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私营企业概况】 2012年,中山市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及注册资本继续呈下降趋势。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作初见成效,市场主体结构得到优化,个体工商户仍是中山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有个体工商户15.7万户,比上年增长0.5%;从业人员38.25万人、注册资金26.17亿元,分别下降5.8%及10.6%;其中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1万户、从业人员7.74万人、注册资金6.32亿元。2012年,中山市私营企业总量、从业人员、经济实力均稳步增长,市场竞争力继续增强。全市有私营企业5.83万户,增加1.51万户,增长34.85%;注册资金589.48亿元,增长17.98%,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98万户,从业人员9万人,注册资金64.92亿元;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的私营企业共有3.53万户,增长14.5%,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60.6%,雇佣员工2.96万人,注册资金465.64亿元。全市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36.34亿元,增长10.2%,占全市生产总值50.6%。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673.9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4%。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503.55亿元,增长14.5%。民营经济对全市生产总值贡献率46.8%。全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85.46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25.5%。全市民营企业固定资产599.81亿元,占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7.1%。全市民营经济税收总额223.74亿元,占全市国内两税收入50.8%,其中个体工商户税收收入31.32亿元,私营企业税收收入25.21亿元。
【中山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2012年,中山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中山市私营企业协会(简称“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坚持“政治立会”的原则,做好党建工作。协助个体私营企业建立中共基层党组织180个,发展党员1000人。其中小榄分会党支部依托行业抓党建,被市委确定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其党建新模式被《全国个私协会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工作动态》第18期专题报道。配合市委组织部、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开展百日攻坚行动行动,各分会加强自身党组织建设,并为流动党员和“口袋党员”(指组织关系长期放在“口袋”中,人在一处、组织关系在另一处,不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的党员)找到党组织。8月,古镇分会成立分会党支部,全市个私协会系统党组织覆盖全市23个镇区。完善协会管理,举办全市23个分会办公室主任培训班,调整《2012年度各分会综合量化考核标准》,调整维权委员会组织和管理体系、机制,完善服务和管理规章。2012年,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中山市大涌镇和兴家具店总经理萧社和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授予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称号;市私营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香山衡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昆当选为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市私营企业协会分别获市民政局评为5A级社会组织。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设在东区兴政路1号中环广场3座6楼。
坚持“服务兴会”原则,组织会员代表到安徽省宿州市调研考察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到湖北省荆州市开展投资考察,到福建省石狮市石狮服装城学习运营经验和经营管理模式;2次共组织120名企业家到三乡、坦洲、小榄等商圈实地考察,评估经营发展前景。发挥协会资源和优势,与相关单位合作构建“银企融资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会员优惠服务平台”、“餐饮采购服务平台”四大服务平台,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服务会员企业。全年开展各类培训活动40场,培训会员1万名。7月,组织近300名会员代表参加市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宣讲会。全年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举办《食品安全法》普法学习活动17场,培训会员2000人次。全年累计接受会员法律咨询6425人次,解答法律疑难问题5647宗,代理会员案件400宗,挽回经济损失4500万元。在市广播电台播出《维权在线》节目40期,涵盖买卖合同、劳资纠纷、债权债务、代理关系、交通事故等法律内容。
发挥协会社会管理职能,动员个体和私营经济主体参与文明城市建设。板芙分会协助散装食品、熟食及市场早点经营户等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协助补办验照手续经营户9户,主动为板芙市场、深湾市场400户经营者办理验照手续,督促其规范亮照经营。石岐分会为乐淘状元坊103户商户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免费为会员代办国税、地税登记手续;举办诚信经商在石岐活动,248户商家共同作出守法诚信经营、参与“三打两建”工作等承诺并宣誓。东区分会组织400家餐饮企业开展“文明餐桌”活动。
发挥协助党和政府的作用,配合开展“三打两建”工作宣传,全年向会员发送短信20万条,派发“三打两建”工作宣传资料10万份,举办讲座20次。中山光彩网开设举报投诉信箱,镇区分会设立专门投诉热线,拓宽投诉受理渠道,方便会员举报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等行为。与会员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及反映会员诉求,开展“三打两建”服务工作。
(吴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