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1 【点击率】2327次

【概况】 2010年,中山教育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可持续发展。7月2日,在中山召开广东省珠三角职教基地建设现场会,中山市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受到与会代表的肯定。省委政研室编写研究报告《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山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单行本印发,供各市参考学习。

【教育督导】 2010年,全市24个镇区全部通过省教育强镇(区)复评。濠头中学、小榄中学、东区中学以优秀等次通过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东升镇高级中学接受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6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创建省市等级学校(幼儿园),其中新创省一级学校(园)8所,市一级学校(园)15所,市规范幼儿园1所,省规范化学校42所。评出市绿色学校37所,省绿色学校20所,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8所。开展2009年度镇区教办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评估,完成17个镇区教办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实地他评工作。

【教育投入】 2010年,全市教育总投入49.76亿元,比上年增加9.44亿元,增长23.42%,其中高等教育投入6.69亿元,中等职业教育投入5.48亿元,普通教育投入34.52亿元,其他教育投入3.07亿元。年度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27.68亿元,比上年增加2.76亿元,增长11.07%,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含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20.88%。学生人均日常公用经费增加99.9元,教师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多元。

【学前教育】 2010年,全市有幼儿园435所,托儿所297间,在园幼儿9.63万人,在所幼儿2.12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98.99%。等级幼儿园92所,占全市幼儿园的21.15%。开展幼儿园年检工作,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园务公开工作,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127所幼儿园按市文件精神落实教师工资待遇。中山市教育局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课题《中山市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已结题。举办全市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课例比赛和教师自制教玩具大赛。小榄镇明德中心幼儿园伍春虹老师获广东省幼儿园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市教育局获最佳组织奖。全市基本形成以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

【义务教育】 2010年,全市有全日制普通小学212所,全日制普通初中76所(含32所九年一贯制)。学龄儿童入学率及升学率均为100%,五年巩固率107.4%。全市小学在校学生数23.78万人。初中毛入学率111.93%,三年巩固率87.13%,毕业率97.68%,升学率94.51%。全市初中在校学生10.81万人。2003~2010年,中山市中小学布局调整涉及学校316所,计划投入资金25.8亿元,建筑面积146.7万平方米,新征地4139亩;274所学校已完成布局调整工作,投入资金22.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24万多平方米,征地面积约3500亩。 

【特殊教育】 2010年,中山市有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教育机构3所,其中,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公办学校,小榄博华特殊教育学校和中山市博华聋儿康复中心为民办学校。全市在校适龄“三残”(智残,体残,肢残)儿童少年943人,其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655人,随班就读288人。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小榄博华特殊教育学校有教职员工193人。95所普通中小学接受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全市“三残”儿童入学率为96.5%。

【普通高中教育】 2010年,全市有全日制普通高中23所(含13所初中至高中的完全中学),高中在校学生数4.49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全市有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6所(中山纪念中学、市第一中学、市华侨中学、市实验高级中学、桂山中学、市第二中学),省一级学校11所,市一级学校4所。2010年,高考连续五年实现“万名学子上大学”及高考录取率全省第一。镇区高中教育投入经费1.67亿元,覆盖高中学生3.4万名。

【义务教育经费】 落实和完善免费义务教育各项政策,建立基础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0年,春季和秋季全市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学生分别为23.46万人和23.75万人。市镇两级财政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全年投入专项补助经费1.52亿元。为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争取到接受义务教育中央财政奖励资金2450万元。

【高考录取】 2010年,全市录取专科以上考生1.39万人(含“3+证书”的高职类考生1131人),总录取率93.15%,连续第五年居全省第一。普通高考专科以上录取1.18万人,比上年增加985人,录取率95.5%,比全省录取率高出17个百分点。第一批重点本科录取1812人,比上年增加86人,录取率13.52%,比全省录取率高出6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录取6822人,录取人数占上线人数的104.3%,录取率50.91%,比全省高出17个百分点。向高校输送免试保送生和单考单招考生43人,其中学科竞赛40人,高水平运动员9人。

【高等教育】 全市辖区内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校区)等5所普通高校,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等1所成人高等教育学校,中山新华科技专修学院、中山粤江专修学院等2所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2010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4.35万人(其中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2.06万人),比上年增加7.36%,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1.42万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5%,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全市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成人教育】 全市镇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达市级以上示范学校标准,其中省级示范镇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所,小榄镇和石岐区成为广东省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区,坦洲镇合胜村等68所村(社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为市级示范学校。2010年,全年各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回乡初高中毕业生、技术人员、乡镇企业职工、基层干部和转业军人等“五种重点对象”培训26.31万人次,其中学历教育人数2.3万人次,非学历培训24.01万人次。各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联合发展“三高”(高产,高质,高经济效益)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实施“燎原计划”(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落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发挥农村各类学校智力、技术的相对优势,与农业、科技部门相配合,开发与当地经济密切结合实际应用技术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开展以推广和实用技术为主的试验、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项目125项,建设示范基地115个,承担科技成果推广项目101项。响应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号召,市教育局高成职科、市成人教育协会号召东升镇、小榄镇、三乡镇、五桂山办事处和南朗镇等镇区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在北京召开的2010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上,中山市获得“2010年全民终身学校活动周”成功组织奖。2010年,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6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274人。成人高考实际参加考试8326人,录取8116人,实考录取率97.48%,录取率比上年提高11.92%。  

【职业教育】 2010年,有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等市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所,在校生1.26万人,比上年增加4.7%;有独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15所(含建勋中学和中山市高级技工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6所,省级重点6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4万人。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数的98.5%和97%。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率”(双证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为96.4%,其中中级工比例占71.4%,高级工比例占6.8%,就业率99%以上。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47个。2010年,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小榄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乡理工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点,全市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2个。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搭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合作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宽教育合作领域,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效益。已有2所高职院校、10所中职学校和1家民办培训机构成为集团成员单位,与6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中山安博教育集团、广东博大教育学院、中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10多家院校和企业联系合作。2010年,全市发放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2.37万人次,合计1779.7万元,其中中央和省276.2万元,市镇1503.5万元。

【民办教育】 2010年,全市有民办中小学72所(包括特殊教育学校1所),其中省一级学校9所,市一级学校7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5所,教育培训中心255所,新开办教育培训中心34所,新开办托管中心48所。12月21日,成立中山市民办教育协会。中港英文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校长田云伏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在广东省教育学会和广州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广东教育博览会”中,中山市广东博文学校、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小)学、中山市东区团益学校等4所学校获广东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李金东(深圳吉东教育集团,中山市多家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朱明照(中山市东升求实学校)等2位董事长获广东民办教育董事长贡献奖。

【教育科研】 2010年,市教育局编写《中山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汇编》,召开中山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奖颁奖大会。10月,召开立项课题评审会,确定2010年度市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184项,并在市第一中学举办市级立项课题开题工作现场观摩会。组织申报省级以上教育科研奖励成果,获教育部课改成果奖1项,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教育创新成果奖21项。《阅读中山》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在部分学校试用。市教研室主任黄世勇主持的广东省中小学教育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区域性教研文化建设研究》在2009年通过省专家鉴定并结题,此课题获广东省第七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课程改革】 2009~2010学年度,全市教育系统举办两次精品课程评选,从各学科学段开发的3000多个模块中评选出精品课程入选奖407项,提名奖610项。开通精品课程建设网,实现网络申报评审和共享交流,课例资源超过2万节。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深化阶段研究方案,提出研用并举的推进策略,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转入整体规划、团队研发、重点突破、形成系列的新阶段。

【教师培训】 建立“多元,开放,富有实效”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为全市中小学教师开设面授专题212个,面授培训学员1.48万人次。推出在线网络专题393个,参加在线学习学员5.79万人次,占全年参加培训总人次的79%。参与高中教师职务培训,全市报名参加网络在线培训的高中教师2091人。开设专家讲坛9场,培训学员3307人次。对全市274所中小学的校本培训工作实施管理和指导,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91%。创新新教师培训模式,开设新教师培训班16个,培训新教师732人。

【教师职称评定】 2010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1714人,其中评审高级391人,通过率49%;评审中级1232人,通过率64.7%;评审初级91人,通过率97.8%。

【名教师、名校长工程】 全市建立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26个,其中省级名校长工作室1个,省级名教师工作室4个,承担为期3年的省、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培养培训任务。2010年,评定名教师培养对象56人,名校长培养对象21人,市级骨干教师140人。4位中小学校长和5位中小学教师成为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至2010年,全市有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4位,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7位,省特级教师36位,市名教师名校长36位,中学正高级教师1位。

【落实“两相当”工资制度】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联合制定《中山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中人社〔2010〕104号)及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教师规范后的津补贴平均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在编在册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纳入绩效工资实施范畴,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全市各学校根据文件精神制定本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在职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及离退休人员待遇从2010年11月起按新标准统一发放。

【中山德育模式】 市教育局确定2010年为中山市教育系统德育常规管理建设年,推进德育“一镇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创建活动。在体育路学校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常规精细管理”现场会,在东区柏苑小学举行全市女生教育现场会,开展“三防四抓”德育主题活动,“三防”是指防止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防止校园乱象的发生、预防学生染毒吸毒;“四抓”是指抓德育常规的精细管理、抓学校德育特色建设、抓先进典型、抓爱校教育。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开展“绿色暑假·缤纷文化”2010中山市暑期系列文化活动。创新法制教育形式,与市法治办等9个部门联合举办“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全市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与市公安局联合开通校园网上警务室。贯彻落实《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制定《中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评估工作方案》。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石岐区教育卫生办公室、东区雍景园小学、西区翠景东方小学、体育路学校、西区昌平小学、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石岐西厂小学等单位获省德育科研课题优秀成果奖。制定《中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加强爱校教育工作方案》,启动《中小学生爱校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建立《中山市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三预机制”预案》。

【扶困助学】 2010年,市镇两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5808人,资助金额769.6万元,其中市专项资金资助2770人,资助金额499.7万元。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922人,资助金额256.9万元。助学贷款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133人,资助金额123万元,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贴息23.9万元。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筹集4323.8万元,各镇区可支配扶困助学资金1300多万元。

【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制”】 2009年,中山市正式出台《中山市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暂行规定》(中府〔2009〕113号)、《中山市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中府办〔2009〕85号)等文件,将流动人员入户和入学归口统一登记。2010年,通过市级积分入读中山市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4318人,其中小学一年级2735人,初中一年级1583人。

【语言文字工作】 2010年,镇区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全省面向社会申报教师资格人员的普通话培训837人次,测试3335人次。推进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工作,对18所申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学校进行评估。承办第二届广东省“科信杯”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决赛,中山市获优秀组织奖1个,特等奖4个。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安全卫生】 2010年,全市学校推进建立物防、技防、人防等安全长效机制,每200名师生配备1名保安。全市配备校园保安员2862名,安装校园视频监控探头3369个,报警系统接入公安110系统,建立专兼职护校队伍360支。制定《中山市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机制预案》,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督促镇区学校和托幼机构重视校园安全管理,会同公安局明查暗访部分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以第十五个“全国中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日活动,进行各种应急疏散演练。举办全市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员培训、校医园医培训,共计培训4000人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公共卫生专项督查整治行动、学校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学校托幼机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学生体检在公办学校覆盖率100%,学生体检率89.8%;民办学校覆盖率93.1%,学生体检率41.1%。12所学校通过健康促进学校铜奖验收,13间学校食堂通过规范化食堂评审。

【“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 按照省义务教育“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中山市21个镇区共60所学校继续结对帮扶茂名、阳江、清远等三市50所受援学校。2010年11月,阳江市应邀在原有与本市结对学校外,选派36位中小学校长到中山参加为期两周跟岗学习,其中选出18所优秀学校接受跟岗任务。12月,组织全部50所结对受援学校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华中师范大学中小学管理高级研修班。“千校扶千校”活动期间,中山市派出干部和教师246人参与交流,接收受援学校教师371人,到支援学校上示范课1107节,参与教师2.34万人次。捐物折算合计364.44万元,捐款164.03万元。24对结对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千校扶千校”帮扶工作突出学校,28位支教教师评为2010年度中山市优秀教师。

2010年中山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学校类别 项 目 总 数
高等学校 学校数(所) 5
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人) 43524
网络教育(人) 7600
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人) 5475
中职 学校数(所) 13(未含中技和建勋中学)
在校学生数(人) 25432(未含中技)
普通高中 学校数(所) 23(含13所完中)
在校学生数(人) 44866
普通初中 学校数(所) 76(含32所九年一贯制)
在校学生数(人) 108053
毛入学率(%) 111.93
三年巩固率(%) 87.13
辍学率(%) 0.03
毕业率(%) 97.68
升学率(%) 94.51
小学 学校数(所) 212
在校学生数(人) 237846
学龄儿童入学率(%) 100
五年巩固率(%) 107.4
辍学率(%) 0.014
升学率(%) 100
幼儿园 幼儿园数(所) 435
在园(学前班)人数(人) 96347
幼儿入幼率(%) 98.99
特殊学校 学校数(所) 2
在校学生数(人) 943(含随班就读)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2010年,招收全日制本科新生3606人,在校生1.29万人。毕业生最终就业率99.06%。全年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招生4299人,在册学历教育人数1.23万人。全年引进博士2人,海外留学背景硕士4人,晋升中级职称32人,晋升副高职称11人。图书馆新增图书8.33万册,馆藏总量超过90万册,生均图书近70册,可利用数据库60个。学院在中国校友网“2010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中,从2009年第35位升至2010年第7位。7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被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首获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立项。实验中心获得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成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兴通讯NC(Network Computer)学院、广东省计算机学会智能软件与机器人分会、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数字娱乐技术中心和食品标准研究中心。首次开设英语口语公共选修课和“国际化教学模式班”。全年发表教研论文129篇,完成150门网络课程建设。63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全年科研经费共1099.5万元,项目立项143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获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6项,获教育部·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立项5项,获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立项资助1项,获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项,获市科技局立项资助13项,获市社科联立项资助4项。组织完成纵向课题结题验收工作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部产学研项目1项。全年发表学术论文231篇,其中核心期刊120篇,学术著作9部;申请专利42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已获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240项。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民政部优秀成果三等奖。学生在科技、学术、文体竞赛中获得200多项全国和省级奖励。其中,舞蹈《选村官》获文化部设立的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项——中国第九届艺术节第十五届“群星奖”、2010年度“孙中山文化艺术奖”;在第六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在2010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实践创新作品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6项,“与教学结合最紧密奖”1项;在第二届全国校园DV、摄影作品大赛中,摄影组获一等奖7项。10月25日,中山学院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29个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之一,是中山市唯一获此认定的高校。11月6日,民进中山学院支部被民进中央授予“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2010年,确立“一个核心,两个突破,三个面向”战略方针,即以品牌为核心,突破质量、突破规模,面向产业、面向企业、面向社区。全校在编教职工53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3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8人,双学士3人,外聘教师50人,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在校生6604人,毕业生2535人。招生3184人,比上年增长39.6%,其中开放教育2486人,奥鹏网络教育698人。3月1日,正式接管孙文中路原市一中初中部校舍,新校址占地1.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改革教学模式,参与课程考核改革课程40门次,其中《管理学基础》获广播电视大学第四届“教学创新奖”。有省级科研项目立项6个,市级项目立项2个,校级项目立项9个,其中“网上平时作业系统”和“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获全省电大系统教学成果奖。7月,该校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评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称号。

【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 2010年,在校学生1万人,毕业生235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960人,就业率98.48%,专科毕业生392人,就业率99.23%,校区总就业率98.61%。启动校区六期工程,建设项目包括1.8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1栋,4000平方米的教工宿舍1栋,1.1万平方米的实验楼(院系楼)2栋,占地1.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中心广场及相关市政园林工程。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中山产业发展特点,7月,学校二级学院——医药商学院整体搬迁落户中山校区。全年长驻校区教工200人,其中博士39人,硕士103人,中职职称97人,副高以上职称31人。2010年,全校教师发表论文135篇,出版及参与编写专著12部,获科研立项36项,立项金额89.9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3项,市局级3项,校内课题17项。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6641人,成教学生1566人。其中,普通高考招生2654人,第一志愿录取率97.6%;成人高考招生1902人,比上年增加129.4%。毕业生就业率98.36%。全院教职工542人,专任教师314人。2010年,学院停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招生,新增电梯维护与管理、灯具设计与工艺、财务信息管理和社会体育等4个专业,专业总数共28个。学院全年获市级以上教研科研课题立项39项,其中科研项目《霉菌及其毒素新型处理剂的规模化生产及推广》获2010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立项,科研项目《专用广谱高效抗寄生虫新兽药的研制与产业化》跻身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学院重奖在教学和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近43万元,全面启动课程项目化改革和教师职教能力测评与培训工作。学院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30个,省级奖项39个。首建创新创业教育工场,建立灯具设计制作教学工场和IT创新创业教育工场,向大学生发放创业扶持资金100多万元。25个师生创业团队入驻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其中2个团队获省大学生创业资助基金20万元。师生申报专利发明431件,比上年增长105%。2010年,学院被评为省知识产权优势试点单位。
  开展校企合作,引进现代服务业协会、物流协会和化工学会等18家行业协会进驻学院办公。与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签定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培养电梯维护与管理人才。与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交流合作协议,两校在师资力量、课程建设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全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559人次,比上年增长59.7%,首次组织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完成社会培训3248人次,比上年增长145.5%。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招生2273人,在校全日制专科学生5760人,在册成人教育类学生3500多人。现有教师近500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44人、校外兼职教师24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或博士学历教师占37%,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50多人。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校区(中心),建筑总面积12万平方米。搭建“三业对接、三轨并行”的实践教学平台,三业对接指专业、产业、职业,“三业”通过链条的形式紧密对接、互为支撑;三轨并行指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升,“三轨”可在此平台上同步运行。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办学“中山火炬模式”,中山火炬模式是指以学院为主组织学习实训,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学院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6月和9月相继进入省示范、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行列。2010年,学院申报省级项目23项,市级项目25项,教师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0多篇,著作20多部。教师申请专利26项,学生申请专利150多项。

【中山纪念中学】 中山纪念中学始建于1934年,由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长子孙科创办。20世纪50年代初,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定为广东省首批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中山纪念中学有初、高中教学班114个,在校学生5900多人。学校有教师438人,其中高级教师167人,特级教师7人,获博士、硕士学历教师164人。总占地面积850亩,是全寄宿制的完全中学。中山纪念中学以“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为校训,以培养“中山精神+现代素质”的创新高素质后备人才为目标。高考重点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及升学率连年居全市第一。2010年,学校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一等奖人数连续第六年获广东省第一,重点大学免试保送人数连续第七年获广东省第一。

【中山市第一中学】 中山市第一中学建于1908年,1962年被确认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9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有在校学生7437人,教师567人,其中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40名、一级教师150名。教师中获研究生以上学历115人,国家级和省级名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8人,“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2人,中山市名校长和中山市教育名师4人。学校以“勤学、多思、严谨、进取”为校训,形成以优质教学为主体,科普教育和艺术教育两翼齐飞的“一体两翼”办学特色。2010年高考,获中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和卓越贡献奖。获市文科总分前三名和市理科总分前两名。2010年8月,冯齐纬同学代表中国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第二十二届国际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世界第十名、中国第一名。

【中山市华侨中学】 中山市华侨中学始建于1954年9月,由檀香山归侨陈茂垣牵头发动华侨捐资创办。学校占地面积310多亩,有初中和高中两个校区。学校以“一切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为办学理念,以“自强不息,敢争第一”为校训,坚持“名校+侨校”发展战略。华侨中学有学生7892人,有教师职工532人。其中,有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名校长1人,省名教师1人,特级教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7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7人,市教育名师6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高级教师17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90多人。2010年,高考本科以上录取873人,连续6年获中山市普通高中高考卓越贡献奖。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占地500亩。全校有教学班93个(含3个西藏初中班),学生4694人(含西藏班143人),本科上线人数825人。教职工342人,其中高级教师80人,硕士研究生103人。教职工中,获全国曾宪梓奖、国家和省级教学骨干、省名校长、省先进教师、省优秀音乐家等奖项和称号480人次。学校以“发展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以自主为核心,以特色为两翼,以和谐为保障,以发展为动力”的自主发展办学模式。办学特色被《广东教育》2010年第6期以《中山实验高中:三元发展教育的有为探索》为题重点报道。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创办于1941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以“以人为本,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办学目标,以“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发展,人人能成才”为办学理念,以“读书+研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打造“德高、学博、艺精、体健”的教师队伍。学校占地面积43亩,有教学班36个,学生1704人,教师104人,其中省名教师1人,市名校长1人,市名教师3人,省特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62人。2010年4月,被国家教育类期刊《人民教育》专版介绍学校各项改革措施和教学成效。

【中山市实验小学】 中山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57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有教学班42个,学生近2100人,教职工200多人。学校以“实验为本,整体育人”为办学宗旨,以“立足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为办学目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以情换情、以趣激趣、以智启智、智趣交融的“智趣教育”新模式。

(管淑花)

上一篇: 教育(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