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2016)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7》 【成文日期】2016-12-31 【点击率】807次

 

【城市建设概况】 2016年,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组织实施市财政投资工程131项(含维护项目),其中新建项目45项,续建项目86项,新建、改建道路长度6.89公里,新建、改建污水、排水管道总长23.78公里,新建、改建公园绿地48.36万平方米,初步完成河涌整治13.8公里,年度完成工程财政性投资额9.04亿元。城桂路改造工程(孙文公园至南外环段)、北外环(35号路)胜隆立交(原阜港立交)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彩虹绿洲公园(一期工程)、岐江河环境整治二期东明休闲健身公园、金钟水库绿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完成建设并对外开放,建设完工羊角涌、大滘涌等5条主要内河涌清淤工程,永安一路、兴华街、华柏路、中山四路水浸点整治工程、称钩湾水循环工程等基本完工,29间中心城区公厕改造基本完成;在建工程有长江路改造工程(一期)、大沙南路(东华路至起湾道段)、康华路、富康北路、东区齐乐路侧闲置地改造工程、兴中道水浸点整治工程及员峰新涌等3条内河涌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推进中心、北部组团垃圾处理基地扩容项目建设和南部组团垃圾处理基地建设,博爱路翠景路交叉路口立交工程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3月,《中山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11月,《中山市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项目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市空间规划立项评审工作领导小组验收;《中山市博爱路提速研究与方案设计》完成成果报批;《中山市中心城区医疗机构停车场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审查;《中山市(主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完成省住建厅验收工作;印发《关于提升绿道管理水平的指导意见》,指导镇区开展绿道管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驻东区中山四路1号。

 

【重要工程项目建设】 城桂路改造工程(孙文公园至南外环段)建成通车 2016年9月30日,城桂路改造工程(孙文公园至南外环段)建成通车。城桂路改造工程起点位于中山市城桂路与兴中道交叉口,终点止于城桂路与南外环交叉口,工程全长2232米,与兴中道、兴文路、东苑南路、南外环平面交叉。工程于2015年6月15日开工,改造后统一按城市主干道的标准,设置双向八车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宽50米,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增设中央绿化分隔离带,改造两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绿化景观,修建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完善道路沿线市政管线及配套设施,新增一中人行地道和金字山人行地道等。

    北外环(35号路)胜隆立交(原阜港立交)改造工程完工 2016年12月30日,北外环(35号路)胜隆立交(原阜港立交)改造工程完工通车。阜港立交位于港口镇阜港路与北环路T型交叉口,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30公里/小时。工程全长2403.84米,规划红线宽22.5-57米,其中含桥梁422.39米,共包括A-G7条线。其中,A线桥梁长282.39米,桥宽2×9.3米,桥梁最大单跨跨度为23米,道路长503.71米;B线长度106.95米,路基宽度9.5米;C线长度116.48米,路基宽度14.5米;D线长度273.19米,路基宽度13.5米;E线长度320米,其中桥梁长140米,桥宽8.25米,道路长度180米,路基宽度13.5米;F线长度208米,路基宽度13.5米;G线长度299.5米,路基宽度13.5米。工程于2015年5月7日进场施工,主要改造内容包括道路、排水、桥梁、路灯、绿化、交通设施等。

    轩朗路改造工程一期完工 轩朗路位于东区沙岗片区,起点交悦来南路延长段,沿线经过朗晴假日、映翠豪庭等商住小区,终点与沙岗路相交,全长1302米,路面宽24米,双向四车道,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轩朗路改造工程采取分段实施,其中一期为沙岗路至槎桥路段,总长443米,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管线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和绿化工程等,同时设置路边停车位,方便市民停车。一期工程于2015年11月15日动工,2016年5月30日完工并通车;二期工程计划于2017年完工。

    岐江河环境整治工程二期—东明桥休闲健身公园建成开放 2016年4月28日,岐江河环境整治工程二期—东明桥休闲健身公园完工,并于10月15日对外开放。东明桥休闲健身公园位于东明桥东侧,北面毗邻沿江路,与游艇会码头景观带接壤,岐江河在其北面流过,周边均有规划道路,场地总面积4.58万平方米。工程于2015年4月28日进场施工,根据“一河两岸”二期整治的整体规划理念,东明桥休闲健身公园位于社区生活圈分段,依托周边住宅小区,打造适宜社区生活、健身活动、聚会休闲的滨水空间。公园分为活动游乐区、休闲漫步区、中心湖景观区和水生植物科普区四大部分,利用透水式生态停车场、雨水景观湖、生态驳岸、绿地边沟等设计手法,充分储存雨水,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与公园建设相结合,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健身休闲公园。

    彩虹绿洲公园(一期工程)对外开放 2016年10月1日,彩虹绿洲公园(一期工程)对外开放。公园占地总面积10.65万平方米,项目投资1.54亿元,分2期工程建设。项目设有综合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类湿地体验区等功能区域。利用项目内原有的余泥和鱼塘改造成为景观草坡和类湿地区域,突出公园活动多样化、活力化,为市民提供能游能赏的类湿地社区公园。“彩虹绿洲公园(一期工程)对市民开放”项目被列入2016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工程,二期工程计划于2019年9月完工。

    6个城区街头公园动工建设 2016年,“推进东区齐乐路等6个城区街头公园建设”被列入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分为东区齐乐路侧闲置地整治工程和南区祈安苑侧、东区沙岗顺兴路、东区三溪村、南区祈安苑侧、石岐区枕善坊、石岐区悦来大街5处闲置地整治工程。东区齐乐路侧闲置地整治工程项目于2016年底动工,其余5处闲置地整治工程按工作节点加快推进。

    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点火试运行 2016年12月22日,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点火试运行。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位于神湾镇,占地面积1264亩,总投资10.14亿元。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渗滤液处理厂总投资5.8亿元,采用特许权经营方式兴建,其余项目均为市财政投资建设,负责消纳三乡镇、板芙镇等南部7镇的生活垃圾。建设项目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1040吨/日),卫生填埋场一区(库容约110万立方米),渗滤液处理厂(处理能力450吨/日)和公建配套工程。年内,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并点火试运行,填埋场等主要公建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镇村建设】 2016年,中山市以幸福和美宜居镇村建设为核心,开展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创建活动。按照宜居城乡相关标准,配套完善村内道路、排水、污水、生活垃圾收运、公园绿化、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宜居城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乡村人人有社保,村村有农家书屋、健身场所和社区卫生站,镇镇建有图书馆、健身广场、保障房,异地务工人员也同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6年,全市创建为“广东省宜居示范社区” 24个,全国“绿色村庄”80个。

(罗 婕)

上一篇: 城市建设(2014)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城市建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