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工作(1998)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9 【成文日期】1998-12-04 【点击率】922次


【简况】 1998年,市地方志办公室发挥收集地情资料、提供地情咨询服务的职能作用,编纂出版了首部《中山年鉴》,并制作了首张年鉴光盘,筹划构建《中山百科》地情资料信息库,审阅了市环保局编纂的《中山市环境保护志》初稿,继续做好《中山市志》的出版发行工作。与深圳、珠海、广州、新会、三水、揭阳等市县进行了业务交流学习,吸收兄弟市、县的编纂经验。坚持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志鉴工作的最新动态和编纂技术。坚持学习政治理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本办人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办公室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团结协作、踏实勤勉、讲求奉献的良好作风。


【编纂出版首部《中山年鉴》】 创办《中山年鉴》,是中山市一项大型的文化建设工程,将按年度编辑出版全市重要的地情资料,成为中山市最大的系列地情资料工具书。编纂首部《中山年鉴》是市志办1998年度的重要任务,全市各系统、各战线165个单位的180多名通讯员参与了编写,从1997年7月开始筹划到1998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历时15个月,圆满完成了时间跨度7年共120万字的首部《中山年鉴》。该鉴衔接《中山市志》的下限,收录了中山市1991~1997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城市建设、镇区建设、统计数据、重要文献等方面的资料,介绍了中山市各行各业的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收集了中山市7年来的地情资料和经济信息。全书设特辑、大事记、概况、领导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地方军事、爱国统一战线、人事·外事、法制、经济、邮电·交通、基本建设·城乡建设、对外经济贸易、商品流通、财政·金融·审计、旅游业、教科文、侨务、社会生活、镇区建设、中山之最、附录等23个编目;内有243个图表、265幅彩照,共120万字。该鉴荣获1998年度中山市优秀精神产品(社科著作类)特等奖和1999年广东省地方综合年鉴优秀成果一等奖。


【制作首张《中山年鉴》光盘】 首部《中山年鉴》出版后,把该文本版制成电子光盘版。该光盘录入《中山年鉴》文本内容,并加入彩色图片、录像、配音,设计了3种检索和打印功能。该光盘成为全省地级市首张地方综合年鉴电子光盘,国家、省、市和香港等报刊作了报道,其中《人民日报》以《中山把年轮刻在光盘上》为题,对该光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开展地情资料咨询服务】 坚持做好为全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地情资料咨询服务,全年为市内外人士提供较重要的地情资料咨询30多人次,发挥地情资料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全年为上级有关部门编写中山地情资料近5万字。


【构建地情资料信息库】 1998年11月,开始把历代《香山县志》7种90卷、专业志26种和1997年新出版的《中山市志》以及中山投资环境等地情资料输入电脑,建立地情资料信息库,拟制作成《中山百科》电子光盘。该光盘将设置多项检索功能,收录中山古今重要的地情资料,约1000万字,并录入大量的图片、录像和录音资料。此项工程将在1999年完成。(赖建民)

上一篇: 党史研究(199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档案工作(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