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1998)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9 【成文日期】1998-12-09 【点击率】1376次


【简况】 1998年,广播电视系统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宣传为中心,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章立制,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举办采编业务培训班和学术论文评选活动,抓好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宣传工作】 以新闻节目为龙头,充分发挥主功能作用。各台站都花大力气抓好新闻改革,对新闻进行改版扩版,活跃报道形式,充实新闻内容,提高新闻质量。紧密围绕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当好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完成了各项宣传任务。重点报道了1998年“慈善万人行”、中宣部部长丁关根视察中山精神文明建设、“3.18”招商洽谈会、中央记者团采访中山、创建环保城市、抗洪宣传、企业体制改革、省十运会、村级政权民主选举和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等重大事件。对重大新闻进行了多角度、多形式、滚动式、全方位的宣传,发挥广播电视优势,通过高科技手段,增强新闻的可视(听)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增加新闻信息量。全年共播出新闻3.6万条,专题1383辑。其中,镇区各台站播出新闻1.43万篇,专题524辑。在抓好新闻节目的同时,坚持以服务社会、娱乐大众为宗旨,办好多个服务性栏目,经营自办节目,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节目的娱乐和服务功能。增强策划意识,搞好深度报道,有重点地策划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请受众参与,请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作嘉宾主持,通过热线电话向受众直播,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可信性,产生了一批高质素的广播电视作品。1998年,有17件作品获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2个,有5件广告作品获省级奖。


【事业建设】 加快光纤联网建设,于12月中旬全面完成联网工程,共架设光缆主干线260多公里,其中管道约97公里,架空约163公里。光纤联网覆盖全市25个镇区、30万用户,下传的21套电视节目和3套调频广播节目已到25个台、站。在抓好全市光纤联网的同时,加快网络光纤改造速度,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城区全面完成了光节点的设置,80%以上用户网升级,镇区40%以上的网络实现主干线光纤化。此外,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各台站更新、维护、检修和改造设备。加大设备维护管理力度,逐步完善设备设施配套工作,进一步提高播出质量。全市各台、站抓好广告业务,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创收门路,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全系统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6%以上,其中广告收入比上年增长25%。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贯彻全国以及省、市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配合好当地党政部门各个时期中心工作,为社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抓好队伍建设、事业建设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注重提高新闻时效性,加大新闻信息量,增强可听性,精心组织、策划和实施好各个阶段的配合宣传计划,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宣传任务。全年共播出各类新闻稿件1.15万篇,日平均用稿量为31.5篇,比上年同期增长4.6%;播出专题性节目374辑,比上年增长28%;上送省以上新闻单位稿件200多篇,其中被采用115篇;上送参评的新闻作品有3件获省新闻奖,其中二等奖1件、三等奖2件。
    合理设置栏目,精心制作节目,增强节目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节目质量和可听性大为提高。增设了专为听众排忧解难的《城市本色》,提供医疗、保健知识的《健康一族》,提供旧货交易信息的《空中二手市场》,娱乐性较强的《粤韵今宵》,以弘扬正气、针贬时弊为内容的广播小品《庆记茶寮》等节目。成功地举办了多次有影响的户外宣传活动,提高了电台的知名度。
    投资200多万元购进美国的“哈里斯”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发射机,较好地解决了中山北部地区群众收听中山广播难的问题,信号有效覆盖半径提高到100多公里,音质效果也大为改善;建立起数字化音频工作站网络系统,实现了对旧设备的全面更新换代,各类节目实现了录音、编辑、播出电脑化,跨入了现代化广播的行列;对附属楼加建的2层办公用房和主楼原有的办公用房、会议室、接待室等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善了办公环境。
    抓好党建工作和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的同时,还稳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引入优胜劣汰的良性人才竞争机制,实现人员的优化组合和专业化分工;建立健全各种考核制度,真正打烂“大锅饭”,实行各尽所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实现从机关化的事业管理向企业化的经营管理转变。全年广告创收6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21%,取得了超历史的成绩。广告部再度荣获中山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有2个广告作品获全国“广播好广告”优秀奖;1个获1998年全省优秀广告评比铜奖;1个获1998年度省公益广告入围奖。


【中山电视台】 1998年,提出了把市场经济理念引入电视节目领域,走电视产业化道路,立足中山市,辐射珠三角,努力把中山电视台办成广东乃至全国较具影响力的电视台的目标。为此,全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已见成效。
    加强事业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增进技术设施,为搞好宣传工作提供物质保证和技术保障。全年投入300万元购买各类设备。全台拥有2个演播厅、2台电视转播车、2套非线性电视制作编辑系统以及电视图文创作系统、22台摄像枪、30台编辑机、1套先进的控制台。加强队伍建设,为搞好宣传工作提供智力资源和人才保障。对干部职工加强业务培训,鼓励深造。全年有6人本科毕业、1人专科毕业、5人在读专科班。全台70名干部职工中,具有职称的3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4人。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规章制度,合理设置机构。设有新闻及社会事务部、广告及节目经营部、制作及行政事务部及办公室。改革节目,丰富荧屏。努力办好《中山电视新闻》、《社会话题》和《城市快线》三大固定节(栏)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宏扬正气,评击歪风邪气,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1998年1月1日起《中山新闻》实行直播,成为全省首家新闻直播的电视台。对《中山新闻》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其更名为《中山电视新闻》,将版面进行改版扩版,时间由原来的25分钟增至40分钟,增加了“珠三角信息”和“神州见闻”等内容,丰富了新闻的信息量。《社会话题》节目组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中山市青年文明号。为满足观众需要,还新办了《楼市纵横》、《股市透视》、《看消费》、《保险知识》、《中山警讯》等经济、服务类节(栏)目。全台平均每天播出14小时,其中自制节目1小时45分钟。1998年,投资60万元引进各类影视片150部(集),其中国产片占75%,国外及港台片占25%。以市场为导向办节目,经营创收增长幅度大,比上年增长31%。
    加强通讯联络工作,充分发挥镇区有线广播电视台、站的作用。1998年下半年举办了电视现场报道大赛和电视公益广告大赛,增强策划意识和精品意识,提高节目质量和中山电视台的知名度。全年共有10件电视作品在全省评比中获奖。副台长、主任记者翟汉球被评选为1998年度“十杰”市民。


【中山有线电视台】 坚持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原则,坚持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宣传工作、光纤网络建设、经营创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创广播电视新优势奠定了基础。提高自办节目的质量,强化精品意识与策划意识。自办节目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全年新闻总发稿量达4960篇,专题185辑,被省电视台、省有线台采用230篇,中央电视台采用16篇。其中,《新年第一课,市领导学电脑》获广东新闻奖二等奖,消息《关注母亲河》获广东省人大制度好新闻三等奖,消息《海外华人古润金情系灾区》获广东抗洪赈灾优秀新闻奖。丰富新闻内容,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增设了《社区新闻》栏目,开辟镇区宣传园地,开办《天兰美容手册》、《物价广角》等资讯节目。确立“科技兴台”意识,促进事业发展。在进行城区网络技术改造的同时,还着力于研究网络的功能开发,通过自身的技术力量研制出适用于光纤技术改造的产品,如网络升级改造用的放大器、光接收机、回传发射机等产品,节约了技术改造的资金。提前一年完成了全市联网工作,城区共设了光节点65个,增加了十几个传输电视节目套数,全市用户达到了25万户,比上年增长5.5%。发挥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创收。拓展新业务,通过开办图文、购物、点歌等频道,组织较好的剧集和受众喜爱的娱乐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以获得更多的经营收入和广告收入。树立公众服务意识,创建文明单位。利用频道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做好公益广告的宣传,无偿播出公益广告5160条次,其中公益广告《重塑人生角色》获1998年广东省公益广告入围奖。有线台被评为1998年广东省公益广告活动先进单位,广告部被评为广东省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该台还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市先进工会。(梁小鹏)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麦汝祥


1998年中山市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获奖统计表

获奖作品名称

获奖项目及等级

获奖单位

关注母亲河

广东省人大制度好新闻三等奖

中山有线电视台

新年第一课,市领导学电脑

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中山有线电视台

今日中山人

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中山有线电视台

海外华人古润金,情系灾区

广东省抗洪救灾优秀新闻奖

中山有线电视台

新居梦园

广东改革开放20年成就报道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一等奖

中山电视台

在少年军校的日子

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电视专题片评比一等奖、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中山电视台

进藏新兵

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中山电视台

中山市获“国家环保模范城”殊荣的启示

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中山电视台

直捣冰毒窝

1998年度广东电视新闻奖三等奖

中山电视台

轮椅上的歌

广东省宣传残疾人事业优秀电视作品奖

中山电视台

情怀

全省第七次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优秀编导奖

中山电视台

孩子,你听我说

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电视专题片评比三等奖

中山电视台

心系灾区

广东省广播电视1998年抗洪救灾优秀新闻作品奖

中山电视台

音乐作桥梁,歌声传情谊

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中山电台

两岸同胞齐高歌,共抒炎黄子孙情

1998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中山电台

村民选“村官”

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中山电台

 

上一篇: 新闻·出版(199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文化·艺术(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