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200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0》 【成文日期】2009-12-11 【点击率】1382次


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2009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按照“固基础,活体制,精事业,强产业”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台各项工作,面向市场拓宽广电产业,规范服务管理,确保安全播出,提高节目质量,增加经营收入,加快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公共两个电视频道全天年均收视率分别为0.39%和0.69%,在中山地区所有落地频道中分别位列第三、第七位,年均市场份额分别为6.63%和3.73%,比上年分别增长75.4%和下降31.56%;广播频率FM88.8和FM96.7全天年均收听率分别为1.27%和0.80%,在中山地区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位,年均市场份额分别为35.4%和21.3%。两电视频道全年共播出6630小时,总停播时间0分,总停播率0秒/100小时;两广播频率全年共播出7300小时,总停播时间0分,总停播率0秒/100小时。完成2009年中山慈善万人行,“中山杯”华侨文学奖颁奖典礼等重大直播和录播任务47场,专题及公益广告的摄制任务40个。
2009年,全台总资产3.06亿元,年总收入1.28亿元。有干部职工386人(编制内215人,不包括中山广电视讯公司员工),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22人,高级技术职称14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  152人。

广播电视宣传】 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国人大会议、政协会议、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设“三个适宜”城市等重大主题,策划《提振信心,真抓实干》、《聚焦“3·28”》、《科学发展,先行先试》、《辉煌60年·品牌改变中山》、《落实纲要在中山》、《孙中山文化周》、《腾飞粤港澳》等主题报道36个,播出系列报道386辑,为历年之最。记者异地采访54批次,新闻异地直播50场次。播出自采电视新闻7208条,比上年增长5%;播出广播新闻6323条,比上年增长6.2%;被中央电视台采用稿80条次。

《中山电视新闻》(含《城市零距离》)年均收视率4.91%,年均市场份额15.7%。品牌栏目《中山故事》策划制作《寻找美丽乡村》、《中山美食文化系列》、《趣谈中山方言》等人文历史系列。全年播出《中山故事》80集,平均收视率1.91%,平均市场份额6.26%。各类作品获2009年度省级以上奖36项,其中《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有线数字服务技术体系的设计与建设》获2009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科技成果应用与技术革新奖)二等奖,《中山影杰》获广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及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广播新闻作品《中山流动人员享受同等国民待遇,汪洋批示推广中山经验》、《郑守仪和世界第一座有孔虫雕塑园》和电视社教栏目《海外中山人》分别获2009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奖一等奖,《秘鲁的天空》获第六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二十佳纪录片和2009年南派纪录片优秀作品奖,《在路上》获第六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党建宣传类金牌节目奖,《腾飞粤港澳》获2009年度第23届全国对台港澳广播创优作品一等奖。

《海外中山人》图片展览】 11月10日,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海外中山人”大型图片展开幕式暨《彼岸——海外中山人纪事》首发式。“海外中山人”大型图片展共展出照片300多幅,是近5年来拍摄《海外中山人》的记录,记载海外乡亲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的故事,构成一部跨越百年的中山移民奋斗史。《彼岸——海外中山人纪事》是根据大型电视系列片《海外中山人》改编而成的纪实文学。该书从已播出的109集片中精选41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并成大洋洲、北美洲、亚洲三部分,是华侨华人在异国 他乡创业谋生的真实写照。11月12日获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纪实文学优秀作 、品奖。

“品牌改变中山”系列报道】 8月26日,“辉煌60年·品牌改变中山”系列报道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和中山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制作,在中山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启动仪式。系列报道选取中山领军品牌,以讲故事方式展现每个品牌的成长历程。该报道以《华帝:缔造“火”的传奇》开篇,《四海扬帆装点万家》为结束篇在《中山电视新闻》播出,共播48篇,平均收视率4.72%,平均市场份额16.2%。

“中山纪事”系列报道】 “新中国建国60周年·中山纪事”系列报道由中山广播电视台与中山市档案馆联合制作,共60篇。主要广播内容有:1951年岐江桥落成,1953年大型水利工程中顺大围开工,1957年中山糖厂建成,1959年石岐人工湖开挖等“愚公移山”式壮举;1966年11月12日孙中山故居陈列馆落成启用,1999年11月12日孙中山纪念馆落成向公众开放,1983年11月12日孙中山纪念堂落成,1986年11月11日和12日中山富华酒店、中山国际酒店相继正式开业等与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有关的大事;1979年举办小榄菊花会,1980年12月28日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中外合作项目中山温泉宾馆开业等敢为天下先的大事。

此外,电视栏目《中山故事》播出《解放中山》、《红色婚姻》、《凭票购物》、《知青下乡》、《恢复高考》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山发生的一些具有时代烙印的典型故事。

电视系列片《海外中山人》】 《海外中山人·中南美洲篇》由中山市外事侨务局和中山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制作,共31集,每集长20分钟,平均收视率1.47%,平均市场份额4.9%。有《远去的背影》、《希望的田野》、《鞋业大王》、《将军传奇》、《大使风云》、《飞越太空》等篇目,记录海外乡亲奋斗足迹,弘扬爱国爱乡情怀,重温海外契约华工辛酸史,领略印加文化历史和自然风光。

电视系列片《中山路纪行》】 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和中山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制作,共12集。2008年11月12日,前4集《路起中山——中山》、《博爱之都——南京》、《梦起天路——格尔木》、《激情沃土——沈阳》在中山电视综合频道启播,平均收视率1.78%,平均市场份额5.2%;2009年3月12日,后8集《百年探潮——上海》、《创新丝路——乌鲁木齐》、《古城新路——贵阳》、《时代脊梁——重庆》、《江城新梦——武汉》、《先行之路——广州》、《强国之路——北京》、《勇立潮头——芜湖》,在中山电视公共频道启播,平均收视率0.01%,平均市场份额0.1%。

电视系列片《濠江十载情》】 由中山市外事侨务局和中山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共8集,12月20日在中山电视公共频道播出。摄制组在澳门采访中山乡亲50多人,参加大中型活动近10场,采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团、环保、教育、体育、慈善等内容,突出中山乡亲澳门情、祖国情、故乡情。平均收视率0.17%,平均市场份额1.1%。

中心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2009年6月,正式启动中心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全年完成城区的320个小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10.8万户,整转率81%,安装机顶盒14.8万个,新建小区工程设计和规划103个,新装有线电视1.43万户,城区新建管道10.7管孔公里,铺设光缆114.5皮长公里,公共信息系统终端数超600台。推出标清和高清内容的数字电视业务,其中标清电视节目60套,音频、数据广播10套,标清专业频道及马赛克形式展现的准视频点播(NVOD)节目22套;高清电视节目9套。(翟汉球)

附:中山广播电视台领导名录
台 长:高巍巍

上一篇: 新闻出版(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文化产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