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2》 【成文日期】2011-12-01 【点击率】1321次 | |||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 2011年,中山日报报业集团辖下媒体有《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画刊》、中山网和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山出版有限公司。集团总资产1.9亿元,总收入1.2亿元。中山网周访问量170万次。集团主办的第三届中山书展被写入中共中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作为“中山文化品牌”给予肯定。《中山商报》《关爱独居老人》系列报道获2010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首个中山书学博士工作站在中山日报社4楼大厅挂牌成立并运营。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总部位于中山路五路1号。 【《中山日报》】 2011年,中山日报社树立精品意识,探索差异化发展方式,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和引导读者,打造主流责任媒体。策划人文项目《华侨华人与辛亥百年》,寻访孙中山先生海外革命足迹,带领读者了解海外华侨华人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在采访的基础上创作出版报告文学书籍《梦回东方——华侨华人百年心灵史》获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联合海内外30家华文媒体推出《“世纪之魅——孙中山”辛亥百年典藏百版纪念特刊》,记录孙中山先生革命生涯和反映全球华人华侨纪念辛亥百年的重要活动。5月16日起,在台湾《旺报》开辟中山新闻专版,以“报中报”形式在台湾出版常规内容37期,每期发行22万份;出版增刊、特刊(包括中山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内容)14期,共刊登文章和图片约200篇。制作《幸福中山》、《发展的力量》、《城轨时代》等特刊,推出《迎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建设幸福中山,绿化和美家园》、《中山党史人物》、《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文化强市》、《走基层看转型》、《中山交通调查报告》等系列报道。 【《中山商报》】 2011年,《中山商报》围绕“服务市民,关注民生”聚焦本地民生新闻,以责任与公信力为核心,履行媒体责任。开辟《请您点》、《帮您办》、《资讯通》等互动民生新闻版面。推出针对城区多条道路实施单行的系列报道,记录市委、市政府加快解决城区公交线路、路网建设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出救助重病女孩小梅珍和“微笑女生”邱翠婷两组公益报道,呼吁社会挽救生命。刊登镇区店铺非法设置老虎机、“穿衣戴帽”工程使用违规材料、“黑救护车”等调查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设理财周刊和消费周刊,刊登《楼市重磅》、《生活在别墅》、《博爱西CLD中的泰风情》、《飞一般踩盘》、《楼市向西》、《妙恋小清新》、《时尚买手》、《云淡风轻文艺范》、《民间记忆》、《城市公园》等专题报道。 【“中山网”】 2011年,中山网围绕“打造全媒体强势平台”的目标,与新浪云视频合作,提高视频节目质量,探索全媒体融合模式。利用图文直播方式报道中共中山市委员会第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百年辛亥百媒行”启动仪式、翠亨论坛等活动,体现网站报道优势。开设《世纪之魅孙中山》、《百年辛亥》、《翠亨论坛》、《岐江游》、《全民修身行动》等专题网页。升级集团系列报刊网上数字报阅读平台,兼容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等多种浏览器。邀请薛晓峰、黄树安、韩泽生、唐颖、谭培安、殷昭举等市领导到中山网络问政平台《热点对话》栏目,与网民交流民生话题。借助论坛、社区等渠道,搭建网民与政府互动的平台,发挥“倾听民声、汇聚民智”作用。网上商城“惠悦淘”上线运行,搭建成为报业的网购平台。 【《梦回东方——华侨华人百年心灵史》】 《梦回东方——华侨华人百年心灵史》由广东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山市外事侨务局共同策划,由中山日报社的郑万里、苏小红、陈恒才、冷启迪、杨彦华等人共同创作。创作组沿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足迹,赴亚洲、欧洲、北美洲的20多个城市,采访当地的专家学者、辛亥名人后裔和侨领侨商200多人,展现他们150年来的心路历程。该书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分别以简体字和繁体字2种版本出版,在北京、夏威夷、旧金山、纽约、温哥华、新加坡等地举行首发仪式。 【《“世纪之魅——孙中山”辛亥百年典藏百版纪念特刊》】 2011年10月9日,由市委宣传部、中山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百版特刊《“世纪之魅——孙中山”辛亥百年典藏百版纪念特刊》,随当日《中山日报》出版发行10万册。特刊共100版,包括60个新闻专题版和40个广告(专版)版面,分为中山卷、内地卷、港澳台卷、亚洲卷、美洲卷、欧洲卷、文化卷共7卷。内容涵盖孙中山一生,以辛亥革命百年为主线,对经济、民生、文化、情感等进行全方位的诠释,展现孙中山对世界的影响。 (陆超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