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报】 1998年,是实现全年彩印的第一年。年初,编委会制订了一手抓改刊、一手抓质量的工作方针,对采编部门和版面作了调整,版面设置为要闻版、综合新闻版、副刊版、时事版和专题版,星期天为星期天版。
在采编活动中,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团结稳定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密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完整、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采编部门坚持精干效能原则,发挥整体优势,注重整体策划。完成了“慈善万人行”、市“十杰”市民风采录、文明镇区巡礼、市人大会议、市政协会议、“3·18”招商洽谈会、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文明城市、“6·28”抗御西江特大洪水和支援长江、嫩江、松花江抗洪抢险等重大新闻的报道。同时,加强言论和理论宣传,进一步发挥党报引导舆论的功能。编辑部对市的重大活动、重大部署、重大事件均配发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和一事一议的小言论,使党报对重大新闻的报道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在加强对重大活动报道的同时,注重报纸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加强社会新闻报道的份量,增强了可读性和服务性。要闻版开辟了“烟墩热线”专栏,并公布报料热线电话;综合新闻版每周专门出1期“社会广角”版,集中刊发社会新闻和软性新闻;增设“市场大观”专版,将市场行程、商品信息、价格等及时公布;副刊版由上年每周不足3个版增至每周6个版,增加了群众发表意见的园地;要闻版上的“说长道短”专栏和综合新闻版的“大家谈”专栏,发表了一批文风质朴、生动活泼的一事一议小言论,使报纸的宣传更贴近读者。在报社的内部管理上,实行了定岗、定员、定质、定量的考核制度,实行月度好稿评选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办报质量。8月28日,出版28版庆祝《中山日报》创刊6周年,创下了国内地市级党报日出版数最高纪录。11月,报社社长、编委会主任胡伯洲、副社长方泽炎退休,任命宣传部副部长李今永为报社党支部书记、编委会主任,任命原副总编辑毛延生为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香山报】 刊号CN44-0110。1998年,香山报由旬报改为周报,同时对报纸的内容、版面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增加新闻信息量,开辟版面和专栏,推出了“文艺走廊”专页。对各个时期的政治中心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采访,紧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具有影响力的专题报道。如5月份开设“改革看台”专栏,配合中山市开始新一轮经济改革。长江流域发出世纪大洪灾,该报记者不畏艰苦,深入了灾区采访报道。《香山报》成为受领导肯定和群众欢迎的报纸。(陈小禾 庞振球 林可荫)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市文化局局长:郑集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