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530次 | |||
【公路建设概况】 2015年,中山交通建设取得多项突破。12月21日,深中通道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明确以有利中山的A3方案立项,西侧登陆点设在中山市马鞍岛;与深中通道直接对接的中开高速公路及小榄支线路项目开工建设;东部外环高速公路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工作,西部外环高速启动预工可编制工作,“四纵四横”高速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四纵”包括东部外环高速公路、广澳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西部外环高速公路;“四横”包括广中江高速、中江高速公路(西段现状,东段拟建)、中开高速公路及小榄支线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99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条(京珠高速、广珠西线高速、中江高速、西部沿海高速 )共158.47公里、一级公路393.98公里、二级公路554.70公里、三级公路376.12公里、四级公路1082.65公里、等外公路44.1公里、翠亨快线15.8公里、横二线东段(民众至三角段)4.45公里、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360.53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66公里,比上年增长14.48%。市交通运输局驻石岐区悦来南路11号。
【干线公路建设】 2015年,中山市加快推进干线公路建设,干线公路完成总投资28.53亿元。年内,建设广珠中线二期5.64公里、十水线18.30公里、中山港大桥扩建3.9公里、纵四线33.46公里、东部快线15.84公里、横二线东段16.89公里、横四线西段11.36公里、大南路8.43公里、沙港公路10.74公里、横二线东段(民众—三角段)4.45公里、黄圃岭栏路7.1公里。翠亨快线主线、横二线东段(民众至三角段)、裕泰路凫州河大桥实现通车;新中山港大桥、十水线小榄水道特大桥、纵四线鸡鸦水道特大桥顺利合拢,推进沙港公路改建、大南路等12个在建项目。
【地方公路建设】 2015年,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被列入市人大一号议案和十件民生实事之首,全年完成851条村路360.53公里建设、改造危桥81座,建设项目最多、里程最长、惠及面最广,成为中山市公路建设史上之最。启动神湾大桥、沙石公路等地方公路建设,完善地方路网。加快推进县道X770横充线、县道X533官横线大修工程以及维修加固大南沙大桥、大雁大桥、小隐涌桥和西海大桥。
【交通工程管理】 2015年,中山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交通工程项目累计199个,全部项目投资总额合计185.85亿元,含在建道路工程项目60个,共242.74公里;在建桥涵工程项目68个,水运工程项目5个。其中交工验收项目50个(含公路项目9个、水运项目5个、桥涵项目36个),各指标均达到交工验收标准,验收合格率100%;竣工项目16个,鉴定等级12个合格与4个优良。
【翠亨快线主线路建成通车】 2015年12月30日,翠亨快线主线路建成通车,中山市区至翠亨新区行车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缩短至20分钟,翠亨快线(原名东部快线)项目起点位于博爱路与南外环路交汇处,经火炬开发区、南朗镇,终点在位于马鞍岛的临海工业园,路线全长15.8公里,主线按双向六车道快速路建设,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剩余辅道、绿化计划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茂兰立交、榄横立交和收尾工程计划于2016年12月前完成。
【横二线东段路(民众至三角段)建成通车】 2015年6月15日,横二线东段(民众至三角段),即阳光大道接福源路道路工程建成通车。该项目原属中山市19条镇“断头路”之一,2013年,经市政府批准,调整为市属干线公路。该项目路线呈东西走向,东起点位于民众镇阳光大道,跨越二滘口涌及三角镇新涌,终点与三角镇福源路相接。线路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整体路基宽45.5米,按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远期计划按照双向六车道城市道路规划。建成通车后,从民众镇往港口镇的行车时间缩短为15分钟,三角、民众、阜沙等镇区的交通往来更方便快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