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199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0 【成文日期】1999-12-02 【点击率】396次


【简况】 1999年,建成市局机关计算机局域网,与省局实现纵向联网和公文传送电子化。运行维护质量进一步提高,长途来话接通率、省内去话接通率、本地网接通率均高于省局指标。解决了2000年时钟过渡问题,所有设备安全顺利过渡到2000年。组建了公话公司、规划设计所、鸿信公司,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经营责任制。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局长信箱工作制度,成立电信报社,加强局内外的信息交流。开展规范服务、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建立悦来南、孙西、小榄3个星级营业示范点,有11个单位获得中山市青年文明号称号。全年完成通信建设投资1.6亿元,业务总量9.9亿元,增长15.7%;完成业务收入9.59亿元,增长7.1%;电话放号净增5.1万户,其中IC卡公用电话发展1327部,200公用电话发展7101部;数据基础业务累计净增端口806个,多媒体增值业务累计净增2.02万户;来电显示累计发展6.4万户,800业务(受话人集中付费业务)发展48户,宽带接入业务ADSL共发展计费用户76户;一线通ISDN共发展1045线。


【发展城乡电话放号和来电显示增值业务】 充分利用调整电话初装费、家庭第二部电话免收初装费等收费措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揽装活动,增加电话新装用户,刺激了第二部住宅电话市场。6月,全市所有镇(区)均建成电话镇(区),基本实现户户通电话,住宅电话普及率由创建前的42%提高到104%。全年全市电话放号5.1万户,是放号最多的一年。采取以旧换新、免费试用、上门演示等促销办法,有效促进来电显示等话音增值业务的发展。


【开拓长途电话业务市场】 制订长途电话促销优惠办法,开展“打长途电话,游世界名胜”有奖促销活动和“万水千山音不断,五湖四海心连心”、“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家就打200”等活动,深入挖掘外来员工消费市场,调整营销策略,大力发展200公用电话业务,使之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全面启动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工程】 以“互利互惠、开门纳库”为原则,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合作,共同开发网上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站,先后与农委、工业发展局、财政局、环保局、交警、总工会、检察院、地税局等政府部门和古镇、沙溪、大涌、阜沙等镇政府合作开发相关网站和项目。9月,与市政府联合举办中山市政府上网工程签约仪式,10多个单位现场签约,全面启动了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工程。


【通信建设】 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压缩投资规模,把资金投放到最有效益和最富竞争性、战略性的通信项目上。对工程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线路工程建设实行投资效益责任制。1999年,主要完成网管大楼外墙装修、西区电信楼后期工程、阜沙电信楼土建工程及部分分支局生产办公场地的装修改造工程;开通第二长途局,完成同步传输模式SDH设备二期扩容工程;完成多媒体网扩容和悦来南、西区接入网主干光缆工程;增设西区、恒信营业厅。


【网络运行维护】 开通第二长途局,增开长途电路2000条,疏通长途话务,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长途电话接通率。完成机务站搬迁工作,进一步优化网路结构。完善数据通信维护体制,实行障碍闭环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维护水平,优化数据网络结构。实施新的《机线承包实施管理办法》,降低线路障碍率和障碍历时,提高了服务质量。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制定《员工竞争上岗试行办法》、《岗位薪金制试行办法》、《员工下岗、待岗试行办法》、《企业内部退养办法》等措施,公布各岗位的权利、义务和薪金标准,妥善处理好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善后工作。成立竞争上岗领导小组,设立考核办公室,全面开展员工竞争上岗工作。全年进行5批共1320个岗位的竞聘。注重做好员工在职教育和各种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制定《职工教育管理规定》,建成多媒体培训中心,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80多次,培训人员近3000人次。配合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工作,多次聘请专家教授讲课,重点加强中层管理人员、大客户经理、营销人员的经营管理、营销知识、业务技能培训。


【加强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市电信局被确定为全省电信营销体制改革和维护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后,成立领导小组和临时办公机构,研究、探索营销和维护工作在新时期的体制架构。成立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清查企业资产。成立信息统计中心,健全统计工作的机构和制度,开展数据清查工作。加强职工保密教育,做好通信保密和信息安全防范工作,落实信息安全制度和责任,提高预防黑客和病毒入侵、破坏的能力,保证通信安全运行。(李怀中)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长:文北海

上一篇: 电信寻呼(199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山分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