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概况】 2012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围绕“抓队伍、建网络、培诚信、促发展”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四品一械”监管工作。全年全市有餐饮服务单位1.26万家;药品生产企业30家,药品批发企业33家,药品零售企业2979家;医药器械生产企业71家,批发企业127家,经营门店350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9家,经营企业3858家;化妆品生产企业53家。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机关设在石岐区南江路29号。
【餐饮服务监管】 2012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打击无证经营、鲜肉与肉制品、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行动10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68万家次。先后对“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加拿大考察团、中国内镜医师大会等30起重大活动实施驻点监督。每季度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全年对4770家餐饮单位的米、食用油、面制品等16类食品及原料品种、餐饮具抽检2.9万份。与市文明办共同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加强市民勤俭节约意识。建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全市共创建示范街2条、省级示范店28家、市级示范店250家。制定《中山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处置石岐区文远记食店、沙溪镇香老坎隆都川菜馆等疑似群体食物中毒事件9例。监管农村(集体)自办宴席,沙溪镇、三角镇等对自办宴席实施安全保障,小榄镇制订自办宴席备案制度,东凤镇建立宴席承办人员(厨师)档案并实行信息化管理。
【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 2012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对高危药物、中药、特殊药品原料药、药包材等进行专项检查,开展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整治行动,指导企业对照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推进《广东省药包材管理办法》试点工作,规范全市药包材的生产行为。处理“铬超标”胶囊事件,对全市32家药品批发企业、9家零售连锁企业进行核查,就地封存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2200粒、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1450粒、麝香接骨胶囊1050粒;监督销毁生命科技公司生产的利福平胶囊16000粒、阿莫西林胶囊77760粒。对737家药品零售、批发、连锁企业进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管理。加大对药学技术人员登记备案情况的监管力度,严查药品经营企业药师不在职不在岗行为,全年共审核2423件药学技术人员登记备案情况。开展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和医疗机构药械质量管理工作。扩大药品流通电子监管范围,督促做好核注核销工作,全部赋码药品100%核注核销。开展植入和介入材料、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医用贴敷类产品等专项整治。监管家用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使用,打击免费体验式无证经营医疗器械行为,查处4宗涉嫌违法销售无《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疗器械案件。对6个镇区17家医疗机构18批次的牙科综合治理机及15家医疗机构18批次的光固化机进行监督抽样,其中牙科综合治疗机合格率为5.6%,光固化机的合格率为55.6%。
【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 2012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螺旋藻、胶囊剂保健食品,染发类、美白类化妆品等专项检查行动。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开展抽检,完成保健食品快筛检验200批次、化妆品快筛检验400批次,其中保健食品合格率为90%、化妆品合格率为97.8%。启动保健食品质量受权人试点工作。推进保健食品安全示范点创建工作,6家企业成为保健食品安全示范点。
【检验检测工作】 2012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加强软硬件建设,通过药品检验机构复评审、化妆品检验项目扩增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现场评审,该所具备“四品一械”和洁净区(室)环境等6大类317项检测资质,检验能力在全省系统地级检验机构中位居前列。全年共完成药品评价性抽验351批,合格率为99.72%;监督性抽验554批,靶向命中率为23.29%;完成化妆品评价检验302批;完成企业委托检验756批;为19家生产企业、189间厂房进行洁净监测。推进镇区食品药品监督所快筛快检室建设。
【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 2012年,市药品反应不良反应中心继续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及事件处置能力,全年共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438例,按每百万人口报表数排名位列广东省第六位;上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123例,按每百万人口报表数排名位列全省第七位。
【“三打两建”工作】 2012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中山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餐饮食品药品打假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全市打击食品药品制假售假重点突破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专项行动50次。与市公安局成立联合执法办公室,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建立与工商、质监、城管等部门联动机制,查处旅游景区无证经营餐饮服务、互联网销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全年共排查投诉举报线索675条,比上年增长103.3%;协查线索255条,增长14.3%;立案查处案件508宗,增长136.3%;罚没款金额541.45万元;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56张、《餐饮服务许可证》4张,捣毁窝点73个;向公安部门移交案件和线索85宗,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判处26人。加强虚假违法广告监测,移交工商部门处理30宗。制定《中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行业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做好药品行业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 2012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24个镇区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通过社区巡查员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食品药品的安全隐患,向社区居民宣传饮食用药安全知识,初步建立起政府领导、社区负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打防并举的工作模式,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控制在社区、问题解决在镇区、成效创优在全市”的工作格局。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制度,明确巡查员职责、巡查和监管程序等,涵括巡查、监管、宣传教育、工作报告和考核五方面。全年全市279个社区(村)建立起有1024名专职巡查员的队伍,出动巡查员5万人次,巡查企业3万家次,整改食品药品安全隐患7000宗次。
【诚信管理体系建设】 2012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完善诚信管理平台建设,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对被处以资格惩罚的责任人员实行行业准入限制。全年对84名违法当事人分别实行1—10年不等的行业资格禁入,其中69人次被给予法定最高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处罚。在餐饮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方面推动动态分类管理。启动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评出餐饮服务A级单位48家、B级单位2518家、C级单位7805家。制定《中山市化妆品生产企业动态分级监管制度》,组织相关企业完成自评工作。完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对33家企业实行信用分级管理。培育行业组织,3月16日,在2012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系列活动暨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主题宣传日活动上成立由135家餐饮企业参加的中山市餐饮业诚信联盟。南头镇成立乡村厨师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服务健康医药产业发展】 2012年,全市餐饮服务单位新办6183家,药品经营许可证新办302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新办462家,第二、第三类器械经营企业、零售门店共169家。实施《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7000万元,对企业研发、质量管理升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进行扶持。推进并实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山)签约落户中山,建议完善全市检验检测体系,为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创造更高标准的条件。
(伍颖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