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1991-199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02 【点击率】1983次


【机构设置】 中山县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成立于1981年8月15日,为科级建制。1983年,改为中山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1988年8月24日,改为处级建制。是代表市政府统一管理全市口岸的职能部门。现有人员编制23名。
 

【口岸综合管理】 7年来,以保障口岸“货畅其流、客乐其行”,为中山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目标,推进口岸软、硬环境的建设。制订实施了适度超前的口岸建设计划,扩大了口岸规模;迁建小榄装卸点和小榄车检场;扩建中山港航运总公司货运码头和迁建石岐车检场;改造客运联营公司出境通道、客运广场和码头。1992年8月8日和1993年2月,调整了货轮进出口岸查验时间,采取定时查验与超时服务相结合的措施,每天24小时随报随检,缓解入出口岸船舶大幅增多与人手不足的矛盾。简化船舶查验手续,继1993年客轮查验手续改革为先上客再查验后,同年11月,海关、港务监督实施不登货轮查验措施。理顺出入口岸船舶的管理,制订了入出中山口岸船舶暂行管理办法及对非中山籍船舶租用和办理预申报手续的暂行管理措施。开设临时起运点,方便大宗单一货物出口运输;经省口岸办公室批准和与驻市有关检查单位商定,开设了神湾镇大排沙、翠亨村镇沙头涌、马角金鹰石矿、板芙镇禄围红砖码头、横门镇沙砖厂码头、华日钢管码头为临时起运点,方便大宗货物装卸、运输,降低贸易成本。持续开展了共建文明口岸活动,树立了口岸的文明形象。

 
【口岸建设与发展】 中山市原有口岸通过能力年不足200万吨,码头配置主要是传统的散货运输装卸设备工具,不适应国际市场集装箱运输需要。1991年开始,对中山口岸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91年7月17日,中山港外贸货运码头通过验收投入使用,设计吞吐能力60万吨,1997年,经该码头进出的集装箱运输量达10.4万标箱。1992年,动工扩建中山港航运总公司第二围码头,投建资金1亿元,1995年2月28日竣工使用,扩建后码头吞吐能力由原60万吨增到400万吨位,码头岸线由建港初期280米增加到1000米,泊位由4个增加到13个,新建集装箱堆场3.1万平方米;配套装卸运输机械121台,1997年该公司运输进出集装箱13.9万标箱。1993年,开设了横门石化气专用码头;动工新建小榄港,扩大小榄装卸点规模,投建资金0.7亿元,设计吞吐能力30万吨,1997年11月通过验收正式使用,当年经小榄装卸点进出口集装箱运输量达3.8万标箱。迁建、扩建了石岐、小榄港澳货柜车检查场,经陆路进出的集装箱、货柜车每天分别为90台次和40台次。1993年和1995年分别开设了“金辉”、“迅成”港澳船舶修理有限公司,承接港澳船舶到内地修理业务。1995年12月12日,因没有红砖出口任务,关闭中山小榄建材厂出口红砖起运点。1997年,经中山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47万吨,比1990年的52.95万吨增长了5倍;其中经中山港口岸查验进出的集装箱达28.1万标箱,居全国沿海39个港口的第7位。7年间,客运口岸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客轮增加到3艘、1065个座位,从4个航班进出、春运繁忙期6个航班进出发展到6个航班进出、春运繁忙期10个航班进出,把原来的浮趸式码头改建为直泊式码头,可同时靠泊4艘客轮,改建美化了客运口岸的广场和旅客过境通道,使通关环境更宽松、畅顺;1997年,经中山口岸进出的旅客达89.65万人次,比1990年的49.44万人次增长了81%;经中山港口岸进出旅客人数,历年来排在全省同类口岸的前列。经国务院和省口岸办公室批准设立,中山市现有一类口岸1个、二类口岸11个,通过能力达600万吨。


【共建文明口岸活动】 1990年,成立了中山市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口岸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口岸检查检验单位、经营服务单位开展共建文明口岸活动,以“团结协作,依法把关,优质服务,安全畅通,卫生美化,效益显著”为方针,把共建文明口岸活动纳入市精神文明建设轨道。7年来,围绕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结对、结片形式,共建、自建相结合,与口岸查验业务相结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便民、利民、为民”活动;口岸各检查检验单位走访各镇区70多家“三资”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措施,制订和实施了简化手续、方便进出的24项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在共建活动中,中山口岸逐渐形成相互促进和团结协作的机制,促进了口岸的发展,树立了文明的口岸形象,共建文明口岸活动取得显著成绩。中山港口岸历年被评为省文明口岸,其中1991~1993年度和1994~1996年度连续2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口岸。1997年,中山口岸被推荐为省口岸系统的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刘沃伦 徐茂叶)

 

1991~1997年中山口岸客、货运量一览表 
年份
客运量
(万人次)
增长率
货运量
(万吨)
增长率
其 中
集装箱
(万标箱)
增长率
1991
57.89
17.1%
74.7
41.2%
1.86
272%
1992
67.51
16.6%
106.4
42.4%
6.63
256.5%
1993
78.81
16.7%
155.5
46.1%
11.94
80.1%
1994
85.4
8.4%
186.7
20.1%
16.2
35.7%
1995
83.34
-2.4%
209.4
12.2%
19.7
21.6%
1996
88.8
6.6%
274.6
31.1%
25.84
31.2%
1997
89.65
1%
346.86
26.3%
32.05
24%


(注:货运量中不含填料、砖、石料出口量)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主 任:秦振业(1991起)

上一篇: 无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口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