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9》 【成文日期】2018-12-31 【点击率】649次 | |||
【学前教育】 2018年,中山市有幼儿园537所,在园幼儿14.5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99%,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5%。其中,省规范化幼儿园49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91.8%。有专任幼儿园教师1.04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比例为73.2%,74%的专任教师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全年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6135个;新增公益普惠性幼儿园18所,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总数414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7%;新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20个,新增中山市幼儿园园长工作室3个。小榄镇明德中心幼儿园教师伍春虹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大涌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金仁萍被评为广东省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5月21日,市教体局与市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中山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学前教育发展的任务目标,各镇区随后制定镇区三期行动计划,落实工作任务。
【义务教育】 2018年,中山市有全日制普通小学208所,普通初中84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37所)。小学在校学生31.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升学率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11.3万人,毕业率99.4%,升学率98.7%。全市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2.37万人,其中本科学历1.77万人,研究生学历1498人,专科学历4426人,高中学历69人;具有初级及以下职称者1.26万人,具中级职称者1万人,具高级职称者1035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100%的公办学校和97.3%的民办学校达到广东省标准化学校标准。
【特殊教育】 2018年,中山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1252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883人(含接受送教服务208人),随班就读369人。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227人。由中山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统筹管理指导全市特殊教育工作,组织开展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各镇区利用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辐射功能,为随班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儿童提供服务。
【普通高中教育】 2018年,中山市有全日制普通高中19所(含完全高中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5所),在校学生4.62万人。其中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0所。全市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629人,其中大专学历5人,本科学历2434人,研究生学历1190人;具初级及以下职称者970人,中级职称者1695人,高级职称者964人。
【民办教育】 2018年,全市有民办中小学校73所(包括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约17万人。民办中小学教职工总数9000人,其中专任教师8000人。教育部门审批的教育培训中心298个,中小学生校外托管中心85个。 2018年,市教体局牵头印发《中山市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试行)》,明晰民办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推动全市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门共同参与,市、镇(区)两级部门联动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机制,对全市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经营及办学情况调查摸底,集中治理违法违规的培训机构,强化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监管,公布第一批“有证有照”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完成对全市的民办学校、教育培训中心、托管中心网上年检工作,认定年检结果合格408所,基本合格24所,不合格15所,停办(或注销)8所;年检结果在报纸和网站上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引导群众报读规范办学的教育机构。制定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含民办中小学校、培训机构)办事指引,修订《中山市社会力量举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筹设、设立、变更和终止业务手册》,于8月1日对外公布并执行。举办民办教育从业人员培训,共举办8个专项培训班以及1个专题讲座,培训995名民办教育从业人员。规范使用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向153名参加研究生、本科学历提升的民办学校在职教师发放学历奖补金;向民办普通高中发放奖补金980万元,扶持民办普通高中发展;向13所办学条件薄弱的民办学校发放奖补金251万元,用于校舍修缮、建设功能室、添置设施设备、支持特色办学等;投入430万元,奖励14个民办教育发展成绩突出的镇区。
【高考录取】 2018年,中山市参加普通高考人数1.54万人,大学本科上线人数1.14万人,本科上线率首次超过70%,达到74.0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普通高考专科以上学校共录取1.53万人,其中本科录取人数1.09万人。北京大学在中山录取8人(含北大医学部2人),清华大学录取12人。“211”以上(含“985”)高校共录取1347人,“985”高校录取656人。高等职业类考生录取3066人,录取率95.31%。
【招生制度改革】 2018年,中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政策主体保持稳定,主要对3个方面作相应调整,一是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通知,调整中考英语科目考试题量、分值及时间;二是将体艺类招生分为体育类[含体育特长生、体育生(运动训练)]和艺术类(含艺术特长生、艺术生)招生,重新定位和调整体育类和艺术类的招生类别、文化成绩要求和投档方式,规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招生管理,合理设定文化成绩要求和录取方式;三是增加公安烈士和公安英模的子女在报考普通高中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的录取照顾政策项目。
【精品课程建设】 2018年,中山市建立市教研室、电化教育站、教育信息中心与镇(区)教育办公室、学校结成研究共同体三级双轨联动机制,建设“中山市精品课程资源网”和精品课程资源库,在“精品课程的系统构建、精品课程的模块开发和精品课程的共建共享”方面实现区域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个升级。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开展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各学科精品课程建设活动,评出精品课程建设基地学校91所;中山市精品课程评选活动收到镇区、直属学校提交精品课程2173项,共评出特色精品课程123项、一等奖223项、二等奖398项、三等奖558项,有6800名教师参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