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4年,经中山市口岸入出境旅客1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进出口货物555.7万吨,增长18.1%;其中集装箱运输量100.5万标准箱,增长21.8%;出入境货运车辆14.3万车辆次,增长19.6%。
【客运口岸建设】 2003年底,由市政府和中山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共同斥资近6000万元扩建改造联检楼,2004年底基本竣工,次年2月1日投入使用。联检楼改造后,面积由原来的7522平方米扩至1.25万平方米,进出境旅客通道由12条增至20条。12月10日,开通中山港至香港国际机场航线。
【货运口岸建设】 7月5日,小榄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以下简称车检场)获省口岸办批准迁址扩建,新址在小榄镇民安南路与工业大道交汇处南侧。12月30日动工,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预计投资5000万元,计划2006年7月前完成,建成后的车检场占地165亩,设计日验放车辆1000辆次。12月,投资2200万元建设神湾港二期工程,计划在2005年8月前竣工。一、二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占地150亩,有1000吨级泊位4个,堆场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设计年吞吐能力15万标准箱、100万吨货物。8月1日,中山水出码头迁址和扩建工程通过省口岸办组织的验收并投入使用,新址在小榄镇沙口东生路小榄港码头上游。
【改革查验方式】 驻中山口岸各检查检验单位改革查验方式,继2003年9月20日中山外运码头对往来港澳一般货物船舶实行靠岸查验后,2004年7月3日,港航集团中山港码头实行靠岸查验。至此,中山港口岸除对装载易燃、易爆或预报可能有疫情的进出境船舶仍需在锚地查验外,对其它进出境船舶均实行靠岸查验,提高通关效率。
【制定第十一个五年口岸发展规划】 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以中山港口岸扩大对外国籍船舶开放为主题的《中山市第十一个五年口岸发展规划》,适应中山外源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苏日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