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中山分行(2011)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2》 【成文日期】2011-12-01 【点击率】1741次

【中国银行中山分行概况】 2011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行(简称“中国银行中山分行”)执行上级银行“调结构、扩规模、防风险、上水平”的工作方针,持续扩大资产负债规模,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优化资产质量,着力推动业务转型发展,推动新系统投产上线和风险内控管理,实现安全运营。至年底,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0.69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14.01亿元,外币存款余额4.10亿美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3.21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10.43亿元,外币贷款余额5.20亿美元。全行设55家机构网点,在职员工1245人。中国银行中山分行位于东区中山三路18号中银大厦。


【业务发展】 2011年,中国银行中山分行围绕“创新发展方式,提升竞争能力,增强自身影响力”的工作思路,结合中山地方经济特色,探索持续发展之路。重点做好负债业务,扩大客户基础,调整客户结构,拓宽存款来源渠道,促进各项存款增长。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在信贷规模偏紧的情况下,改进信贷投向,创新渠道,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大力拓展中小微企业业务,配置专项信贷规模,优先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发挥网点渠道营销和服务优势,推进“中银信贷工厂”新模式,实现中小企业业务的批量营销、批量生产。全年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增户数为上年4倍,中小微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持续做大传统产品的规模,拓展创新产品,挖掘中间业务增长点,提升国际贸易结算和跨境人民币结算市场份额,推出个人跨境人民币汇款业务。网上银行、银行卡、养老金账户、小企业客户、信用卡等客户基础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风险内控】 2011年,中国银行中山分行强化主动风险管理,积极防范风险。开展“讲责任,降差错”信贷文化教育活动,构建严谨、诚信、负责的信贷文化氛围。确定对公授信客户“增、持、减、退”授信策略,分类做好风险预警,重点做好贸易融资、房地产贷款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加强资产质量监控。加强授信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授信操作质量、操作水平和操作能力。深化“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执行力度,提高信贷受托支付比例。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推行细致管理,以高效服务和有效监控实现“双轮驱动”。加强员工教育,提高全员案防意识,开展“职业规范警示教育年”和“合规建设回头看”活动,举办案防图片展,通过联席会议、合规教育和访谈座谈等形式,加强职业操守、反腐倡廉和法纪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整合内控监督资源,加强纪检监察组织队伍建设,加强监察职能与内控职能的融合,提高案防能力。开展新系统风险调研,通过非现场数据分析和报表数据跟踪等手段,加强风险监控和防范。


【客户服务】 2011年,中国银行中山分行加强网点渠道建设,推进传统网点与电子渠道均衡协调发展,扩大客户辐射范围,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加强网点硬件改造和优化布局。全年新增营业网点1个,原址装修、搬迁改造网点12个。加快自助设备布局步伐,加大自助设备投入,推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建设,全年新增自助设备48台。加强队伍建设和服务流程整合,构建物理网点、电子银行、客户经理“三位一体”渠道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渠道服务能力。强化员工技能,开展标准化服务培训,落实文明优质服务检查,加强服务考核,规范服务环境、仪容仪表、服务礼仪,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


【新系统上线】 2011年9月,中国银行中山分行投产“IT蓝图”项目,大大提升信息科技水平。该项目核心银行系统是一个面向客户、交易驱动的业务处理系统,采用集中统一的客户、账户及交易信息处理管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IT蓝图”项目通过变革中国银行IT核心系统,全面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由“以账户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根本转变,促进操作规范化、流程简单化、服务便捷化、风险控制严格化,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可靠金融产品和高效金融服务。
 

(莫红丽 廖心海)
 

上一篇: 农业银行中山分行(2011)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建设银行中山分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