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201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8》 【成文日期】2017-12-31 【点击率】746次

【文化事业概况】 2017年,中山市文广新系统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改革文化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专注文艺创作,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全市数字农家书屋覆盖率100%,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简称“市文广新局”)获评为全国农家书屋全面建设十周年先进集体。市文广新局驻东区中山三路26号市政府第二办公区4楼。

 

【公共文化服务提升】 2017年9月,中山纪念图书馆主体建筑封顶,内部装修工程施工,艺术装饰项目完成立项。市文广新局举办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专题培训班,300人参加。12月,赴北京申报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年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286.54元。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组织专家对“中山文化云”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和完善,并提交项目建设申报。全年“文化中山”数字电视总访问数35万户,总点击数135万次;微信公众号“文化中山”上线运营,粉丝量15万人;手机版“你点我送”中山文化惠民通配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43项196场。制定《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细则》,修订《中山市文广新局资助业余文艺团体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实施办法》,资助48个业余文艺团体送戏下乡276场。“全民阅读”广泛展开,4月举办的“书香中山”读书月活动期间,市图书馆精选500册图书开展“书香中山图书e漂流活动”,供市民挑选漂流,依托微信平台,从市文化馆为起点面向全市线下漂流阅读,线上分享阅读心得,实现科技与阅读交融。全年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203场,2.7万人次参与。5月,举办第三届“博爱100”社区公益文化创投大赛,评选出293个优秀项目以及10个最强公益电视决赛项目。

 

【文化惠民】 2017年,中山市组织举办2017新春广场文艺汇演、“新年步步高”跨年晚会、“市民大舞台”展演、第十五届中山读书月暨“书香中山”2017文化志愿者在行动、“跟着名家诵诗文”全国少年儿童诵读大赛、“绿色暑假,缤纷文化”、中山市第五届戏剧曲艺花会、2017年“粤剧文化周”、2017年“中山合唱季”“讴歌劳动美·传递正能量”职工文艺展演等大型文化惠民活动100场,全年共组织文化活动6000场次,惠及群众超100万人次。“书香中山”2017文化志愿者系列活动推出主题活动133项。组织文化志愿服务培训249场,累计培训文化志愿者1.07万人次。“市民大舞台”继续采用每月一个主题、一场海选、一场展演、一次电视录播的“四个一”运作模式,向社会公开征集热心公益、热爱艺术,并且具有一定艺术鉴赏力和客观公正精神的大众评委形成评委团,采用大众评委和专家评委打分相结合的方式,决定最终的获奖节目,打造“市民大舞台”,办成公平公正、贴近大众的文化惠民活动,实现“市民舞台百姓做主”;全年累计吸引5000位涵盖老中青少幼各个年龄层的市民报名参赛。2017年“中山合唱季”通过组织高水平、群众性、专业化的各种合唱活动,用合唱艺术的活动载体,搭建更多活动平台,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合唱事业,带动提升城市合唱艺术发展水平。2017年“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活动秉承“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理念,合理配置公共文化教育资源,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向包括异地务工人员子弟在内的50万名青少年提供公益艺术教育。

 

【公共图书服务】 2017年,中山市推进中山纪念图书馆建设。“市民选书、政府买单”活动成为阅读惠民新模式,年内扩大活动规模,市财政核拨活动经费200万元,覆盖范围延伸到全市13家分馆,参与书店增加至6家,超70万人次参与,共选购图书6.89万册。

 

【文化遗产保护】 2017年,《中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2月,孙中山研究院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挂牌成立。3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编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山文献》第一辑共56册。5月,市文广新局编纂并经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珍藏中山——中山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精品图集》。岐澳古道保护工作取得进展,制定《岐澳古道保护活化利用工作方案》,编写《岐澳古道沿线人文资源调查报告》。完成《关于张文湛及古鹤张氏的调查报告》《关于张文湛生平的调查报告》《张文湛及其家族专题展大纲(初稿)》的撰写(张文湛(1858—1894),出生于香山县古鹤村,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华人留学生)。开展中山纪念中学旧址、长洲黄氏大宗祠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开展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九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完成中山纪念中学旧址、西山寺、石岐太平堂等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验收。全面排查文物安全隐患,实地检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果,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活动5个;市文广新局制定《中山市粤剧保护传承发展实施方案》;完成“石岐赛龙舟”传承人纪录片拍摄;获2017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共156万元、2018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共46万元、2018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共171.69万元,合计373.69万元;评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名(分别是小榄洪拳传承人杨金池、小榄花灯制作技艺传承人何汉章、三角麒麟舞传承人赖就芳、长洲扒仙艇习俗传承人黄仲钧);举办2017年中山市非遗管理培训班,180人参加培训。6月,在南朗镇举办第十一届中山市民歌民谣大赛,20个镇区共43个节目参赛。7月,与中山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联合在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永芳堂举办“孙中山与中西文化”研习营,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澳门三地七家单位的学者、博士、硕士及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研究人员20多人,就“孙中山与中西文化”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推出“纪念孙中山”主题展览9个;举办孙中山诞辰151周年和逝世92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完成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智慧博物馆一期项目建设和二期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传承红色文化,协助市委组织部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杨殷烈士革命精神座谈会,完成杨殷故居常态化开放及重新布展工作。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全年开发文创产品11种(笃爱镜、博爱匙扣、挂包匙扣、茶杯、定制矿泉水、红木书签、开瓶器、红木手机架、孙中山徽、红木手机座、冰箱贴),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4.9%。全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及市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70多万人。

 

【广播影视行业管理】 2017年7月31日,中山市文广新局举办全市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专题培训班,中山广播电视台、中山网、省广电网络公司中山分公司骨干人员,各镇区广播电视台站负责人,市安全播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人员,局机关科室相关人员等共40人参加培训,提高全市广播电视系统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组织开展“互联网电视终端安装非法境外电视频道软件”专项执法检查,打击黑广播违法行动,取缔黑广播14宗。3月,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培训班,各数字影院负责人(经理),农村电影放映单位等参加培训。全面检查全市影院票务系统。全市有数字影院57家,全年票房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38%。举办“公益电影进万家”活动,在市城区、板芙、民众、阜沙、横栏等地影院购买公益电影通兑券7100张发放给村民观影。在广电网络平台上开通免费电影点播专区,全年农村电影放映2100场,中山市入选广东省公益电影放映试点市。全年组织参加国家和省优秀影视作品、广播电视好新闻、优秀公益广告等项目评选,中山共获省级以上奖项26个。

 

2017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中山获奖作品目录

序号 参评单位 类别 作品标题 播出时间 获奖类别
1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短消息 1分38秒短视频24小时过千万阅读量 十九大代表闫文静解读报告受网民热捧 10月20日 广播新闻一等奖
2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少儿节目 我们发明的“好帮手” 7月30日 广播专题一等奖
3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短消息 突破外国技术垄断 中山造出全国首台移动式城市垃圾破碎机 9月13日 广播新闻二等奖
4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系列、连续及组合报道 博爱之城——写给中山市“慈善万人行”30周年 2月11日 广播新闻二等奖
5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公益广告节目 文明交通之学艺下山篇 1月16日 广播专题二等奖
6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长消息 中山今天提诉全省第一宗海洋环境污染公益案,破坏环境将承担刑责以及赔偿 7月3日 广播新闻三等奖
7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新闻专题 用心血灌溉花朵的人们——记中山机关委的“校外辅导员” 7月7日 广播新闻三等奖
8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公众性节目 “全国冠军”是这样“炼”成的 10月12日 广播专题三等奖
9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知识性节目 聪明的桥卫士 4月6日 广播专题三等奖
10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原创歌曲 《快乐日》 12月18日 广播文艺三等奖
11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主持作品 舌尖上的贺年美食 1月27日 广播播音主持三等奖
12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消息 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今天动工 12月21日 电视新闻二等奖
13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评论 创建文明城市是“面子工程” 12月26日 电视新闻二等奖
14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2017年2月11日《中山新闻》 2月11日 电视新闻二等奖
15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纪录片 《“候鸟”汽车工程师》 12月28日 电视专题二等奖
16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专题片 《骑行远方》 3月24日 电视专题二等奖
17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公益广告节目 《健康中国 永不止步》 9月19日 电视专题二等奖
18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短消息 中山首次借助混合现实技术做手术 8月8日 电视新闻三等奖
19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消息 小榄老伯遭遇车祸 路过公交车化身“救护车” 2月8日 电视新闻三等奖
20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消息 电梯不再困人!全国首台旧楼加装自动解困物联电梯今日落成 12月1日 电视新闻三等奖
21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系列、连续及组合报道 《我身边的好人》 9月14日 电视新闻三等奖
22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专题 音乐声里 播种阳光 9月10日 电视新闻三等奖
23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播音作品 中山新闻2017年11月17日 11月17日 电视播音主持三等奖
24 中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主持作品 《君享天下》之探秘老挝 6月10日 电视播音主持三等奖
25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电视社科理论论文 城市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10月25日 社科论文二等奖
26 中山广播电视台 广播电视社科理论论文 浅谈纪录片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8月28日 社科论文三等奖

 

【文化巡展交流】 2017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与深圳图书馆合作举办《“革命空军之父”杨仙逸及其家族》展览、与台北市大埔县同乡会会堂合作举办《爱国护侨——陈耀垣先生纪念图片展览》、与广州市黄花岗公园合作举办《志在冲天——“革命空军之父”杨仙逸纪念展览》、与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合作举办《孙中山先生卫士队长的传奇人生——姚观顺将军纪念展》、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管理处合作举办《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孙中山家风展》、与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合作举办《孙中山与翠亨村》展览、与重庆宋庆龄旧居纪念馆合作举办《孙中山卫士队长姚观顺将军生平展》、与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合作举办《翠亨四杰——孙中山、陆皓东、杨鹤龄、杨心如史迹展》、与英国中山同乡会合作举办《孙中山与翠亨村》展览和《孙中山邮票展》、与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合作举办《陈耀垣先生纪念展览》、与云南昭通市博物馆合作举办《孙中山廉政思想及实践展》《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合作举办《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孙中山家风展》、与广州黄花岗公园合作举办《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合共外出展览15个。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中山市博物馆于4月19日、6月30日、12月6日组织《幽上一默——方成漫画展》分别到阳江市博物馆、新疆龟兹研究院、嘉兴美术馆等地巡展。5月4日和7月7日与江门市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金山伯的荣耀——近代广东侨汇展》《碧血丹心——华侨与抗战专题展》2个专题展览,3万人观展。4月8日和9月12日《“恒久的收藏 声音的记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藏品展》到顺德区博物馆和珠海市博物馆展出。6月25—28日组织中山市民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博物馆高峰论坛——博物馆新世代”学术论坛、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届两岸孙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联合中山市公共文化促进会、中山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6月24—28日在台北举办《中山缘·两岸情——中山、台北书画作品交流展》,展出两地100位书画艺术名家作品180幅,获社会各界好评。

 

【第十届中山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 2017年8月17日,2017第十届中国(中山)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在中山市博览中心和广东游戏游艺文化产业城会展中心举行。展会规模为历届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文化底蕴最深,超过450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整个展期观众6万人次。到访的专业买家采购商2.3万人,有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荷兰、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20个国家及地区的海外参观团体到访采购。贸易成交额35.1亿元,参展企业数量、贸易成交额分别比上届增长12.5%和4.77%。

 

【2017广东(中山)文化创意博览交易会】 201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2017广东(中山)文化创意博览交易会在中山市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举行。策展联动单位34家,参展商超过100家,进场参观人数超过9万人次。交易会由广东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山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共同主办,以“文化引领,创意远航”为主题,挖掘中山极具本土特色企业的文化创意产品,并结合红博城优势,从“文创企品,展示交易”“交流互动,驱动创新”“休闲娱乐,推广普及”三个方面推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展会面积3万平方米,参展行业涵盖园区规划设计、信息服务、传统艺术、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文化休闲旅游等多个行业。主题展区的3个展区分别为文化创意综合区、学院文创风采区、科技创新体验区,其中,文化创意综合区主要展示国内、中国台湾、国际知名高端文创企业、机构等单位及其产品,同时展出引进的国内外前沿文创机构及产品、设计师,提供集中展示体验和促进交易的大舞台;学院文创风采区整合中山中高等院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中专、中山技师学院以及中山的几大教育机构参展,展示当代最潮流、最鲜活的文创成果;科技创新体验区集中展示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前沿科技作品,展示创新科技、VR技术、机器人、游戏游艺产品及新式体验。

 

【市文广新局获评全国农家书屋全面建设十周年先进集体】 2017年12月,中山市文广新局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全国农家书屋全面建设十周年先进集体”称号。10年来,市文广新局高标准高要求指导全市农家书屋建设,2009年中山市实现行政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中山成为广东省首个实现全覆盖的地级市。全市有276家农家书屋,每家书屋平均面积超过90平方米,是省标准的4.5倍;平均藏书量超3000册,是省标准的2倍多。每家农家书屋配备可连接互联网的电脑6台,是省标准的1.5倍;并提供免费无线WIFI服务及高效完善的书屋硬件基础设施。每年安排专门经费,邀请省内外图书馆资深专家对全市各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引导镇区开展购买服务等方法,充实服务人员队伍,保障书屋具有专业稳固的服务队伍。注重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指导各书屋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总分馆建设工作,实现图书通借通还,把市、镇区两级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数字资源引入书屋。引导各镇区改善书屋的设施和阅读环境与创新书屋服务形式,满足乡村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中山小榄镇永宁书屋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中山三乡桥头村郑宇鸿获“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称号。三乡、坦洲等13个农家书屋成为广东省创新管理项目试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杨殷烈士革命精神座谈会】 2017年12月12日,由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杨殷烈士革命精神座谈会”在中山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杨殷烈士后人与专家学者参观杨殷故居和《用生命捍卫信仰——杨殷烈士纪念》展览。展览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分“革命先驱起翠亨”“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党的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党的情报工作的重要开拓者”“革命家风代代传”“永恒的纪念”6部分全面系统介绍杨殷烈士的生平史迹,展现杨殷烈士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对党忠诚、舍己为党、无私奉献的崇高革命精神。

 

【中山自助图书馆开馆】 2017年12月22日,中山首批4个城区街头自助图书馆开馆仪式在中山五路华润万家广场东区自助图书馆旁举行,东区、南区、西区和石岐区4个自助图书馆开馆使用。自助图书馆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读者自助阅读的创新服务模式。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读者服务自助化,办证、借还书都由读者自主完成。自助图书馆设有门禁,读者凭身份证或读者证刷卡进入馆内。每个自助图书馆有馆藏图书5000册,涵盖少儿读物、教育、艺术、文学、历史、地理、医学、哲学、农业等内容。馆内设有自助办证机与自助借书机,读者只需携带二代身份证,即可自助办理自助借书证,借书证具有借书、还书、查询、续借等功能。每个自助图书馆面积60—320平方米不等,内设阅读台椅,环境舒适;每天8:00—24:00向市民免费开放。

(高丽然 黄明奋)

上一篇: 档案·地方志(201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文艺创作(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