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1998年,广播电视系统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宣传为中心,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章立制,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举办采编业务培训班和学术论文评选活动,抓好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宣传工作】 以新闻节目为龙头,充分发挥主功能作用。各台站都花大力气抓好新闻改革,对新闻进行改版扩版,活跃报道形式,充实新闻内容,提高新闻质量。紧密围绕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当好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完成了各项宣传任务。重点报道了1998年“慈善万人行”、中宣部部长丁关根视察中山精神文明建设、“3.18”招商洽谈会、中央记者团采访中山、创建环保城市、抗洪宣传、企业体制改革、省十运会、村级政权民主选举和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等重大事件。对重大新闻进行了多角度、多形式、滚动式、全方位的宣传,发挥广播电视优势,通过高科技手段,增强新闻的可视(听)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增加新闻信息量。全年共播出新闻3.6万条,专题1383辑。其中,镇区各台站播出新闻1.43万篇,专题524辑。在抓好新闻节目的同时,坚持以服务社会、娱乐大众为宗旨,办好多个服务性栏目,经营自办节目,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节目的娱乐和服务功能。增强策划意识,搞好深度报道,有重点地策划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请受众参与,请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作嘉宾主持,通过热线电话向受众直播,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可信性,产生了一批高质素的广播电视作品。1998年,有17件作品获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2个,有5件广告作品获省级奖。
【事业建设】 加快光纤联网建设,于12月中旬全面完成联网工程,共架设光缆主干线260多公里,其中管道约97公里,架空约163公里。光纤联网覆盖全市25个镇区、30万用户,下传的21套电视节目和3套调频广播节目已到25个台、站。在抓好全市光纤联网的同时,加快网络光纤改造速度,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城区全面完成了光节点的设置,80%以上用户网升级,镇区40%以上的网络实现主干线光纤化。此外,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各台站更新、维护、检修和改造设备。加大设备维护管理力度,逐步完善设备设施配套工作,进一步提高播出质量。全市各台、站抓好广告业务,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创收门路,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全系统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6%以上,其中广告收入比上年增长25%。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贯彻全国以及省、市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配合好当地党政部门各个时期中心工作,为社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抓好队伍建设、事业建设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注重提高新闻时效性,加大新闻信息量,增强可听性,精心组织、策划和实施好各个阶段的配合宣传计划,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宣传任务。全年共播出各类新闻稿件1.15万篇,日平均用稿量为31.5篇,比上年同期增长4.6%;播出专题性节目374辑,比上年增长28%;上送省以上新闻单位稿件200多篇,其中被采用115篇;上送参评的新闻作品有3件获省新闻奖,其中二等奖1件、三等奖2件。
合理设置栏目,精心制作节目,增强节目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节目质量和可听性大为提高。增设了专为听众排忧解难的《城市本色》,提供医疗、保健知识的《健康一族》,提供旧货交易信息的《空中二手市场》,娱乐性较强的《粤韵今宵》,以弘扬正气、针贬时弊为内容的广播小品《庆记茶寮》等节目。成功地举办了多次有影响的户外宣传活动,提高了电台的知名度。
投资200多万元购进美国的“哈里斯”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发射机,较好地解决了中山北部地区群众收听中山广播难的问题,信号有效覆盖半径提高到100多公里,音质效果也大为改善;建立起数字化音频工作站网络系统,实现了对旧设备的全面更新换代,各类节目实现了录音、编辑、播出电脑化,跨入了现代化广播的行列;对附属楼加建的2层办公用房和主楼原有的办公用房、会议室、接待室等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善了办公环境。
抓好党建工作和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的同时,还稳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引入优胜劣汰的良性人才竞争机制,实现人员的优化组合和专业化分工;建立健全各种考核制度,真正打烂“大锅饭”,实行各尽所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实现从机关化的事业管理向企业化的经营管理转变。全年广告创收6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21%,取得了超历史的成绩。广告部再度荣获中山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有2个广告作品获全国“广播好广告”优秀奖;1个获1998年全省优秀广告评比铜奖;1个获1998年度省公益广告入围奖。
【中山电视台】 1998年,提出了把市场经济理念引入电视节目领域,走电视产业化道路,立足中山市,辐射珠三角,努力把中山电视台办成广东乃至全国较具影响力的电视台的目标。为此,全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已见成效。
加强事业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增进技术设施,为搞好宣传工作提供物质保证和技术保障。全年投入300万元购买各类设备。全台拥有2个演播厅、2台电视转播车、2套非线性电视制作编辑系统以及电视图文创作系统、22台摄像枪、30台编辑机、1套先进的控制台。加强队伍建设,为搞好宣传工作提供智力资源和人才保障。对干部职工加强业务培训,鼓励深造。全年有6人本科毕业、1人专科毕业、5人在读专科班。全台70名干部职工中,具有职称的3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4人。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规章制度,合理设置机构。设有新闻及社会事务部、广告及节目经营部、制作及行政事务部及办公室。改革节目,丰富荧屏。努力办好《中山电视新闻》、《社会话题》和《城市快线》三大固定节(栏)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宏扬正气,评击歪风邪气,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1998年1月1日起《中山新闻》实行直播,成为全省首家新闻直播的电视台。对《中山新闻》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其更名为《中山电视新闻》,将版面进行改版扩版,时间由原来的25分钟增至40分钟,增加了“珠三角信息”和“神州见闻”等内容,丰富了新闻的信息量。《社会话题》节目组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中山市青年文明号。为满足观众需要,还新办了《楼市纵横》、《股市透视》、《看消费》、《保险知识》、《中山警讯》等经济、服务类节(栏)目。全台平均每天播出14小时,其中自制节目1小时45分钟。1998年,投资60万元引进各类影视片150部(集),其中国产片占75%,国外及港台片占25%。以市场为导向办节目,经营创收增长幅度大,比上年增长31%。
加强通讯联络工作,充分发挥镇区有线广播电视台、站的作用。1998年下半年举办了电视现场报道大赛和电视公益广告大赛,增强策划意识和精品意识,提高节目质量和中山电视台的知名度。全年共有10件电视作品在全省评比中获奖。副台长、主任记者翟汉球被评选为1998年度“十杰”市民。
【中山有线电视台】 坚持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原则,坚持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宣传工作、光纤网络建设、经营创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创广播电视新优势奠定了基础。提高自办节目的质量,强化精品意识与策划意识。自办节目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全年新闻总发稿量达4960篇,专题185辑,被省电视台、省有线台采用230篇,中央电视台采用16篇。其中,《新年第一课,市领导学电脑》获广东新闻奖二等奖,消息《关注母亲河》获广东省人大制度好新闻三等奖,消息《海外华人古润金情系灾区》获广东抗洪赈灾优秀新闻奖。丰富新闻内容,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增设了《社区新闻》栏目,开辟镇区宣传园地,开办《天兰美容手册》、《物价广角》等资讯节目。确立“科技兴台”意识,促进事业发展。在进行城区网络技术改造的同时,还着力于研究网络的功能开发,通过自身的技术力量研制出适用于光纤技术改造的产品,如网络升级改造用的放大器、光接收机、回传发射机等产品,节约了技术改造的资金。提前一年完成了全市联网工作,城区共设了光节点65个,增加了十几个传输电视节目套数,全市用户达到了25万户,比上年增长5.5%。发挥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创收。拓展新业务,通过开办图文、购物、点歌等频道,组织较好的剧集和受众喜爱的娱乐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以获得更多的经营收入和广告收入。树立公众服务意识,创建文明单位。利用频道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做好公益广告的宣传,无偿播出公益广告5160条次,其中公益广告《重塑人生角色》获1998年广东省公益广告入围奖。有线台被评为1998年广东省公益广告活动先进单位,广告部被评为广东省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该台还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市先进工会。(梁小鹏)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麦汝祥
1998年中山市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获奖统计表
获奖作品名称
|
获奖项目及等级
|
获奖单位
|
关注母亲河
|
广东省人大制度好新闻三等奖
|
中山有线电视台
|
新年第一课,市领导学电脑
|
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
中山有线电视台
|
今日中山人
|
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
中山有线电视台
|
海外华人古润金,情系灾区
|
广东省抗洪救灾优秀新闻奖
|
中山有线电视台
|
新居梦园
|
广东改革开放20年成就报道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一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在少年军校的日子
|
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电视专题片评比一等奖、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进藏新兵
|
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中山市获“国家环保模范城”殊荣的启示
|
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直捣冰毒窝
|
1998年度广东电视新闻奖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轮椅上的歌
|
广东省宣传残疾人事业优秀电视作品奖
|
中山电视台
|
情怀
|
全省第七次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优秀编导奖
|
中山电视台
|
孩子,你听我说
|
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电视专题片评比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心系灾区
|
广东省广播电视1998年抗洪救灾优秀新闻作品奖
|
中山电视台
|
音乐作桥梁,歌声传情谊
|
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
中山电台
|
两岸同胞齐高歌,共抒炎黄子孙情
|
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
中山电台
|
村民选“村官”
|
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
中山电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