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200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0》 【成文日期】2009-12-02 【点击率】2189次


简况】 2009年,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以环保、交通、教育等工程为重点,全年承办政府工程81项,完工或基本完工42项,完成投资额5.28 亿元。

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改建、新建城市道路和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北外环(东明立交至彩虹大道段)建成通车,并于10月开通跨广丰大道立交桥。五桂山职业教育园区道路城桂路至中山中专段建成通车。彩虹大道沥青加铺工程于7月底建成通车。新中医院周边的38号路和特勤中队西侧22米道路主体、路灯和绿化工程基本完成。福源路(北外环至木河泾路段)基本贯通。翠景南路(一期)道路排水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中山三路下穿隧道工程于12月7日开工,计划于2010年12月前完工。轻轨城区站配套路网工程正在施工,轻轨中山站周边配套路网工程进入招标阶段。名树园一期工程建成并开放使用。东明桥公园(一期)于10月底开工。珍家山污水收集系统(一期)建成,开始输送处理污水。北部组团垃圾处理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二期于3月投入试运行。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二期焚烧线设备功能测试完毕,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投入生产试运行。占地800多亩的中山市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于9月动工建设,计划2011年底投入试 运行。

中山三路隧道工程】 西起泥墩上街,东至兴中道,线路全长1216米,宽32~56米。其中隧道为双向四车道,长886米,覆盖段646米,另设四条匝道连通中山国际金融中心地下车库负一、负二层,地面设置双向4~6车道。工程包括深基坑支护桩约1360条,土方开挖约3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约11万立方米,沥青路面约6.7万平方米。工程造价约3.72亿元,12月7日开工,计划于2010年12月31日完工。

彩虹大道(彩虹桥至沙朗段)沥青砼面层改造工程】 属原老105国道城区段,位于中心城区西北部,南起彩虹桥北端,北至沙朗市场,与北外环路和在建的38号路连接通,是城区西北方向的主要出入干道。全长3.1公里,宽50米,为城市一级主干道。改造工程主要是处理局部道路病害,加铺面层改性沥青砼路面,完善周边路口及设施等。4月1日开工,8月1日全线完工。

长命水涌(博览中心段)污水管道改造工程】 工程分长江路口段和博览中心段两部分,主要是改造博爱路污水管道系统。其中,长江路口段主要是对博爱路污水管道系统未贯通、未完善部分加以补充;博览中心段主要是铺设由博览中心沿博爱路至博爱五路污水泵站的污水管道。工程采用顶管、拉管和大开挖相结合的施工方式进行污水管道建设,全长2009米,主要管径为D800毫米和D1000毫米两种,建设总投资1300万元。工程于3月下旬开工,6月底完工。

博爱五路污水泵站工程】 位于博爱五路白石涌南岸,占地366平方米,泵站设计规模Q=26000吨/天,总投资200万元。污水由长命水涌(博览中心段)污水管道接入,通过泵站提升,出水与白石涌沿线截污干管接通,输送至起湾南路污水管,送入珍家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工程于2008年12月中旬开工,2009年6月底  完工。

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工程】 位于黄圃镇吴栏村乌珠山旁,主要处理黄圃、三角、南头、东凤、阜沙、小榄、古镇、东升等镇的垃圾,总投资约8.22亿元。其中建设焚烧发电厂和渗滤液处理厂采用BOT方式招商,约4.07亿元,其余为政府投资。北部基地设计消纳垃圾能力为1100吨/日,近期建设处理能力1000吨/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450吨/日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库容约230万立方米的卫生填埋场以及管理中心和公建配套工程。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二期于3月开始投入试运行,于12月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二期焚烧线设备功能测试完毕,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投入生产试运行。卫生填埋场一区工程进行I-I区西坡整治,I-II区和渗滤液调节池及沼气燃烧火炬投入使用。2009年完成财政投资7476万元,累计完成财政投资26616万元,BOT项目完成投资40705万元。

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工程】 选址于神湾镇外沙村黄牛山南侧,占地约1264亩,服务范围包括神湾、板芙、三乡、坦洲、大涌、沙溪和横栏等镇,近期建设处理能力1040吨/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库容约110万立方米的卫生填埋场一号库区、处理能力450吨/日的渗滤液处理厂以及公建配套工程。预留生化处理厂、预处理中心、炉渣制砖厂、填埋场二号库区等远期发展用地。选址调整后重新编制的南部基地项目建议书获省发改委批准,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渗滤液处理厂于9月10日动工,基地配套的主给水管安装工程已完工,基地总体规划设计获市规划局批准,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渗滤液处理厂环评大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完善编制环评报告。卫生填埋场及公建工程和渗滤液处理厂环评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正在进行修改完善。2009年,完成财政投资5227万元,累计完成财政投资8932万元。

孙中山史迹径工程建设】 孙中山史迹径是中山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项目。首期工程位于石岐区孙文西路和孙文中路,设天字码头、香山商会、日升银铺、中西药局、中山海外同志社及宋庆龄题“中山纪念图书馆”牌坊5个史迹点,工程表现形式以中西融合的纪功碑为基本制式,各个史迹点均设铸钢塑像与碑石结合,有的还配立有牌坊。工程于2008年12月底开始施工,2009年3月3日完工,2009年3月12日上午揭幕开放。

漩口镇援建工程建设】 2009年,市建设局负责四川省汶川县漩口镇8个援建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包括建设漩口镇中山路,立项投资1650万元,设计里程1.01公里,路幅宽度18米,2月1日开工,8月30日竣工;漩口镇派出所办公楼,楼高三层,立项投资260万元,建筑面积805.5平方米,2月25日开工,5月9日竣工;漩口镇幼儿园,楼高三层,立项投资370万元,建筑面积968.4平方米,3月15日开工,8月10日竣工;漩口镇卫生院,楼高三层,立项投资1097.1万元,建筑面积1974.3平方米,3月28日开工,10月15日竣工;漩口镇市场,楼高两层,立项投资540万元,建筑面积2008平方米,6月14日开工,11月15日竣工;漩口镇安居房,共13栋,每栋4层,立项投资4995.5万元,建筑面积16718平方米,6月14日开工,12月30日竣工;漩口镇集镇道路及土石方构筑物工程,立项投资3515万元,设计里程2.2公里,路幅有7米、9米两种宽度,6月14日开工,12月20日竣工;漩口镇抗灾避险广场,立项投资600万元,广场面积21280平方米,6月14日开工,12月20日竣工。至年底,完成投资1.36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集镇道路3.2公里,广场2.13万平方米。(胡 蓉)

附:市建设局领导名录
局 长:崔振南

2008~2009年中山市建设项目获奖情况表

上一篇: 镇村建设(200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镇村建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