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566次 | |||
【中山广播电视台概况】 2013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有FM96.7“新闻资讯频率”及FM88.8“环保旅游之声”2套广播频率,公共频道、综合频道、教育频道3套电视自办频道以及“中山声屏网”网站。中山广播电视讯号可覆盖珠江三角洲西岸各县市、澳门地区和香港部分地区。电视大楼位于中山市东区城桂路1号,总面积1.5万平方米,设有600平方米、240平方米、120平方米演播厅各1个,配备六讯道数字电视转播车、高标准的卫星直播车各1辆,满足大型室内外晚会和活动的直播录制需要。广播大楼位于东区兴中道8号之二,总面积4500平方米,内设有直播室2个、演播室1个、录音室7个。
【频道与栏目】 2013年,FM96.7频率推出《居家攻略》《理财通》《轻松英语一分钟》《感动中山声音》等小栏目,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品牌栏目《庆记茶寮》是市、省粤语广播小品知名品牌,至年底累计播出5000集。FM88.8频率以活动助推节目,收听率持续攀升,市场份额为34.6%,居本地区首位。《888剧场》《快乐同途》《高校广播联盟》《888生活杂志》《遇见音乐》等节目收听率、广告搭载量有所突破;《娱乐双星》《马路通》《中山美食游》《谈车论驾》等品牌节目收视率继续保持领先态势。
生活服务类节目《马路通》成立的士报料队,加入泛珠三角交通广播区域协作网,发挥广播媒体应急功能和优势,有效协助完成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交通疏导工作,成为市交警应急预案六大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常规及应急交通信息服务。中山电视公共频道主打自办品牌栏目有《中山电视新闻》《城市零距离》《中山故事》《超然栋笃》《阿乃驾到》等。全年有9个月收视率位居中山主要竞争频道第一,领先香港电视翡翠频道(TVB)和珠江频道,打破历来中山人爱看香港台的收视习惯。《中山电视新闻》全年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分别为5%和19.07%,在同时段领先于其他落地频道。中山电视综合频道打造《全民K歌榜》《辣妈总动员》《妍有酱醋茶》《保姆至叻星》等综艺节目,开设有王牌、合家欢等七大剧场。全年平均收视率9%,比上年同期上升50%,收视排名由上年第15位升至第6位。中山电视教育频道有《教育视窗》《小龙乐园》《养生》《科普大篷车》等文化、科技类自办节目,频道全天收视份额上升19.4%。从10月起,教育频道增加栏目在模拟频道播出,收视率和广告搭载量得到提升。
【中山声屏网】 2013年,中山声屏网改版升级,成为视音频综合性网站。网站速度、页面设计、资讯量和栏目设置展现新貌,功能渐趋完善,网站内容增加汽车、房地产、商会、美食、网购等生活服务资讯。网站先后举办“中山市首届青年创业大赛”“紫园中秋迎月夜”“太古璀璨夜”“我为‘两建’献计策”等活动,提升影响力与美誉度,实现台网合作互利共赢。网站探索新媒体发展之路,开通微信新闻、城市零距离微信推送报料平台等,研发客户端产品,奠定新媒体布局和发展基础。
【广播电视宣传】 2013年,中山广播电视台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提高舆论引导力,推出“同心共筑中国梦”“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翠亨新区建设发展”“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等主题报道。配合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三百”计划、创建文明城市、雨污分流等中心工作,《中山广播新闻》《周五民生直播室》《中山电视新闻》《城市零距离》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相继开办20个系列小专栏。《中山广播新闻》和《中山电视新闻》实现3G直播常态化,增强新闻时效性和现场感。在5月8日暴雨围城新闻报道中,中山广播电视台启动应急预案:广播、电视记者奔赴现场,报道雨情和路况信息。《中山广播新闻》、FM96.7的《中山广播新闻》、FM88.8频率的《马路通》、公共频道《中山电视新闻》和《城市零距离》等栏目启动应对暴雨特别直播节目。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间断为市民提供路况信息,为疏导交通服务。推出《2013·我在基层》系列活动,与“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结合,以记者深入农村体验的方式,报道展现干部群众的真善美。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驻中山的中央和省媒体、市媒体,在中山24个镇区开展走基层活动,中山广播电视台派出广播、电视记者全程参与,关注中山新发展和新变化。
【纪录片创作】 2013年,中山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中心与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合作拍摄,独立完成制作《一方收藏》之“情迷公仔”“醉心莞香”“广彩情缘”3集节目并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10月7日在中山电视公共频道播出。打造纪录片播出季,首播时间为公共频道逢周一至周六22:20。其中,《港澳中山人》(22集)和《味道中山》(6集)系列,分别在8月和10月纪录片播出季中展播。首次与镇区(站)合作打造21集纪录片《家在中山》,在纪录片播出季中展播。与市外事侨务局联合打造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海外中山人》美洲系列在美国、巴西、古巴3个国家拍摄,采访40位海外中山人,于年底完成拍摄工作。
【产业发展】 2013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整合媒体自身资源优势,利用品牌栏目、品牌活动影响力撬动市场,利用捆绑战略吸引客户,创新营销模式,为客户打造强势广告投放平台。策划举办“东南亚美食节”“梦想列车主题乐园”“松鼠乐园萌动全城”“好声音巨星演唱会”和第二届中山(西区)汽车博览会等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增强广告经营效益,全年广告经营创收共1.46亿元,其中电视广告经营收入1.17亿元,广播广告收入0.29亿元。下属的安全防范卓越系统公司利用台网络及技术优势,完成中山市公安局监控中心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升级改造工程并通过验收;完成中山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造工程;公司中标广发银行小榄绩东支行视频监控系统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全年安全防范卓越系统公司创收约570万元。公共信息电视系统建成利用光纤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新型媒体,全市范围内铺设使用户外终端约500台,分布在宾馆、酒楼、商场、超市、医院、逢源商业街等场所,并开始进入社区。“孙海涛工作室”完成“3·28”招商引资、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翠亨新区、“和美中山”等形象宣传片以及《中秋》等专题片制作,展示中山优势,开辟经营创收新渠道。影声广播电视培训中心3月迁往东区齐乐路,中心开设有小主持、声乐、器乐、绘画、棋类、羽毛球、游泳等课程。
【技术升级改造】 2013年,中山广播电视台完成新闻直播技术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并通过验收。中山广播电视台技术中心自行完成安装FM96.7直播室数字直播调音台和广播5.1系统,完成广播演播室改造后录音系统安装调试。电视大楼九楼120平方米新闻演播室改造通过验收,电视总控系统、硬盘播出系统以及高、标清兼容数字插播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完成对新闻直播区演播室出像灯光系统改造,新闻直播系统实现UPS、市电自动切换。完成五桂山模拟电视信号和马山地面数字电视播出信号监控报警系统建设,完成西山监测机房防雷工程建设,保障电视信号安全播出。
【精品创作】 在2013年评选和揭晓各类奖项中,中山广播电视台精品创作工作获多项荣誉。其中《中山故事》被评为“2013全国电视十大优秀栏目”,广播少儿节目《神奇的袋子——探秘神舟九号残留食品处理器》获2012年度全国经济广播优秀节目评析新闻访谈类节目一等奖。在第26届全国对台港澳广播节目作品评奖活动中,4件作品获奖,其中系列报道《十五年 十五人》获港澳类作品一等奖。在“2012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活动中,25件作品获奖,其中电视系列报道《中山沙溪聚集事件追踪》、电视社教节目《中山故事》、广播少儿节目《神奇的袋子——探秘神舟九号残留食品处理器》、广播音乐节目《神话中国》、广播文学节目《大地之母的颂歌》等5件作品获一等奖。《味道中山》获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东日”发现广东二等奖,《天山脚下的“援疆妈妈”》获2013“广东日”中国南派纪录片二等奖。
【“中国梦”的立体传播】 2013年,中山电视公共频道在《中山电视新闻》中设置“同心共筑中国梦”大型电视系列报道,完成《中国梦 也是百姓梦》《薛晓峰接受广东电视台专访:畅谈实现“中国梦”》等100条宣传报道。10—11月,《城市零距离》把视角对准普通市民,完成《圆梦行:网坛有女初长成 父母甘为人梯助圆梦》《圆梦行:90后CEO “飞”比寻常的电商创业路》等报道。FM96.7频率围绕“中国梦”主题展开系列宣传采访报道,《中山广播新闻》节目开辟“中国梦·我的梦”栏目、系列访谈“中国梦——对话中山名企筑梦人”等,全年播出相关稿件200多篇;《新闻直通车》节目开设“中国梦中山新发展——镇区领导访谈录”栏目,从5月29日起,逢星期三上午10:00点到11:00点,分别邀请24个镇区党政主要领导走进直播室,围绕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节目主持展开互动访谈。FM88.8频率以《高校广播联盟》《点播心情》《888剧场》等节目为载体,推出“青春梦飞扬”“平凡人的中国梦”“中国梦·圆梦中山”等特别策划,播出原创广播剧《那年的月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