭3.79万户,建成“广东省无烟单位”192家,其中西区入选第三批全国健康促进县(区)试点优秀典型经验。创新健康宣传教育方式,继续推行“社工+义工+专业”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全民‘义’起来,健康一百分”宣传教育活动、健康教育虚拟现实技术(VR)体验直通车等活动,举办心理健康素养提升活动21场、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活动6场、健康骨骼讲座24场、爱眼护齿指导行动24场,开展控烟微视频征集活动并评选出优秀作品10个。6月19—21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在市华侨中学举办全国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培训班,中山市代表作健康教育促进经验发言。2019年,中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1%,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周雪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