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市分行(200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5 【成文日期】2004-12-04 【点击率】1416次


【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市分行】 2004年,设各类机构94个,其中分行1个,一级支行17个,二级支行3个,分理处69个,储蓄所4个,员工1580人。抢抓市场机遇,加快改革创新,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6.22亿元,比上年增长9.48%。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30.28亿元,增长13.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7.7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5.01亿元,外币贷款余额2.73亿元。分行再次进入中国工商银行二级分行经营“三十强”,15家一级支行进入全省“百家支行”行列,9家一级支行进入全省“百强支行”行列。
  大力拓展负债业务。开展存款“开门红”劳动竞赛,推广网点核心竞争力项目。调整网点区域布局,将悦来分理处迁址更名为神湾支行。在14个镇区支行增办国际业务,提高外汇业务市场竞争力。实施客户经理制,落实营销责任,调动全行干部员工稳存、增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施优质客户竞争战略,开展吸存与中间业务捆绑营销,做好系统大户的服务工作。
  加强存量贷款管理,调整信贷结构。分类管理存量贷款,严格奖惩制度。强化信贷进入、限制和退出机制,清收信用卡不良透支和个人住房、消费等不良贷款,防止存量贷款质量恶化。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强化贷款风险的预警和评价,紧抓新增贷款质量,完善特别关注系统的建设,杜绝信誉不良客户进入,防范信贷风险。积极、审慎、适度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04年,开拓“三资”企业和民营个体企业信贷市场,全年发放小型企业贷款3.4亿元。拓展项目信贷和票据信贷业务市场,发展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金融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同步增长。
  拓展中间业务市场和国际业务市场。将中间业务作为利润增长的主战场,制定中间业务发展目标和建立中间业务考核机制,促使中间业务跳跃式发展。利用结算网络和营销渠道的优势,开展网点阵地营销活动,以理财金账户为特色品牌,推广柜台代理销售、有偿代收代付、个人外汇买卖、牡丹灵通卡等效益型产品;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建立离柜业务考核机制,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等中间业务和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电子银行与物理网点的有机结合。投产全功能银行系统,发挥本外币一体化的网络结算优势,完善国际业务的营销机制,以贸易融资业务推动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提升国际业务综合竞争力。
  加强基础管理,强化内控建设。完善和细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操作,加强业务风险管理稽核,开展以“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为主题的“扫雷工程”活动,保障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建设“窗口形象”优质服务工程,以星级网点的示范作用推动全行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文明服务,银苑支行等5家网点被省行认定为“五星级服务”单位。(古文威)


附: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市分行领导名单

行 长:李 韬

副行长:卓 宁 张梦虹 付玉环(5月止) 罗素奇(5月止)

    张锦强(5月起) 刘同朋(9月起) 曾广洺(9月起)

上一篇: 银行业简况(2004)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国农业银行中山分行(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