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201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948次

【城市建设概况】 2013年,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简称“市住建局”)组织实施市财政投资工程175项(含维护管养工程),其中,新建项目32项,续建项目143项。新建、改建道路总长约25.29公里,新建、改建污水、排水管道总长约168公里,年度完成工程投资额11.19亿元(含征地拆迁等费用,不含中汇集团雨污分流工程费用及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单位自筹资金3.8亿元)。其中,基本完工的工程有广丰工业大道(石岐段)、岐江河环境整治工程二期首期示范段工程等。在建工程有北外环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岐江开启桥加固工程、西河涌水循环工程、南部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卫生填埋场等工程。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完成年度任务。岐江河环境整治工程二期滨水绿波景观带、东明桥休闲健身公园等分项工程完成施工设计,组织开展设计概算等前期工作。博爱路景观路下穿隧道、东华路、勤学路等工程基本完成施工图设计。西区彩虹绿洲公园处于施工图设计阶段。市住建局驻中山四路1号。

 

【重要工程项目建设】 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 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于2012年10月31日全面动工。按计划,2013年主干管网工程开工建设32项(含污水泵站4项),完成主干管道铺设40公里;市政污水管网开工建设13个片区,完成市政管道铺设117公里;支管到户工程开工建设30个片区,完成10个片区。至年底,工程前期设计工作基本完成,主干管、市政管和支管到户工程进入施工关键阶段,河涌外排泵站和水循环工程进行招标前期工作(崩山涌—羊角涌水循环工程准备开工建设,崩山涌—白石涌已开工建设);主干管、泵站、市政管、支管到户工程开工项目合计109项(片),其中主干管工程28项、泵站工程4项、市政管道工程37项、支管到户工程开工40个片区。主干管道累计完成铺设41.95公里,市政管道累计完成铺设120.7公里;支管到户工程已开工40个片区,完工19个片区。

 

  岐江河环境整治二期项目 2013年,中山市推进岐江河环境整治二期项目,施工内容主要为示范段东明桥至康华桥北岸建设,分为悠闲人居段及滨水绿坡段两部分,悠闲人居段主体工程于10月完成,滨水绿坡段施工图纸中介预算已送财政部门审核。岐江河环境整治二期项目以文化谋求提升、以体验推动旅游和以景观促进生态为总体思路,延续岐江河一期两岸优质的生活岸线,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岐江桥改造工程 2013年6月,岐江桥改造工程启动,在保持旧桥原址原貌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加固,提高该桥的通行能力。改造范围长206.25米,东与凤鸣路平交后接孙文西路,西与西堤路平交后接富华道。桥梁标准横断面布置为2米(人行道)+3.75米(机非混行道)+0.5米(塔区)+7.5米(机动车道)+0.5米(塔区)+3.75米(机非混行道)+2米(人行道),总宽20米;桥跨布置与旧桥一致,为2米×12.5米+24.7米(塔区及开启孔)+2米×12.5米,全长74.7米,五跨布置,第一、二、四、五跨采用预制空心板结构,第三跨为开启孔,采用钢桁架结构形式。东段道路结合岐江滨水景观、凤鸣路改造及兴中广场、孙文西路步行街坊商圈等改造建设,道路宽度适当扩宽,西段道路路幅基本不变,与富华道接顺。道路、桥梁均采用沥青砼路面,项目总投资约3300万元。至年底,工程量完成60%,计划于2014年第三季度完工通车。

 

  北外环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北外环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标准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路面为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其内容主要包括旧路路基沉降处理部分和道路标准升级改造部分(路面沥青加铺、新建雨污水管、人行隧道、道路两侧20米绿化带及中央绿化带等),工程总投资约4.45亿元。2013年11月20日起,北外环道路南半幅分阶段封闭施工。南侧施工主要为排水管网施工,软基处理,包括打管桩、旋喷桩、对部分路段采用气泡轻质土换填以及进行下穿人行隧道施工。至年底,完成约7300万元投资额,占总造价的31%。

 

  广丰工业大道(石岐段) 该项目起点是奥园,终点是北外环,属市政府重点治理的“断头路”项目之一。道路全长686米,宽40米,包括道路、排水工程、3×16米的桥梁。工程于7月10日开工,12月30日完工。

 

  南部组团垃圾处理基地 垃圾焚烧发电厂(BOT)项目于2011年获省环保厅和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2012年9月28日动工。2013年完成桩基础和垃圾坑基础施工,在建道路配套工程。南部基地由市财政投资的20个公建配套项目子项中,基本完成的有管理中心土建工程等6个子项;在建的有卫生填埋场一区工程等10个子项;其余4个子项工程均已完成施工图设计,进行编制中介预算或施工招标。南部基地监理协调人对卫生填埋场一区工程项目进行监理,同时对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渗滤液处理厂项目的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进行技术监督协调。此外,南部基地卫生填埋二区(应急)工程项目立项获批,通过市住建局初步设计评审,完成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单位采购。2013年,南部基地总概算投资约10.14亿元,其中BOT项目投资约5.79亿元,市财政投资的公建配套项目约4.35亿元。至2013年底,BOT项目完成约3.8亿元,市财政投资项目完成约0.7亿元,市财政投资累计完成约2.8亿元。南部基地累计完成总投资约6.6亿元。(其他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可见于“经济监督管理”篇“发展与改革”【重大项目建设】和“交通”篇“公路建设”。)

 

【镇村建设】 2013年,中山市作为全省宜居城乡建设试点市,坚持从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村内道路、排水、污水、生活垃圾收运、公园绿化、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入手,通过推进住有所居、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提高镇村的舒适性、健康性、方便性、安全性,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实现全市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市累计有12个镇被评为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38个村庄被评为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64个社区被评为广东省宜居示范社区;16个镇被评为中山市宜居示范城镇,119个村庄被评为中山市宜居示范村庄。其中,2013年命名东升、神湾、横栏3个镇为中山市第四批宜居示范城镇,神湾镇外沙村等32条村为中山市第四批宜居示范村庄、东区长江三溪社区等59个社区为中山市2013年宜居示范社区。全市100%的村实现“七通”(通路、通公交、通电、通宽带、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自来水),实现基本公共设施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全市乡村人人有社保,村村有农家书屋、健身场所和社区卫生站,镇镇建有图书馆、健身广场、保障房,异地务工人员也同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罗 婕)

上一篇: 城市建设(201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城市建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