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2000年,市规划局围绕市政府的工作重点,突出中心,做好重要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及重点规划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岐江公园、光明桥、岐江广场、孙文广场、水上乐园、莲塘北路扩建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了宫花片区规划、全市肉菜市场规划、全市加油站规划、全市移动通信基站规划、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0多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积极落实了沙溪服装城规划、镇区四大工业园区规划等政府重点项目;做好了中山市总体规划调整、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等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一大批建设工程项目的报建、放验线,并加强了批后监督管理工作。2000年服务窗口共受理各类案件7406件,结案6205件,结案率达83.78%。完成报建1909件,报建面积(中心城区)150.3万平方米。完成市政工程报建审查、规划要点等案件530多件。完成建筑工程放验线、复线980件次,完成市政工程放验线、复线136件次,完成规划验收866件、验收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在批后监督管理工作中,城区共查处违法建设案件588件,已结案545件,结案率达92.7%;村镇共查处违法建设案件620件,已处理570件,处理率达92%。切实开展了各种便民利民活动,开展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收费公示制,制订窗口整改措施,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市规划局积极宣传贯彻《城市规划法》,加强规划法规的宣传和规范性文件的拟制工作,依法行政。2000年市规划局被评为全市“三五”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和依法行政先进单位。
【调整中山市总体规划】该项目由市规划局、市规划设计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1999年开展调查研究工作,2000年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2000年12月21日通过由市政府召开的专家评审会评审。 本次规划的期限是2000年至2010年。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人口及用地发展目标的调整,全市空间发展战略及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调整。采用规划调整的方式,程序简单,能解决实际问题,可操作性强,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规划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策略,总结了中山市1993年以来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对策。此次规划调整的思路清晰,实事求是,重点突出,达到了指导各镇调整总体规划、全市城镇发展和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的目的。此次规划调整技术手段先进、电子数据齐全、数据结构合理,为实施市域城市规划管理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市规划局认真贯彻省、市城乡规划建设会议精神,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强了城市化进程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酝酿和制订相关的规划管理措施和政策,筛选出中心镇名单交市政府决策时参考。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的决策,推进中山市实现现代化,在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中,市规划局积极做好镇区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了南朗工业区、民众工业区、阜港工业区、黄圃工业区等规划方案,覆盖了全市东部及北部多个镇区。还协助各镇做好镇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如南朗镇总规修编、黄圃镇总规修编、港口镇南区控规等。在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中,注意引导规范村镇规划管理,改变了以往村镇规划管理混乱的现象。理顺了村镇规划分级管理的体制,保证了镇一类工程能送到市规划局审批、报建,镇二类工程也能送到市规划局验收。全年,共核发村镇建规证800多个,完成了村镇规划验收2600多件。尤其是吸取了其他县市的教训,组织人员对“五无”工程进行深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避免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保证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城市规划法》10周年宣传活动】2000年4月1日是《城市规划法》实施10周年纪念日,市规划局在3月初就制订了详尽的宣传活动计划,着力提高全体市民的规划法制意识,促进中山市建设现代化名人城市。3月31日,市政府副市长作了《城市规划法》实施10周年电视专题讲话,提倡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工作,调整深化各项规划,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加强规划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建设。4月1日,在主要公共场所悬挂宣传横额;在西区广场和仙湖公园门口开展咨询活动,派发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解答疑难问题;在益华广场举行宣传文艺晚会,在晚会娱乐中宣传规划法的基本知识,广大市民踊跃参加,气氛良好。中山报社、电视台和电台也就规划宣传事项作了专题报道。4月1日,中山日报刊出规划宣传专版,系统地回顾了《城市规划法》实施以来全市规划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中山电视台以专题的形式连续几天就广大市民所关心的规划管理问题作了专门报道。市规划局还在中山国际网中开设网页,积极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媒介去宣传推广规划工作。各镇区也以各种形式开展《城市规划法》宣传活动,效果明显。(龚文中)
附:2000年主要领导名单
副局长:郑均源(2000年6月止主持全面工作) 林峰(2000年6月起,主持全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