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6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省总公司党组部署的工作任务,针对全省盐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实际,采取措施,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全年购进原盐72469.55吨,销售67576.18吨,实现利润总额1041万元,比上年增长38.22%,库存9758.24吨。食盐专营“四率”的食盐计划完成率102.3%,碘盐覆盖率98.61%,合格碘盐食用率97.22%,货款承付率97%。10月9日,盐业行政管理职能正式移交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巡查人员全部持证执法。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管机制】 以“狠抓管理,提高效益”为工作目标。6月,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正式实施《中山盐业总公司管理制度及部门职能岗位职责》。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减员增效,疏通人员进出通道;加强用工制度改革和管理,将可外包的工种交由服务公司承包,初步理顺用工的管理关系。加强资产管理,拍卖狮子街17号闲置物业,盘活资产110万元。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物流和办公效率,物流信息系统于9月顺利运作,电子监控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实现公文及信息发布的无纸化办公,建立销售网络电子导航地图,启用视频会议系统。
【发挥销售网络作用,落实购销计划】 年初,细化、量化省总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制定经营目标考核办法,实行吨盐工资考核,严格控制工资总额,少销少拿,多销多奖,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发挥销售网络作用,在设立10个销售网点的基础上,增设沙朗批发部,食用盐销售创历史最好水平,销售36362.8吨。
【细分市场,启动品牌建设】 上半年委托盐矿、盐场贴牌加工生产“一点鲜”系列的干燥盐、腌制用盐和海晶盐。根据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加工生产400克海晶盐、1000克海晶盐、500克无碘精制盐、1000克腌制用盐和2500克加钙雪精盐。制定“一点鲜”品牌的战略目标,利用宣传活动日、节假日和媒体广告开展宣传。严把质量关,让客户挑选原盐样品并积极组织货源供应。严格定价,报市物价部门备案。加大销售力度,实施销售多品种盐的激励措施,根据城乡消费水平差异调整产品结构,在保证市面上有普通小包装和纸塑小包装的前提下分区销售,全年销售各类多品种盐6900吨,比上年增长172.73%。
【维护食盐专营,配合开展盐业执法】 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分类调整购货渠道,加强客户管理,确保落实购销计划,通报违规跨区购销的零售商,规劝违规的商户回到所辖区域购销食盐,将销售假盐数量较大、影响较坏的商户交工商、卫生管理部门立案查处。全年出动1563人次,巡查5300多家商户和用盐单位,发现用假盐、销假盐行为382宗,销毁假冒伪劣盐产品70吨,由工商、卫生部门立案处理25宗,移交假冒伪劣食盐产品38.2吨。参与“3·15”、“5·15”和市消费者委员会举办的各类宣传咨询活动18场次,印发食盐专营宣传资料2.2万份,送媒体宣传报道12篇次,协助盐业主管部门破获地下假盐加工窝点1家,铲除地下假盐经销仓库4个,处理100宗关于质量、价格、服务、冲销等投诉。(杨妍妍)
附:2006年中山盐业总公司主要领导名单
总 经 理:董建生
副总经理:陈焕济(5月止) 曾 坚
|