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199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0 【成文日期】1999-12-08 【点击率】1302次


【中山日报】 1999年,《中山日报》在每天对开四版的基础上,固定在周二、周五出八版,扩大信息量。在版面设置上,增加了《香山书画苑》、《影友天地》、《漫画专刊》专版、《萌芽》校园文艺专版及《旅游》专版,上半年起恢复出版《房地产专页》,并与市地税局合作出版《中山地方税务》专版。上半年起实现当天接收新华社传真图片,增强了刊载新华社稿的时效性。
  年初以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党报舆论引导作用,体现党报的权威性与指导性,在宣传报道形式的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组织策划了市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和第十次党代会、“3·18”招商经贸洽谈会、全市工业发展会议、全市流通工作会议等会议报道,综合使用消息、通讯、言论、图片新闻、专题报道等各种体裁,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宣传声势,较好地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等重大发展战略意图。
  报社编委会认真组织、周密部署了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澳门回归、迎接新千年到来这1999年的三大盛事的有关报道,在报道形式和内容上取得新的突破。从8月份开始,在头版推出了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祥华杯”征文,国庆节前又推出了“见证中山五十年‘10个1’”和“两个五十年,一生苦与甜”两个重要的系列报道,10月1日策划出版了20大版的特别报道,突出宣传建国五十年中山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9月份,开始陆续派出采访小分队进入澳门,利用中山与澳门在地缘、人缘上的特殊关系,提前开展迎澳门回归的宣传,共发回稿件30多篇;在举行回归盛典期间,克服地市级报的劣势,派出两位记者赴澳门,想方设法进入新闻中心、回归场馆、澳督府,发回了近20个大版的回归新闻,其中有回归盛典彩排的独家新闻。为庆祝新千年的到来,编委会提前1个月策划,推出了16大版的迎接新千年特刊。这些重大报道,均突出了地方报的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在日常的宣传报道中,报社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组织宣传报道。对中央及省的“两会”精神、北约“5·8”袭击我驻南斯拉夫使馆、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活动等重大新闻均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宣传报道。在抓好中心工作宣传报道的同时,加强了对民营经济、国有企业改革新动向的报道力度。组织了“中山路桥杯”小小说和散文大赛、“迈向新世纪的中山”理论征文、“我为中山旅游献一策”征文、“交行杯”文明锦绣中山摄影比赛。编委会提倡开门办报,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普通读者的联系。3月份,在全市党代会期间,主办了一次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4月份,与市府办、市委政策研究室联合举办了2次“工业立市”战略座谈会。5月份与市府办、市财贸委联合举办了2次搞活大流通座谈会。7月至8月份先后举办了3次有代表性的包括镇区在内的各界读者座谈会,拓宽了报纸的报道层面,深化了报道内容,满足了读者的需要。
  10月,陈洪棣任中山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香山报】 为周报,刊号CN44-0110。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配合党和国家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积极报道中山文化建设成就,成为展示中山文化形象的窗口。精心策划专题报道,扩大文化版面,突出地方特色,由原来的每周出版4版改为8版,并将沿袭了14年的套印改为彩色印刷。(陈小禾 庞振球 林可荫)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市文化局局长:郑集思

上一篇: 图书·博物(199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广播·电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