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监督(2002)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3 【成文日期】2002-12-08 【点击率】1679次


【简况】 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对药品质量和药品市场的监管,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打击无证经营以及销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2002年,全市有药品生产企业14家,药品批发经营企业25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5家,药品零售经营企业83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7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621家,药包材生产企业13家。


【药监机构改革】 2002年,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省编委的改革方案,将原医药管理机构承担的药品行业管理职能划归市经济贸易局,承担原由市卫生局的药政、药检行政职能和原医药管理机构的除药品行业管理以外的行政职能(主要行使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的职能)。内设机构重新调整为办公室、医疗器械监管科、药品安全监管科、流通监管科、人事教育科(与监察室、纪检组、党办合署办公)、稽查分局等6个科(室)、分局,行政编制40名,后勤事业编制4名;设置中山市药品检验所直属事业单位1个,事业编制25名。


【药品市场监督管理】 坚持源头打击、终端监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工作机制,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明显改善。全年完成700多家药品经营企业和100多家医疗机构的药品购进记录的检查,检查率达83.5%,对60多家购进记录不规范的单位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在规定的整改期后复检,规范药品的购销渠道和流通秩序。监督药品生产企业及时上报药品品种的注册,全市620个药品品种已按时上报;对14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年检监督工作,重点监督检查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实际生产范围。加强监管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经营和使用,召开全市34家镇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药剂工作会议,传达上级对特殊药品的管理要求,统一印发购进和使用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登记表格,并收回备案,对管理不善的单位限期整改。加强生产单位购用特殊药品的审查监管,制定《中山市经营二类精神药品暂行规定》,受理4家药品批发企业经营二类精神药品的申请,对医疗机构购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进行年度总量备案。开展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管,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进行了2次专项检查,检查经营、使用单位110家,查处2家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1家医疗机构对使用后的输液器不做任何处理的违法行为。加强市场药品质量抽查,全年抽检1686批,检品总体合格率为89.7%,生产单位、医院购进、医院制剂、经营单位的检品合格率分别为100%、96.4%、90.8%、88.1%,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中成药、中药材检品合格率分别为98.1%、97.5%、94%、89.7%、45.2%。


【查处假劣药品】 出动执法人员780多人次,取缔无证经营户73户,查获各种非法经营的药品和医疗器械700多种,受理各类案件160宗,没收假劣药品和其他违法物品货值32万元,罚款68万元。接受群众投诉78宗,立案查处14宗,调查答复60宗。完善处罚程序以及审核、听证、审批、责任等制度,增强药监人员法制观念,确保依法行政。


【服务医药企业】 加快经营资格核准,促进药品经营企业发展。只要符合中山市《零售药店设置暂行规定》的要求,就核发经营许可证,不论是什么样的经济组织、结构。
  做好医疗单位药品招标采购的投标单位资格审查,监督招标药品的合法性。引导和帮助企业开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工作。促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产品企业标准向注册产品标准过渡,提升产品质量。帮助企业向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搬迁,提升企业的规模。举办初、中级中西药营业员和质管员、检收员、保管员、养护员、检验员等培训班10期,培训企业人员2141人;开办3期驻店药师考试,824人通过考试,合格率为57.9%。


【药监队伍建设】 按照“抓作风、抓基础、抓基层”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清正、业务精良、纪律严明、行动快捷的药品监督管理队伍。公开办事程序,建立药监公众网站,在《中山日报》开设了“药监之窗”专栏,完善政务公开,向外树立药监形象。制定实施《机关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定》,严格执行不准收受“红包”的规定。在社会各界聘请特邀执法、廉政监督员,强化群众和监督员监督,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强化公仆意识,树立公共权力观念,强化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贡献的意识。加大学历教育,加强世界贸易组织(WTO)知识、业务知识、执法办案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王瑞心)


附:2002年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名单

局 长:徐啟铨

副局长:陈焕声

上一篇: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药品监管(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