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201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296次

【邮政概况】 2013年,中山市有邮政综合业务营业网点30个,邮政储蓄营业网点46个,报刊亭220个,便民服务站207个。邮政集群信箱17.8万户,邮筒(箱)217个,邮运汽车40辆、摩托车294辆。投递网点27个,普邮投递段296条,投递邮路里程1.11万公里,邮运邮路15条,邮车年运行里程72.33万公里,邮政业务总收入2.38亿元。市邮政局驻西区富华道35号。

 

【函件业务】 2013年,市邮政函件进行传统业务转型,开发银企账单市场及社保账单市场,逐步以电子账单替代传统账单。开发“邮团网”,调整贺卡业务客户对象,产品替代转化满足客户需求。注重国际小包发展质量,尝试开发直客市场。全年函件业务共2071.36万件。

 

【报刊业务】 2013年,市邮政局加大期刊发行力度,提升期刊占比,推动报刊业务结构优化。全年实现报刊流转额1230万元,比上年增长6.8%,占总流转额的36%,占比提升3%,其中商务期刊实现流转额28万元,增长64%。以活动项目为切入点,挖掘校园市场,全年举办校园活动60场。创新模式推广精品图书展销活动,全年销售额达20万元。发展电子订阅平台,推出中山邮政报刊淘宝店,为员工福利类大客户提供网上订购服务。通过加强培训、多渠道推广、整合营销等措施,发展电子期刊产品“智惠阅读”。全年订销报纸3292.96万份、杂志348.03万份。

 

【集邮业务】 2013年,市邮政局邀请蛇年生肖邮票设计者吴冠英、专用邮资图设计者王虎鸣莅临中山,参加蛇年生肖邮品首发及举办VIP尊享签售活动,带动相关邮品销售。开发本土文化题材邮品《岐江桥》,引起本土邮品收藏热,赢得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创新营销模式,异业联盟,《岐江桥》邮品项目、徐悲鸿《奔马》真迹鉴赏会项目引进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拓新的集邮市场渠道和客户群体。全年发行集邮票319.02万枚,集邮品21.18万册。

 

【邮政电子商务】 2013年,市邮政局举办邮乐电商推介会,通过“邮乐网”平台,为中山市制造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以自营和代销的方式经营淘宝店“中山邮政健康生活馆”和“俏管家直销店”。推出“惠品购”服务,利用邮政网点为商家提供线下销售渠道;推出代理车险业务。全年“惠品购”销售金额29.7万元;发展车辆保险580台,保费收入180.32万元。

 

【邮政网络】 2013年,市局网路运营中心优化转变收寄模式、调整干线邮路和场地、改良工具、分离普速邮件、外包业务措施,支撑“两包”业务(指国内小包和国际小包)发展,在“双11”业务期,完成市邮政局小包出口任务,共计出口国内小包12.62万件。调整内部作业计划和省干线、市内转趟邮路,根据国内小包发展需求,实现“三进三出”和邮件种类按照时限要求分拣的任务。全年出口国内小包107.24万件,进口35.15万件,国内小包进出口一天有3个频次发运。

 

【邮政储蓄业务】 2013年,市邮政局代理金融业务和保险、基金、人民币理财等中间业务。全年累计代理保费1.62亿元,每个网点平均保费577万元,全省排名第二。代销基金1.85亿元,每个网点平均销量662万元,全省排名第二。封闭式理财产品销量年新增3.60亿元,每个网点平均新增1284万元,全省排名第一。资金池理财年保有量新增3231万元,每个网点平均新增115万元,全省排名第一。全年人民币理财和基金业务收入增长2倍。

 

【“爱心捐助卡”项目】 2013年9月,市邮政局与市妇联启动“爱心捐助卡”项目,发行捐助卡所得扣除成本悉数用于慈善用途。2010年至2013年,“爱心捐助卡”累计为市妇女儿童福利会筹集善款105万元,帮扶500个困难家庭,成为市妇联的一个常态化运营的慈善品牌项目。2013年的“爱心捐助卡”将二维码加载在明信片上,通过扫描链接到当地妇联网站。产品题材设计分别选取“关爱孝德树本至善”和“艺术从想象开始”的主题。

 

2013年中山市邮政业务主要指标表

 

(朱中华)

上一篇: 邮政管理(201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物流业(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