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工作(199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0 【成文日期】1999-12-04 【点击率】936次


【简况】 地方志工作坚持“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宗旨,做好地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建立市地情信息数据库,开发地情信息产业,为全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地情信息服务。1999年,编辑出版地情书籍和电子读物达1308万字,审核《中山市环境保护志》和《沙溪镇志》两部部门专业志稿约90万字,服务地情咨询50人次,提供地情咨询信息约3万字。


【编纂出版《中山年鉴》】 1999年编纂出版第二部《中山年鉴》(1999年刊)。该年鉴收集了中山市1998年度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城乡建设、社会生活和地方文献与规范性文件等数据资料,汇集了全市该年度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地情信息。全书刊载文字108万、彩照66幅、图表120个。


【制作《中山百科》电子光盘】 适应信息电子化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编辑制作了《中山百科》电子光盘。该光盘收录的主要内容有:(一)《香山县志》,包括自明代嘉靖至清末民初编纂的7种旧志,共90卷、120万字。(二)1997年出版的全套《中山市志》,全书240万字、地图11幅、彩照210张。(三)部门专业志26种,包括组织、政权、农业、水利、农机、邮电、交通、城乡建设、环保、中顺大围工程、对外贸易、供销、财政、金融、税务、技术监督、物价、文化、教育、体育、历代行政区划、地名、镇区大事典等部门专业志,以及张家边、黄圃、沙溪等镇区志,共800多万字。(四)中山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基本情况、投资环境以及民俗风情资料。(五)中山地方方言、民歌和城乡风光的录像、录音资料。全光盘刊载文字约1200万字、图片500多幅、音像20分钟。该光盘设计了任意词检索、词条检索、栏目检索、古今文对照检索和打印等多项功能,提高了地情信息的使用效率,为构建市地情信息数据库,实现地情信息电子化打下了基础。该光盘成为全省地级市首张综合性地情资料电子光盘,并被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作为开发利用地情资料的成功经验向全省地方志部门推广。


【参加全国方志成果展览】 1999年10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首届地方志成果展览会上展出《中山市志》、《中山年鉴》(文本和电子光盘)和《中山百科》电子光盘。《中山百科》电子光盘被作了现场演示,并以其丰富的资料和简便的检索功能及新颖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受到方志界领导和同行的赞许。该光盘成为全国少数几张地方志电子读物之一。


【制作电视宣传片】 撰写并协助广东电视台和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拍摄《广东之最》系列电视节目之一的《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命名的城市》电视专题片。该专题片在《广东卫视台》播出,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介绍了中山的历史和现状。


【推广应用地情资料】 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展示方志编纂成果,印发宣传单张,推介使用已出版的地情书籍和电子读物,促进年鉴、市志和地情资料电子光盘的开发利用。为迎接建国50周年大庆,市志办公室与中山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半个世纪的跨越》30集大型广播系列节目。该节目回顾了中山建国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市志办)

上一篇: 党史研究(199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档案工作(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