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9》 【成文日期】2018-12-31 【点击率】892次 | ||||||||||||||||||||||||||||||||||||||||||||||||||||||||||||||||||||||||||||||||||||||||||||||||||||||||||||||||||||||||||||||||||||||||||||||||||||||||||||||||||||||||||||||||||
【运输业概况】 2018年,中山市公路客运量1254.01万人次(不含公交出租车客运量),比上年下降9.35%;公路旅客周转量21.75亿人千米,下降4.78%。水路客运量147.47万人次,增长9.94%;水路旅客周转量1.29亿人千米,增长6.55%。公路货运量1.53亿吨,下降1.46%;公路货物周转量125.83亿吨千米,下降2.26%。水路货运量1312.82万吨,下降37.54%;水路货物周转量13.15亿吨千米,下降53.07%。 2018年,中山市有客运企业30家,其中省际市际班车客运企业9家、包车客运企业29家。客运站场14家,配客点25个,其中一级站4家、二级站2家、三级站6家、四级站1家、简易站1家。省际市际班车548辆,包车735辆。道路货物运输业户有1.23万家,其中货运个体户1.13万家,普通货运企业803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75家(其中非经营性2家),货物专用运输企业117家,外资企业投资货物运输经营企业30家,货运站场11家。货物运输车辆2.15万辆,下降19.87%,其中普通货运车辆1.73万辆,下降26.26%;专用运输车辆3090辆,下降21.41%;危险货物运输车辆1161辆,增长30.6%。客运站场客运量为465.79万人次,下降21.71%。全年全市营运载货汽车平均载货能力为7.13吨/辆,增长30.3%,重型货车(指吨位大于或等于8吨的车辆)占比29.54%,增加8.54个百分点。港口企业23家,泊位57个,全部为生产用泊位。水路运输企业10家,水运辅助业企业5家,拥有船舶89艘(其中高速营运客船4艘共1206客位),载重量10.76万吨;集装箱船舶29艘。渡口15个,渡船32艘,客位1333座。有机动车维修业户3922户,比上年增长0.54%,其中,一类汽车维修46户,与上年持平;二类汽车维修418户,增长5.3%;三类汽车维修2281户,与上年持平;摩托车维修1177户,增长0.17%。全市共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企业97户,与上年持平,其中一级驾校22户、二级驾校17户、三级驾校58户;年均培训学员约19万人。 2017—2018年中山市道路运输情况表
2017—2018年中山市水路运输情况表
2017—2018年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情况表
【公共交通】 2018年,中山市公共交通客流量1.87亿人次,常规公交线路204条,其中跨市公交线路22条,大站快线公交线路20条。公交车3580辆,其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2993辆,占比84%。公交线路总长度4039千米,站点4026个,综合客运枢纽13个;公交专用道28.8千米。全市范围共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638个,配套锁车桩柱1.63万个、公共自行车1.5万辆,建成公共自行车亭200个。 2018年,中山市重点督促企业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开展服务质量考核评价,并督促落实改进措施。实施新增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提供免费WIFI服务、扫码支付5折优惠、加强宣传引导公交出行等措施。新开通大站快线公交线路4条,新开通常规公交线路7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加密公交班次7条,延长公交服务时间2条。全年主城区公交分担率提升至35%以上。11月11日起,市民乘坐公交车用手机二维码扫码付费享五折优惠,实现与“中山通”实体普通IC卡享受同等乘车折扣补贴优惠。12月25日,中山市完成2000辆公交车WIFI设备安装,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12月28日,首条中山至广州的跨市公交线路—“中980路线”(中山三角国宇豪庭—广州黄阁公交总站)开通运营,至此,中山跨市公交继于2008年起与珠海、佛山、江门等城市互通后,实现与周边相邻城市公交线路互联互通。
【运输市场考试管理】 2018年,市交通运输局组织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219期,参加考试1.03万人,比上年增长105%。其中,道路旅客运输从业人员考试187人,合格167人;道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考试2902人,合格2451人;道路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考试1825人,合格1685人;出租车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156人,合格146人;网络预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5203人,合格4838人。
【新能源汽车、出租车推广应用】 2018年,市交通运输局推进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推广应用,指导市公交集团编制2018—2020年推广应用新能源公共汽车及充电站建设方案,完成购置1100辆公交车的招标工作。与市税务局、市交通警察支队协调解决新能源汽车车辆上牌、购车补贴会计及税务处理问题。研究制订出租车运力投放计划,计划于2019年起更新和新增出租车使用新能源车辆。
【共享单车、网约车管理】 2018年2月,中山市起草《中山市关于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在修订后印发实施。推动网约车平台合法化工作,将滴滴出行公司纳入管理并于9月11日核准该公司在中山市经营。加快网约车驾驶员合法化管理,有7000人取得中山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督促滴滴公司清理中山市内的外牌网约车近10万辆。5月18日,市交通运输局开展“网约车”治理,联合中山广播电视台,以“打击非法营运网约车,交通执法在行动”为主题,开展首次执法现场直播,在现场通过中山手机台APP、“城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和“中山之窗”网站进行直播;查处非法网约车3辆,实时展示现场执法人员从检查、询问到制作相关法律文书等执法全过程,吸引3.5万名网友观看并监督,让现场执法行为透明化、公开化。
【港口和航运管理】 2018年,中山市港口生产指标均实现增长,港口客运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196亿吨,比上年增长48.7%;集装箱吞吐量145.09万标准箱,增长0.08%;港口客运吞吐量144万人次,增长10.8%。中山港马鞍港区新客运码头工程完成投资1.9亿元,中山港区长大路桥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建立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区,推动船舶大气污染减排;加强船舶水污染防治联合监管,实现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完成渡口标准化3年专项改造工作,改造7个渡口。
【绿色港口建设】 2018年,中山市推进船舶港口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发布《关于中山市实施船舶排放控制的通告》,推动船舶用燃油逐步由普通柴油向低硫燃油转换,督促船舶、码头、供油企业等社会主体落实相关职责。市交通运输局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船舶燃油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落实船舶排放控制区关于船舶靠港优先使用岸电的要求,推进全市靠港船舶使用岸电项目建设和应用;开展“中山港内河码头岸电建设项目”(44个泊位、22套岸电设施),并向广东省交通厅和省财政厅申报资金132万元,计划于2019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基本实现码头岸电全面覆盖,促进船舶靠港期间零排放,全面降低港口能耗。推进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市交通运输局与环保、海事、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加强船舶水污染防治联合监管,落实《中山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多部门监管联单制度》《中山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联合监管制度》2个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实现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上岸、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山市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实施建设方案》的建设任务有效落地,分别在火炬开发区中山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码头堆场建设中山港区船舶和港口生活垃圾的接收转运项目,在火炬开发区中港客运码头(全市唯一的客运码头)建设客运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转运项目,2个项目年内实现有效运转。各港口企业提升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主动为到港船舶提供污染物接收服务,引导船舶合法排污。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 2018年,中山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立案4391件,其中道路运政案件1886件。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立案2922件,其中道路运政案件603件,公路路政案件2308件,港口行政案件9件,水路运政案件2件。
【水路运输行政执法】 2018年,中山市出动水上交通执法1212人次,巡查航道9865公里,检查各类港口码头设施185座,检查船舶435艘,全市水路案件立案31件(其中港口案件29件、水路运输案件2件);督导、指导镇区立案18件;开展港口、水路运输企业“双随机”检查8次;联合多部门开展水路交通运输领域专项执法行动9次。
【2018年春运】 2月1日至3月12日为2018年春运周期,中山市发送旅客90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公路客运发送旅客793.56万人次,增长1.77%;其中跨省发送33.66万人次,增长4.34%;跨市发送71.74万人次,下降14.98%;市内发送688.17万人次,增长3.77%。铁路客运发送94.87万人次,增长19.86%。水路客运发送18.81万人次,增长16.54%。春运期间,全市公路投入营运客车3668辆,其中省际、市际班车597辆,旅游包车605辆,市内客运车辆(包括公共汽车,不含出租车)2466辆,市外籍跨市班车407辆和跨省班车466辆。发放临时班车、包车加班牌证1664张。投入公交车2500辆,发出班车超31.5万班次;投入出租车1700辆。水路运输投入高速客轮5艘,中山往返香港的航线每日往返24个单航次。 2018年春运期间,全市交通执法部门出动执法人员9840人次,比上年增加3151人次;检查运输车辆8597辆次;查处违法案件423件,增长26.65%;收缴春运证12件,卸客转运31件,转运旅客991人次,增长29.54%;非现场执法发出协查函238宗。交警部门采取点线结合方式强化对路面管控,全市公安交警投入警力5万人次、警车3.8万辆次,检查各类客货运输车辆5万辆,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万件,其中酒驾醉驾207件、超载客车33件;海事部门出动执法人员855人次,执法船艇196艘次,执法车辆216台次,海巡船巡航661.5小时,巡航里程7830千米,发布预警信息5.31万条。
【中山交通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40年,中山建成四通八达的干线公路网、一港五区(以中山港为主体,中山港区、马鞍港区、黄圃港区、小榄港区、神湾港区)的港口布局,形成公路与航道相通、水陆联运的庞大交通运输网。 公路建设 1979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324.4千米,且被天然水道分隔成不连续路段,全市有139个渡口,陆路从中山到广州必须经过4个渡口。经过40年交通事业的建设发展,2018年全市公路总里程3247.7千米,其中一级公路428.9千米、二级公路555.48千米、三级公路377.7千米、四级公路1141千米。公路密度为180千米/百平方千米。高速公路方面,1999年京珠高速公路广珠东线中山段建成通车,结束中山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至2018年,建成高速公路4条(含京珠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中江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总里程达167.25千米,形成“两纵两横”的高速公路架构。地方公路方面,2013年起,集中打通19条镇际“断头路”;2016年完成1444条共610千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改造完成全市危桥958座,全面提升市民出行的安全系数。 铁路建设 2011年,中山至广州、珠海的广珠城际铁路运行,结束中山没有轨道交通的历史。2016年起,开通高速铁路列车服务,中山跨入“高铁时代”,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在中山可乘高铁到达省外贵阳、桂林、长沙、北京、上海、郑州、昆明、南宁和省内潮州与汕头等城市。 站场 1995年6月投资1.48亿元,建成占地面积6.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中山市汽车客运站,是中山市首个一级站场,成为站场建设的里程碑,成为中山运输的主枢纽。1998年新开设城南客运站、城东客运站,2000年扩建小榄客运站(为国家一级车站),2001年建成三乡平安客运总站(为国家三级车站)。2005年建成城南客运站、坦洲客运站,2006—2010年续建与开工建设黄圃汽车客运站、三角汽车客运站、南头客运站、中山港客运站、城东车站及东升客运站等客运站场。至2018年底,全市有客运站场14家,其中一级站4家,二级站2家,三级站6家,四级站1家,简易站1家,配客点25个,客运企业30家。1979年,中山没有货运站场,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货运催生了货运代理和配载业户在古镇、小榄、火炬开发区等经济发达镇区的公路边经营货运代理,部分镇区出现货运一条街。1999年建成西区、小榄2个近1万平方米的货运站场,对货物运输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2004年起,中山兴起大型物流中心建设热潮,陆续建成天润物流、华通行物流、小榄金键货运场、黄圃马新物流、开发区德昌顺物流、小榄北部物流中心一期等大型货运站。至2018年底,中山市道路货物运输业户有1.23万家,货运站场11家。 机动车维修与驾驶员培训 20世纪80年代末,全市有机动车维修业户220家,其中汽车维修90家、摩托车维修业户120家。至2017年底,全市机动车维修业户3901户,其中一类汽车维修46户、二类汽车维修397户、三类汽车维修2281户、摩托车维修1175户。2000年,持有《广东省机动车驾驶学校单位培训许可证》的单位10家。2015年,中山市在广东省内最早实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无纸化考试;至2018年,组织道路运输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219期,共1.03万人参加考试,其中道路旅客运输从业人员考试187人、道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考试2902人、道路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考试1825人、出租车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156人、网络预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5203人,合格4838人。 公共交通 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有公交汽车19辆,公交线路9条。1997年9月,中山市城区至各镇区全部开通公共交通路线,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镇镇通公共汽车”的地级市。2004年,实现全市150个行政村“村村通公交”;10月21日,市城区首条快速公交示范线开工建设,形成“一主七支”快速公交运营系统(主线指B1路快速公交,由利和广场至火炬公交枢纽站;支线指B10路快速公交由中山汽车总站至市博览中心、B11路由沙岗墟至城轨中山北站、B12路由城轨中山站至火炬公交枢纽站、B13路由大岭至东利、B15路由利和广场至中山树木园、B16路由城南客运站至英联时代广场、B17路由博爱医院正门至中山港客运码头),日运营里程超1.75万千米。2008年,市政府确定该年为“公交发展年”,全面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2011年10月9日,在中山纪念堂举行实施公共汽车刷中山通IC卡5折优惠暨新增90辆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公共汽车投入营运服务启动仪式。2013年4月,完成沙溪隆都客货运输有限公司农村旅客运输资产收购,标志全市完成所有民营农村旅客运输企业收购,全面实现市政府的“全市公交一盘棋”发展战略。2017年,实现为63条线路、1000辆公交车提供免费WIFI无线上网服务;8月18日,开通深中“水上巴士”,结束中山与深圳没有水路直航的历史,加快深中同城的步伐。2018年,全市公共交通客流量1.87亿人次,常规公交线路204条,其中跨市公交线路22条,大站快线20条;公交车3580辆,其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2993辆,占84%;公交线路总长度4039千米;站点4026个;综合客运枢纽13个;公交专用道28.8千米。2011年10月9日,在孙文公园举行中山市首批4000辆公共自行车投入营运服务启动仪式,同时正式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站点;至2018年设站点638个,配套锁车桩柱1.63万个、公共自行车1.5万辆,建成公共自行车亭200个。 港口码头 1985年2月建成中山港,1997年建成小榄港区,2003年建成神湾港区,2016年建成黄圃港区,形成“北部有小榄港、东部有中山港、南部有神湾港”的“品”字型港口布局。2016年9月,中山港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成为粤港澳港口群地区性重要港口。2018年,形成以中山港为主体,中山港区、马鞍港区、黄圃港区、小榄港区、神湾港区“一港五区”的港口布局。2018年全市有港口企业23家,泊位57个,全部为生产用泊位;10家水路运输企业,5家水运辅助业企业,拥有船舶89艘(其中高速客船4艘,1206个客位),载重量10.8万吨;集装箱船舶29艘。渡口15个,渡船32艘,共1333座客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