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2012)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3》 【成文日期】2012-12-01 【点击率】2248次

【人民银行中山中支概况】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简称“人民银行中山中支”)按照抓落实、谋创新、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要求,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改进金融服务,促进中山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人民银行中山中支设在石岐区悦来南路16号。


【贯彻货币政策】 2012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印发《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合理充裕的货币信贷环境——2012年中山市信贷工作指导意见》,利用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议、信贷导向评估、约谈银行机构负责人等途径,引导中山银行机构继续贯彻执行国家稳健货币政策,改善信贷结构,服务实体经济。至12月末,中山市涉农贷款余额46.06亿元,比上年增长65.03%;制造业贷款余额597.69亿元,增长41.26%;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124.83亿元,增长32.24%。坚持“小机构、小企业、小票据”原则,提供6.8亿元再贴现额度,重点满足辖内支持票据业务发展规范、支持小微企业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的再贴现需求。


【维护金融稳定】 2012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继续支持中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市农信社”)改革,建立按季度跟踪改制进展情况的工作机制,实施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引导市农信社增加涉农信贷投入,提高涉农贷款占比。加强对辖内新设银行业机构的开业管理,年内中山市第四家法人银行机构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开业。全年召开金融稳定工作会议2次,要求各机构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针对6月沙溪镇发生群体性治安事件间接造成部分金融机构无法正常营业等情况,召开紧急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金融维稳工作,及时与相关区域有营业网点的金融机构联系,提前做好防止治安事件影响扩大化的应对措施,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优化金融环境,完善金融生态建设。全年共收到银行机构空头支票报告书18734份,发出《行政处罚告知书》17219份,处理申辩材料2554 份,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13992 份;全年全市金融系统收缴假人民币279.32 万元,比上年增长6.99%。


【金融服务提升】 2012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继续支持金融IC卡的发行及在公共交通行业中的应用。4月,中山市全部公交车辆机具兼容受理PBOC2.0标准金融IC卡改造完毕,全部公交车辆可以兼容使用澳门通卡、牡丹中山通联名卡及发卡行为市外所有带中国银联标识的金融IC卡。至年末,中山市累计发行金融IC卡53.66万张。有序推进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应用工作,全年累计为存量机构发放代码证8.37万份,为增量机构发放代码证1.17万份,完成率达100%。金融反洗钱部门可借助机构信用代码发现可疑交易,开创机构信用代码在全国范围内反洗钱业务应用先例。以助农取款业务为切入点,在中山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着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实现辖内行政村可取款覆盖率100%。完善金融基础建设,5月中山市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完成改造升级,8月中山市非税收入信息电子化传输系统上线运行。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012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抽选2011年中山国际结算量较大的前56家企业,分析其跨境人民币业务量情况,并向银行发出业务指引,鼓励银行拓展大型涉外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工商银行中山分行、兴业银行中山分行等银行机构联合举办跨境人民币结算政策宣讲及产品推介会。推动建立中山市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市外经贸局、财政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税局、中山海关等成员单位协商和排解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存在的问题。至年末,中山市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6012笔,金额627.92亿元,居全省第五位(不含深圳、广州)。全年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42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1%;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银行机构由2011年末的13家增至17家,业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从35个增至68个。


【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 2012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按照《关于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推动金融业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以支付结算同城化为突破口,突破珠中江金融服务同城化的难点、热点,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服务同城化。推广广东金融服务结算系统(EFT),充分发挥区域支付清算平台的优势,提高辖区支付清算系统应急处置能力。9月,协调中山小榄村镇银行以直接参与者身份加入EFT系统,保障中山各村镇银行清算渠道畅通。组织已接入EFT通存通兑系统的中山银行机构继续做好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宣传及扩大开办业务范围,并督促未接入该系统的银行机构开展跨行通存通兑业务。


【试点支票核销管理】 2012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针对中山市货运代收付模式及空头支票高发问题,于4月1日实施《中山市支票核销管理制度(暂行)》,并在古镇镇试点实施。通过上线支票核销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将已售卖的支票流通情况纳入经办银行及监管部门的监控范围,古镇镇11家银行32个营业网点同时上线支票核销系统,将全镇2.05万家企业(个人)1.4万个支票账户纳入试点范围,有效遏制票据支付风险。2012年,在古镇镇签发的空头支票量比上年下降16.21%,占全市空头支票量的比例由2011年的21.36%降至2012年的17%,其中货运物流企业空头支票下降37.58%。


【创建电子退税平台】 2012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牵头开发中山市电子退税平台,简化退税流程,缩短退税资金到账时间。9月17日,中山市电子退税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出口退税、一般退税、更正调库等业务在国税和国库部门之间无纸化和安全快速支付。企业退税款一般在国税部门发送退库信息后,当天即可到账,比原来使用纸质资料退税模式提前3-5天。至年末,中山市通过电子退税平台办理退税业务8145笔,金额36.73亿元;更正调库业务187笔,金额16.03亿元。电子退税模式取代实行多年的纸质资料退税模式,中山市成为全省率先实现退库无纸化的地区之一。


【重启小额担保贷款】 2012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改变中山以往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性操作模式,创新引入商业性贷款运作,扭转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停滞局面。5月18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邮储银行中山分行签订小额担保贷款合作协议,中山市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在停办3年半后重新启动。至年末,邮储银行中山分行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13户,贷款金额9405万元,贷款户数是2007年底前历史累计发放户数的24.2倍,发放金额是2007年底前历史累计发放金额的102.23倍。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2012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联合市金融局、火炬开发区制定《中山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项扶持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由市金融局和火炬开发区共同出资900万元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项扶持资金,对以知识产权为担保方式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授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贴息支持。至年末,中山市银行机构创新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投放1782万元,有效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及推动中山产业转型升级。


(李铠萍)


 

上一篇: 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2011)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