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8》 【成文日期】2017-12-31 【点击率】703次 | ||||||||||||||||||
【中山广播电视台概况】 2017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有FM96.7“新闻资讯频率”及FM88.8“环保旅游之声”2套广播频率和公共频道、综合频道、教育频道3套电视自办频道,有“中山新闻”“中山电台”“城市零距离”3个微信公众号,及中山之窗网站和中山手机台APP客户端。调频节目基本覆盖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及澳门全境,每个频率每天播出时长20小时;电视节目覆盖中山全境及澳门地区,全天播出17小时以上。东区城桂路1号的电视大楼集行政办公、电视制作、网络传输、宽频及数字电视前端机房于一体,总面积1.5万平方米,设120平方米、240平方米和600平方米演播厅各1个,有6讯道数字电视转播车和高标准卫星直播车各1辆。广播大楼位于兴中道8号之二,总面积4500平方米,有高标准的直播室、监控室、录音室等,启用先进的电脑自动化音频工作站,内设17个站点。12月,中山广播电视台控股子公司声屏传媒获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全国股转系统”)批准挂牌新三板,成为全国首家整合广播电视台全部传媒经营业务并挂牌的企业。全台员工423人(含下属公司),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本科学历252人,专业技术人员283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65人。
【频率(频道)与栏目】 2017年,FM96.7频率以新闻资讯类节目为主要内容,有《中山广播新闻》《新闻全线搜》《新闻直通车》《周五民声直播室》《庆记茶寮》等节目。其中和政府机构合办,为老百姓服务的节目《周五民声直播室》,搭建起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FM88.8频率以“HAPPY RADIO,快乐888”为口号,主要面向18—50岁的受众群体,全天播出20小时节目,涵盖交通资讯、音乐娱乐、汽车房产、旅游美食等,打造《娱乐双星》《中山美食游》《谈车论驾》《马路通》等品牌节目。 中山电视公共频道以新闻节目、自办服务节目为主打,有《中山新闻》《城市零距离》《超然栋笃》《阿乃驾到》《中山故事》《君享天下》《热点面对面》品牌节目。全年公共频道晚间时段市场份额比上一年增幅11%,连续760天位居中山地区收视冠军,每天40万人实时收看《中山新闻》和《城市零距离》。中山电视综合频道以纪录片、影视剧为主。有戏曲节目《梨园多姿彩》、汇集优秀纪录片的栏目《爱纪录》及“730剧场”和“王牌剧场”电视剧场2个。全年综合频道晚间时段市场份额增幅58%,进入晚间收视、全天收视中山地区前10名。中山电视教育频道放眼社会大教育,分享学习乐趣,开启智慧人生。主要有少儿栏目《小龙乐园》《小龙卡通》,包含教育信息、科普资讯、文化博览及纪录片等精彩节目。
【广播电视宣传】 2017年,中山广播电视台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分开,独立经营。整合各频道、频率采编人才、资源。总编室发挥宣传业务“指挥中枢”作用,成为频率频道的运作管理“核心”、新闻业务管理“核心”和内容生产节目播出协调“中心”。《中山广播新闻》《中山新闻》及各新媒体平台推出“全媒体聚焦两会”,重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开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专栏,宣传中山在“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中的发展成就;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十九大”等专栏,宣传报道党的十九大。推出关于组团式发展战略系列报道、专家解读、领导访谈等,“中山发布”微信平台推出“组团发展·微访谈”视频直播,开创政论式微访谈直播新形态。市广播电视台和市政务办独家合作的《你好,12345》栏目全年播出新闻65条,督促基层各部门、关切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呼声、促进社会善治;《周五民声直播室》举办50期,上线嘉宾150人,接听群众电话393个,帮助解决市民热点难题;电视问政直播节目《热点面对面》,实现中山手机台的同步移动客户端直播。 2017年10月,中山广播电视台把做好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作为新闻宣传战线的头等大事,保障安全生产、安全播出、网络安全、设施安全,依托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组织策划宣传报道。通过动态新闻、专题报道、系列专栏、人物专访、新媒体直播、公益广告、纪录片、广播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呈现十八大以来中山各方面成就。播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稿件400多条。全媒体平台重点推出电视系列访谈《伊访谈 我们这五年》7集、推出电视深度报道《湾区时代——国家战略下的机遇与挑战》5集、广播人物专访《五年说变化》等系列主题宣传,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等央媒做好宣传工作,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城市新跨越——伟人故里 和美中山》节目直播,在腾讯网的播放量累计超84万次。中山手机台APP作为首批38家党媒客户端之一,签约入驻“全国党媒公共平台”。十九大期间,依托平台联合全国党媒客户端,通过HTML5、短视频、航拍等融媒体产品,展现中国、广东、中山的发展成就。十九大闭幕后,重点聚焦全市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注宣讲活动,记者走基层访谈,广播电视加大力度展播公益广告,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手法推送直播机关活动。
【全媒体融合传播】 2017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打破传统广播电视生产理念和传播方式的局限,扩大传统媒体影响力,加速发展新兴媒体,构建以台、网、微、端为一体的全媒体格局,在拓展传播渠道、提质传播内容、强化主流媒体舆论阵地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至年底,《城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有粉丝39.8万人,《中山新闻》微信公众号粉丝8.3万人。“中山新闻APP”升级打造成“中山手机台APP”,并于5月14日上线,平均日安装量300人次,累计安装量约25万人次。2014年4月上线的“中山发布”微信平台有粉丝近80万人,坚持每天发布推文,平均每周阅读量超100万人次,全年推送文章2125篇,总字数209万,阅读量5818万人次,累计点赞量41万人次,有63篇文章获“10万+”阅读量。开通实时公交、实时路况、预约挂号、违章查询等14项线上便民服务。在人民网发布的《2017年城市政务新媒体指数报告》中,“中山发布”传播力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名,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连续3年获广东最具传播力政务微信公众号等称号。 2017年8月23日和27日,台风“天鸽”“帕卡”接连袭击珠江口,市广播电视台启动“全媒体”报道。台属各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台风信息,收集市民的图片、视频等信息供各平台使用。广播直播时间超13小时,连线50多次,播发各种相关信息320条,FM88.8在“蜻蜓广播FM”网络平台收听人数99.09万人次,当天排名全国第三位。电视公共频道、综合频道不间断走字幕47小时,更新信息57条,插播稿件90条,《中山新闻》收视市场份额37%,《城市零距离》44.46%,创年度新高。中山手机台APP“直击台风”网络直播13小时,发布各类资讯300条,直播点看率20.8万人次,居全市媒体传播平台第一位。直播信号接入省台的“触电新闻直播间”。8月27日中午,台风“帕卡”登陆后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线报道,通过央媒展现中山人民应对台风袭击情景。台风过后,中山广播电视台、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公益行动,招募社会志愿者看望台风中受损困难户,带领志愿者进校园、进社区淸扫断树落叶,呼吁市民参与“城市零距离爱心基金”灾后重建善款募捐,共筹得善款1.21万元,用于台风灾后救援复产及帮扶受灾群众。“追风”报道及灾后志愿救助行动获中央组织部《组工信息》表扬。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2017年,中山广播电视台在经营工作上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控股子公司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声屏传媒”)在股份制改制的基础上,理顺管理机制、整合内部业务、申报挂牌“新三板”。4月,声屏传媒向全国股转系统提交申报“新三板”挂牌材料,成为国有企业文化体制改革获得审批备案的文化企业之一。12月29日,声屏传媒获得全国股转系统批复同意挂牌新三板,成为2017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挂牌的唯一一家国有文化企业。完成股份制改制、独立经营,合并报表传媒业务收入1.21亿元。 2017年,声屏传媒为雅居乐、美的地产、碧桂园等客户策划“吃豆人”竞技活动、“少儿春晚”“寻味中山”等大型社会活动,拉动广告客户、媒体观众、目标消费者等多方互动。全年各项活动和展会收入2399万元,占总收入20%。除常规车展外,代理《中国新歌声》中山赛区选拔赛,在传统的经营淡季,营收237万元;承接2017年中山市非公经济凤凰奖晚会和2017年广东省“6·26”国际禁毒日大型宣传活动2个;与市旅游局联合主办“品美食 游中山”2017中山旅游文化嘉年华活动,合作举办拳王争霸赛、马拉松赛、西区养生节等赛事和活动。 2017年,声屏传媒影视制作业务包括纪录片创作和广播电视节目创作2部分,收入2731万元,占总收入22%。承接东莞市委宣传部、广汽集团、小榄招商片、《警察的故事》等大型纪录片项目,总收入超720万元;承接中山广播电视台非新闻类全部广播和电视节目创作。12月29日,与中广天择传媒在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办全国粤语区市县广播电视台节目交流研讨会,吸引42家省内外电视台和影视制作企业参加,与会嘉宾超100人。与中广天择传媒合作,提供粤语节目创作和包装服务,将节目销售到粤语地区。声屏教育培训板块完成人员架构和课程体系搭建,旗下的小榄影声教育公司在暑假全面开放。全年培训教育板块年收入接近200万元。 2017年,声屏传媒开展资本运作,以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选择广东省广电网络全资子公司——广东弘图广电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融资1789万元。年初,与中山广播电视台、弘图投资联合出资成立“翠亨二号影视投资基金”,基金规模3000万元。尝试影视剧和演唱会等业务投资。年内投拍电视剧《兵临棋下》,承接香港歌手张学友演唱会。
【广播电视技术升级和保障】 2017年,中山广播电视台全年完成各类录直播节目超900场次,实现安全播出“零责任事故”。通过技术创新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全年用电量比上年减少30万度。技术部研发一套人工智能悬挂高清摄像系统,解决600平方米演播厅高机位拍摄需求。在1月26日慈善万人行义演直播晚会中,人工智能悬挂高清摄像系统首次投入使用。完成6讯道转播车视音频系统从标清到高清的升级改造,完成120平方米、240平方米直播室的新闻直播链路升级改造,路况监控系统视频信号扩充至37路;扩容升级4G直播服务器,提升信号传输能力。蓝光媒资离线存储系统上线运行,对珍贵历史磁带资料进行离线、在线双备份,并实现高标清视频文件存储管理,全年上载影音资料4900条。配合政府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建立4K超高清技术团队,搭建4K超高清节目制作实验室。
【收听收视】 2017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是广东省收视同比上升幅度最高的城市台。晚间6小时整体市场份额逆势增长15.7%,比上年增长16.3%,创10年来最好成绩,份额增长超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市场份额在广东省排名第五位。公共频道2016年、2017年全天收视、晚间收视在中山地区100个频道中排名第一位;综合频道在10月全天收视、晚间收视冲进中山地区前十名。广播市场份额量63.6%,比上半年增长1%,是2011—2017年的最高份额。
【精品创作】 2017年,中山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作品获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28个。“城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获“华南十佳自媒体”称号。旗下声屏传媒公司纪录片创作中心的《医院里的故事》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纪录片《骑行远方》获第13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最具体育精神作品奖,在第35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总决赛获“体育与残疾人”单元提名奖,成为首获国际专业奖项的中山原创纪录片。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东日”暨南派纪录片创优扶持交流会上,《味道中山》获评为中国南派优秀纪录片经典作品,《警察的故事》和《候鸟·汽车工程师》获南派纪录片好作品和优秀作品奖。《香山商帮》获评为第23届中国纪录片短片好作品,并入围2017“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获第54届亚太广播联盟奖特别奖——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奖纪录片类提名奖。
中山广播电视台2017年度国际专业奖项获奖作品
【广播电视公益宣传】 2017年,中山广播电视台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公益广告优秀传播机构”称号,连续4年获国家和省公益广告扶持资金。全年策划制作广播电视公益广告40条,各频率、频道每日累计播出77分钟。电视公益广告《我歌唱·我健康》获全国禁毒公益广告作品电视作品优秀奖。电视公益广告《后羿射日·后传》获“全国知识产权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评审活动”优秀作品奖,中山市广播电视台成为全国唯一获此奖项的地级市媒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