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7年,市地方志办公室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落实市地方志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开展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为重点,做好志鉴编修和地情资料研究咨询工作,为文化强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编纂出版《中山年鉴(2007)》,完成《中山市志(1979~2005)》市志初稿编修和送专家审改工作,指导编纂出版《中山市水利志》,启动编修《郑观应志》项目。
【编修第二届新方志】 按照中山市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2007年《中山市志(1979~2005)》进入总纂阶段。上半年,重点修改承修单位的初稿,绝大部分稿件经过3次以上的修改,部分稿件达到6次以上修改、补充。聘请省有关单位和院校的5名专家审改市志稿,保证市志质量。下半年,重点落实专家的批改意见。至年底,全市142个承修单位全部完成初稿的编写,全部送专家审核修改,转入审查验收阶段。
加强指导部门志、镇区志、村志等专志编纂,严把审查验收关,保质保量审阅专志稿,确保专志的质量。7月,审查出版约45万字的《中山市水利志》。全年完成《南朗镇志》(85万字)和《五桂山镇志》(65万字)第三次审查验收,完成《小榄镇志》(130万字)、《供销社志》(35万字)、《中山市公安志》(60万字)和《旅游志》(35万字)第一次审查,完成《南朗村志》(18万字)第二次审查。
【编纂出版《中山年鉴(2007)》】 2007年,扩大组稿范围,增加市文联、中山诗社、市孙中山研究会、市物流协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等组稿单位,全市年鉴组稿单位达151个。保证年鉴资料的真实和准确,采取“三上二下一验收”的措施,即组稿单位上送后由编辑人员修改后再发回组稿单位补充修改,组稿单位二次修改后送统编修改后再发回单位补充、确认,初稿完成后送市府办主管领导和市政府各副市长及市年鉴审查验收成员单位市委办、市委宣传部、市保密局、中山军分区、市档案局、市法制局、市统计局审查验收。采取上下联动修改和审查验收措施,提高《中山年鉴》整体质量,丰富内容,字数由上年的50万字增加到60万字,照片数量有所增加,并制作2006~2007年的双年鉴多媒体电子光盘。
【地情研究与服务】 市志办充分发挥地情咨询服务的职能作用,为市领导提供市志、年鉴书籍和电子光盘赠送来宾,为各级单位和社会人士提供地情资料的咨询和查阅服务。先后为市规划局、市教育局、市档案局、孙中山故居、省政府秘书科、省文史研究馆、《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单位提供中山地情资料。做好《郑观应志》的立项和协助搜集资料及编纂工作。完成省社科项目《孙中山·香山与中国现代化运动》专项研究,参与孙中山研究活动,黄秀莹和梁凤梅分别撰写论文《孙中山的博爱精神与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孙中山教育思想在中山市的继承和发展》,并获选参加孙中山研究和资料利用领导小组和孙中山基金会主办的“孙中山思想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
【志鉴理论研究】 开展志鉴编纂和专业理论研究。1月,与珠海市、东莞市开展志鉴理论研讨,吴冉彬、赖建民、梁凤梅等撰写市志理论研讨文章。3月,召开志稿点评会,总结志稿编写情况,指导编写单位补充随文点与专题点记写,及时修改志稿。参加省组织的地方志稿评议活动和地方志稿审查验收业务培训、宁波大学承办的广东省第三期地方志业务骨干培训班、年鉴业务培训班。市地方志办公室在全省年鉴业务工作培训班上作修鉴工作经验介绍。11月,吴冉彬应邀参加《香洲区志》点评会并作重点点评发言。(梁凤梅)
附:2007年市地方志办公室主要领导名单
主 任:吴冉彬
副主任:赖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