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3 【点击率】1636次 | |||||||||||||||||||||||||||||||||||||||||||||||||||||||||||||||||||||||||||||||||||||||||||||||||||||||||||||||||||||||||||||
【概况】 2010年,围绕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部署,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关于加快推进建设文化名城的工作意见》,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艺创作精品战略,提升文化产业品牌和规模效应,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奠定基础。强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及网络管理,安全播出零事故,严格审批和监管文化市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完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 2010年,免费开放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接待游客1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市图书馆服务读者70万人次,图书借阅42万册,举办各类读书讲座活动210项。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各类演出活动174场,举办公益性活动62场,接待观众及演职人员13.5万人次,上座率及票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21%,全年实现经济创收645万元。市博物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收音机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全年举办展览活动近50个,参观人数超过60万人次。开展“走出博物馆,服务新农村”送展下乡和到外省市交流展览。市群众艺术馆接待业余文化团体124个,开设免费公益艺术培训班80个,举办各类展览15项,进入市群众艺术馆开展活动61万人次。12月,市群众艺术馆被中宣部评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全市建成文化广场377个,业余文艺团队699个,举行文化演出活动超过5000场。 【文化惠民工程】 2010年,主办“绿色暑假·缤纷文化”中山市暑期文化活动,推出10大系列近60项文体活动,吸引超过20万人次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公益艺术培训覆盖全市24个镇区,受益青少年超过2万人次。开展“我快乐·我歌唱”广场群众歌咏活动。全市已组建示范歌咏队30支。开展“香山讲坛进社区——民生开讲”活动。实施“资助业余文化团体开展公益文化活动试验性计划”,扶持业余文化团体面向农村社区、面向特殊群体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全年资助20支业余文化团队开展公益文化活动超过180场次,资助金额超过55万元。开展“2131”(实现21世纪1个行政村1个月放1场电影)电影放映工程,对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进行财政补贴,实行“电影爱心卡”试点工程。投入使用火炬开发区文华工人电影院,以现代化的电影设备及低票价满足新一代产业工人文化生活需求。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举办绚彩华章演出季、中山读书月、第四届青少年钢琴比赛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文艺创作】 2010年1月,成立中山市文化艺术创作室,隶属市文化局管理,肖伟任创作室副主任、法人代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全市镇区文艺作品评选、2010年广东省少儿艺术创作培训班、全市少儿创作节目调演等活动。2010年,中山市获得六个奖项:中山市政府获文化部颁发“突出贡献奖”,市艺术家郑集思获全国“群文之星”,舞蹈《选村官》、中山合唱团、快板《国医第一刀》分别获各门类“群星奖”,中山农村群众歌咏活动获群文项目类“群星奖”,歌曲《采摘阳光》(市艺术家郑集思作词、崔臻和作曲)在中国音协和全国少工委主办的2010全国少儿新童谣原创歌曲大赛中获创作大奖,壁画《深夜·我们怀念远方》、漆画《中国莲》、油画《正午》等获国家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作品奖。 【文化市场管理】 创新游艺娱乐场所审批方式,批准立项游艺娱乐场所61家,完成验收40家,发出整改通知书11家。开展新一轮网吧设立审批工作,完善审批工作程序,受理审批文化市场业务150多件,召开听证会14次,完成歌舞娱乐场所及演出经纪、团体经营资格重新审核认定工作22项。完成出版物经营单位年检工作483项,联合中山广播电视台创作推出《C博士一分钟》,在中山电台共播出100期,播出时间为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1月,活动通过男女轻松对白的形式介绍版权知识。开展“2010绿书签行动”和盗版出版物全市集中销毁行动,与有关部门在市属企业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受理印刷复制业务2483宗,现场检查企业400多个。完成全市印刷企业档案整理工作1600多项。全年派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检查人员6.41万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28万家次,查处违规经营单位63家次,查处无证经营单位341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近19万件,销毁非法出版物20多万件,立案42宗。协调处理全国“扫黄打非”办督办的“南头1·21”非法光盘生产线案件。探索创新网络“扫黄打非”,开展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和超时经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电子游戏(游艺)机室涉赌等重点整治工作。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国家专家组对中山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现场评审。黄圃镇创建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做好本市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工作。开展馆藏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联系国土信息中心制作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电子地图,编撰《中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汇编(初稿)》。推进镇区文物保护工程,完成团益公会文物修缮工程,开展杨心如故居修缮工程,完成陈氏宗祠等53个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设立工作。浦江世泽牌坊等4处文物成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征集辛亥革命文物和实物等资料1800多件,在澳大利亚征集到华侨历史文物资料300多件。古镇六坊云龙舞申报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东凤五人飞艇、南头五人飞艇、大涌红木传统雕刻工艺、小榄赛龙艇、石岐赛龙舟、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南头灯酒习俗等7个项目申报成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南朗、西区、三角、坦洲、东升、沙溪、五桂山等7个镇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开展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立项筹建工作,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300多件,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展览大纲编写工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上海世博会、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和深圳文博会等大型展览会展演,在镇区举办“全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大型展览及展演活动。 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名录项目
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
【公共图书馆服务】 2010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围绕“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目标,拓展基层服务阵地。做好长洲分馆、阜沙分馆、开发区分馆指导和图书服务工作,筹建古镇海洲分馆,提出方案设计、硬件规划、搭建管理系统等合理化建议。2010年,新建馆外服务点1个,汽车流动服务点10个。成立服务点工作小组,调查和盘点服务点58个,逐一建档,制定工作程序和规则,补充签订协议。为企业和学校服务点提供图书1.6万册,流动书车出车200多次,接待读者1.2万人次,读者借阅图书近7000册次。市图书馆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提供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为工作核心,围绕“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平等阅读权利”工作目标,整体推进,重点突破。2010年,市图书馆全年服务读者70万人次,图书借阅42万册,举办各类读书讲座活动210项。 2010年第四届中山市“十佳书香家庭”名单
【中山读书月】 4月23日至5月30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行第八届读书月活动,具体包括“书香城市”全民读书总动员读书月开幕式、“悦读名城”全社会读书活动、“悦读视听”论坛讲坛演出展览活动、“悦读机关”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读书活动、“悦读学校”学校读书活动、“悦读企业”企业读书活动、“悦读社区”社区农村读书活动、“悦读家庭”家庭读书活动、“悦读大学”中山高校读书活动、“悦读镇区”镇区读书活动、“和美中山”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与颁奖晚会等11大板块300多项内容。读书月期间,市图书馆举办“爱心助学行动”,发动市民和学生为宁夏、陕西的贫困地区捐助图书。市图书馆承办中山市第四届“十佳书香家庭”评选活动。策划晒书会,200多名小学生和市民参加现场图书交换活动。举办首届“童话的星空”少儿讲故事比赛,吸引全市24所小学和幼儿园共1.8万多名学生参与。举行中山市首届“经典诵读大赛”,来自各镇区的200多名选手参赛。 【文化展览】 市博物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原则,推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式展览,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2010年,市博物馆举办《中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银妆霓裳——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精品展》、《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暨珍稀动物展》、《喜迎亚运——中外体育火花展》、《赤子情深——林藻先生藏品展》等11个展览。美术馆举办《水土——孙立新油画展》、《中山市侨界群众文化节暨林再圆山水画展》、《珠海油画家18人作品展》、《诗文书画——刘斯奋艺术综合展》、《方唐书画展》、《珠、中、江美术作品联展》等27个展览。商业文化博物馆举办常规展览、《和谐中山——剪纸作品展》、《中国商会纸币——陈耀光藏品展》等8个展览。开展送展下乡活动,将中山华侨历史文物征集品图片展、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览、中山籍著名漫画家作品展、中山古建筑艺术图片展、五彩缤纷的世界——蝴蝶图片展、少年孙中山图片展等流动展览送到南头、阜沙、三角、古镇、坦洲、南朗、三乡、西区、东区等9个镇区及市图书馆、石岐第一小学、中山市实验小学、石岐中学、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宣传文化单位和学校展出,巡展次数27次,参观者近5.4万人。开展收音机藏品巡展,8月6日至9月5日在绍兴博物馆展出,9月10日至10月9日在浙江省舟山博物馆展出。 【文物普查和征集】 2010年,市文化部门到石岐、南区、火炬开发区、南朗、三乡等镇区补拍相关文物点照片和补测数据,复查和修改文物普查采集软件数据,初步认定全市文物点731处,消失文物点67处。中山市文物普查队结合普查成果委托地理信息系统中心制作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地图,完成二、三级文物数据采集和录入工作496件套,采集文物文字数据496条,数码照片3237张。征集中山本土华侨、名人、民俗、商业、沙田文化等文物资料,启动征集辛亥革命文物,全年征集文物和实物等资料1800多件套。11月中下旬,华侨文物征集组到澳大利亚珀斯、凯恩斯、布里斯本、黄金海岸、格伦因尼斯、因弗雷尔、廷加、悉尼等地征集华侨历史文物资料,总行程近1万公里,征集到证件、公函、书信、账簿、报表、钱币、地图、照片、契约、勋章、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生产工具、办公设备等华侨历史文物资料300多件套。 【文化产业】 中山市游戏游艺产业集群和粤台两岸文化产业园被列为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十大重点工程,中国(中山)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成为珠三角文化会展产业带重要会展构成之一。11月3日,举办2010中国(中山)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参展企业176个,境外参展比例超过20%,入场参观12万人次,达成贸易合同额23.8亿元。元旦期间,举办第三届中山文化消费节,近10万名中山市民参与,拉动文化消费超过180万元。为文化企业争取发展专项资金,打造战略性重点文化产业。为市游戏游艺行业协会和龙城(国际)游戏游艺设备交易中心争取市服务业专项发展扶持资金70万元。为港口镇建设中国游戏游艺产业基地服务平台争取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400万元。启动建设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第二期工程,利用旧厂房建设名人展览馆和综合馆,吸引和集聚国内外高端美术人才,促进原创文艺作品产业化、特色化和高端化。实施版权兴业战略,建设版权兴业基地,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申报成为“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11月,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将翠亨旧水厂改建成艺术家接待中心和画廊,将石门村原“大会堂”改建成美术馆,将旧石门小学改建成艺术家沙龙书屋和20多间艺术家工作室,项目总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 【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合唱决赛】 4月26~28日,由国家文化部社文司、省文化厅、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地情深·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合唱决赛”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全国29支队伍共1400人参赛。大赛首次设立主题歌《大地情深》,由郑集思作词,崔臻和作曲。上海市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合唱团、浙江省温州市合唱团、湖北省凌云集团武汉星海合唱团、广东省中山合唱团、广东省深圳音协合唱团、重庆市渝中区教师合唱团获第十五届“群星奖”。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演讲比赛】 6月12~14日,由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山杯”全国大学生“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演讲比赛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行。来自全国62所高校206位选手参赛,其中清华大学等20支队伍获团体奖,清华大学林瀚等27名选手获个人奖,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获最佳组织奖。 【纪念萧友梅逝世70周年】 12月10~30日,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萧友梅逝世7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包括萧友梅生平图片展览、萧友梅与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专题讲座、萧友梅逝世70周年纪念音乐会等。 【中山诗社】 2010年,中山诗社成立25周年。全年出版诗词集8本共8100册,作品超过3000首。其中出版期刊《中山诗苑》3期、诗词丛刊第31辑《刘初鹏诗词集》、近10年诗词选本《中山诗词选》第4卷。与中山市老干部局和中山市西区宣传文化中心合编《爱晚集》第6辑,与顺德中华诗词学会合编《撷英集》第9期,与中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合编《火炬新咏》诗词集。1月9日,中山诗社一行28人参加在澳门举行的世遗采风暨澳粤诗书画雅集活动。3月3日,在小榄镇老干活动中心召开关于编辑出版诗词丛刊第31辑《刘初鹏诗词集》及中山诗人近10年诗词作品《中山诗词选》第4卷理事、顾问会议。5月18日,与澳门中华诗词学会、顺德中华诗词学会和火炬开发区的诗歌爱好者70多人共同参加在火炬开发区图书馆举行的《火炬新咏》采风起步仪式。6月21~22日,与来访中山诗社的广东省中华诗词学会、东莞市中华诗词学会、浙江诗人毛谷风、赵迪生开展座谈与交流活动。7月2日,中山诗社30多名诗人参加在华晨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举行的主题为“如何写出诗味”第二次中青年诗词文化艺术沙龙。10月13日,诗社23名诗人参加顺德陈村镇采风创作活动。12月15日,诗社28名诗人参加在香山衡器厂举办的工业诗词创作研讨沙龙。12月,编辑出版《中山诗词选》第四卷。 (吴荣超 李宏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